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初中语文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内涵
素质教育的初中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教师不是让学生在做大量的应试练习,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写课外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二、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除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外,还要在传授基本知识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初中语文教师不但要有科学的头脑、高尚的人格、先进的思想、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的朋友。同时用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2.明确教学目标,准确理解和正确处理教材
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心中应当清楚这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正确解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做到全局在胸,步步紧扣,这样就可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意授课技巧,巧妙地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将一些与课文有关联的乐事、趣事、知识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这样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达到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目的。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良好习惯,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首先是认真听课习惯。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以吸引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专心听课的良好环境,让学生能专心听讲。
其次是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保护其智慧的火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善于启发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超越教师,并逐步形成习惯。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
第三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为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是认真做听课笔记的习惯。做听课笔记,可以使学生动脑动手、消化知识、理清思路、提高听力和记忆力、集中注意力和锻炼思维等,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不仅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它可以克服学生懒惰、不愿动脑动手、不思学习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形成自主能力。
4.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优化,要以低耗、高效、优质为标准,坚持以学生主体、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原则,
正确处理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教与学的关系,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加强教学的整体性,把准课堂教学的兴趣点、语言训练的立足点、能力培养的落实点、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避免教学环节的支离破碎,避免繁冗的串讲、串问。要在感知语言整体的基础上讲读课文,一般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教学,且讲练相融,变讲读为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书,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都能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陶冶爱美情趣,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
5.加强学法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讲课前,布置一些深浅恰当的预习要求,让学生课前根据要求动脑、动手、动口,初步领会课文内容,找出疑难问题,上课时再听老师讲解,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学习也积极主动。
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一是让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除查字典外,还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结合环境、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二是让学生理解句子。因为理解句子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常采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和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三是让学生学会分段和归纳段意。分段和归纳段意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学生掌握其方法规律,就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记叙文而言,分段一般按时间顺序、按空间变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按问题或事物的不同性质、按总分关系的结构、按空行为标志等划分;概括段意一般按综合法、摘引法、取主法、标题法、合并法等进行。四是学会归纳中心思想。通常从课题入手、从理解作者议论和抒情的部分入手、从理解时代背景等进行归纳。五是教给学生自己评价所学效果。让学生学会自己出一份试卷考自己,出题前教师把出题的原则和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感受答题难,出题更难。这样不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梳理知识、分析总结,锻炼了思维能力,真正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6.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恰当地、有目的、有计划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条腿都动起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从初中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们更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在教学方法与学科素质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联系上作广泛的、立体的探讨,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内涵
素质教育的初中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教师不是让学生在做大量的应试练习,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写课外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二、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除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外,还要在传授基本知识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初中语文教师不但要有科学的头脑、高尚的人格、先进的思想、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的朋友。同时用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2.明确教学目标,准确理解和正确处理教材
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心中应当清楚这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正确解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做到全局在胸,步步紧扣,这样就可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意授课技巧,巧妙地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将一些与课文有关联的乐事、趣事、知识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这样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达到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目的。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良好习惯,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首先是认真听课习惯。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以吸引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专心听课的良好环境,让学生能专心听讲。
其次是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保护其智慧的火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善于启发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超越教师,并逐步形成习惯。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
第三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为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是认真做听课笔记的习惯。做听课笔记,可以使学生动脑动手、消化知识、理清思路、提高听力和记忆力、集中注意力和锻炼思维等,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不仅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它可以克服学生懒惰、不愿动脑动手、不思学习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形成自主能力。
4.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优化,要以低耗、高效、优质为标准,坚持以学生主体、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原则,
正确处理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教与学的关系,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加强教学的整体性,把准课堂教学的兴趣点、语言训练的立足点、能力培养的落实点、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避免教学环节的支离破碎,避免繁冗的串讲、串问。要在感知语言整体的基础上讲读课文,一般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教学,且讲练相融,变讲读为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书,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都能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陶冶爱美情趣,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
5.加强学法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讲课前,布置一些深浅恰当的预习要求,让学生课前根据要求动脑、动手、动口,初步领会课文内容,找出疑难问题,上课时再听老师讲解,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学习也积极主动。
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一是让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除查字典外,还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结合环境、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二是让学生理解句子。因为理解句子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常采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和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三是让学生学会分段和归纳段意。分段和归纳段意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学生掌握其方法规律,就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记叙文而言,分段一般按时间顺序、按空间变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按问题或事物的不同性质、按总分关系的结构、按空行为标志等划分;概括段意一般按综合法、摘引法、取主法、标题法、合并法等进行。四是学会归纳中心思想。通常从课题入手、从理解作者议论和抒情的部分入手、从理解时代背景等进行归纳。五是教给学生自己评价所学效果。让学生学会自己出一份试卷考自己,出题前教师把出题的原则和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感受答题难,出题更难。这样不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梳理知识、分析总结,锻炼了思维能力,真正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6.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恰当地、有目的、有计划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条腿都动起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从初中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们更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在教学方法与学科素质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联系上作广泛的、立体的探讨,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