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学生阅读对应的文本后,依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切身体验所产生的对文本主题、文本语言、文本结构等的心理感知,这种感知以学生生活為基础,以阅读为前提,以精神的获得为目的。
这样看来,中学生语感的培养首先在于阅读,通过阅读搜寻并筛选关键信息,结合大脑已储存的生活材料引起一系列思考,这个由阅读到思考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中学生的语感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话给我们一个启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科内容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精心安排的典范文章,在抒情性、叙述性、议论性及说明性上都具有标本作用,学生只要对阅读材料感兴趣,就会兴致盎然地进行自觉阅读。
仅有阅读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尤其是朗读的技巧,这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篇文章,必须根据它的体裁、内容,以朗读为突破口去感受语言材料。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表现了人性的美。盲孩子在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朗读这样的作品,可以以欢快的语调、稍快的语速进行朗读,使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帮助他人与得到他人帮助的内心愉悦,使之心灵上受到熏陶感染。
《我的叔叔于勒》则揭示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里人性丑陋的一面,对菲利普夫妇的鞭挞,对生活美的追求能让学生感受一份凝重。读这样的文章则应以低沉、缓慢的语调和语速去朗读,而《云南的歌会》则可以轻松、舒缓的语调让学生去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另外,朗读中的停顿与轻重音的处理技巧也应逐步教给学生。
语感培养的捷径是说话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对已有材料熟悉后,要尽可能让学生“说”,用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在“说”中进一步感知语言,感悟文本,感受生活,以自己的生命历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提高生命的层次。
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是一个很好的语感培养机会,可以从以下几点启发学生“说”:1、读完本文后,你觉得盲孩子与影子的心情如何?2、你认为本文的主人翁是盲孩子还是影子,为什么?3、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叠词的运用,比如“轻轻”、“痒酥酥”、“踉踉跄跄”,你再找几个这样的词,体会一下这样的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盲孩子虽然看不见,但他能感受到他所生活的环境是优美的,你能把你们所看到的盲孩子的生活环境告诉给他吗?5、这篇文章由88个自然段构成,看看这些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对这五个问题的“说”,可以使他们感受到本文的主题美、人性美、语言美、环境美、结构美,通过“说”,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诚然,“说”的意义还远非如此,眼神的“说”,手势的“说”,口里的“说”,笔下的“说”,心里的“说”,都是为了交流彼此的情感联络。一个不会借助四肢五官去“说”的人,无论他拿到什么程度的文凭,在交流表达上又何异于大字不识的一个文盲。
除了学科兴趣的激发、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说”的训练外,语感的培养还需重视对学生“积累”的指导。
一个学识渊博的人,除了大量的阅读外,更重要的在于他们有丰厚的积累。如孔子韦编三绝之下更有学而时习之的坚持,随园主人虽家贫不能致书,仍能借富书之家而得以博览群书,胡适先生则不动笔墨不读书。身边之人里,我所知的余映潮、王世发两位老师,无论走到哪里,读书卡片是随身带的,一年下来,不知不觉中所做的笔记就是大几万字,这大略就是他们能成为一个教育专家的缘故吧。
积累的方法有很多,最适宜学生的有:
做读书笔记。准备一个专门的摘抄本,留下前面的2—3页作编写索引用。每读一文,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可以摘抄词语,从词语的音、义、用法、遣词造句等方面积累;可以摘抄优美的句子,摘抄时分好类,如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也可以摘抄名言警句,注明其揭示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优美句子和名言警句的摘抄要批注好作者、出处,以备查用。待一个摘抄本用完后,在事先留的空页里编好索引,以后使用时就方便多了。
坚持写日记,日记是一部个人成长史,是生活的录像,每天坚持写日记,不仅为大作文积累了素材,达到了练笔的目的,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
可以写生活琐事、学习心得,也可以写观察所得、人事品评,只要对心灵有所触动的,都可以走进日记中。
多背诵。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拥有的多寡,取决于记忆。记得越多,获得的也就愈多,语感也就越强,要记得牢,就得加强背诵。但这个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的背诵。只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才能实现积淀语感的目的。
理解性背诵训练要视所背内容而定,诗歌的背诵可采用分组背,分男女生背、师生合背、接背的不同方法进行,快捷有效;优美的写景散文则可把所写景物分解成一幅幅图景进行背诵训练,例如朱自清的《春》就可以分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人物图来进行;叙事散文、小说的精彩段落则抓住线索来指导背诵。
语感训练的方法远不止以上这些,还需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以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好学、乐学。
