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主探究贯穿课堂学习始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erine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中指出:教育是“以儿童为行动主体,同时以儿童自身之知为领导,所发展之行与知不断联锁的过程。”可见,在引领学生发展,尤其是考虑学生终身发展时,必须十分注重学习的自主性探究。因为,教师的任何教育和教学都是短暂的、有阶段性的,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终身的,具有发展的永恒性。
  一、在原有知识派生新知识中达成学生自主识字
  陶行知先生说:“‘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受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在他们学习汉字之前,就已经通过口语积累了相当的词汇,这为学生接受新的字词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在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时,一定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派生点”,让学生在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迁移中,学会自主识字。例如,教学生字“理”,学生根据拼音齐读后,教师展开如下教学:
  师:小朋友,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生:左边是“王”字旁,右边是个“里面”的“里”,合起来就是“理”。
  师:很好,你用了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还有吗?
  生:我爸爸是经理,以后,我就这样记住了“理”字。
  师:这个办法也不错,好样的!
  随着教师的鼓励,如何记住生字“理”的方法就更多了:“道理”的“理”,“理由”的“理”,“理想”的“理”……
  二、在兴趣—疲劳—兴趣中达成学生自主思考
  “教学生的路子,先要使他在行动中发生疑问……要激起兴趣,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陶行知语)。是的,学生有了疑问,才有深层次的思考;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注意力转移较快,兴趣多变。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兴奋点,唤起他们潜在的学习欲望,把随时可能出现的学习疲劳,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并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兴趣。例如,《三打白骨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学生早已从各种形式了解了孙悟空及其“三打白骨精”这一情节。当有趣的故事情节不再是一个阅读兴奋点的时候,教师靠什么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在教学时,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故事的已有了解,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对故事情节产生学习疑问,激起学生思考与探究新的需要。学生由起初的“已经读过”、“我都知道”到后来的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而不是“一打白骨精”的问题的驱动下,再次走进文本,咬文嚼字,从“三”字认识了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除妖降魔的决心,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白骨精凶残的魔鬼本性。好的教师不是教书本,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探究。有位教师执教《三打白骨精》一课,在教到上述内容时还不肯罢休,为再生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孙悟空“三打”入手,引领学生对《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唐僧三责孙悟空》、《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等不朽名篇中的“三”字进行探究,体会“三”字在古典文学中的意义。
  三、在自我体验和互补体验中实现课堂的“扶”和“放”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人的心灵深处。”(陶行知)我们的课堂要从“说教”走向“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质疑,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理解,在体验中升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获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一些给学生自我体验和互补体验的环节,打破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而包办代替的传统做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扶”和“放”,真正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需要。请看《黄果树瀑布》的教学片断。
  师:看了录像,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1:黄果树瀑布真是雄伟壮观。
  生2: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真宏伟。
  生3:黄果树瀑布真美,令人陶醉!
  师:录像重现了黄果树瀑布的雄壮美丽。课文又是如何通过文字来再现它的壮观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选择文中你认为写得最令你心动的句子,填入横线中,给大家美美地读一下
  (出示: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______!)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师:你可真是旅游休闲,优哉游哉啊!
  生2:她没有读出瀑布的气势!
  (该生读,有气势了,但还是弱了点。)
  生3:老师,我觉得女生读得太悠闲,不如我们男生气势澎湃,我来读。(读得很好。)
  师:看来,吹牛也要有底气的呢!
  (全班一起读,读出澎湃的语气,体验黄果树瀑布之“真美”!……)
  自主探究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的内在品质。课堂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让自主探究贯穿课堂学习的始终,语文教学才具有生命活力。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理解“率先、颓丧、震惊、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伫立、悲叹”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4.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要学习好,必须在解构中发现,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现学科的基本结构。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改革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的学习方式,认识和把握语文教学的新变化、新特点,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在解构中破茧化蝶。现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的教学作解构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语用交际,它是规范化的语用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规范化的语用活动”体现在几方面:语用学视野下教学目标的确定——由“解码”走向“编码”;语用学视野下语境策略的运用——准确把握语体,达成理解目标;语用学视野下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情境设置与教学活动设计的相依相融。  [关键词]语用学 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语境策略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诗经》时代,是一个生活即诗、诗即生活的时代。如果要让一年级的孩子重归《诗经》时代,特别需要保护“诗的生态”。在教学中,要通过“诗趣生活”“诗意畅想”和“诗情养护”等系列微课程来营造浓郁的诗歌氛围,让诗歌和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养护儿童的诗心,让每个孩子都能拥健康、优美、卓越的心灵与精神。  [关键词]《诗经》生活 儿童诗心 诗化哲学 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 要]小说文本经常会有“对手戏”出现,这就为小说文本阅读对比策略的运用提供了契机。教学苏教版《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可以借助对手戏、转换视角点、紧扣联系线等,让学生认识人物、理解人物,从而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小说阅读 对比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66  对比是阅读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
一节完整的口语交际课的基本流程包括课前准备、交际前指导、口语交际和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在这四个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和训练。如果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整体效果。反思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大多数教师只有指导——交际两个环节,即使是这两个环节也没有真正做实做好。从课堂教学看,学生口语交际质量不高,多一问一答;深度不够,多层面单一;拓展不力,多缺少深化延伸。从开课到
在课堂教学中,理想的问题设计应该是深与浅、远与近、疏与密的最佳结合,即问题要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要有充分的延展性。如何让新课标下的课堂问题设计巧妙而恰当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逐层深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本身固有知识水平的限制,使其在阅读中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一步到位,而需要抽丝剥茧般地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因此,教师要高瞻远瞩,设计若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基础语文知识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行,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教学的根本。《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教育学生感受母亲恩情的文章,教师可从以下步骤渗透品行教育:将问题引入课堂,反思母亲恩情;分析课文内容,强化感恩教育;反向进行思考,延伸感恩教育。  [关键词]美文 品德教育 恩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之一。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往往是在一种“被阅读”的状态下进行的。在探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原点的基础上,提出閱读教学要从“悦读”出发,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与联想,这样才能够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促进语文素养得到真实地发展。  [关键词]悦读;对话;联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对于《一路花香》这一课的教学,教师要引领学生客观地分析课文,做到尊重差异,正确地认识自我。教学中可从认识完好的水罐、了解破水罐、解读挑水工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差异,肯定人生。  [关键词]教学启示 尊重差异 认识自我 肯定人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71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的一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