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文学家苏辙曾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的文学主张,认为文章和个人气质、生活阅历密切相关,正所谓“文如其人”,每一個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特有的气质与个性。现代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独特的个性,学生习作应该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要求作文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笔去书写真情实感,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来。
三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的日记训练不容忽视,学生的日记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日记对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日记教学有如下特点:(1)数量多,每学期的日记数量是作文的3~4倍;(2)伴随主人的时间长,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会写日记,日记会伴随他受教育的全过程,甚至终身;(3)文笔灵活,有感而发,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辨能力、说真话、说实话等良好个性的途径,彰显了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4)可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可以说,写日记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
学生上了五年级,日记基本上能表达清楚一件事、一个人,但大部分学生缺少个性化的思考,对人、对事的感受力不够,为了培养有思想的学生,我提出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情思自然流淌”的日记引导与讲评模式。这一模式分四个环节:
一、关注心情,唤醒感受
学生生活在五彩的世界中,经常做有趣的游戏,看精彩的电视,读优美的文章,他们可以把所见、所闻、所做的事情叙述下来,这是对三、四年级学生的要求;到了五年级,要求提高了,日记中必须有个性化的思考,那是成长的需要。要使学生乐于表达,必须唤醒学生的感受。学生是有感受的,并且他们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人开朗,有的人细腻,有的人没心没肺,有的人善感多思,启发他们学会关注自己的心情,会喜、会悲、会忧,把这些感受加以丰富,这样指导会唤醒他们丰富的内心感受,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叙事模式。
二、学会思考,强化感受
每个人都拥有喜怒哀乐的感受,但孩子们的感受稍纵即逝,这就要强化学生的感受。生活天天为我们提供素材,书籍随时能给我们带来启迪,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对生活和书本上所获得的知识产生亲身感受,教师要随机抓住现实中的素材,让学生发表评论,启发学生:你想什么?静静地想,不断丰富自己的想法。把这一故事寥寥数语说下来,把对它的思考尽可能丰满,尽可能分几个角度去表达,也可以查阅书籍,借鉴别人的观点与想法。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让学生静静地看,用心地想,自己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想成画面,想成动态的故事,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此外,面对自己经历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看谁说得具体、合理。读书时,让学生怀着真挚的感情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同喜、同忧,在思考中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与默契,体会作者真切的感受,品味作者优美的语言,认同并借鉴作者的许多观点,使自己的情感常常受到波动,强烈地喜、强烈地忧、强烈地悲,产生写作的冲动,然后按照自己的心愿,不加掩饰地、原汁原味地倾吐、表白,真实地反映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尽情地抒发自己的快乐与苦恼,情思自然会流淌出来,流淌出来的是真情,是实话,是个性化的思考。
三、经常练笔,表达感受
经常写日记,有时定题目,大部分时候都是要求写自己最想与别人交流的内容。中年级讲评日记主要看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具体,到了五、六年级,讲评日记的标准变成了是否有个性化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否丰盈、合理,是否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内心。我从日记中读懂了他们的性格、学识、个性等东西,这些成为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成长的第一手资料。
四、互相点评,丰富感受
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锁定家庭生活,扫描校园生活,剪切社会生活。用独具个性的耳朵去倾听,用独具个性的心灵去体味,在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里自由地驰骋想象,让他们互相口述见闻,互相浏览日记,互相交流看法,读他们的日记,引发他们更多的思考,丰富他们的感受。于是,开满鲜花的校园,飘着香味的花坛,寄着希望的许愿星,载着理想的泡泡……都会纷纷呈现在学生笔下,学生会在文中尽情地描写童真童趣,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通过老师的讲评,在他们的互相学习中,使更多的学生学会面对生活,思考人生,成为有心人,为将来的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这一模式有如下特点:
1.还原了生活与日记的本来面目
生活是日记内容的源头活水。著名作家池莉说过:“生活,我非常喜欢这两个字,它有着毛茸茸的质感,它意味着千奇百怪,包含着各种笑容和泪水,它总是新的,新的,新的,它发生着的各种形态总是大大超过人们对它的想象,因而有了生活,我们的习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日记来源于生活,它内容广泛,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常常是有感而发,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
2.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一模式没有提供给学生日记内容,把培养健康的个性作为目标,让学生融入生活,易感多思,先做人,后作文,使每一个生命的个体真正与自然、社会和谐起来。
3.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唤醒学生的感受,强化学生的感受,就好比“开源导流”,使教学目标在兴趣中转化成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因为需要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让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还要说真话,说实话。
