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是美术教材,学生接触到的美术学习资源比较有限。而民间美术资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于激发美术创作灵感、培养想象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同时,民间美术资源更贴近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应用,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基于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认识到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中,融合与教学主题相符的民间美术教学活动,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民间美术;羊毛毡烙画;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以培养基本的美术技能、提升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民间美术资源具有质朴的艺术气质,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因此,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强调了民间美术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应用民间美术资源开展教学。
一、欣赏民间美术资源,培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是重要内容。而民间美术具有质朴的审美气息。民间美术作品,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在美术创作上的技法技巧,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特征。这种审美特征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他们在繁重的生产工作和劳动中,发展出独特的审美趣味,丰富精神生活。
基于此,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民间美术资源的创作风格、创作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一般特点,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
例如,羊毛毡烙画体现出游牧民族的文化和审美,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羊毛毡烙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创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分析美术作品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了解羊毛毡烙画的基本的美术特色,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一般风格。
蒙古族的羊毛毡烙画多表现草原风景,无论是人物作品还是风景作品,都体现出浓浓的大漠风情。游牧民族千百年来,一直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因此,他们表现出豁达、崇尚自由的民族特征,而这种民族特征也体现在其美术作品中。
羊毛毡烙画中,有关动物题材的作品,都表现出草原上动物的骁勇、威猛,常以忠贞的狼、矫健的鹰、威猛的虎、奔腾的骏马等为题材。其绘画风格形似中国画,以线描和皴染为主要技巧,构图精致,图画表现出立体感和层次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价值。
二、分析民间美术特色,开拓美术视野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雕塑、水彩画、设计等。而民间美术形式多样,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涵盖有丰富的美术形式和创作技法。
蒙古族的羊毛毡烙画以蒙古人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羊毛毡” 为创作材料,应用“烙刻”工艺,对羊毛毡做高温加工,使其呈现出丰富的画作。在后面发展过程中,民间艺人对羊毛毡烙画不断发展、改革,融合了国画、油画等多种画法技巧,各种绘画技巧融会贯通,使得羊毛毡烙画一步步更加精湛。
因此,给学生介绍羊毛毡烙画,可以让学生同时认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绘画技巧。
例如,烙画中的人物画,使用中国画的线描手法,整合了西方写实的透视技巧,最终塑造出一幅精美的人物肖像烙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中西方这两种不同的绘画技巧,让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美术的差异,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
三、创造民间美术作品,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美术能力不仅包括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也包括美术创作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美术实践与创作也十分重要。经过欣赏和分析后,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形成基础认知。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临摹、创作民间美术作品,学习画家的用笔技巧,在美术作品中传递自己的情感。
在美术实践中,学生通过初步体验,感受羊毛毡烙画的基本画法。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创作材料、创作技巧等方面创新表现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这样,美术和生活联系也变得更密切了,学生可以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在生活中寻找艺术表现材料。
当前,在购物网站上,有很多商店提供毛毡画的创作材料:电烙笔、毛毡等,也有一些商家提供比较新颖的创作材料,如木板、丝绢、葫芦等。
互联网购物模式的发展,降低了烙画的创作门槛,教师可以请家长帮助学生购买烙刻画创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因为电烙笔温度高,而毛毡材料对温度比较敏感,所以把握不好力度,会使颜色过焦、过黑,这也需要学生保持耐心,在创作过程中小心谨慎,精心钻研。
四、结语
民间美术资源具有质朴的艺术特征和精巧的绘画技法,应用民间美术资源,可以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同时,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也有利于传播民间美术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教师可以整合、收集民间美术资源,根据学生的美术能力设计并组织课堂活动。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展示民间美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狄青 . 民间美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以烙铁画为例 [J]. 课程教育研究,2018(10):209.
[2] 张淞强 .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5):153+158.
关键词:民间美术;羊毛毡烙画;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以培养基本的美术技能、提升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民间美术资源具有质朴的艺术气质,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因此,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强调了民间美术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应用民间美术资源开展教学。
一、欣赏民间美术资源,培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是重要内容。而民间美术具有质朴的审美气息。民间美术作品,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在美术创作上的技法技巧,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特征。这种审美特征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他们在繁重的生产工作和劳动中,发展出独特的审美趣味,丰富精神生活。
基于此,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民间美术资源的创作风格、创作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一般特点,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
例如,羊毛毡烙画体现出游牧民族的文化和审美,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羊毛毡烙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创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分析美术作品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了解羊毛毡烙画的基本的美术特色,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一般风格。
蒙古族的羊毛毡烙画多表现草原风景,无论是人物作品还是风景作品,都体现出浓浓的大漠风情。游牧民族千百年来,一直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因此,他们表现出豁达、崇尚自由的民族特征,而这种民族特征也体现在其美术作品中。
羊毛毡烙画中,有关动物题材的作品,都表现出草原上动物的骁勇、威猛,常以忠贞的狼、矫健的鹰、威猛的虎、奔腾的骏马等为题材。其绘画风格形似中国画,以线描和皴染为主要技巧,构图精致,图画表现出立体感和层次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价值。
二、分析民间美术特色,开拓美术视野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雕塑、水彩画、设计等。而民间美术形式多样,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涵盖有丰富的美术形式和创作技法。
蒙古族的羊毛毡烙画以蒙古人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羊毛毡” 为创作材料,应用“烙刻”工艺,对羊毛毡做高温加工,使其呈现出丰富的画作。在后面发展过程中,民间艺人对羊毛毡烙画不断发展、改革,融合了国画、油画等多种画法技巧,各种绘画技巧融会贯通,使得羊毛毡烙画一步步更加精湛。
因此,给学生介绍羊毛毡烙画,可以让学生同时认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绘画技巧。
例如,烙画中的人物画,使用中国画的线描手法,整合了西方写实的透视技巧,最终塑造出一幅精美的人物肖像烙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中西方这两种不同的绘画技巧,让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美术的差异,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
三、创造民间美术作品,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美术能力不仅包括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也包括美术创作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美术实践与创作也十分重要。经过欣赏和分析后,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形成基础认知。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临摹、创作民间美术作品,学习画家的用笔技巧,在美术作品中传递自己的情感。
在美术实践中,学生通过初步体验,感受羊毛毡烙画的基本画法。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创作材料、创作技巧等方面创新表现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这样,美术和生活联系也变得更密切了,学生可以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在生活中寻找艺术表现材料。
当前,在购物网站上,有很多商店提供毛毡画的创作材料:电烙笔、毛毡等,也有一些商家提供比较新颖的创作材料,如木板、丝绢、葫芦等。
互联网购物模式的发展,降低了烙画的创作门槛,教师可以请家长帮助学生购买烙刻画创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因为电烙笔温度高,而毛毡材料对温度比较敏感,所以把握不好力度,会使颜色过焦、过黑,这也需要学生保持耐心,在创作过程中小心谨慎,精心钻研。
四、结语
民间美术资源具有质朴的艺术特征和精巧的绘画技法,应用民间美术资源,可以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同时,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也有利于传播民间美术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教师可以整合、收集民间美术资源,根据学生的美术能力设计并组织课堂活动。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展示民间美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狄青 . 民间美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以烙铁画为例 [J]. 课程教育研究,2018(10):209.
[2] 张淞强 .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5):1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