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联系地方高校实际,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从切实性质量标准入手,抓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从关键制度建设着力,构建并有效运行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力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办学综合水平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协同治理;质量保证体系;切实
面向区域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核心使命,也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旨归。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学系统纵向上的组织、控制和科学管理,在复杂的环境中,质量绩效还取决于横向上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如科研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社会用人单位等的合作。可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多方“合作生产”的结果。因此,构建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各种资源和要素围绕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协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确保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实践路径从学校自身的视角可划分为“自上而下”的控制路径和“自下而上”的促进路径。“自上而下”的控制路径包括两个层面: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的追求、对评估结果的报告和对责任的控制;高校内部对二级教学单位的绩效评价与责任控制;“自下而上”的促进路径中,过程管理信息被用来促进理解与学习,进而改善管理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两种路径,学校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很少与横向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作为一种新的质量保证范式,“协同治理”以“善治”为目标追求,强调由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及学生家长形成网络,在学校内部则要求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互促,合作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谋求人才培养质量公共利益最大化,共同承担责任。
一、基于协同治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构建思路
遵循协同治理的理念,按照校内与校外协同、课内与课外协同、学术系统与行政系协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的原则,抓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按照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设计和质量生成的基本规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应涵盖教育教学工作全程并关涉全员。
1. 以质量标准为起点实现各方利益的协同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前提是质量观及相应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制定质量标准,必先明确什么是标准。一般说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无外乎培养目标系统与条件保障系统,两大系统质量标准主要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高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孤岛,人才培养活动也不是高校的纯粹“内部事务”,更不是教学系统的一家之言,而是学校内外各利益相关方以及学校内部各群体和各层面的共同事务,是一种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生产”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涉及政府、学校与社会、家长与用人单位,以及学校内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因此,质量标准不能由高校单方面闭门造车,而要顾及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是各方利益协同的结果。
当然,在质量标准的具体制定过程中,既要关照各方利益,也不能等量齐观不分主次,而是要根据学校自身定位和实际条件,凸显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分步骤有重点研制。
2. 以教育价值为主线统领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从学校所处的层次与类型来看,地方高校主要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生产建设一线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因此,治理理论运用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对教育教学工作各要素、全过程进行有效组织与安排,凸显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机构的教育价值导向,用教育价值统领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职能,确保学校各项活动紧密围绕高素质人才培养而进行。基于此,学校以确保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明晰切实性质量标准,以协同治理为手段,运用系统理论的概念与方法,对人才培养活动各主要环节与方面实行制度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监控、评价与诊断,构建目标、任务、职责与权限清晰且协同互促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作为地方高校,应倡导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实践是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必要途径的理念,倡导探索性教学,把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落实在学科研究中,提升教师教学学术,建立教学科研的互促机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广辟发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第二课堂。对于地方高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与手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科研反哺教学是提升创新力的重要手段,开展社会服务是锤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发展个性的第二课堂。为此,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倡导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以是否有利于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衡量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风向标。
3. 以良好的治理结构确保内部质量保证理念的实现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质量目标不可能自动实现,而需要凭借一整套有效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就是治理结构。一个良好的质量治理结构应该保证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不偏离学校办学理念,不偏离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目标。如果高校内部没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如果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关涉的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不承担责任,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就无法实现。从这个意义上,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也就是治理结构的建设。
实践证明,高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有三个门径:一是相关制度建设,二是培养模式与过程创新,三是合理监控。
治理的本质是制度创新,其核心是尊重各主体在参与人才培养质量决策与事务中的话语权,其目的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一方面,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自由探究的制度与氛围,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同时,评估与督导结合,构建有效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是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核,而过程督导与评估相结合,是确保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形成了以过程督导和目标管理综合评估为抓手、从质量标准契入、靠制度建设落实的人才培养质量治理结构。 培养目标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走势。学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把面向区域社会需求办学和面向学生需要教学具体化;同时,狠抓过程落实。在过程管理上,通过评估与督导结合建立人才培养过程的全程动态跟踪机制,促进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施;另外,抓反馈环节。学校建立了两种反馈机制:一是建立院(部)、学生宿舍、课程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学校、院(部)、教研室、学生信息员四级质量监控体制,充分发挥了教学督导员、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信息员等各相关主体在质量保证中的积极作用,其中教学督导团和学生教学信息员主要负责质量运行的常规秩序,教研室主任主要负责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信息收集处理以及协调工作,四者协同互补,共筑质量保证体系。
