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方法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DY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作为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在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起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一、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去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的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二、创设情境,培养學生乐于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新教材中引入了許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三、恰当评价,鼓励学生去倾听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获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去拼搏,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为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一个人的辛勤努力,长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就能养成“听”的习惯。
  四、教给方法,使学生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指导:
  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齐全,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 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让学生当“小老师”。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如教学“8、9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学过的“6、7加减法的方法”,能想出计算方法,我就让多个学生发言,上台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同学们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中,只要老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那样,就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更精彩。
其他文献
学校管理对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至关重要。一个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好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注重办学理念和学校环境的影响,重视人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重视人文环境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是我管理学校的一些追求,如下:  一、学校要发展,理念需先行  以前在写材料时也经常写学校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方向,但觉得这些是空洞的说教,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必做的功课而已,现在想来是
期刊
一、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化学探究教学的内容、方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和演示实验展开富有情趣的探究活动,内容新奇、有趣吸引学生。使学生拥有乐趣,达到积极思维、培养能力的自我教育的目的。单调死板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化学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一定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求“新”求“变”,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到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时,由于这些微观粒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只靠学生想象出微
期刊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就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 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期刊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国家各项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基地,是先进文化重要的创造和传播基地。抓好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抓好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梅一名学校管理者的基本职责。  一、注重方法,形成和谐快乐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教育成果的具体体现,是优良校风的活水源头,也是师生和谐发展的保证。作为领导者,必须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狠抓落实
期刊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们成立语文课题小组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  二、课题的理论
期刊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对于青少年的年龄界定于12周岁到25周岁,拥有一定的行事责任能力。这是一个思想心智都不成熟的年龄段,容易受社会的影响,而近年来社会犯罪形式呈多样化,青少年犯罪比例也逐年上涨。青少年的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而引导出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思考。 社会的发展,人员流动性加大,广大青少年或其父母投入打工的热潮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判断能力有限致使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寄宿制 小学生 心理健康  随着农村人口的自然减少和外流,农村学校不断萎缩,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但是小学生长时间脱离父母,缺少家庭的教育和关爱,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期刊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如果出了问题,尽管其它方面素质再高,也难成大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是衡量学校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实生活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有不少教师重教书,不重育人,他们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智育上,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德育责任感和育人实际工作都不到位,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模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实践在不断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也确实出现了一番新气象:内容上关注人文方法上强调整体感悟,学法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手段上采用多媒体音像辅助--------,然而,还是常常听到其他学科的老师在说语文课谁不会上这样的话,纵使肤浅但仍值得我们去反思。  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节课的成败,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这些过程
期刊
新课标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灵活、开放。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得到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中文字、动画、视频等集为一体,不仅使学生课堂注意力更集中,更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而且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学得更轻松、积极、主动,使课堂教学更加显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正符合当下的高效课堂要求。  一、新课标的基本理论。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