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发展的速度也逐步加快。中小学作为义务阶段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办好中小学教育,加强对中小学的内部管理,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对未来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小学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探讨如何加强中小学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提高中小学内部控制水平,创新中小学内部控制模式,优化中小学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利用率,从而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校的发展,提升中小学管理水平,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自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文件发布实施以来,各地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推进、落实内部控制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单位,特别是中小学重视不够、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高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等问题。为规范中小学的内部管理问题,让中小学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控制好财务风险,有必要对中小学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加以改进。
一、中小学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规范学校日常管理
中小学通过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促进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有序进行,加强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全体人员根据内控制度来执行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更好地完成教育职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近几年,国家对各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每年流入学校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怎样管控好、使用好这些资金,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来满足教育需求是我们越来越迫切解决的问题。学校通过内部控制建设能够有效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保证学校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度,对各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进行明确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进而起到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作用,有效防范舞弊和腐败行为。
(三)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学校通过内控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资产管理与监督,比如,通过完善资产登记、盘点、维护保养、规范使用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学校资产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通过细化会计信息记录和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升中小学会计信息质量,全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中小学校财务内控制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层和教职工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在整个学校的运行中,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和教学服务。说起内部控制时多数教职工认为牵扯经济活动有关的制度建立和实施是财务部门的事。据调查,领导层和一线教职工很少参与内控建设,多数中小学内部控制制度都是由财务人员制定并负责全面实施。纠其原因,他们缺少相关的财务知识。另外,学校领导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只重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学管理,忽视和内控制度的建设,所以中小学内部控制建设也流于形式,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内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现在各学校教学任务繁重,一线教学人员缺少严重,中小学校的财务人员由教学人员兼职担任现象普遍存在,一些财务人员从来没有接触过会计,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直接由一线教师岗位调到会计岗位,这些财务人员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甚至没有专业胜任能力。又由于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财务人员后续不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学习,不能及时掌握国家的财经政策和发展规划,就会对不断变化的会计处理方式和会计环境无所适从,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
(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据调查,多数中小学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过于陈旧,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活动依然依据《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缺乏一套依据学校实际来制定的内控制度,多数领导认为制定相关收支业务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即可,并没有建立相配套的内控制度来加强财务部门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权力。即使有部分学校初步建立了内控制度,但由于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实际作用。只是为了每年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系统而出于应付的心态来完成该任务,并没有真正利用内控制度来防范和监督相关的经济活动中的风险。
(四)财务内控流程设计不合理
由于财务人员对内控文件和制度缺少相应的学习和指导,内控牵头部门的财务部门人员对内控的理解也仅限于一年一到两次的培训讲座。加之没有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不能深刻认识到学校职能、业务特点及人员编制等客观实际情况,学校部门和科室之间缺少有效的内控流程,导致内控工作不会执行,不能执行,无法执行的局面。
(五)缺少相关监督和评价体系
一个学校的领导层往往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教学上,而忽略了内控体系的建设以及相应的评价监督机制。学校的科室之间工作分工不明确,关键岗位之间也未实行轮岗机制,并且在计划学校项目资金支出的同时未做到相应的项目绩效评价系统,使得学校工作效率不高。另外,多数中小学内部没有建立专门的内控监督小组。只是由教育局对重点资金支出合理合规性进步监督,这样在无形中削弱了学校内控系统建设的条件。
三、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要强化内部控制意识,首先要转变学校管理层的管理理念,让他们既注重教学业务管理,又重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学校财务风险关注越来越大,作为学校的管理来,更应该通过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其次,要让全体教职工参与到内部控制过程中去,中小学应该将内控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将学校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纳入内部控制建设,做到经济活动事前有审批、执行有监督,事后有审核。只有学校管理层和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全员参与进来,学校的内部控制建設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二)提升财务内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是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一般都是由教学人员兼职或者从教学岗位上转岗过来的。随着财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他们很难适应当前财务活动以及内控管理的要求。这就要求主管部门一是要聘用财会专业的财务人员,因为只有专业化的财务人员才能更加熟悉和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和财务知识,才能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建立起更适应学校当前情况的财务制度,使学校的财务活动更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提高学校的资金利用率,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二是要强化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中小学财务人员不但要熟悉中小学财务制度和会计法律法规,还要严格执行其中的相关规定。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国家政策的培训,要让财会人员从业务素质、学校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水准等方面得到提升。
