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中指出:教育是“以儿童为行动主体,同时以儿童自身之知为领导,所发展之行与知不断联锁的过程。”可见,在引领学生发展,尤其是考虑学生终身发展时,必须十分注重学习的自主性探究。因为,教师的任何教育和教学都是短暂的、有阶段性的,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终身的,具有发展的永恒性。
一、在原有知识派生新知识中达成学生自主识字
陶行知先生说:“‘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受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在他们学习汉字之前,就已经通过口语积累了相当的词汇,这为学生接受新的字词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在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时,一定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派生点”,让学生在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迁移中,学会自主识字。例如,教学生字“理”,学生根据拼音齐读后,教师展开如下教学:
师:小朋友,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生:左边是“王”字旁,右边是个“里面”的“里”,合起来就是“理”。
师:很好,你用了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还有吗?
生:我爸爸是经理,以后,我就这样记住了“理”字。
师:这个办法也不错,好样的!
随着教师的鼓励,如何记住生字“理”的方法就更多了:“道理”的“理”,“理由”的“理”,“理想”的“理”……
二、在兴趣—疲劳—兴趣中达成学生自主思考
“教学生的路子,先要使他在行动中发生疑问……要激起兴趣,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陶行知语)。是的,学生有了疑问,才有深层次的思考;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注意力转移较快,兴趣多变。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兴奋点,唤起他们潜在的学习欲望,把随时可能出现的学习疲劳,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并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兴趣。例如,《三打白骨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学生早已从各种形式了解了孙悟空及其“三打白骨精”这一情节。当有趣的故事情节不再是一个阅读兴奋点的时候,教师靠什么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在教学时,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故事的已有了解,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对故事情节产生学习疑问,激起学生思考与探究新的需要。学生由起初的“已经读过”、“我都知道”到后来的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而不是“一打白骨精”的问题的驱动下,再次走进文本,咬文嚼字,从“三”字认识了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除妖降魔的决心,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白骨精凶残的魔鬼本性。好的教师不是教书本,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探究。有位教师执教《三打白骨精》一课,在教到上述内容时还不肯罢休,为再生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孙悟空“三打”入手,引领学生对《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唐僧三责孙悟空》、《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等不朽名篇中的“三”字进行探究,体会“三”字在古典文学中的意义。
三、在自我体验和互补体验中实现课堂的“扶”和“放”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人的心灵深处。”(陶行知)我们的课堂要从“说教”走向“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质疑,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理解,在体验中升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获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一些给学生自我体验和互补体验的环节,打破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而包办代替的传统做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扶”和“放”,真正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需要。请看《黄果树瀑布》的教学片断。
师:看了录像,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1:黄果树瀑布真是雄伟壮观。
生2: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真宏伟。
生3:黄果树瀑布真美,令人陶醉!
师:录像重现了黄果树瀑布的雄壮美丽。课文又是如何通过文字来再现它的壮观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选择文中你认为写得最令你心动的句子,填入横线中,给大家美美地读一下
(出示: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______!)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师:你可真是旅游休闲,优哉游哉啊!
生2:她没有读出瀑布的气势!
(该生读,有气势了,但还是弱了点。)
生3:老师,我觉得女生读得太悠闲,不如我们男生气势澎湃,我来读。(读得很好。)
师:看来,吹牛也要有底气的呢!
(全班一起读,读出澎湃的语气,体验黄果树瀑布之“真美”!……)
自主探究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的内在品质。课堂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让自主探究贯穿课堂学习的始终,语文教学才具有生命活力。
(责编 韦 雄)
一、在原有知识派生新知识中达成学生自主识字
陶行知先生说:“‘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受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在他们学习汉字之前,就已经通过口语积累了相当的词汇,这为学生接受新的字词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在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时,一定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派生点”,让学生在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迁移中,学会自主识字。例如,教学生字“理”,学生根据拼音齐读后,教师展开如下教学:
师:小朋友,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生:左边是“王”字旁,右边是个“里面”的“里”,合起来就是“理”。
师:很好,你用了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还有吗?
生:我爸爸是经理,以后,我就这样记住了“理”字。
师:这个办法也不错,好样的!
随着教师的鼓励,如何记住生字“理”的方法就更多了:“道理”的“理”,“理由”的“理”,“理想”的“理”……
二、在兴趣—疲劳—兴趣中达成学生自主思考
“教学生的路子,先要使他在行动中发生疑问……要激起兴趣,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陶行知语)。是的,学生有了疑问,才有深层次的思考;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注意力转移较快,兴趣多变。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兴奋点,唤起他们潜在的学习欲望,把随时可能出现的学习疲劳,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并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兴趣。例如,《三打白骨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学生早已从各种形式了解了孙悟空及其“三打白骨精”这一情节。当有趣的故事情节不再是一个阅读兴奋点的时候,教师靠什么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在教学时,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故事的已有了解,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对故事情节产生学习疑问,激起学生思考与探究新的需要。学生由起初的“已经读过”、“我都知道”到后来的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而不是“一打白骨精”的问题的驱动下,再次走进文本,咬文嚼字,从“三”字认识了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除妖降魔的决心,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白骨精凶残的魔鬼本性。好的教师不是教书本,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探究。有位教师执教《三打白骨精》一课,在教到上述内容时还不肯罢休,为再生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孙悟空“三打”入手,引领学生对《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唐僧三责孙悟空》、《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等不朽名篇中的“三”字进行探究,体会“三”字在古典文学中的意义。
三、在自我体验和互补体验中实现课堂的“扶”和“放”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人的心灵深处。”(陶行知)我们的课堂要从“说教”走向“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质疑,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理解,在体验中升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获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一些给学生自我体验和互补体验的环节,打破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而包办代替的传统做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扶”和“放”,真正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需要。请看《黄果树瀑布》的教学片断。
师:看了录像,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1:黄果树瀑布真是雄伟壮观。
生2: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真宏伟。
生3:黄果树瀑布真美,令人陶醉!
师:录像重现了黄果树瀑布的雄壮美丽。课文又是如何通过文字来再现它的壮观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选择文中你认为写得最令你心动的句子,填入横线中,给大家美美地读一下
(出示: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______!)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师:你可真是旅游休闲,优哉游哉啊!
生2:她没有读出瀑布的气势!
(该生读,有气势了,但还是弱了点。)
生3:老师,我觉得女生读得太悠闲,不如我们男生气势澎湃,我来读。(读得很好。)
师:看来,吹牛也要有底气的呢!
(全班一起读,读出澎湃的语气,体验黄果树瀑布之“真美”!……)
自主探究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的内在品质。课堂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让自主探究贯穿课堂学习的始终,语文教学才具有生命活力。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