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教育是一种真情付出的劳动,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的深处。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必须有爱心,把学生当朋友。
怎样才能和学生当朋友呢?
一、善于倾听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作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学生,首先要学会倾听。从心理上分析,人都有强烈的被认同的需求,被认同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做对方的“听话筒”;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应和之声,要表现出自己真的在用心的听,要适时的有回应,以引起对方的注意与说话的欲望,表现出自己在用心的倾听。积极地倾听学生的说话,和学生交流,就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这样才能听到学生真情的呼唤,心灵的呐喊,才能增加师生双方的信心和理解,真正地把班级管理带到学生的心里。古人告诉我,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一个嘴巴,目的就是让人多听,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我们班主任才能了解学生,才能和学生做朋友。
二、平等对话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兴趣、权利、需求。平等的对话,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在交流中有两个前提很重要:一是要真实地表达思想,不要说假话、废话;二是要积极地参与交流、参与社会活动。如果在交流中尽说假话,或者尽管讲的也许是真话,但却是套话话,那么这种交流也就失去了意义。师生间的双向性的相互交流,是一种平行、平等、民主、真实、积极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交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我想,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流淌在彼此心中的这种朋友情感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宽容与理解
赞可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必须要做到“热爱”孩子,也就是说要“包容”与“理解”每一个孩子。而我们的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教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当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尊重时,他的内心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的信心主动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急切地想取得好成绩来报答老师,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教会他们掌握正确 的学习方法,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表扬,少一些指责。教师要抽时间和学生们一起活动,教给学生游戏规则,参加钻山洞、网小鱼、老鹰捉小鸡等活动,架起师生之间信任的桥梁,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就可以从心灵走向心灵,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帮助者,鼓励者。
四、严与爱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
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如果学生畏惧老师,则必然会妨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老师在课内外如果放下师道尊严,多一些微笑,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舉手、各抒己见的场面,而课外也会主动与教师打交道,出现其乐融融的场面。我想,对善于做学生朋友的老师,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呢?当然,朋友关系并非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我想即使有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批评得过火一点,学生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乐于改正的。
五、以身作则
教师是知识、智慧的象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教师,保持乐观开朗、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不能正月十五不一样,只有保持乐观的心态,学生才能敢于接近你,乐于接近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愿意做你的知心朋友。
爱心,对任何工作都很重要。学生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他们时时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所以我们同样要用不断变化的手段去适应他们。在这种探索中寻找乐趣。所以,教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在“研究生”中,得到快乐和幸福,你研究的越多,你拥有的快乐就越多。给人春天,自己也拥有温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是这个道理。
做班主任难!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更难!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就会赢得阳光,我们就会换取欣慰 。我们要真诚的对待他学生,不要把他们当小孩子,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我想他们不会给你找难题的,我们就可以和学生当朋友。让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班级管理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我们的班级管理才会百花齐放,我们的前程才能精彩。
参考文献:
1、《给我一个班就心满意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窦桂梅著
2、《最好的教育》漓江出版社 李镇西著
怎样才能和学生当朋友呢?
一、善于倾听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作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学生,首先要学会倾听。从心理上分析,人都有强烈的被认同的需求,被认同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做对方的“听话筒”;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应和之声,要表现出自己真的在用心的听,要适时的有回应,以引起对方的注意与说话的欲望,表现出自己在用心的倾听。积极地倾听学生的说话,和学生交流,就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这样才能听到学生真情的呼唤,心灵的呐喊,才能增加师生双方的信心和理解,真正地把班级管理带到学生的心里。古人告诉我,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一个嘴巴,目的就是让人多听,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我们班主任才能了解学生,才能和学生做朋友。
二、平等对话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兴趣、权利、需求。平等的对话,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在交流中有两个前提很重要:一是要真实地表达思想,不要说假话、废话;二是要积极地参与交流、参与社会活动。如果在交流中尽说假话,或者尽管讲的也许是真话,但却是套话话,那么这种交流也就失去了意义。师生间的双向性的相互交流,是一种平行、平等、民主、真实、积极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交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我想,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流淌在彼此心中的这种朋友情感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宽容与理解
赞可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必须要做到“热爱”孩子,也就是说要“包容”与“理解”每一个孩子。而我们的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教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当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尊重时,他的内心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的信心主动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急切地想取得好成绩来报答老师,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教会他们掌握正确 的学习方法,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表扬,少一些指责。教师要抽时间和学生们一起活动,教给学生游戏规则,参加钻山洞、网小鱼、老鹰捉小鸡等活动,架起师生之间信任的桥梁,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就可以从心灵走向心灵,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帮助者,鼓励者。
四、严与爱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
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如果学生畏惧老师,则必然会妨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老师在课内外如果放下师道尊严,多一些微笑,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舉手、各抒己见的场面,而课外也会主动与教师打交道,出现其乐融融的场面。我想,对善于做学生朋友的老师,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呢?当然,朋友关系并非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我想即使有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批评得过火一点,学生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乐于改正的。
五、以身作则
教师是知识、智慧的象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教师,保持乐观开朗、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不能正月十五不一样,只有保持乐观的心态,学生才能敢于接近你,乐于接近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愿意做你的知心朋友。
爱心,对任何工作都很重要。学生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他们时时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所以我们同样要用不断变化的手段去适应他们。在这种探索中寻找乐趣。所以,教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在“研究生”中,得到快乐和幸福,你研究的越多,你拥有的快乐就越多。给人春天,自己也拥有温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是这个道理。
做班主任难!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更难!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就会赢得阳光,我们就会换取欣慰 。我们要真诚的对待他学生,不要把他们当小孩子,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我想他们不会给你找难题的,我们就可以和学生当朋友。让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班级管理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我们的班级管理才会百花齐放,我们的前程才能精彩。
参考文献:
1、《给我一个班就心满意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窦桂梅著
2、《最好的教育》漓江出版社 李镇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