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首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兴趣”变为“爱好”,并进一步转化为“志趣”——对语文的无比热爱,做为学好语文的持久动力也是未尝不可的。
   其次,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心理基础。课内、课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透过字里行间,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课文。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细心品味,受到感染,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比如,笔者曾在讲授《南京大屠杀》这则新闻时,借助多媒体放映了电影《南京大屠杀》节选的中国军民被集体射杀、火烧、活埋等片段,指导学生观看,让学生从影片中看到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野蛮和凶残,同时也感受到二战时期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欺凌和宰割的深重苦难;还通过指导课外阅读,进行情感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文道统一”,心理教育其实仍可归之于“道”之列,这也就为它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所以笔者认为,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即锻炼学生坚定的意志、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陶冶学生积极的情感、练就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语文教师既要做“经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要为“人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语文学习。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不忘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趣、高涨的情绪、稳定的心境,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这对学生阅读和写作是至关重要的。
   三、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和人格魅力,以情引情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有“心中无差生”的教育理念,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一个微笑、一句期待或者一声赞许,学生都会感到教师是那么可亲、可爱、可敬。
   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的作风。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或错误时,要多方引导启发,尽量让其自行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感、成功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更加佩服教师,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语言和身体的激情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配合适当的身体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
   最后,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绝不带着满肚子的怨气走进课堂。因为,教师的良好情感能感染学生,不良的情绪同样能影响学生,继而影响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第一部曲:讲述书中的故事   1、保证人手一本书   每个语言再发育的学生必须备一本自己挑选或老师推荐的读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老师的要求,确定每天读多少文字,此段文字可反复阅读直到能复述为止。   2、保证足够时间   保证每个语言再发育学生每天三分钟时间讲述他们自己所阅读的故事,可利用课余时间给老师或老师提指定的学生讲,每周搞一次故事沙龙,大家围坐一圈轮流讲述故事。   3、保
期刊
诚然,作文教学的生命是真实,但必要的作文技巧能使学生的文章更具美感。巴金说:“散文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这话很对,但无技巧是在一定的有技巧以后,写作的功底已经到了不需要技巧的境界,那是一种“大巧若拙”,有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相当的创作经验以后的那种“自然而然,行云流水”的浑然。显然,我们的中学生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告诉学生一些必要的作文技巧,让他们有意识地运用,针
期刊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小说课文,是学生最爱学习的,教师怎么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呢?小说单元的教学承担着以下任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感情,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感,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根据教学目的,在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安排了一个
期刊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 ,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 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 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
期刊
第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这是四步探究教学法的前奏曲,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准备。而这个前奏曲的演奏的多种方式,必须注意两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设计。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以及大纲要求的各知识点应掌握的程度,结合课型及学科特点,进行定向设疑,为创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境提供方向和依据。2、民主情境的准备与营造。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是近发展区”为
期刊
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张卫东的男孩,他性格叛逆,脾气暴躁,待人冷漠,经常逃学出去上网吧;平时在学校他老实不到几天就会惹些事出来。任课教师几乎都让他伤透了心。有一次课间,他竟然在脖子上缠着一条蛇走进教室,吓得教室其他的孩子“四处逃生”,两个女生哭着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他看到我来,这才不屑一顾地从脖子上把蛇拿下来,那架势摆明向我挑衅,心想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我知道训斥对于这个孩子已经起不到什么效果了。为了避开
期刊
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何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代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必须首先解决好存在的两大关键问题:迅速转变教师角色,即要以学生为本,注重人的充分发展,又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育的思想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
期刊
一、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1、感动于文本的关键处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语文课程是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
期刊
一、利用语文课堂,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生命》就是渗透生命教育的好文章。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联系作者的遭遇,通过课文,在学生的意识里渗透生命的教育。“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在《生命生命》的教学中,引领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顽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