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传统绘画有其相同性,也有其差异性。本文以中西方绘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审美观念、艺术手法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规律性,这二者之间的对比,有助于认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有助于两种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关键词:中西传统绘画;共性与特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427-01
中国传统绘画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西方传统绘画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中西方传统绘画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但是同样作为视觉艺术,中西方传统绘画也有其相同之处。
第一,宗教对绘画的影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曾有过一个宗教美术时代。在中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代,被称为佛教美术时期。石窟壁画在美术史占据了重要位置。在欧洲,基督教的美术囊括了整个中世纪美术的内容,拜占庭式的圣像和哥特式的教堂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二,政治思想的影响。政治思想制约并影响着美术的发展。例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绘画的作用是“成教化,助人伦”。反映着他对绘画的政治教化作用的极端重视。在西方的绘画中,也不断地被当做政治斗争的工具。如,米開朗基罗的《贺拉斯兄弟之誓》就被认为是“大革命前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最典范,最强烈的艺术表现”。艺术始终是为政治服务的。
第三,中西方绘画都是诉诸视觉的艺术形式,是现实事物通过视觉经由大脑的筛选后表现在画上的。画是现实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画成之后,无限世代的人都能看懂,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绘画和文学不同,不须翻译,就可被不同国籍的人所了解。从这个角度说,绘画是是不分时代,跨越国界的。
以上是中西方传统绘画的共同点。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传统绘画相比,虽然有一些相同点,但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的绘画技巧、绘画风格等方面,也在于二者之间不同的艺术追求。
第一,关于绘画表现手法的不同。中国传统绘画运用线条和笔墨,构成点线结合的艺术形式,笔墨是表现神似和写意的最佳方式。评价中国传统绘画,经常有这样的说法,“这画有笔墨”,或者“这画无笔墨”。有笔墨就是说用笔墨的技法高明,有笔墨的画作,形象凸显,鲜明生动,笔墨不好的画,用笔墨功夫拙劣,形象呆板僵硬,墨色浑浊。
中国绘画通常选用软毫毛笔和水质颜料作画。毛笔适合线条的描绘。不同的运笔方式,可以画出长短不同,粗细各异的各种线条,又因为水质颜料遮盖力弱,不易改动,画家们总是在作画之初就“意在笔先”,一气呵成。贯通顺畅的创作过程最终表现了中国传统绘画流畅的艺术形式。
西方传统绘画的线条只起到勾勒轮廓的作用,他们讲究明暗和色彩,纤细的线条隐藏在大面积的团块中,这是因为西方画家多采用吸水性差的猪鬃笔和浓稠的油质颜料作画,这种作画方式不适宜表示线条,只适合大面积地涂抹团块,而且油质颜料的遮盖性好,画作完成后可以屡次修改,它可以延长创作时间,把不同时间的审美感受加入到同一画作中。与中国画流畅的线条艺术形式不同,西方油画是审美经验的累积。
第二,透视方法上的不同。西方绘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人站在与审美对象有一定距离的位置来看所画的物象,人不可随意变动位置的,只能按照透视学、几何学的原理把在这个角度看到的所有事物,画到纸面上,我们称之为“焦点透视”。
中国画看物象的角度与西方绘画不同。南朝山水画家宗炳说:“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画山水叙》)。这是说人来回反复地看所画对象。北宋苏东坡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正是中国画看所画对象的方式。中国画家不固定在一个位置创作,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审美需求,移动作画,把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景物一起纳入画作。这种透视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这种不受客观现实限制的画法,可以在有限画面中表现出无限的艺术空间。
第三,审美追求的差异,西方绘画主要是具象的,中国画则属于意象绘画。
对于绘画的艺术追求和最终目的,中西方在最初的认识上是大致一样的,如《尔雅》中云:“画,形也。”,古希腊苏格拉底所说的“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等。可见在绘画史的最初,中西方都认为绘画是为了写实,但之后,中西方绘画的发展就大相径庭,甚至分道扬镳了。
西方绘画仍遵循着写实主义的原则继续前进,把绘画艺术看做科学。在20世纪以前,西方绘画大体上都是以描绘客观现实为主。当然,西方绘画的写实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也强调要彰显绘画对象的美感和思想。
而中国传统绘画从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由原来的追求“形似”转变为追求“神似”,进而发展成为追求“写意”。中国画家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形似”不一定能“神似”,为了更好地表达神韵,对于“形”的描画可以夸张一些,灵活一些,强调绘画不一定单纯地追求“形似”,而应把“神似”放在第一位。写意即为写“意象”、“写心”、“写神”。它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达的是画家的人生理想。它不仅表现客观世界,而且反映了画家的主观情怀,即一种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由此中国画家获得更大的艺术表现的自由。
