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途径之一,如何发挥其传播的有效性。就需要另辟蹊径,开拓新的思路,以《天下无贼》、《疯狂的石头》、《宝贝计划》为例,探讨其传播成功的途径,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电影 传播 传统 解构
大众传播讲究受众的接受心理,电影作为大众传媒,为了抓住观众的心,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在传播方式方面下足了功夫,尤其是电影《天下无贼》《疯狂的石头》《宝贝计划》,几乎是同一题材,却比过去的电影传播有更多的创意,三者之间又不尽相同,精彩纷呈,彰显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大反拨,传播模式的改变让人耳目一新,而内蕴丰美的电影画面和声音,又常常透出清新和欢快,透出远为复杂的另一番滋味,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和回味。
一、“小人物”塑造背离传统经典
电影如果老是那么些传播模式,就不能满足观众的涉奇之心,就落于窠臼,失去新奇之感。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大众的心理特征,要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打破过去电影传播模式的套路,才会有创意,无疑,这三部影片的人物言行设置、人物形象塑造的或和谐、或对立,无疑是成功的、自然的、能让人接受的,又常出乎意外,能从中悟出一点潜存其间、隐而不彰的关于道德失落的感慨,看到庸俗、烦琐、无聊、无奈和奋力突围、悲壮、生趣盎然的对抗,让观众产生炽热内心中的血气和豪情。“天下无贼”只是个梦想、“石头”导致人的疯狂、高额的金钱导致“宝贝计划”,这些,恰恰印证了人性的贪婪、道德的缺失、金钱的吸引力。电影巧妙地瞄准为金钱而疯狂的这类特殊的人群,演绎人物的性格多变、表现复杂的矛盾;中突,把故事推向一个个高潮,把人的丑陋和庸俗表现得入木三分,可从王丽、王薄的转变,小偷居然讲信用,人字拖的做人原则及对家人的孝心等初露希望的亮光,品出了人性的力度、强度,原始的淳朴,直截了当的生命喷发。他们身上的荒诞、狂躁、非理性慢慢充满转机,人性良善、情感真挚、可爱,彰显得很有层次、不突兀、不矫揉造作。从人们普遍痛恨、厌恶的贼身上,居然窥见了人,陸中最真实、最动情感、最有人情味的方面,这是对过去传统思维的一次彻底地颠覆,同时,还原了“现实”人的丰富性、复杂性,让我们撤去历史和道德的屏风,电影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以鲜活的姿态站立在我们的视野里,人物的言行不受外界的干扰而直接撞击我们的心灵,既充满无穷的趣味,更觉意味深长,震撼人心。
二、对传统道德的反讽
此三部电影异常精彩的还在于借助小偷的嘴,说出正人君子才能说出的话,常让人忍俊不禁。如《天下无贼》中小偷头目黎叔说到:“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有组织,无纪律,队伍很难带啊!”。《疯狂的石头》的小偷“敲什么敲,什么素质啊!”电影的巧妙在于这群违法乱纪的人,俨然是有素质的好人,他们常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所从事的职业,对他人进行道德的、价值的评判,把别人推到所谓的审判席位上。这些人言行的矛盾、冲突、失衡正好是对传统文化中所谓的道德的反讽。道德被彻底解构,被这群人掌握的话语权恰是当下民众的流行语,当“话语”容易迷失人的时候,敏感多思的人就会感到彷徨和无所适从的焦虑,所幸的是,判断一个人,还可以以其行为作为准绳。否则,“冲口而出”的言语还真的难辨真伪,却在不经意之间已一举抵达当下的时尚,清新透明、不加掩饰,揭示了一个民族部分人的心态,量出了一个民族部分人的素质。令人惶惑、也产生了无可逃脱的关于道德的反思,呈现了现实的无奈的所有内心体验,又是精神畸变的艺术再现。
三、娱乐戏谑化的语言彻底消解传统文化
