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ticking time的教学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l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课例,从预习、学习和检测三个方面细致分析了《英语》(译林版)教材修改之后新增的ticking time板块在平时英语教育教学中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以及学生如何合理利用这一板块提升英语的自我学习能力。
  关键词:预习;自主学习;检测;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67-2
  《英语》(译林版)教材修改之后新增了ticking time的板块,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对这个板块的学习,完成自我评价的环节,激发学习兴趣。这一板块除了自我评价的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本单元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帮助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轻松抓住学习重难点。
  如何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来教学ticking time是我们一直在研究探索的。就让我们以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s?为例来探讨一下ticking time在实际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下图为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s?的ticking time板块。
  一、如何运用ticking time引导学生预习
  研读了新课标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预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二是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单元知识重难点的能力。如果大家仔细翻阅改版之后的新教材大家会发现,不论是story time, cartoon time, song time, fun time,还是checkout time,他们给学生展现的都是本单元的知识语言的运用和拓展,没有涉及语言的总结和归纳。Ticking time正好填补上这一缺失,并且还完美地契合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预习上的指导要求。
  从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s?的ticking time板块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单元对学生的三个学习要求:
  I can use “where” to ask about things.(我能用“哪里”来询问东西。)
  I can use “in”, “on”, “under” and “behind”.(我会用“在……里面”,“在……上面”,“在……下面”和“在……后面”。)
  I know the sound of the letter “d”.(我知道字母d的读音。)
  作为教师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本单元语言学习的重难点是方位的表达和询问什么东西在哪里,字母发音的学习是要掌握字母d的发音。那么我们可以在本单元开始学习之前把这几句重点内容翻译给学生听,然后给学生布置引导开放式的回家思考作业:
  1.自己认真想想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位的词语有哪些,然后运用网络或者翻阅字典查询这些词语的英文表达。
  2.翻阅以前学习过的单词,找出10到20个含有字母d的单词,反复朗读这些单词之后想想字母d在这些单词中可能发什么音。
  学生在接到第一项的回家作业之后,不是被要求被动地去提前预习Unit4将要学习的课文,而是主动翻开书本,去书本中寻找有关方位的词语,然后借助词典的帮助,他们就能很轻松地找出本单元将要学习的新单词:in, on, under, behind。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还能够通过网络的帮助找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有关方位的表达,比如:above, beside, over, in front of 等等。经过每个单元这样反复的练习之后,许多学生能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自主的将重难点句子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查阅其英文意思,改版之后的新教材还很贴心的在ticking time板块帮学生们把重点句子用蓝色笔勾勒出来。学生就更容易找到这个单元要学习的语言知识了。这样在第二天的英语课堂上,老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很大一部分变成了“复习和运用”的环节,再次巩固语言知识。
  学生在接到第二项的回家作业之后会很自然地去拿出以前的课本,翻找以前学习过的含有字母d的单词记录下来,然后反复朗读,找这些单词发音的共同点。在学生完成这项作业的时候他们不但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单词,而且还提高了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
  很多的教育学专家都说过,对于教育我们不应该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因为被动接受的知识总是很容易被遗忘,通过自己努力习得的知识才能更长久地被我们运用。这也就是熟语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有了ticking time这个全新板块的帮助,即使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很轻松地在家学会自主预习了。
  二、如何运用ticking time指导学生学习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任务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并且积极提倡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它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
  还是以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s?为例,共同研究学生如何使用ticking time在课堂上自主学习:
  从刚才已经讨论过Unit4的重难点在ticking time中已经归纳好了,总共三条:我能用“哪里”来询问东西、我会用“在……里面”,“在……上面”,“在……下面”和“在……后面”、我知道字母d的读音。
  学生如果在家做好了预习任务,他们就可以很轻松地翻译出这三句话的中文,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还可以总结出:第一和第二句话是对书本上语言运用的要求,第三句话是对字母板块的学习要求。如此一来,一个单元的重难点就很轻松的被学生们自己总结出了。   任务型教学的重点还是“学”,学生在课堂上根据之前在预习工作中已经整理总结好的重难点,就能有目的有方向地去训练他们的语言,完善他们的知识。比如在本单元中,教师很有可能会设计这样的场景让学生们练习口语: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样玩具,然后把他藏起来,让同伴去询问这个玩具在哪里。学生在老师这样的指导下很自然地就开始运用本单元的重点语句,同时还能复习以前常用的语句。
