巧辨病句的几种方法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过程中,有些类型的病句经常出现,而且其中以某些标志词出现的频率较高,抓好这类标志词就能一目了然找出句子的病因,从而快速判断,高质量完成这类题。
  1.否定词。当句子中出现“不”“否”“没有”等否定词时,要注意否定词的数量与表意的一致性。原则是偶数个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奇数个否定表示否定的意思。
  (1)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例(1)中的“不会”“否认”“不是”形成三重否定,表示否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例(2)中的“忌”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否定词,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可”,形成双重否定,使得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2.数量词。数量词的出现往往与数量词的修饰词产生重复、矛盾等病因。
  (1)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2)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例(1)中“至少”与“以上”矛盾;例(2)“约”与“左右”重复。
  3.双面词。句中有“能不能”、“好坏”等表示两方面的词时,要注意“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我们能不能培养“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2)资源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例(1)前半句“能不能”是两面词是从能与不能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是关键到”是一面词只是从能的方面来说,这就造成“一面对两面”的毛病。例(2)同样有这样的语病。
  4.介词。介词的运用上,极容易出现语病。
  (1)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是不太熟悉的。
  (2)由于“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机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见强大的标志。
  例(1)介词“对于”引入的对象构成的介词状语,使句子主语发生改变。把“对于”放到句子最前面就可以。例(2)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有介词,使得句子缺少主语。要么去掉“由于”,要么去掉“使”,才可以。
  5.代词。代词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词时,应注意指代不明的情况。
  (1)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2)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教授激动地说,这些老年人学钢琴没有任何功利性,他们弹春天的音乐也最纯净,这真是令人感动。
  例(1)中“自己”指代老师还是我不明确;例(2)“这”指代的内容不确定,构成病句。
  6.和。“和”既可以做引进共同对象的介词,又可以做连接类别相似的连词,因而在联合短语中导致涉及的对象不明确,产生病因。
  (1)他总是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
  例(1)中由于“和”既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连词,导致句子有两种意思:一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去存钱;二是他和副总经理,背着总经理,一起去存钱。例(2)中“报刊、杂志、电视”与“出版物”不是一个类别,不能并列。
  7.关联词。关联词位置不当,造成病句。关联词使用时,若主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的后面;若主语不同,关联词在主语的前面。
  (1)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例(1)中“信任”的主语包括“我”和“以前反对他的人”,因而“不但”应放在主语“我”的前面;例(2)“”无论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语,“和”应改成“或”或者“还是”。
  8.是。“是”作为判断动词,在句中往往使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1)春季的海南,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2)今年我省招收的自费大学生,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
  例(1)中“海南是季节”搭配不当;例(2)中主语是“大学生”,宾语是“一年”构成搭配不当。
  找到句中的标志性词,会让你在辨析病句时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学习任何一科,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  一、课堂的导入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端既是学生的起点,又是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新课的导入要新颖,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堂学习状态,像吸铁
期刊
作文的优劣,涉及到许多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语言上的差距。同样一个题目,有的同学写得妙笔生花,熠熠生辉;而另一些同学写来则味同嚼蜡,毫无文采。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让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从“下里巴人”奔向“阳春白雪”,是萦绕在许多同学心中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方法似乎很多,各式各样刊物上的指导文章各显神通,又常常令这些同学无所适从。笔者以为,学会熟练、灵活地运
期刊
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如果“良药”不再“苦口”不是更受欢迎吗?如果“忠言”不再“逆耳”不是更容易被人接受吗?教育好每个学生更需要老师的智慧、经验和修养。师生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这一个个心结能否巧妙的解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管理育人的技巧。  上周一下午的语文课上,王老师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对我说:“你班的课我不上了,王冲在课堂上讲话,叫他在黑板上默写所学内容,竟然写的一团
期刊
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活动。师生互动的概念来源于“互动”。互动又称相互作用,是指人与人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是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过程。  “三疑三探”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要义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四个主要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本文主要从设疑自
期刊
乳山市黄山路学校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双月一事”活动,即每两个月集中训练一种习惯,使之固化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在每一个新习惯养成的同时,还要对上一种习惯进行巩固强化,以此循环往复,不断丰富完善,实现习惯养成的深层培养目标。  为增强习惯训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校启动了专题研究,集结“双月一事”活动中的精华,开发了《好习惯,好人生》校本课程。整个课程分“守规、自省、节俭、关爱、劳动、感恩”六个专题,专题
期刊
初中阶段,每册语文课本都收入了大量的古诗词曲,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的环节为:朗读—理解—背诵—默写—运用,而中招考试中对此项内容的考察必不可少,纵观几年来的中考有关古诗词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背诵默写,二是理解填空,三是名句欣赏。试题的总分一般设计为12分。相对中招语文试卷来说,这一块试题所占的分值不少。可是往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加强这块知识的学习与
期刊
提起课堂,我们的脑海中立刻会呈现出这样一组画面: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根教鞭、一张嘴讲众人听。而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一步步发展,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也不断完善。于是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在声、光、色、图的配合下,它直观、形象、生动,并且它常常会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运用
期刊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极大发展,信息传递、储存的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还将继续发展。在过去赖以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即语言、文字之外,还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电磁波,人类由此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电视、激光、光导纤维、电子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以及人造卫星来传递信息。这种新的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已深入了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无所不在,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
期刊
记叙文一般是800字左右,文章并不长,所写的事情也不太复杂;但如果处理得好,借助悬念来兴起波澜,使人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活跃的图景,用曲折、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能使文章产生出波澜起伏而又耐人寻味的变化美。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兴趣和急切期待的心理,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
期刊
班里有个叫蓬勃的学生的转变让我十分高兴:虽然开学已一个多月了,他总算有了一点进步,我还是喜不自胜。  我刚接新班,对学生还不太了解,但发现有的学生对写日记不感兴趣。而我对学生的日记向来是十分重视的,一周四篇,一篇都不能少。国庆节前的那个周一下午,我批完了上一周的学生日记,发现蓬勃一周只写了一篇。我把他叫来,问他为何不写。他自知理亏,一言不发。我便发令,就在我办公室里把落下的都写完,写不完别回家。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