二、基于协同治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运行及成效
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不仅是一个学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学校以协同治理论为指导,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
1. 确立以培养目标为核心的切实性人才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关涉社会各方的利益与需求。因此,在质量观的认定上,无论是高校内部所强调的学术质量观、市场所认可的需求导向观,还是政府所注重的绩效观、抑或是社会及家长所关注的综合素质观,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且均是高校在制定质量标准时应参照的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个人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各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标准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才可能是高质量的。对于高等教育大发展后各方面参差不齐的高校,必须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特色质量标准,引导人才培养走特色发展之路。
质量标准的起点是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学校按照“一般标准”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社会需要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在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技能,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达到专业基本质量要求前提下发展个性。
课程是教学的心脏,课程教学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点。为有效落实专业培养方案,学校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制切合学情的各专业各门课程的具体质量标准和绩效目标,同时,围绕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研制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将质量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为确保质量标准的切实性,在标准研制中,学校注意吸收企业行业、学生家长、学生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以确保质量标准的协同性。
2. 实践“宽基础、柔方向、重实践、扬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不会自动实现,而需要凭借一定的培养模式去落实。学校在各专业实践“宽基础、柔方向、重实践、扬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这一培养模式更加贴近地方社会现实需要,有效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活动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协同。
我校以凸显教育价值为主线,按照“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方式具体构建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开设了多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把学生引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努力培养能服务地方、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促进学生实现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嵌入了文化素质教育,注意在培养方案设立人文科技素质课程模块。
3. 完善制度,对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全面、全员、全程治理
治理的基础是坚持多元对话,协同是指系统中诸要素或子系统间的相互合作。在协同治理理论的视野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强调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学生家长等的广泛参与及其相互间的共同合作与协商,主张建立由多元主体共同负责管理、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体系。学校把特色化质量意识与切实性质量标准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人才培养的始终,努力实现对教学质量从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的转变,要求教学质量管理从以往的“事后把关型”转变为“事先引导型”和“过程监控型”,把视野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教学覆盖到科研与社会服务。学校根据实际建立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要,实践导向、涵盖全程、惠及全体”的质量保证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程、全员、全面治理,质量关涉学校内部所有利益群体,面向所有学生,面向教学全程,使每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进步。
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质量观要靠制度落实,有效的质量保证离不开相应的制度支撑。为此,学校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了课程教学评价制度、教学院部年度主要教学改革与建设目标任务分解制度、教学院部年终综合评价制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等五项关键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确保了切实性质量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每一环节,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个性素养以及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4. 狠抓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研究
课堂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学校以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为契机,建立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狠抓课堂教学。在这方面,学校注意抓好两项工作:一是狠抓以基本规范为基础的学风建设;二是狠抓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风建设。
学风建设方面,主要是抓学生课堂到课率、听课情况、教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等课堂常规秩序;教风建设方面,主要是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科研服务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创新的情况。学校对科研促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并构建了学校、院部与学生“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学校教学督导团与学生教学信息员主要抓课堂学风建设,院部教学督导组主要促教风建设、提升课堂教学学术水平,教学管理干部主要负责教学常规以及动态信息处理,并在学校教学督导团、院部教学督导组、教学管理干部、学生教学信息员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关联机制。这些举措,保障了课堂教学的秩序与水平,学生课堂到课率高、教学满意度高。从每学期的教师课堂教学测评看,学生对教师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稳步提高,近年来学生课程教学测评优秀率平均91%以上,学生平均到课率在92%以上。
有效的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仅切实保障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及办学综合势力的稳步提升。2008年12月,湖南文理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学校的项目“地方理工院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本硕协同’培养体制改革”被批准为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首批改革试点项目。学校的实践说明,对于当下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建立起一种创新导向的协同治理机制,让利益相关者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过程中分享决策、发出声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首批省级改革试点项目“地方理工院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本硕协同培养体制改革”(湘教强办通〔2011〕1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研究项目“高校教学评估的理论与实践”(200602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评估政策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研究”(10YJA88008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首轮高校教学评估的政策学反思”(09YJA880029)、湖南省重大教改项目“湖南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研究”(湘教通[2010]262号)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周 杨]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协同治理;质量保证体系;切实
