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让作文也成为快乐。
一、厚积而薄发——扩大阅读面,积累写作素材
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应引导学生多读好书。教师可自编美文推荐集,推荐课外好书,并指导学生巧用读书时间和读书方法,如摘抄、做读书笔记和制作知识卡片。除此,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二、阅读加写作——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
我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指导,并延伸到课文中。根据课文特点,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对象和创造发挥的依据,及时让学生模仿和创造性运用、联系,因需而写,形式灵活。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比如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我请学生在欣赏了作者的诗后,用“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作为第一句,写一小节诗。如: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不要迷茫,不要不知所去,/瀚海大地,苍茫天空,/哪里都有你生活的意义。/让你的灵魂飞离这虚幻的世界,/用婴儿般纯真的笑脸,/迎接你新的开始。
这样的“微型写作”,它和谐、雅致,写作内容小巧生动,顺势而作,自然而然给人愉悦的感受。
三、有感而发——积极地感受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好的文章或是感人泪下,或是激人奋进,或是引入深思……这都是缘于文中的真情实感,也如叶圣陶先生说的:“真情是文章中能触动人的心灵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作文就是写生活:写自己的生活,也写他人的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自己的生活和写他人的生活。为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素材,我在一个下雪天让他们静坐在位子上凝视窗外飘飞的雪花,观察五分钟后,让他们到雪地里尽情地去玩雪。而后完成以《雪》为题的作文,有描写纯白雪景的,有写雪中欢快嬉戏的,有写雪中无限遐想的……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景物,却有着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源于学生在雪中的真实体验,因而每篇文章都真实感人。
四、不拘一格——在形式与语言上大胆创新
有了好的内容题材,再用新而别致的形式把它展现出来,便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标题创新。标题是文章的第一窗口,好的标题就是作文成功的开始。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能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如以“音乐”为话题,写出《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等作文,就新颖鲜活。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句以及成语俗语等适当点化,进行套用、仿照之后,典雅大方,妙趣横生。如以“同学”为话题,写出《长相忆》《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等,通俗明了,妥帖自然。
语言创新。清新、活泼、幽默的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让人回味许久,同样能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如“美味佳肴上桌了,可我的‘内存’已满,只能望而兴叹”“风,有冷酷的面孔,它抓住树的枝条毫不留情地摇动”。在这些创新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感受到了愉悦。
五、鼓励与赞赏——用多种形式评改作文,并给予鼓励与赞赏
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修改与评判的活动中。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与互判、互评,也可采用小组评改。当然,这里所说的“放手”绝不是让教师把自己的工作简单地推给学生,而是教师在认真评判、分析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客观评价与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教师应教给学生自评、自改的方法与互判、互评的原则。
在评改作文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就要给予赞扬,这样会让学生有写好文章的信心。每次评改作文之后,我都将佳作收集起来装订成学生作品集,现已有《十三岁的寄语》《青春之歌》《放飞心的翅膀》,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编在书里,欢喜溢于言表,写作兴趣也大大提高。曾有一位学生在学习《秋魂》后,写了一篇《秋》的文章,她的选材视角独特,只是言语过于平淡,我鼓励她修改后投稿,经过两次修改后,篇名改成《天凉好个秋》在《初中生之友》上发表了。这之后写作便成了她的最大乐趣,作文水平也渐渐有了提高。
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学习,只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只有让他们感到作文是快乐的,这块乐土才能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王 江
一、厚积而薄发——扩大阅读面,积累写作素材
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应引导学生多读好书。教师可自编美文推荐集,推荐课外好书,并指导学生巧用读书时间和读书方法,如摘抄、做读书笔记和制作知识卡片。除此,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二、阅读加写作——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
我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指导,并延伸到课文中。根据课文特点,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对象和创造发挥的依据,及时让学生模仿和创造性运用、联系,因需而写,形式灵活。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比如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我请学生在欣赏了作者的诗后,用“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作为第一句,写一小节诗。如: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不要迷茫,不要不知所去,/瀚海大地,苍茫天空,/哪里都有你生活的意义。/让你的灵魂飞离这虚幻的世界,/用婴儿般纯真的笑脸,/迎接你新的开始。
这样的“微型写作”,它和谐、雅致,写作内容小巧生动,顺势而作,自然而然给人愉悦的感受。
三、有感而发——积极地感受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好的文章或是感人泪下,或是激人奋进,或是引入深思……这都是缘于文中的真情实感,也如叶圣陶先生说的:“真情是文章中能触动人的心灵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作文就是写生活:写自己的生活,也写他人的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自己的生活和写他人的生活。为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素材,我在一个下雪天让他们静坐在位子上凝视窗外飘飞的雪花,观察五分钟后,让他们到雪地里尽情地去玩雪。而后完成以《雪》为题的作文,有描写纯白雪景的,有写雪中欢快嬉戏的,有写雪中无限遐想的……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景物,却有着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源于学生在雪中的真实体验,因而每篇文章都真实感人。
四、不拘一格——在形式与语言上大胆创新
有了好的内容题材,再用新而别致的形式把它展现出来,便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标题创新。标题是文章的第一窗口,好的标题就是作文成功的开始。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能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如以“音乐”为话题,写出《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等作文,就新颖鲜活。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句以及成语俗语等适当点化,进行套用、仿照之后,典雅大方,妙趣横生。如以“同学”为话题,写出《长相忆》《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等,通俗明了,妥帖自然。
语言创新。清新、活泼、幽默的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让人回味许久,同样能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如“美味佳肴上桌了,可我的‘内存’已满,只能望而兴叹”“风,有冷酷的面孔,它抓住树的枝条毫不留情地摇动”。在这些创新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感受到了愉悦。
五、鼓励与赞赏——用多种形式评改作文,并给予鼓励与赞赏
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修改与评判的活动中。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与互判、互评,也可采用小组评改。当然,这里所说的“放手”绝不是让教师把自己的工作简单地推给学生,而是教师在认真评判、分析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客观评价与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教师应教给学生自评、自改的方法与互判、互评的原则。
在评改作文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就要给予赞扬,这样会让学生有写好文章的信心。每次评改作文之后,我都将佳作收集起来装订成学生作品集,现已有《十三岁的寄语》《青春之歌》《放飞心的翅膀》,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编在书里,欢喜溢于言表,写作兴趣也大大提高。曾有一位学生在学习《秋魂》后,写了一篇《秋》的文章,她的选材视角独特,只是言语过于平淡,我鼓励她修改后投稿,经过两次修改后,篇名改成《天凉好个秋》在《初中生之友》上发表了。这之后写作便成了她的最大乐趣,作文水平也渐渐有了提高。
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学习,只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只有让他们感到作文是快乐的,这块乐土才能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王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