周传军,李业诗,教师,现居湖北松滋。
这样看来,中学生语感的培养首先在于阅读,通过阅读搜寻并筛选关键信息,结合大脑已储存的生活材料引起一系列思考,这个由阅读到思考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中学生的语感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话给我们一个启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科内容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精心安排的典范文章,在抒情性、叙述性、议论性及说明性上都具有标本作用,学生只要对阅读材料感兴趣,就会兴致盎然地进行自觉阅读。
仅有阅读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尤其是朗读的技巧,这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篇文章,必须根据它的体裁、内容,以朗读为突破口去感受语言材料。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表现了人性的美。盲孩子在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朗读这样的作品,可以以欢快的语调、稍快的语速进行朗读,使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帮助他人与得到他人帮助的内心愉悦,使之心灵上受到熏陶感染。
《我的叔叔于勒》则揭示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里人性丑陋的一面,对菲利普夫妇的鞭挞,对生活美的追求能让学生感受一份凝重。读这样的文章则应以低沉、缓慢的语调和语速去朗读,而《云南的歌会》则可以轻松、舒缓的语调让学生去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另外,朗读中的停顿与轻重音的处理技巧也应逐步教给学生。
语感培养的捷径是说话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对已有材料熟悉后,要尽可能让学生“说”,用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在“说”中进一步感知语言,感悟文本,感受生活,以自己的生命历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提高生命的层次。
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是一个很好的语感培养机会,可以从以下几点启发学生“说”:1、读完本文后,你觉得盲孩子与影子的心情如何?2、你认为本文的主人翁是盲孩子还是影子,为什么?3、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叠词的运用,比如“轻轻”、“痒酥酥”、“踉踉跄跄”,你再找几个这样的词,体会一下这样的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盲孩子虽然看不见,但他能感受到他所生活的环境是优美的,你能把你们所看到的盲孩子的生活环境告诉给他吗?5、这篇文章由88个自然段构成,看看这些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对这五个问题的“说”,可以使他们感受到本文的主题美、人性美、语言美、环境美、结构美,通过“说”,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诚然,“说”的意义还远非如此,眼神的“说”,手势的“说”,口里的“说”,笔下的“说”,心里的“说”,都是为了交流彼此的情感联络。一个不会借助四肢五官去“说”的人,无论他拿到什么程度的文凭,在交流表达上又何异于大字不识的一个文盲。
除了学科兴趣的激发、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说”的训练外,语感的培养还需重视对学生“积累”的指导。
一个学识渊博的人,除了大量的阅读外,更重要的在于他们有丰厚的积累。如孔子韦编三绝之下更有学而时习之的坚持,随园主人虽家贫不能致书,仍能借富书之家而得以博览群书,胡适先生则不动笔墨不读书。身边之人里,我所知的余映潮、王世发两位老师,无论走到哪里,读书卡片是随身带的,一年下来,不知不觉中所做的笔记就是大几万字,这大略就是他们能成为一个教育专家的缘故吧。
积累的方法有很多,最适宜学生的有:
做读书笔记。准备一个专门的摘抄本,留下前面的2—3页作编写索引用。每读一文,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可以摘抄词语,从词语的音、义、用法、遣词造句等方面积累;可以摘抄优美的句子,摘抄时分好类,如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也可以摘抄名言警句,注明其揭示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优美句子和名言警句的摘抄要批注好作者、出处,以备查用。待一个摘抄本用完后,在事先留的空页里编好索引,以后使用时就方便多了。
坚持写日记,日记是一部个人成长史,是生活的录像,每天坚持写日记,不仅为大作文积累了素材,达到了练笔的目的,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
可以写生活琐事、学习心得,也可以写观察所得、人事品评,只要对心灵有所触动的,都可以走进日记中。
多背诵。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拥有的多寡,取决于记忆。记得越多,获得的也就愈多,语感也就越强,要记得牢,就得加强背诵。但这个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的背诵。只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才能实现积淀语感的目的。
理解性背诵训练要视所背内容而定,诗歌的背诵可采用分组背,分男女生背、师生合背、接背的不同方法进行,快捷有效;优美的写景散文则可把所写景物分解成一幅幅图景进行背诵训练,例如朱自清的《春》就可以分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人物图来进行;叙事散文、小说的精彩段落则抓住线索来指导背诵。
语感训练的方法远不止以上这些,还需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以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好学、乐学。
周传军,李业诗,教师,现居湖北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