面向区域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核心使命,也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旨归。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学系统纵向上的组织、控制和科学管理,在复杂的环境中,质量绩效还取决于横向上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如科研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社会用人单位等的合作。可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多方“合作生产”的结果。因此,构建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各种资源和要素围绕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协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确保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实践路径从学校自身的视角可划分为“自上而下”的控制路径和“自下而上”的促进路径。“自上而下”的控制路径包括两个层面: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的追求、对评估结果的报告和对责任的控制;高校内部对二级教学单位的绩效评价与责任控制;“自下而上”的促进路径中,过程管理信息被用来促进理解与学习,进而改善管理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两种路径,学校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很少与横向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作为一种新的质量保证范式,“协同治理”以“善治”为目标追求,强调由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及学生家长形成网络,在学校内部则要求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互促,合作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谋求人才培养质量公共利益最大化,共同承担责任。
一、基于协同治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构建思路
遵循协同治理的理念,按照校内与校外协同、课内与课外协同、学术系统与行政系协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的原则,抓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按照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设计和质量生成的基本规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应涵盖教育教学工作全程并关涉全员。
1. 以质量标准为起点实现各方利益的协同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前提是质量观及相应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制定质量标准,必先明确什么是标准。一般说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无外乎培养目标系统与条件保障系统,两大系统质量标准主要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高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孤岛,人才培养活动也不是高校的纯粹“内部事务”,更不是教学系统的一家之言,而是学校内外各利益相关方以及学校内部各群体和各层面的共同事务,是一种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生产”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涉及政府、学校与社会、家长与用人单位,以及学校内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因此,质量标准不能由高校单方面闭门造车,而要顾及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是各方利益协同的结果。
当然,在质量标准的具体制定过程中,既要关照各方利益,也不能等量齐观不分主次,而是要根据学校自身定位和实际条件,凸显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分步骤有重点研制。
2. 以教育价值为主线统领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从学校所处的层次与类型来看,地方高校主要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生产建设一线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因此,治理理论运用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对教育教学工作各要素、全过程进行有效组织与安排,凸显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机构的教育价值导向,用教育价值统领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职能,确保学校各项活动紧密围绕高素质人才培养而进行。基于此,学校以确保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明晰切实性质量标准,以协同治理为手段,运用系统理论的概念与方法,对人才培养活动各主要环节与方面实行制度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监控、评价与诊断,构建目标、任务、职责与权限清晰且协同互促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作为地方高校,应倡导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实践是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必要途径的理念,倡导探索性教学,把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落实在学科研究中,提升教师教学学术,建立教学科研的互促机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广辟发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第二课堂。对于地方高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与手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科研反哺教学是提升创新力的重要手段,开展社会服务是锤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发展个性的第二课堂。为此,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倡导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以是否有利于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衡量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风向标。
3. 以良好的治理结构确保内部质量保证理念的实现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质量目标不可能自动实现,而需要凭借一整套有效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就是治理结构。一个良好的质量治理结构应该保证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不偏离学校办学理念,不偏离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目标。如果高校内部没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如果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关涉的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不承担责任,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就无法实现。从这个意义上,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也就是治理结构的建设。
实践证明,高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有三个门径:一是相关制度建设,二是培养模式与过程创新,三是合理监控。
治理的本质是制度创新,其核心是尊重各主体在参与人才培养质量决策与事务中的话语权,其目的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一方面,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自由探究的制度与氛围,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同时,评估与督导结合,构建有效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是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核,而过程督导与评估相结合,是确保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形成了以过程督导和目标管理综合评估为抓手、从质量标准契入、靠制度建设落实的人才培养质量治理结构。 培养目标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走势。学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把面向区域社会需求办学和面向学生需要教学具体化;同时,狠抓过程落实。在过程管理上,通过评估与督导结合建立人才培养过程的全程动态跟踪机制,促进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施;另外,抓反馈环节。学校建立了两种反馈机制:一是建立院(部)、学生宿舍、课程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学校、院(部)、教研室、学生信息员四级质量监控体制,充分发挥了教学督导员、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信息员等各相关主体在质量保证中的积极作用,其中教学督导团和学生教学信息员主要负责质量运行的常规秩序,教研室主任主要负责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信息收集处理以及协调工作,四者协同互补,共筑质量保证体系。