(三)建立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内控制度是内控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领导层应该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管理模式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也要结合各部门和科室的意见,来保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能够顺利的实施。学校管理层要以身作则,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带头执行,保证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而管理人员也要嚴格按照制度开展好内控工作,从而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学校还要加强内控制执行的监督力度,完善奖惩机制来促进内控工作的开展,这不但有助于优化内控环境,而且也保障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合理设计财务内控流程
在内控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按照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来进行开展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相关内控制制度和流程,才能杜绝腐败和舞弊以及员工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中小学内部控制系统审核鉴定,尤其是一些关键部门,例如财务部门和教务部门等,通过深入了解工作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才能够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标准,同时还需要聘请相关的内控专业人员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以及战略目标来进行制定,确保标准能够适应目前的状况的发展。其次,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后,还需要动员全体教职工和相关部门、科室要严格按照制度标准执行,确定合理的绩效机制,奖惩分明,确保内控制度有效运行,最近完成相关的内部控制流程,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价体系
制定健全完善的监督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内控监督机制的形成是评价内控体系建立成功与否的一把尺子,也是保证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关键。内部评价也可以检验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以及其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监督管理系统的形成,并进一步来改善内控监督检查制度。同时学校应建立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对学校的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情况动态的反应,对全面预算管理等内控执行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将内控成果和风险预警情况形象、直观地呈现给管理层和监督部门。引入并完善电子账务系统,实现业务和专业管理信息集成化,对业务资金支出进行审核并监控。通过该系统实时准确反映出各部门对预算计划、使用进行评价并进行绩效考核。这样可以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也防范了经济活动的风险,保障学校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内部控制建设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的运行。现在中小学内控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只有领导层加强重视,在内控建设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建立适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控制流程,并运用到财务风险防控中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对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单位:无棣县第一实验小学)
自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文件发布实施以来,各地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推进、落实内部控制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单位,特别是中小学重视不够、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高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等问题。为规范中小学的内部管理问题,让中小学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控制好财务风险,有必要对中小学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加以改进。
一、中小学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规范学校日常管理
中小学通过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促进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有序进行,加强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全体人员根据内控制度来执行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更好地完成教育职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近几年,国家对各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每年流入学校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怎样管控好、使用好这些资金,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来满足教育需求是我们越来越迫切解决的问题。学校通过内部控制建设能够有效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保证学校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度,对各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进行明确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进而起到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作用,有效防范舞弊和腐败行为。
(三)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学校通过内控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资产管理与监督,比如,通过完善资产登记、盘点、维护保养、规范使用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学校资产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通过细化会计信息记录和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升中小学会计信息质量,全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中小学校财务内控制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层和教职工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在整个学校的运行中,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和教学服务。说起内部控制时多数教职工认为牵扯经济活动有关的制度建立和实施是财务部门的事。据调查,领导层和一线教职工很少参与内控建设,多数中小学内部控制制度都是由财务人员制定并负责全面实施。纠其原因,他们缺少相关的财务知识。另外,学校领导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只重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学管理,忽视和内控制度的建设,所以中小学内部控制建设也流于形式,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内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现在各学校教学任务繁重,一线教学人员缺少严重,中小学校的财务人员由教学人员兼职担任现象普遍存在,一些财务人员从来没有接触过会计,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直接由一线教师岗位调到会计岗位,这些财务人员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甚至没有专业胜任能力。又由于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财务人员后续不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学习,不能及时掌握国家的财经政策和发展规划,就会对不断变化的会计处理方式和会计环境无所适从,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
