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开放日,我选择的课型是读书会——读曹禺的《雷雨》。
对这部作品,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评价:“《雷雨》在中国整个戏剧史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也没有一个作品能够和它比的。好就好在,《雷雨》是一部谁也说不清的作品。一部伟大的作品必然是体现人性的极其丰富,那人性太丰富就说不清楚,正因为说不清楚,它才成为一部说不尽的伟大的艺术作品。”所以,要想在一节课内,尽管是一小时的课把《雷雨》读明白、说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
备课之初在课的切入点上颇费思量,最后确立为解读繁漪形象。繁漪是令人同情的,但对这个人物很难用一两个简单的词语来给她定论。繁漪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所以她无法彻底传统,也没能完全现代。无论你喜欢她还是不喜欢她,却不得不承认她的深厚丰满、她的性格特异。她扭曲复杂的心理,交织着错综矛盾的情感,都被曹禺天才地刻画出来,成为全剧最最吸引人的人物。在她的具有魅力的却未免有些阴鸷可怖的性格中,折射出封建专制环境沉重的压力以及把一个女人原本美丽的心灵,扭曲得令人震惊的精神虐杀。作家有意识地强调了“原始的野性”,而点燃这一野性的火种,就是五四时期所有年轻人都向往和渴望的“爱情”。繁漪正是把这种爱情看作自己的救命稻草,开始了沉沦与挣扎。而挣扎带来的却是扭曲。她扭曲成一把利刀,爱和恨都带着一道道的血痕和深重的创伤;她扭曲成一个魔,任心中的恶指使着她破坏再破坏……
这节读书会的名字就叫“沉沦与挣扎”。
繁漪,是复杂的,是矛盾的;是遭人唾责的,又是令人同情的;是让人们叹为观止的爆发的“原始生命力”;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又绝对不会是孤立的,她是一个类的代表。尼采说过“男人的本性是意志,女人的本性是顺从,这就是两性的法则”,而这更是传统中国男性女性角色定位的不二法则,所以以前的女人,要三从四德。繁漪的悲剧成为一类人的典型,其必然性引起的是人欣赏悲剧而生发的悲悯之情……繁漪是说不完的,因其丰富,遂成经典。
考虑到对这一形象的解读,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在课堂实施上,通过细读文本,设置层层推进的阅读任务:道德判断(世俗评价)——历史判断(性格成因〈环境〉)——社会判断(类的代表)。当学生完成了由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的三个判断后,再进一步探讨繁漪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我们可以不喜欢繁漪,但我们很难不同情繁漪,在同情她的同时我们还体验到人类与生俱来极其珍贵的一种情感——悲悯,这是我想让这节课所达到的一个点。悲剧是人生巨大的、不可抗拒的灾难与厄运的演示,结局往往是悲剧主人公的毁灭或失败,悲剧在现实中是令人悲伤的,但我们为什么还要欣赏悲剧?因为悲剧主人公不向命运屈服、坚毅的诗意人格激起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深沉的人生思索,促进人的精神净化与情感升华,这就是悲剧的实质,它能引發人们的悲悯情怀。
我自己无法评价这节课,尽管知道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但很享受这个过程——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一同沉浸在《雷雨》的电闪雷鸣中。在上课前的全班共读中,让学生自选片段剧本表演。没有想到学生的热情如此之高——自习课、课间、早读课,都申请排演剧本;三三两两地对台词,设计动作;展示时,四班的吴钰菲带来了一应俱全的道具:桌布、杯子、扇子;男生为追求表演效果,还带来了玩具手枪;好几个组的学生竟然能全脱稿演出,角色把握到位;在全班参与的剧本表演中,竟然发现了平时不声不响的学生潜藏的表演天赋:王一舟、冯泽伟、陶嘉、张咏丽、卢文滔……在收集学生的人物评析时,佳琳认识到即使繁漪离开周公馆,她也是走向悲剧,就像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雨欣若有所思地说,我的身边,还是有繁漪,只不过没这么勇敢;穗君坦言繁漪的悲剧是女性的悲剧,唯有洞悉悲剧根源,才能避免;欣艺在读后感写道:也许繁漪就是一朵怒放的玫瑰,被蛮横地摘走放进一个永不换水的花瓶里,她有着对土地的渴望和眷恋,就在她纵身一跳时花瓶碎了,只能躺在冰冷的泥地上,枯萎。难道世上只有一朵被摘下的玫瑰吗?不,还有很多……
这些,不正是阅读带来的心灵花开吗?