这些影片的话语非常独特,令人回味无穷。常以诙谐、幽默、反讽、自嘲、无奈等众多的元素的语言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张力,往往令观众印象深刻。王薄“我得给他上一课,这小孩目中无贼,气死我了。”用歪曲成语来取得惊人的效果。劫匪甲:“大哥,稍等一会儿,我劫个色。”明目张胆的言行,够出位而让人发笑。“IC、IP、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小偷的无知在不经意之间已彰显无疑。“我说你这里面的衣服花里胡哨的,要走性感路线呐?刚出道时要低调,低调!”,这是对当下一些流行的嘲讽,但又把小偷所做主事与事实环境的不协调,巧妙地运用语言达到滑稽的效果。“你们这些女人哪,就是不明白,这个阶段正是我事业的上升期,我怎么能走得开呢?”,他们说得有点严肃,实则很幽默,看到此,只是开怀一笑,有调侃,却又不乏嘲讽。“你侮辱我的人格,你还侮辱我的智商”,恰恰对方说的是真话,却反而不信,俗世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这奸商”居然出自小偷的嘴里,就超越于道德之上,只有审美眼光和搞笑了。麦克:“出了点小意外,情况还在我控制中。”与被困而无法脱身的狼狈不和谐,构成巨大的反讽效果。“我的招牌是讲诚信,跟你老板说,我一定会完成任务。”小偷真的讲诚信,让我们讶然,这与道德也无关,却幽默了一回,消解了正直人的神圣地位、消解了小偷可恨的地位。小偷在电影里演绎的不再是臭名昭著的恶行而只是“小偷”的游戏,就更多了轻松和趣味,在《宝贝计划》中,三个贼之间的语言就更幽默、搞笑,常常是面对一个婴儿率性自然的人性流露,一种天机自发的俗世快乐,而没有世俗的道德制约。语言完全通过戏谑式的表达让观众在笑中体验了诸多快感,体验幽默的笑所带来的乐趣,呈现出对一切既有事物的怀疑和否定、对于一切权威和常规的解构,对生活现实的嘲讽。弗洛伊德认为,“幽默具有某种释放性的东西,但是它也有些庄严和高尚的东西,这是另外两条从智力活动中获得快乐的途径所缺少的。这个庄严,显然在于自恋的胜利之中,在于自我无懈可击的胜利主张之中。自我决不因为现实的挑衅而烦恼,不愿使自己屈服于痛苦,自我坚信它不会被外界世界施加的创伤所影响;实际上,它表明这些创伤仅仅是它获得快乐的机会。这最后一个特征是幽默的最基本的要素。”这三部电影的语言具备幽默的笑的特质,最能打动观众人心的,是一群良心还未完全泯灭的小偷的言行与现实环境的错位和出位,主要体现在他们在环境中他的行为不符合一般日常生活的逻辑和情理,却又真切地呈现对象的内心真相与感觉,我们尽管知道里面有很多虚构和夸张的成分,但我们也的确从中看到很多属于现实、今天的世俗世界一些人的丑恶一面的影子,也悟到一些现实人生的滑稽和世俗的人生欢乐。
与小偷对立的世俗人的言语,也非常幽默、风趣。傻根“大姐,你要是贼,俺把眼珠子抠出来。俺说话算数”,而对方恰恰是贼,以傻根的无知、单纯来衬托世俗人的善良和美,虽然这个事实并非存在,但我们还是被深深地震动了。警察:“那……那……那成语怎么说来着?作……作……怎么……怎么怎么的就自缚?”,对警察也采取调侃的语言,就彻底地改变了过去常用的传播模式,也就甚为有趣。
这几部电影都采用了当下最流行的无厘头搞笑,夸张的情节、出位的言行,充分解构传统的创意,达到非常好的艺术效果。包兆会就认为:“无厘头文化中的‘喜剧的笑’是以一种过分夸张和狂欢化的方式进行文本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在无厘头文本中,由于只需要发出一个开始尽兴戏耍的简单信号,一切等级制度界限、一切身份消除殆尽,高低尊卑之分一刹时仿佛不复存在,大家都接近了,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对待它可能遇到的一切,这正是后现代文化的本质,后现代文化正是以戏仿的方式拆除一切等级制度。”无论怎样,这几部电影常用解构一切的传播方式,达到惊人的搞笑,完全把人物语言放置在放纵间抛弃了虚伪、矫情,无遮无掩的言语摇荡动人,在消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在影片小心翼翼地维持这种“美德”,也就有了道德的美丽闪光,缭绕着藏身于解构背后的欢快意绪,真的是余味悠长。
此三部电影的成功,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其改变所带来的新鲜感,让我们看到了人的生存姿态的千变万化,也领略了骨力劲健的人性诸多的美丽和无奈。带给大家更多的关于人、生活、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回味。
