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形式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中学生却缺乏对媒介的基本认知,缺乏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一些研究者指出:“我国的传统媒介长期以来宣传、教化色彩浓重,使得受众对媒介传递的信息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性。他们习惯于灌输式教育,被动接受媒介提供的信息,而缺乏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1]现实的呼唤和理论的缺失都要求我们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因此,笔者就以湖北崇阳县第一中学为例,浅探媒介素养教育在选修课程《新闻阅读与实践》中的创新运用。
  一.信息传媒时代语文教育的新内容——媒介素养教育
  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教育实践,媒介素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多国家将媒介素养与母语课程整合,既推进了母语课程的改革,也实现了媒介素养教育本身的目标,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中国传媒大学张开副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2]
  华东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指出:新的课程观应该是生成的、整合的、实践的课程观。[3]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信息传媒时代语文教育的新内容。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正是中学生应当具备的语文素养。
  二.新课改下选修课程《新闻阅读与实践》——媒介素养教育的必然性
  2003年颁布的《普通中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将新闻规定为语文课程的内容之一。人教版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必修课程安排了一个新闻单元,相关的拓展阅读(以《语文读本》为主)也配套有相应的新闻内容;选修课程则安排了《新闻阅读和实践》模块。新闻以一种独立的姿态进入语文课程,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作为选修课程的《新闻阅读与实践》,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让学生了解新闻这种文体的特点以及它的多种传媒形式;其次,从人文性与工具性两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的语文素养;再次,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身边的生活及其发展变化,积极交流,以期在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有所裨益;最后,指导学生勇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学有所用。[4]
  本课程设课的宗旨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新闻,并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掌握新闻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使用、批判、创作媒介信息的能力。因此,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三.《新闻阅读与实践》教育原则与方法初探——以崇阳一中教育模式为例
  (一)坚持整合性原则,配置先进的新闻媒介设施
  为适应新课改的形势,我校大力加强硬件建设,配置了一系列先进的新闻媒介设施——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尤其是今年,学校更是加大投资力度,在校园安装了大屏幕,在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媒体教学设备。这一切为我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可以利用媒介强大的资源优势,整合媒介素养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料。
  1.整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新闻的特征、新闻的要素、新闻的结构、新闻的价值、新闻的体裁等。
  2.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
  3.广泛搜集新闻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二)坚持主体性原则,开设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
  英国著名媒介素养教育学者莱恩·马斯特曼指出:“媒介教育重在积极参与,进而推动教学方法更加开放和民主。媒介教育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发挥更多的主动性,担负更多的责任;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制定教学大纲并对自己的学习做长期的规划。”[5]这就告诉我们,媒介素养教育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于是我校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
  7:00-7:30 早读半小时
  10:00-10:30课间研究性学习半小时
  18:30-19:00晚读新闻(包括纸质新闻和视听新闻)半小时
  在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明确:媒介素养教育不是教他们简单地在教室使用媒介,不是使用媒介文化光碟、电影、书籍或者其它课程材料作为代替物来教授他们批判性技能,不是用他人(教师的、媒介评论家的等)观点来代替他们的观点。学生对媒介进行分析时需要这样认知:
  1.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构建”的。
  2.每种媒介都有不同的特性、优点和独特的构建“语言”。
  3.媒介信息是为了特殊的目的而产生的。
  4.所有媒介信息都包含其内含的价值和观点。
  5.人们使用他们的个人技能、信念和经验来根据媒介信息构建他们自己的理解。
  6.媒介信息可以影响人的信念、态度、价值观、行为,以及社会的民主进程。[6]
  
  
  
  
  
  
  
  
  
  
  
  
  