二、基于协同治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运行及成效
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不仅是一个学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学校以协同治理论为指导,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
1. 确立以培养目标为核心的切实性人才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关涉社会各方的利益与需求。因此,在质量观的认定上,无论是高校内部所强调的学术质量观、市场所认可的需求导向观,还是政府所注重的绩效观、抑或是社会及家长所关注的综合素质观,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且均是高校在制定质量标准时应参照的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个人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各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标准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才可能是高质量的。对于高等教育大发展后各方面参差不齐的高校,必须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特色质量标准,引导人才培养走特色发展之路。
质量标准的起点是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学校按照“一般标准”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社会需要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在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技能,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达到专业基本质量要求前提下发展个性。
课程是教学的心脏,课程教学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点。为有效落实专业培养方案,学校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制切合学情的各专业各门课程的具体质量标准和绩效目标,同时,围绕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研制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将质量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为确保质量标准的切实性,在标准研制中,学校注意吸收企业行业、学生家长、学生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以确保质量标准的协同性。
2. 实践“宽基础、柔方向、重实践、扬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不会自动实现,而需要凭借一定的培养模式去落实。学校在各专业实践“宽基础、柔方向、重实践、扬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这一培养模式更加贴近地方社会现实需要,有效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活动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协同。
我校以凸显教育价值为主线,按照“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方式具体构建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开设了多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把学生引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努力培养能服务地方、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促进学生实现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嵌入了文化素质教育,注意在培养方案设立人文科技素质课程模块。
3. 完善制度,对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全面、全员、全程治理
治理的基础是坚持多元对话,协同是指系统中诸要素或子系统间的相互合作。在协同治理理论的视野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强调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学生家长等的广泛参与及其相互间的共同合作与协商,主张建立由多元主体共同负责管理、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体系。学校把特色化质量意识与切实性质量标准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人才培养的始终,努力实现对教学质量从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的转变,要求教学质量管理从以往的“事后把关型”转变为“事先引导型”和“过程监控型”,把视野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教学覆盖到科研与社会服务。学校根据实际建立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要,实践导向、涵盖全程、惠及全体”的质量保证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程、全员、全面治理,质量关涉学校内部所有利益群体,面向所有学生,面向教学全程,使每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进步。
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质量观要靠制度落实,有效的质量保证离不开相应的制度支撑。为此,学校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了课程教学评价制度、教学院部年度主要教学改革与建设目标任务分解制度、教学院部年终综合评价制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等五项关键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确保了切实性质量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每一环节,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个性素养以及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4. 狠抓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研究
课堂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学校以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为契机,建立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狠抓课堂教学。在这方面,学校注意抓好两项工作:一是狠抓以基本规范为基础的学风建设;二是狠抓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风建设。
学风建设方面,主要是抓学生课堂到课率、听课情况、教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等课堂常规秩序;教风建设方面,主要是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科研服务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创新的情况。学校对科研促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并构建了学校、院部与学生“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学校教学督导团与学生教学信息员主要抓课堂学风建设,院部教学督导组主要促教风建设、提升课堂教学学术水平,教学管理干部主要负责教学常规以及动态信息处理,并在学校教学督导团、院部教学督导组、教学管理干部、学生教学信息员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关联机制。这些举措,保障了课堂教学的秩序与水平,学生课堂到课率高、教学满意度高。从每学期的教师课堂教学测评看,学生对教师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稳步提高,近年来学生课程教学测评优秀率平均91%以上,学生平均到课率在92%以上。
有效的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仅切实保障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及办学综合势力的稳步提升。2008年12月,湖南文理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学校的项目“地方理工院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本硕协同’培养体制改革”被批准为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首批改革试点项目。学校的实践说明,对于当下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建立起一种创新导向的协同治理机制,让利益相关者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过程中分享决策、发出声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首批省级改革试点项目“地方理工院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本硕协同培养体制改革”(湘教强办通〔2011〕1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研究项目“高校教学评估的理论与实践”(200602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评估政策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研究”(10YJA88008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首轮高校教学评估的政策学反思”(09YJA880029)、湖南省重大教改项目“湖南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研究”(湘教通[2010]262号)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