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金属蛋白酶-9和白介素-6、8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其中包括4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3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此外,另选取窦性心律患者50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白介素-6、白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对白介素-6、8、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
结果:心房颤动组检测的白介素-6、8、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方面,永久性心房颤动组明显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白介素-8水平上,永久性心房颤动组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与永久性心房颤动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炎性因子可能是引起心房颤动的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 心房颤动 白介素-6 白介素-8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03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28-0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为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主要是由于心房主导折环,导致小折返环,从而造成房率紊乱[1]。房颤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中,也可发生在无心脏病患者中。其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经临床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在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白介素-6、8、基质金属蛋白酶-9均为炎症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参与了炎性损伤的整个过程。本文重点探讨金属蛋白酶-9和白介素-6、8与房颤的相关性,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依据2010年版欧洲心脏学会发布的《心房颤动治疗指南》作为诊断标准,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和诊断。其中包括4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3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除此之外,再选取窦性心律患者50例。排除具有严重感染、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呼吸系统与内分泌疾病与肿瘤等病人。各组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所有患者均在患者发病时采血,其余患者均空腹采血,采血部位均在肘正中静脉,3000 r/min 离心5 min 后取上层血清放置于-70℃冰箱保存待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白介素-6、8、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对比使用F检验,两组间均数对比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来表示,组间对比使用X2 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各组间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见表2。
3 讨论
白细胞介素-6(nterleukin-6,IL-6)简称为白介素-6,是白细胞介素之一,同时也是一种细胞因子。白介素-1、TNF-a,PDGF、病毒感染、双链RNA及c AMP等,均可诱导正常细胞产生IL-6。IL-6刺激参与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其功能。白介素-8(nterleukin-8,IL-8)被称为粒细胞趋化肽(granulocyte chemotactic peptide),主要是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生成,还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人类多种肿瘤细胞等。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是人体内重要的蛋白酶之一,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超家族成员中明胶酶之一,又被称为明胶酶B,是一种依赖金属锌离子的金属酶。
依据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永久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少于7个小时,一般经常少于一天,可以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持续性心房颤动发作时间多于48小时,大部分需要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永久性心房颤动无法转变为窦性心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男性患者居多,一般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以多次发作,经常伴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激烈运动等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可以引起心房颤动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时,频率不快,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与基础心脏病和心室率快慢相关,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现象,特别是在患者运动后心室率显著增快,可出现晕厥。心率不规则,血栓形成易感性增强,容易发生栓塞并发症。
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心房颤动组检查的白介素-6、白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方面,永久性心房颤动组明显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白介素-8水平上,永久性心房颤动组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与永久性心房颤动组之间均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是引起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因子(P<0.01)。由此可见,心房颤动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说明炎性因子在心房颤动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心房颤动的危重患者,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抗炎治疗,可能会对缓解患者病情有所帮助。
综上所述,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炎性因子可能是引起心房颤动的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Conway DS,Buggins P,Hughes E.Predictive value of indexes of inflammation and hypercoagulabiIity on success of cardioversion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2,8(4):508-510
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其中包括4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3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此外,另选取窦性心律患者50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白介素-6、白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对白介素-6、8、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
结果:心房颤动组检测的白介素-6、8、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方面,永久性心房颤动组明显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白介素-8水平上,永久性心房颤动组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与永久性心房颤动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炎性因子可能是引起心房颤动的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 心房颤动 白介素-6 白介素-8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03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28-0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为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主要是由于心房主导折环,导致小折返环,从而造成房率紊乱[1]。房颤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中,也可发生在无心脏病患者中。其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经临床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在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白介素-6、8、基质金属蛋白酶-9均为炎症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参与了炎性损伤的整个过程。本文重点探讨金属蛋白酶-9和白介素-6、8与房颤的相关性,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依据2010年版欧洲心脏学会发布的《心房颤动治疗指南》作为诊断标准,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和诊断。其中包括4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3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除此之外,再选取窦性心律患者50例。排除具有严重感染、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呼吸系统与内分泌疾病与肿瘤等病人。各组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所有患者均在患者发病时采血,其余患者均空腹采血,采血部位均在肘正中静脉,3000 r/min 离心5 min 后取上层血清放置于-70℃冰箱保存待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白介素-6、8、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对比使用F检验,两组间均数对比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来表示,组间对比使用X2 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各组间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见表2。
3 讨论
白细胞介素-6(nterleukin-6,IL-6)简称为白介素-6,是白细胞介素之一,同时也是一种细胞因子。白介素-1、TNF-a,PDGF、病毒感染、双链RNA及c AMP等,均可诱导正常细胞产生IL-6。IL-6刺激参与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其功能。白介素-8(nterleukin-8,IL-8)被称为粒细胞趋化肽(granulocyte chemotactic peptide),主要是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生成,还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人类多种肿瘤细胞等。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是人体内重要的蛋白酶之一,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超家族成员中明胶酶之一,又被称为明胶酶B,是一种依赖金属锌离子的金属酶。
依据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永久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少于7个小时,一般经常少于一天,可以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持续性心房颤动发作时间多于48小时,大部分需要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永久性心房颤动无法转变为窦性心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男性患者居多,一般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以多次发作,经常伴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激烈运动等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可以引起心房颤动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时,频率不快,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与基础心脏病和心室率快慢相关,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现象,特别是在患者运动后心室率显著增快,可出现晕厥。心率不规则,血栓形成易感性增强,容易发生栓塞并发症。
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心房颤动组检查的白介素-6、白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方面,永久性心房颤动组明显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白介素-8水平上,永久性心房颤动组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与永久性心房颤动组之间均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是引起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因子(P<0.01)。由此可见,心房颤动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说明炎性因子在心房颤动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心房颤动的危重患者,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抗炎治疗,可能会对缓解患者病情有所帮助。
综上所述,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炎性因子可能是引起心房颤动的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Conway DS,Buggins P,Hughes E.Predictive value of indexes of inflammation and hypercoagulabiIity on success of cardioversion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2,8(4):5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