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知识本质、核心问题、数学思想三个维度入手,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四基”,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四基”;知识本质;核心问题;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8-0016-02
引 言
如何让学生真正达成《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目标?这一直是一线教师思考和议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知识本质、核心问题、数学思想三个维度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四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一、抓住知识本质促理解
数学知识的本质可以理解为知识最原始、最根本的属性,是知识的内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抓住知识的本质,将其作为课堂的“抓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方程”一课时,教师完全抛开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的概念,抓住方程的本质,也就是以“方程是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一种等量关系”为主线,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教师从已知数与未知数的角度切入课堂,将学生的视角引向问题:“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如何从未知数走向已知数?”新颖、独特的数学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还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其次,教师创设称樱桃质量的情境,借助实物天平呈现多种称重情况:樱桃<10克、樱桃+5克>10克,进而追问:“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知道樱桃的质量?”“什么是已知数,什么是未知数?”学生在由已知数探求未知数的过程中,建立了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初步感知了方程的意义。再次,教师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怎样表示等量关系会更简洁?”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会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会写出含有字母的等量关系式,初步感知方程的模型。最后,教师引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等量关系的原型。在有天平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问题:“怎样找出等量关系?谁是未知数?”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有一座天平,不断地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表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从而建构方程的数学模型,深刻认识和理解方程的内涵。
通过上述案例,我們不难发现,教学如果只停留在方程概念的层面,将导致学生无法触及方程的内核。反之,教师只有抓住方程的本质,才能让学生抓住方程的“心脏”,探知方程的“魂”[1]。这样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追寻数学知识的“源”,才能让数学知识与技能在学生记忆中根深蒂固。
二、提炼核心问题促思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动力。从问题意义的角度来看,核心问题能贯穿整节课的中心问题或者中心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提炼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并以此为统领,通过相关问题串连思维线索,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思维活动。
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借助“京”字和刺猬的变形现象,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交流中,体会“形变质不变”的内涵,为提出核心问题“分数是否可以变形”奠定了思维迁移的基础。第二个环节中,教师顺势出示正方形纸中阴影部分占整张纸的,引发学生猜想:“如果阴影部分不用表示, 你觉得还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并追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是怎么变的?”学生在感受不同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中,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三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联系,思考问题:除分数可以“变形”,其他数学知识是否也有变形的情况?由此,学生感悟到了数字改写、单位换算、除法计算、字母简写等不同形式的等值变形,加深了对“形变质不变”的认识,拓宽了知识的外延。第四个环节中,教师以“京”为引子,启发学生思考:“分数为何变形?可能是什么原因?”并通过设计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内需”下,自觉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体会知识产生的必要性。
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分数能否‘变形’”为核心问题,用“分数怎样‘变形’”推动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并用“还有哪些别的‘变形’”“分数为何‘变形’”两个问题,拓宽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在核心问题及核心问题驱动下的后续思考问题串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数学思考的全过程,积累了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增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如此提炼核心问题,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数学思维方可由浅入深。
三、渗透数学思想促感悟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然而,从小学到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逐渐提高,怎样让学生越学越简单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时,教师应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怎样围绕等量关系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怎样自主建构“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呢?为了解开疑惑,教师进行了以下教学尝试。首先,教师创设了淘气一个人走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用算术和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哪个数量关系来列式能够解决问题?”从而找出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激活学生利用数量关系解决行程问题的经验,使学生认识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接着,在带领学生通过演示行走过程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后,教师巧妙设下疑问:“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探究,找到了思维发展的方向,能够始终将关注点集中在等量关系上。由此,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思维经验,初步建构了解决“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教师顺势追问:“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是不是可以解决所有类似淘气和笑笑这样的‘相遇问题’呢?谁能举例说明。”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这既是数学模型内化的一种表现,也是数学模型的建构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最后,教师巧设一道“合作”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并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是否也有与‘相遇问题’类似的等量关系?”这一问题的提出将数学模型引向更高、更宽的领域,使学生看到了更多生活中“相遇问题”的影子。
在案例分析中,教师以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为主线,使学生经历由基本行程问题的等量关系到“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再到类似“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的整体探究与建构,经历了数学模型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感悟模型思想的过程中,学会迁移和运用模型思想,从而感受到数学模型思想的价值与魅力。如此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和运用,数学思想定能“走得远”。
結 语
综上所述,以“四基”目标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知识本质、核心问题、数学思想为突破口,以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为思考点,引导学生深刻地把握所学知识,深度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四基”目标的达成,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王永春.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洪连发(1981.10-),男,福建晋江人, 一级教师。
