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普遍的,一节课下来也有问上几十次,问题的琐碎浅显使提问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此外,过量的提问不仅破坏了文章的美感,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平淡无奇。要改变现状就要求教师提升设问的质量,多用“主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有深度的课堂阅读。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主问题”进行介绍。
一、“主问题”概述
关于主问题,余映潮老师这样解释: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者“话题”就是“主问题” 。
如果我们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主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1)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深入品读的牵引力;(2)在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3)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从余映潮老师的叙述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是首先要明确主问题的概念。“主问题”并非只有一个问题,而是立意高远,一问能抵许多问的关键问题,这些关键问题构成阅读教学的几大板块,板块之间既独立又关联,学生可以在板块教学中获得成块的思考时间,进行实践。二是主问题的作用。发问的点是文章的关键所在。三是主问题是一种预设。它是学生充分活动,自由表达的保证。通过预设教师能够减少提问的盲目性,增强提问的有效性,由课堂活动的包办者、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四是主问题能培养学生课堂实践活动能力。学生能在教师腾出的时间中进行充分的阅读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并养成独立阅读能力。
二、“主问题”的魅力
针对主问题的以上优点,许多的一线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进行了大量积极的尝试,下面我们将从主问题设计的角度来了解名师课堂的风采与主问题在课堂中焕发的生机和魅力。
例一,虞大明《刷子李》教学思路分析
在对课文进行品读时虞大明老师设计了这样3个问题:1、找出正面描寫刷子李刷墙的句子,体会他的技艺非凡。2、通过侧面描写,即从曹小三对刷子李身上是否有黑点的关注这个角度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非凡。3、在曹小三向刷子李学艺的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
要回答以上问题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品读课文,需要给足时间学生思考与朗读,需要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参与,广泛交流。虞大明老师在上《刷子李》这一课时围绕这三个主问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引导学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虞大明的操作方法是朗读法,对话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并以幽默简练的语言激活课堂。在解决第2个问题时通过想象补白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曹小三的心里,感受刷子李技艺的高超,领略作者一波三折的叙事艺术,并及时抓住曹小三的心理空白让学生进行练笔,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师生合作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堂生成自然。在第1和第2个问题的充分铺垫下,第3个问题对学生而言也就水到渠成,易如反掌了。
三、“主问题”设计的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主问题”的设计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具体来说有如下策略:
(一)关注文章的标题
标题就是文章的窗户,抓住文章的标题就能了解文章的大概,具体的操作方法有突出标题的关键字眼或者对标题进行提问。例如,《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围绕“特殊”一词,可以设计的问题有请你从课文中找到依据证明这些飞船上的乘客特殊。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通读全文,对课文进行反复的阅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见解。
(二)关注文中的关键句
总起句、总结句和过渡句等在文章中的作用特殊,抓住这些句子设计主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乡下人家》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课文的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抓住这句话进行提问,或者让学生从文中找例子证明就可以从文中的任何一部分进行阅读教学。
(三)从课后练习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书本课后的习题有的涉及文章的写作顺序,有的涉及文中的特殊句式,有的关于文章的写作特点等,例如:《颐和园》这一课,最明显的就是游览的写作顺序,所以课后练习是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据此,可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选择其中一个景点介绍颐和园。
(四)找准关键字词设计主问题
一些关键的字词在文章中最能体现作者构思、情感和主旨,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它们身上入手同样能够四两拨千斤。例如,课文《口技》开篇的句子“京有善口技者”中的“善”字至关重要,可设计主问题“口技者善于口技表现在哪些地方”或者“请从文中找到依据证明口技者善口技”。
四、从文章的行文线索入手设计主问题
在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的文章中通常都有或明或暗的行文线索,抓住文章的线索同样可以进行主问题设计。如像《颐和园》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脉络清晰的课文都可以从行文线索入手设计问题。
五、“主问题”设计的要求
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主问题”教学现象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问题”的广泛运用能提高语文教师钻研教材、研读课文的水平。据此,我们知道:第一,“主问题”设计创新的基础是教材研读或者说文本细读。没有潜心钻研教材的功夫自然不能设计出“妙在这一问”的有效问题。于永正老师也说过,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因此,教师需要在研读教材上多下功夫才能在提问上见水平。第二,“主问题”的运用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时要有智慧。对话如果仅仅限于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那么主问题就形同虚设,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又陷入了琐碎的无效提问的死胡同,因此,“主问题”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还要看教师的课堂对话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对话能力,在对话中显智慧。