  在ticking time中学生已经总结出要学会询问什么东西在哪里并且准确表达出某个东西在哪里,这样在练习的时候学生就能带着这个目标去练习本单元的重难点,从而起到运用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如何让Ticking time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逐步讲解、训练。当学生能够做到向我们范例所展示的那样去思考,教师的“教”才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三、如何运用ticking time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成绩总是被看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体现,过去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考试分数的作用,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提出终结性测试评价与形成性测试评价相结合的理念,更关注形成性测试评价的新理念。我们教师应该转变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多的让学生积极评价自己,自测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查漏补缺,并且还能起到健全学生人格的作用。如果说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而言学是最具权威性的,那么学生的自我评价应该说最具说服力也同时是也能复习课本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在ticking time中,自我评价是没有具体的成绩区分的。对学生而言,这不是考试,只是对知识的再梳理和自查,学生在学习完每个单元之后都应该有自测这一环节。
  通过三年级下册Unit4 Wheres the birds?这一个单元的学习,基本上每个学生对于本单元的知识点都已经烂熟于心,学生在学习完这个单元之后看到这个板块,总结出这个单元的三个知识点,然后逐一复习。首先是I can use “where” to ask about things.(我能用“哪里”来询问东西)。学生看到这句话就可以开始自己尝试着用where来造句,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其次I can use “in”, “on”, “under” and “behind”.(我会用“在……里面”,“在……上面”,“在……下面”和“在……后面”),让学生可以自己复习总结本单元学习过表示方位的所有表达方式。最后I know the sound of the letter “d”.(我知道字母d的读音),让学生自己回顾字母“d”的发音。在自我测评这个版块的时候,学生还可以借助书中Sound time版块,如下图:
  学生可以先听听sound time版块的录音,然后自己尝试着默写出这个版块出现的含有字母“d”的单词,如:bird / stand / dont / desk / and / friend,并且总结字母“d”的发音。学习自觉性高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还能总结出更多的含有字母“d”的单词。
  如果每位学生都能掌握ticking time做自我测评的方法,那么学生就真正意义上从被动学习的机器转变成能主动学习的孩子了。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的年龄小,缺乏自制力,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数学;高效课堂;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6
摘 要:幼儿教师的课堂行为特征是指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幼儿发出的言语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这些特征会对幼儿课堂的学习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课堂行为,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课堂行为,让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生活过得丰富、快乐、充足,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行为;策略;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1
摘要: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初步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更是决定个人今后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14-2  一、初中生主要存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课上有事做,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佳的方式、最简捷的步骤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本人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摘要:本文从目的原则角度出发,摘取杨静远《柳林风声》译本中部分例子以讨论儿童文学翻译,表明在用词的选择、语句的顺序和语篇风格上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对于达到翻译目的来说尤其重要。  关键词:目的原则;儿童文学翻译;柳林风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73-1  一、目的原则下,杨译《柳林风声》词汇的选择  1.使用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自然
摘 要: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课堂教学改革持续进行,坚守课堂阵营,优化课堂教学或许是一剂良方。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在“十二字方针”中重点提出“合作学习”的课堂,以问题为导向,让课堂内容充分、自由、奔放,以问题为依托,寻找学生知识的增长点,同一课堂问题设置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课堂上学生对问题探讨的意志努力,只有找对题、找好题,才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课堂上焕发生机,让学生灵活有效应对各种变革。  关键词:合作学习;
摘 要:学校是师生生命成长和智慧发展的家园。学校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铺展师生生活世界的完满。几年来,笔者和所在的团队确立“启智养慧 共创美好学校生活”的优质学校创建愿景,从“仁爱雅慧良师团队的培育”、“阳光明慧活力少年的培养”、“丰润开慧课程体系的建构”、“崇善至慧学校文化的涵养”四方面入手,努力以超越知识、直达学生有意义生活的大智、大德的教育,开启学生生活智慧。  关键词:启智
摘要:当下被人们熟知并认可的智商、情商两个维度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才的心理品质,需要在智商、情商以外增加“行商”。用行商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者说是执行力。  关键词:行商;创新;行为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12-2当下被人们熟知并认可的智商、情商两个维度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的心理品质,人文素养由情商(EQ)来评价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的课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预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前预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84-1  首先,预习有利于培养和
摘 要:经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人们可以从中汲取中华人文精神,培养乐观豁达的精神情怀,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在初中教学中加入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认识经典,培训学生书面语言的掌控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图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方法,通过经典诵读提升初中生人文素养,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教学启示。  关键词: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