经过这样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这样引导与讲评,真正把学生当成了人。让学生在日记这块心灵天地里,种自己的树,开自己的花,流淌自己的真情。
三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的日记训练不容忽视,学生的日记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日记对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日记教学有如下特点:(1)数量多,每学期的日记数量是作文的3~4倍;(2)伴随主人的时间长,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会写日记,日记会伴随他受教育的全过程,甚至终身;(3)文笔灵活,有感而发,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辨能力、说真话、说实话等良好个性的途径,彰显了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4)可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可以说,写日记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
学生上了五年级,日记基本上能表达清楚一件事、一个人,但大部分学生缺少个性化的思考,对人、对事的感受力不够,为了培养有思想的学生,我提出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情思自然流淌”的日记引导与讲评模式。这一模式分四个环节:
一、关注心情,唤醒感受
学生生活在五彩的世界中,经常做有趣的游戏,看精彩的电视,读优美的文章,他们可以把所见、所闻、所做的事情叙述下来,这是对三、四年级学生的要求;到了五年级,要求提高了,日记中必须有个性化的思考,那是成长的需要。要使学生乐于表达,必须唤醒学生的感受。学生是有感受的,并且他们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人开朗,有的人细腻,有的人没心没肺,有的人善感多思,启发他们学会关注自己的心情,会喜、会悲、会忧,把这些感受加以丰富,这样指导会唤醒他们丰富的内心感受,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叙事模式。
二、学会思考,强化感受
每个人都拥有喜怒哀乐的感受,但孩子们的感受稍纵即逝,这就要强化学生的感受。生活天天为我们提供素材,书籍随时能给我们带来启迪,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对生活和书本上所获得的知识产生亲身感受,教师要随机抓住现实中的素材,让学生发表评论,启发学生:你想什么?静静地想,不断丰富自己的想法。把这一故事寥寥数语说下来,把对它的思考尽可能丰满,尽可能分几个角度去表达,也可以查阅书籍,借鉴别人的观点与想法。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让学生静静地看,用心地想,自己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想成画面,想成动态的故事,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此外,面对自己经历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看谁说得具体、合理。读书时,让学生怀着真挚的感情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同喜、同忧,在思考中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与默契,体会作者真切的感受,品味作者优美的语言,认同并借鉴作者的许多观点,使自己的情感常常受到波动,强烈地喜、强烈地忧、强烈地悲,产生写作的冲动,然后按照自己的心愿,不加掩饰地、原汁原味地倾吐、表白,真实地反映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尽情地抒发自己的快乐与苦恼,情思自然会流淌出来,流淌出来的是真情,是实话,是个性化的思考。
三、经常练笔,表达感受
经常写日记,有时定题目,大部分时候都是要求写自己最想与别人交流的内容。中年级讲评日记主要看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具体,到了五、六年级,讲评日记的标准变成了是否有个性化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否丰盈、合理,是否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内心。我从日记中读懂了他们的性格、学识、个性等东西,这些成为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成长的第一手资料。
四、互相点评,丰富感受
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锁定家庭生活,扫描校园生活,剪切社会生活。用独具个性的耳朵去倾听,用独具个性的心灵去体味,在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里自由地驰骋想象,让他们互相口述见闻,互相浏览日记,互相交流看法,读他们的日记,引发他们更多的思考,丰富他们的感受。于是,开满鲜花的校园,飘着香味的花坛,寄着希望的许愿星,载着理想的泡泡……都会纷纷呈现在学生笔下,学生会在文中尽情地描写童真童趣,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通过老师的讲评,在他们的互相学习中,使更多的学生学会面对生活,思考人生,成为有心人,为将来的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这一模式有如下特点:
1.还原了生活与日记的本来面目
生活是日记内容的源头活水。著名作家池莉说过:“生活,我非常喜欢这两个字,它有着毛茸茸的质感,它意味着千奇百怪,包含着各种笑容和泪水,它总是新的,新的,新的,它发生着的各种形态总是大大超过人们对它的想象,因而有了生活,我们的习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日记来源于生活,它内容广泛,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常常是有感而发,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
2.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一模式没有提供给学生日记内容,把培养健康的个性作为目标,让学生融入生活,易感多思,先做人,后作文,使每一个生命的个体真正与自然、社会和谐起来。
3.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唤醒学生的感受,强化学生的感受,就好比“开源导流”,使教学目标在兴趣中转化成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因为需要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让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还要说真话,说实话。
经过这样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这样引导与讲评,真正把学生当成了人。让学生在日记这块心灵天地里,种自己的树,开自己的花,流淌自己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