一、“主问题”概述
关于主问题,余映潮老师这样解释: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者“话题”就是“主问题” 。
如果我们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主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1)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深入品读的牵引力;(2)在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3)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从余映潮老师的叙述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是首先要明确主问题的概念。“主问题”并非只有一个问题,而是立意高远,一问能抵许多问的关键问题,这些关键问题构成阅读教学的几大板块,板块之间既独立又关联,学生可以在板块教学中获得成块的思考时间,进行实践。二是主问题的作用。发问的点是文章的关键所在。三是主问题是一种预设。它是学生充分活动,自由表达的保证。通过预设教师能够减少提问的盲目性,增强提问的有效性,由课堂活动的包办者、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四是主问题能培养学生课堂实践活动能力。学生能在教师腾出的时间中进行充分的阅读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并养成独立阅读能力。
二、“主问题”的魅力
针对主问题的以上优点,许多的一线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进行了大量积极的尝试,下面我们将从主问题设计的角度来了解名师课堂的风采与主问题在课堂中焕发的生机和魅力。
例一,虞大明《刷子李》教学思路分析
在对课文进行品读时虞大明老师设计了这样3个问题:1、找出正面描寫刷子李刷墙的句子,体会他的技艺非凡。2、通过侧面描写,即从曹小三对刷子李身上是否有黑点的关注这个角度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非凡。3、在曹小三向刷子李学艺的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
要回答以上问题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品读课文,需要给足时间学生思考与朗读,需要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参与,广泛交流。虞大明老师在上《刷子李》这一课时围绕这三个主问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引导学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虞大明的操作方法是朗读法,对话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并以幽默简练的语言激活课堂。在解决第2个问题时通过想象补白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曹小三的心里,感受刷子李技艺的高超,领略作者一波三折的叙事艺术,并及时抓住曹小三的心理空白让学生进行练笔,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师生合作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堂生成自然。在第1和第2个问题的充分铺垫下,第3个问题对学生而言也就水到渠成,易如反掌了。
三、“主问题”设计的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主问题”的设计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具体来说有如下策略:
(一)关注文章的标题
标题就是文章的窗户,抓住文章的标题就能了解文章的大概,具体的操作方法有突出标题的关键字眼或者对标题进行提问。例如,《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围绕“特殊”一词,可以设计的问题有请你从课文中找到依据证明这些飞船上的乘客特殊。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通读全文,对课文进行反复的阅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见解。
(二)关注文中的关键句
总起句、总结句和过渡句等在文章中的作用特殊,抓住这些句子设计主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乡下人家》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课文的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抓住这句话进行提问,或者让学生从文中找例子证明就可以从文中的任何一部分进行阅读教学。
(三)从课后练习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书本课后的习题有的涉及文章的写作顺序,有的涉及文中的特殊句式,有的关于文章的写作特点等,例如:《颐和园》这一课,最明显的就是游览的写作顺序,所以课后练习是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据此,可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选择其中一个景点介绍颐和园。
(四)找准关键字词设计主问题
一些关键的字词在文章中最能体现作者构思、情感和主旨,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它们身上入手同样能够四两拨千斤。例如,课文《口技》开篇的句子“京有善口技者”中的“善”字至关重要,可设计主问题“口技者善于口技表现在哪些地方”或者“请从文中找到依据证明口技者善口技”。
四、从文章的行文线索入手设计主问题
在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的文章中通常都有或明或暗的行文线索,抓住文章的线索同样可以进行主问题设计。如像《颐和园》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脉络清晰的课文都可以从行文线索入手设计问题。
五、“主问题”设计的要求
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主问题”教学现象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问题”的广泛运用能提高语文教师钻研教材、研读课文的水平。据此,我们知道:第一,“主问题”设计创新的基础是教材研读或者说文本细读。没有潜心钻研教材的功夫自然不能设计出“妙在这一问”的有效问题。于永正老师也说过,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因此,教师需要在研读教材上多下功夫才能在提问上见水平。第二,“主问题”的运用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时要有智慧。对话如果仅仅限于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那么主问题就形同虚设,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又陷入了琐碎的无效提问的死胡同,因此,“主问题”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还要看教师的课堂对话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对话能力,在对话中显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