[关键词]电影 传播 传统 解构
大众传播讲究受众的接受心理,电影作为大众传媒,为了抓住观众的心,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在传播方式方面下足了功夫,尤其是电影《天下无贼》《疯狂的石头》《宝贝计划》,几乎是同一题材,却比过去的电影传播有更多的创意,三者之间又不尽相同,精彩纷呈,彰显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大反拨,传播模式的改变让人耳目一新,而内蕴丰美的电影画面和声音,又常常透出清新和欢快,透出远为复杂的另一番滋味,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和回味。
一、“小人物”塑造背离传统经典
电影如果老是那么些传播模式,就不能满足观众的涉奇之心,就落于窠臼,失去新奇之感。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大众的心理特征,要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打破过去电影传播模式的套路,才会有创意,无疑,这三部影片的人物言行设置、人物形象塑造的或和谐、或对立,无疑是成功的、自然的、能让人接受的,又常出乎意外,能从中悟出一点潜存其间、隐而不彰的关于道德失落的感慨,看到庸俗、烦琐、无聊、无奈和奋力突围、悲壮、生趣盎然的对抗,让观众产生炽热内心中的血气和豪情。“天下无贼”只是个梦想、“石头”导致人的疯狂、高额的金钱导致“宝贝计划”,这些,恰恰印证了人性的贪婪、道德的缺失、金钱的吸引力。电影巧妙地瞄准为金钱而疯狂的这类特殊的人群,演绎人物的性格多变、表现复杂的矛盾;中突,把故事推向一个个高潮,把人的丑陋和庸俗表现得入木三分,可从王丽、王薄的转变,小偷居然讲信用,人字拖的做人原则及对家人的孝心等初露希望的亮光,品出了人性的力度、强度,原始的淳朴,直截了当的生命喷发。他们身上的荒诞、狂躁、非理性慢慢充满转机,人性良善、情感真挚、可爱,彰显得很有层次、不突兀、不矫揉造作。从人们普遍痛恨、厌恶的贼身上,居然窥见了人,陸中最真实、最动情感、最有人情味的方面,这是对过去传统思维的一次彻底地颠覆,同时,还原了“现实”人的丰富性、复杂性,让我们撤去历史和道德的屏风,电影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以鲜活的姿态站立在我们的视野里,人物的言行不受外界的干扰而直接撞击我们的心灵,既充满无穷的趣味,更觉意味深长,震撼人心。
二、对传统道德的反讽
此三部电影异常精彩的还在于借助小偷的嘴,说出正人君子才能说出的话,常让人忍俊不禁。如《天下无贼》中小偷头目黎叔说到:“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有组织,无纪律,队伍很难带啊!”。《疯狂的石头》的小偷“敲什么敲,什么素质啊!”电影的巧妙在于这群违法乱纪的人,俨然是有素质的好人,他们常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所从事的职业,对他人进行道德的、价值的评判,把别人推到所谓的审判席位上。这些人言行的矛盾、冲突、失衡正好是对传统文化中所谓的道德的反讽。道德被彻底解构,被这群人掌握的话语权恰是当下民众的流行语,当“话语”容易迷失人的时候,敏感多思的人就会感到彷徨和无所适从的焦虑,所幸的是,判断一个人,还可以以其行为作为准绳。否则,“冲口而出”的言语还真的难辨真伪,却在不经意之间已一举抵达当下的时尚,清新透明、不加掩饰,揭示了一个民族部分人的心态,量出了一个民族部分人的素质。令人惶惑、也产生了无可逃脱的关于道德的反思,呈现了现实的无奈的所有内心体验,又是精神畸变的艺术再现。
三、娱乐戏谑化的语言彻底消解传统文化