一经追寻便可发现,中西绘画创作的共同性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少,而中西绘画创作的差异性也不像人们论述的那么壁垒森严。只有软化了理疆界,以平允通达的心态来审视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美学现象,才能从人类的高度上来阐述各种“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从而佑护着中西方艺术并肩走向新世纪。
关键词:中西传统绘画;共性与特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427-01
中国传统绘画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西方传统绘画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中西方传统绘画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但是同样作为视觉艺术,中西方传统绘画也有其相同之处。
第一,宗教对绘画的影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曾有过一个宗教美术时代。在中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代,被称为佛教美术时期。石窟壁画在美术史占据了重要位置。在欧洲,基督教的美术囊括了整个中世纪美术的内容,拜占庭式的圣像和哥特式的教堂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二,政治思想的影响。政治思想制约并影响着美术的发展。例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绘画的作用是“成教化,助人伦”。反映着他对绘画的政治教化作用的极端重视。在西方的绘画中,也不断地被当做政治斗争的工具。如,米開朗基罗的《贺拉斯兄弟之誓》就被认为是“大革命前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最典范,最强烈的艺术表现”。艺术始终是为政治服务的。
第三,中西方绘画都是诉诸视觉的艺术形式,是现实事物通过视觉经由大脑的筛选后表现在画上的。画是现实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画成之后,无限世代的人都能看懂,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绘画和文学不同,不须翻译,就可被不同国籍的人所了解。从这个角度说,绘画是是不分时代,跨越国界的。
以上是中西方传统绘画的共同点。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传统绘画相比,虽然有一些相同点,但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的绘画技巧、绘画风格等方面,也在于二者之间不同的艺术追求。
第一,关于绘画表现手法的不同。中国传统绘画运用线条和笔墨,构成点线结合的艺术形式,笔墨是表现神似和写意的最佳方式。评价中国传统绘画,经常有这样的说法,“这画有笔墨”,或者“这画无笔墨”。有笔墨就是说用笔墨的技法高明,有笔墨的画作,形象凸显,鲜明生动,笔墨不好的画,用笔墨功夫拙劣,形象呆板僵硬,墨色浑浊。
中国绘画通常选用软毫毛笔和水质颜料作画。毛笔适合线条的描绘。不同的运笔方式,可以画出长短不同,粗细各异的各种线条,又因为水质颜料遮盖力弱,不易改动,画家们总是在作画之初就“意在笔先”,一气呵成。贯通顺畅的创作过程最终表现了中国传统绘画流畅的艺术形式。
西方传统绘画的线条只起到勾勒轮廓的作用,他们讲究明暗和色彩,纤细的线条隐藏在大面积的团块中,这是因为西方画家多采用吸水性差的猪鬃笔和浓稠的油质颜料作画,这种作画方式不适宜表示线条,只适合大面积地涂抹团块,而且油质颜料的遮盖性好,画作完成后可以屡次修改,它可以延长创作时间,把不同时间的审美感受加入到同一画作中。与中国画流畅的线条艺术形式不同,西方油画是审美经验的累积。
第二,透视方法上的不同。西方绘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人站在与审美对象有一定距离的位置来看所画的物象,人不可随意变动位置的,只能按照透视学、几何学的原理把在这个角度看到的所有事物,画到纸面上,我们称之为“焦点透视”。
中国画看物象的角度与西方绘画不同。南朝山水画家宗炳说:“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画山水叙》)。这是说人来回反复地看所画对象。北宋苏东坡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正是中国画看所画对象的方式。中国画家不固定在一个位置创作,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审美需求,移动作画,把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景物一起纳入画作。这种透视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这种不受客观现实限制的画法,可以在有限画面中表现出无限的艺术空间。
第三,审美追求的差异,西方绘画主要是具象的,中国画则属于意象绘画。
对于绘画的艺术追求和最终目的,中西方在最初的认识上是大致一样的,如《尔雅》中云:“画,形也。”,古希腊苏格拉底所说的“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等。可见在绘画史的最初,中西方都认为绘画是为了写实,但之后,中西方绘画的发展就大相径庭,甚至分道扬镳了。
西方绘画仍遵循着写实主义的原则继续前进,把绘画艺术看做科学。在20世纪以前,西方绘画大体上都是以描绘客观现实为主。当然,西方绘画的写实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也强调要彰显绘画对象的美感和思想。
而中国传统绘画从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由原来的追求“形似”转变为追求“神似”,进而发展成为追求“写意”。中国画家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形似”不一定能“神似”,为了更好地表达神韵,对于“形”的描画可以夸张一些,灵活一些,强调绘画不一定单纯地追求“形似”,而应把“神似”放在第一位。写意即为写“意象”、“写心”、“写神”。它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达的是画家的人生理想。它不仅表现客观世界,而且反映了画家的主观情怀,即一种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由此中国画家获得更大的艺术表现的自由。
一经追寻便可发现,中西绘画创作的共同性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少,而中西绘画创作的差异性也不像人们论述的那么壁垒森严。只有软化了理疆界,以平允通达的心态来审视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美学现象,才能从人类的高度上来阐述各种“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从而佑护着中西方艺术并肩走向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