关键词:“四基”;知识本质;核心问题;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8-0016-02
引 言
如何让学生真正达成《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目标?这一直是一线教师思考和议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知识本质、核心问题、数学思想三个维度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四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一、抓住知识本质促理解
数学知识的本质可以理解为知识最原始、最根本的属性,是知识的内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抓住知识的本质,将其作为课堂的“抓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方程”一课时,教师完全抛开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的概念,抓住方程的本质,也就是以“方程是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一种等量关系”为主线,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教师从已知数与未知数的角度切入课堂,将学生的视角引向问题:“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如何从未知数走向已知数?”新颖、独特的数学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还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其次,教师创设称樱桃质量的情境,借助实物天平呈现多种称重情况:樱桃<10克、樱桃+5克>10克,进而追问:“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知道樱桃的质量?”“什么是已知数,什么是未知数?”学生在由已知数探求未知数的过程中,建立了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初步感知了方程的意义。再次,教师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怎样表示等量关系会更简洁?”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会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会写出含有字母的等量关系式,初步感知方程的模型。最后,教师引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等量关系的原型。在有天平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问题:“怎样找出等量关系?谁是未知数?”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有一座天平,不断地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表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从而建构方程的数学模型,深刻认识和理解方程的内涵。
通过上述案例,我們不难发现,教学如果只停留在方程概念的层面,将导致学生无法触及方程的内核。反之,教师只有抓住方程的本质,才能让学生抓住方程的“心脏”,探知方程的“魂”[1]。这样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追寻数学知识的“源”,才能让数学知识与技能在学生记忆中根深蒂固。
二、提炼核心问题促思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动力。从问题意义的角度来看,核心问题能贯穿整节课的中心问题或者中心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提炼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并以此为统领,通过相关问题串连思维线索,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思维活动。
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借助“京”字和刺猬的变形现象,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交流中,体会“形变质不变”的内涵,为提出核心问题“分数是否可以变形”奠定了思维迁移的基础。第二个环节中,教师顺势出示正方形纸中阴影部分占整张纸的,引发学生猜想:“如果阴影部分不用表示, 你觉得还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并追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是怎么变的?”学生在感受不同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中,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三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联系,思考问题:除分数可以“变形”,其他数学知识是否也有变形的情况?由此,学生感悟到了数字改写、单位换算、除法计算、字母简写等不同形式的等值变形,加深了对“形变质不变”的认识,拓宽了知识的外延。第四个环节中,教师以“京”为引子,启发学生思考:“分数为何变形?可能是什么原因?”并通过设计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内需”下,自觉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体会知识产生的必要性。
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分数能否‘变形’”为核心问题,用“分数怎样‘变形’”推动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并用“还有哪些别的‘变形’”“分数为何‘变形’”两个问题,拓宽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在核心问题及核心问题驱动下的后续思考问题串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数学思考的全过程,积累了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增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如此提炼核心问题,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数学思维方可由浅入深。
三、渗透数学思想促感悟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然而,从小学到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逐渐提高,怎样让学生越学越简单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时,教师应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怎样围绕等量关系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怎样自主建构“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呢?为了解开疑惑,教师进行了以下教学尝试。首先,教师创设了淘气一个人走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用算术和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哪个数量关系来列式能够解决问题?”从而找出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激活学生利用数量关系解决行程问题的经验,使学生认识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接着,在带领学生通过演示行走过程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后,教师巧妙设下疑问:“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探究,找到了思维发展的方向,能够始终将关注点集中在等量关系上。由此,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思维经验,初步建构了解决“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教师顺势追问:“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是不是可以解决所有类似淘气和笑笑这样的‘相遇问题’呢?谁能举例说明。”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这既是数学模型内化的一种表现,也是数学模型的建构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最后,教师巧设一道“合作”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并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是否也有与‘相遇问题’类似的等量关系?”这一问题的提出将数学模型引向更高、更宽的领域,使学生看到了更多生活中“相遇问题”的影子。
在案例分析中,教师以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为主线,使学生经历由基本行程问题的等量关系到“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再到类似“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的整体探究与建构,经历了数学模型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感悟模型思想的过程中,学会迁移和运用模型思想,从而感受到数学模型思想的价值与魅力。如此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和运用,数学思想定能“走得远”。
結 语
综上所述,以“四基”目标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知识本质、核心问题、数学思想为突破口,以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为思考点,引导学生深刻地把握所学知识,深度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四基”目标的达成,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王永春.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洪连发(1981.10-),男,福建晋江人, 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