这些影片的话语非常独特,令人回味无穷。常以诙谐、幽默、反讽、自嘲、无奈等众多的元素的语言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张力,往往令观众印象深刻。王薄“我得给他上一课,这小孩目中无贼,气死我了。”用歪曲成语来取得惊人的效果。劫匪甲:“大哥,稍等一会儿,我劫个色。”明目张胆的言行,够出位而让人发笑。“IC、IP、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小偷的无知在不经意之间已彰显无疑。“我说你这里面的衣服花里胡哨的,要走性感路线呐?刚出道时要低调,低调!”,这是对当下一些流行的嘲讽,但又把小偷所做主事与事实环境的不协调,巧妙地运用语言达到滑稽的效果。“你们这些女人哪,就是不明白,这个阶段正是我事业的上升期,我怎么能走得开呢?”,他们说得有点严肃,实则很幽默,看到此,只是开怀一笑,有调侃,却又不乏嘲讽。“你侮辱我的人格,你还侮辱我的智商”,恰恰对方说的是真话,却反而不信,俗世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这奸商”居然出自小偷的嘴里,就超越于道德之上,只有审美眼光和搞笑了。麦克:“出了点小意外,情况还在我控制中。”与被困而无法脱身的狼狈不和谐,构成巨大的反讽效果。“我的招牌是讲诚信,跟你老板说,我一定会完成任务。”小偷真的讲诚信,让我们讶然,这与道德也无关,却幽默了一回,消解了正直人的神圣地位、消解了小偷可恨的地位。小偷在电影里演绎的不再是臭名昭著的恶行而只是“小偷”的游戏,就更多了轻松和趣味,在《宝贝计划》中,三个贼之间的语言就更幽默、搞笑,常常是面对一个婴儿率性自然的人性流露,一种天机自发的俗世快乐,而没有世俗的道德制约。语言完全通过戏谑式的表达让观众在笑中体验了诸多快感,体验幽默的笑所带来的乐趣,呈现出对一切既有事物的怀疑和否定、对于一切权威和常规的解构,对生活现实的嘲讽。弗洛伊德认为,“幽默具有某种释放性的东西,但是它也有些庄严和高尚的东西,这是另外两条从智力活动中获得快乐的途径所缺少的。这个庄严,显然在于自恋的胜利之中,在于自我无懈可击的胜利主张之中。自我决不因为现实的挑衅而烦恼,不愿使自己屈服于痛苦,自我坚信它不会被外界世界施加的创伤所影响;实际上,它表明这些创伤仅仅是它获得快乐的机会。这最后一个特征是幽默的最基本的要素。”这三部电影的语言具备幽默的笑的特质,最能打动观众人心的,是一群良心还未完全泯灭的小偷的言行与现实环境的错位和出位,主要体现在他们在环境中他的行为不符合一般日常生活的逻辑和情理,却又真切地呈现对象的内心真相与感觉,我们尽管知道里面有很多虚构和夸张的成分,但我们也的确从中看到很多属于现实、今天的世俗世界一些人的丑恶一面的影子,也悟到一些现实人生的滑稽和世俗的人生欢乐。
与小偷对立的世俗人的言语,也非常幽默、风趣。傻根“大姐,你要是贼,俺把眼珠子抠出来。俺说话算数”,而对方恰恰是贼,以傻根的无知、单纯来衬托世俗人的善良和美,虽然这个事实并非存在,但我们还是被深深地震动了。警察:“那……那……那成语怎么说来着?作……作……怎么……怎么怎么的就自缚?”,对警察也采取调侃的语言,就彻底地改变了过去常用的传播模式,也就甚为有趣。
这几部电影都采用了当下最流行的无厘头搞笑,夸张的情节、出位的言行,充分解构传统的创意,达到非常好的艺术效果。包兆会就认为:“无厘头文化中的‘喜剧的笑’是以一种过分夸张和狂欢化的方式进行文本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在无厘头文本中,由于只需要发出一个开始尽兴戏耍的简单信号,一切等级制度界限、一切身份消除殆尽,高低尊卑之分一刹时仿佛不复存在,大家都接近了,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对待它可能遇到的一切,这正是后现代文化的本质,后现代文化正是以戏仿的方式拆除一切等级制度。”无论怎样,这几部电影常用解构一切的传播方式,达到惊人的搞笑,完全把人物语言放置在放纵间抛弃了虚伪、矫情,无遮无掩的言语摇荡动人,在消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在影片小心翼翼地维持这种“美德”,也就有了道德的美丽闪光,缭绕着藏身于解构背后的欢快意绪,真的是余味悠长。
此三部电影的成功,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其改变所带来的新鲜感,让我们看到了人的生存姿态的千变万化,也领略了骨力劲健的人性诸多的美丽和无奈。带给大家更多的关于人、生活、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