(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据调查,多数中小学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过于陈旧,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活动依然依据《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缺乏一套依据学校实际来制定的内控制度,多数领导认为制定相关收支业务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即可,并没有建立相配套的内控制度来加强财务部门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权力。即使有部分学校初步建立了内控制度,但由于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实际作用。只是为了每年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系统而出于应付的心态来完成该任务,并没有真正利用内控制度来防范和监督相关的经济活动中的风险。
(四)财务内控流程设计不合理
由于财务人员对内控文件和制度缺少相应的学习和指导,内控牵头部门的财务部门人员对内控的理解也仅限于一年一到两次的培训讲座。加之没有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不能深刻认识到学校职能、业务特点及人员编制等客观实际情况,学校部门和科室之间缺少有效的内控流程,导致内控工作不会执行,不能执行,无法执行的局面。
(五)缺少相关监督和评价体系
一个学校的领导层往往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教学上,而忽略了内控体系的建设以及相应的评价监督机制。学校的科室之间工作分工不明确,关键岗位之间也未实行轮岗机制,并且在计划学校项目资金支出的同时未做到相应的项目绩效评价系统,使得学校工作效率不高。另外,多数中小学内部没有建立专门的内控监督小组。只是由教育局对重点资金支出合理合规性进步监督,这样在无形中削弱了学校内控系统建设的条件。
三、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要强化内部控制意识,首先要转变学校管理层的管理理念,让他们既注重教学业务管理,又重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学校财务风险关注越来越大,作为学校的管理来,更应该通过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其次,要让全体教职工参与到内部控制过程中去,中小学应该将内控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将学校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纳入内部控制建设,做到经济活动事前有审批、执行有监督,事后有审核。只有学校管理层和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全员参与进来,学校的内部控制建設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二)提升财务内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是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一般都是由教学人员兼职或者从教学岗位上转岗过来的。随着财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他们很难适应当前财务活动以及内控管理的要求。这就要求主管部门一是要聘用财会专业的财务人员,因为只有专业化的财务人员才能更加熟悉和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和财务知识,才能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建立起更适应学校当前情况的财务制度,使学校的财务活动更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提高学校的资金利用率,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二是要强化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中小学财务人员不但要熟悉中小学财务制度和会计法律法规,还要严格执行其中的相关规定。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国家政策的培训,要让财会人员从业务素质、学校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水准等方面得到提升。
(三)建立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内控制度是内控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领导层应该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管理模式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也要结合各部门和科室的意见,来保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能够顺利的实施。学校管理层要以身作则,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带头执行,保证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而管理人员也要嚴格按照制度开展好内控工作,从而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学校还要加强内控制执行的监督力度,完善奖惩机制来促进内控工作的开展,这不但有助于优化内控环境,而且也保障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合理设计财务内控流程
在内控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按照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来进行开展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相关内控制制度和流程,才能杜绝腐败和舞弊以及员工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中小学内部控制系统审核鉴定,尤其是一些关键部门,例如财务部门和教务部门等,通过深入了解工作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才能够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标准,同时还需要聘请相关的内控专业人员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以及战略目标来进行制定,确保标准能够适应目前的状况的发展。其次,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后,还需要动员全体教职工和相关部门、科室要严格按照制度标准执行,确定合理的绩效机制,奖惩分明,确保内控制度有效运行,最近完成相关的内部控制流程,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价体系
制定健全完善的监督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内控监督机制的形成是评价内控体系建立成功与否的一把尺子,也是保证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关键。内部评价也可以检验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以及其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监督管理系统的形成,并进一步来改善内控监督检查制度。同时学校应建立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对学校的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情况动态的反应,对全面预算管理等内控执行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将内控成果和风险预警情况形象、直观地呈现给管理层和监督部门。引入并完善电子账务系统,实现业务和专业管理信息集成化,对业务资金支出进行审核并监控。通过该系统实时准确反映出各部门对预算计划、使用进行评价并进行绩效考核。这样可以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也防范了经济活动的风险,保障学校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内部控制建设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的运行。现在中小学内控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只有领导层加强重视,在内控建设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建立适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控制流程,并运用到财务风险防控中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对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单位:无棣县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