巴金说“生命如花”,我认为,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我们阅读文学,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为熟悉或为陌生的世界。阅读是个人生活经历的拓展和延伸。学生能理性品读当然好,可感性的喜欢也不错。为什么喜欢和学生在经典的阅读中进行美的历程,那是因为我执着地相信通过文学语言的熏陶和文学美感的获得,慢慢地就会发现和洞见人性的丰富,从而丰富滋润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获得,不能以功利的目的去要求阅读,“我读了这本书,语文就能多考多少分”,或是“老师,我要读什么书,才能提高语文成绩”,而类似问题,却不止一个学生问过我。很喜欢一句话——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筑就人的品格和气质。我希望带给学生的,除了知识之外,还有一种超越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走得更远一点。
对这部作品,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评价:“《雷雨》在中国整个戏剧史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也没有一个作品能够和它比的。好就好在,《雷雨》是一部谁也说不清的作品。一部伟大的作品必然是体现人性的极其丰富,那人性太丰富就说不清楚,正因为说不清楚,它才成为一部说不尽的伟大的艺术作品。”所以,要想在一节课内,尽管是一小时的课把《雷雨》读明白、说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
备课之初在课的切入点上颇费思量,最后确立为解读繁漪形象。繁漪是令人同情的,但对这个人物很难用一两个简单的词语来给她定论。繁漪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所以她无法彻底传统,也没能完全现代。无论你喜欢她还是不喜欢她,却不得不承认她的深厚丰满、她的性格特异。她扭曲复杂的心理,交织着错综矛盾的情感,都被曹禺天才地刻画出来,成为全剧最最吸引人的人物。在她的具有魅力的却未免有些阴鸷可怖的性格中,折射出封建专制环境沉重的压力以及把一个女人原本美丽的心灵,扭曲得令人震惊的精神虐杀。作家有意识地强调了“原始的野性”,而点燃这一野性的火种,就是五四时期所有年轻人都向往和渴望的“爱情”。繁漪正是把这种爱情看作自己的救命稻草,开始了沉沦与挣扎。而挣扎带来的却是扭曲。她扭曲成一把利刀,爱和恨都带着一道道的血痕和深重的创伤;她扭曲成一个魔,任心中的恶指使着她破坏再破坏……
这节读书会的名字就叫“沉沦与挣扎”。
繁漪,是复杂的,是矛盾的;是遭人唾责的,又是令人同情的;是让人们叹为观止的爆发的“原始生命力”;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又绝对不会是孤立的,她是一个类的代表。尼采说过“男人的本性是意志,女人的本性是顺从,这就是两性的法则”,而这更是传统中国男性女性角色定位的不二法则,所以以前的女人,要三从四德。繁漪的悲剧成为一类人的典型,其必然性引起的是人欣赏悲剧而生发的悲悯之情……繁漪是说不完的,因其丰富,遂成经典。
考虑到对这一形象的解读,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在课堂实施上,通过细读文本,设置层层推进的阅读任务:道德判断(世俗评价)——历史判断(性格成因〈环境〉)——社会判断(类的代表)。当学生完成了由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的三个判断后,再进一步探讨繁漪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我们可以不喜欢繁漪,但我们很难不同情繁漪,在同情她的同时我们还体验到人类与生俱来极其珍贵的一种情感——悲悯,这是我想让这节课所达到的一个点。悲剧是人生巨大的、不可抗拒的灾难与厄运的演示,结局往往是悲剧主人公的毁灭或失败,悲剧在现实中是令人悲伤的,但我们为什么还要欣赏悲剧?因为悲剧主人公不向命运屈服、坚毅的诗意人格激起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深沉的人生思索,促进人的精神净化与情感升华,这就是悲剧的实质,它能引發人们的悲悯情怀。
我自己无法评价这节课,尽管知道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但很享受这个过程——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一同沉浸在《雷雨》的电闪雷鸣中。在上课前的全班共读中,让学生自选片段剧本表演。没有想到学生的热情如此之高——自习课、课间、早读课,都申请排演剧本;三三两两地对台词,设计动作;展示时,四班的吴钰菲带来了一应俱全的道具:桌布、杯子、扇子;男生为追求表演效果,还带来了玩具手枪;好几个组的学生竟然能全脱稿演出,角色把握到位;在全班参与的剧本表演中,竟然发现了平时不声不响的学生潜藏的表演天赋:王一舟、冯泽伟、陶嘉、张咏丽、卢文滔……在收集学生的人物评析时,佳琳认识到即使繁漪离开周公馆,她也是走向悲剧,就像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雨欣若有所思地说,我的身边,还是有繁漪,只不过没这么勇敢;穗君坦言繁漪的悲剧是女性的悲剧,唯有洞悉悲剧根源,才能避免;欣艺在读后感写道:也许繁漪就是一朵怒放的玫瑰,被蛮横地摘走放进一个永不换水的花瓶里,她有着对土地的渴望和眷恋,就在她纵身一跳时花瓶碎了,只能躺在冰冷的泥地上,枯萎。难道世上只有一朵被摘下的玫瑰吗?不,还有很多……
这些,不正是阅读带来的心灵花开吗?
巴金说“生命如花”,我认为,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我们阅读文学,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为熟悉或为陌生的世界。阅读是个人生活经历的拓展和延伸。学生能理性品读当然好,可感性的喜欢也不错。为什么喜欢和学生在经典的阅读中进行美的历程,那是因为我执着地相信通过文学语言的熏陶和文学美感的获得,慢慢地就会发现和洞见人性的丰富,从而丰富滋润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获得,不能以功利的目的去要求阅读,“我读了这本书,语文就能多考多少分”,或是“老师,我要读什么书,才能提高语文成绩”,而类似问题,却不止一个学生问过我。很喜欢一句话——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筑就人的品格和气质。我希望带给学生的,除了知识之外,还有一种超越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走得更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