  对于媒介信息,引导学生询问以上五个基本问题,以培养明智的、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的积极参与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表格中设置的问题只是一个模型,有些问题可能并不会应用于每种媒介信息,有些问题可能会有多种答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适当的修改。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批判性的调查研究和对话的学科,通过这种调查研究和对话,学生和老师能动地创造新的知识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要重视合作、探寻、重述、质疑、互动和创新的作用,尊重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发挥更多的主动性、担负更多的责任,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更加开放和民主。同时,要强调以互相学习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中心,因为个人学业的进步,不是竞争的结果,而是对整个团队的知识和资源共享的结果。
  (三)坚持创造性原则,提供广阔的实践交流平台
  选修课程《新闻阅读与实践》各章的结构包括“导引”“阅读”“实践”三个部分,这就告诉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新闻知识,学会阅读技能,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以写作为主,但又不限于写作,其中还涉及一些与该体裁密切相关的活动,带有较强的综合性。为了能让学生很好地投入创作实践活动之中,我校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交流平台——校报、广播、展览橱窗、校园滚动大屏幕、崇阳一中网站,还不定期召开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社会中去采访,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新闻实践过程中,要强调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强调新闻写作的格式和要求。新闻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性,有一定的格式和写作要求,因此,掌握新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不是说掌握知识是最重要的和终极的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强调良好的新闻态度和作风培养。新闻是严肃的,它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不是随心所欲的文字创作,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工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新闻态度和作风,是非常重要的。
  3.强调让学生认真观察、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总之,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一堂课,一个简单的活动,一天或者一周、一个月的参与,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在这个知识、信息、媒介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时代,我们只有保持“终身学习”,才能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
  
  注释:
  [1]邱沛篁、蒋晓丽、吴建《媒介素质教育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现代传播2003,1.
  [3]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教育研究2003,6.
  [4]王本华《〈新闻阅读与实践〉编写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莱恩·马斯特曼(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八项原则》.
  [6]Andre博客《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译)》.
  
  陈丽明,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崇阳。责任编校:剑男
其他文献
[本刊讯为及时科学准确地查清疑难复杂的火灾和特大恶性火灾的原因,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于9月26日在北京成立。首批聘任的12名专家均是全国消防界火灾事故调查方面有影响
根据化工环境下钢筋砼结构的腐蚀机理,对已有的常规半电池电位法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实际在役结构的腐蚀电位检测,建议了改进的半电池电位法及其相应评定方法。 According to the
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主导和支撑作用的问题,它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品析和创造。因此,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主问题,以唤醒学生思维的潜能。本文笔者结合一些具体教学案例,略陈己见。  一、主问题的特征  1.主问题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概括性  相对于浅层次的问答而言,主问题能在整个文本解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如《甜甜的泥土》的教学可以围绕“母子深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爱国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情感,却并不都表现为辉煌而壮烈的行动。有时一些小事更能体现这种伟大精神。爱国意味着你每天都要按交通规则走路,乘车时主动买票。爱国意味着你珍惜
炎热的夏天,尤其是南方,时而骄阳似火,时而暴雨倾盆。这种天气是真菌繁殖的最佳时机。随着“夏至”的到来,天气持续增温,脚气患者会明显增多。脚癣俗称脚气,又名香港脚,一旦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每个单元由教研组长(
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指向宪法选择的理由:国家制度如何才是美好的?这构成了宪政伦理的基本问题。它分为“为谁制定”和“如何制定”两个方面,且分别与启蒙的两大遗产即对“人”的尊重和对“理性”的推崇密切相关。由此,得出宪政伦理的两种正义观:从人性视角得出实质的正义,从理性视角得出程序的正义。透过被黑格尔回避的“国家制度应当由谁来制定”的问题.启蒙的两大遗产是通过“革命”和“宪政”两种形式,在一种现代历史的维度上,从“道德-权力”的结合走向“权利-理性”的结合。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及其政治担当,涉及“后革命”的语境定位
随着球囊导管和超选择性造影技术的问世,通过血管内栓塞技术对某些以往认为不能手术或手术风险极大的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已取得满意效果。我院自1994年2月至1996年1月采用
家族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各种流行病学研究已见诸文献。不同学者通过比较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颅内动脉瘤病人,发现在年龄、性别、动脉瘤部位、动脉瘤的多样性、破裂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