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印花布的故乡在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笔下,江南永远散发着挥之不去的风情。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里,随眼可见那蓝白韵致的裙摆,随风飘扬,质朴而动人。
江苏南通市“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在清末的维新浪潮中,这里充当着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桥头堡。“满清状元”实业家张骞,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实现着自己的强国富民之梦。穿过岁月的迷雾,这里是探寻蓝印花布的脉络和踪影最合适的地方。
旧蓝如梦
关于蓝印花布,没有一个人比他更熟悉,也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了解。他就是吴元新。一个和蓝印花布相伴了30年的名字,一个倾情于蓝白艺术世界的痴迷者。因为他,民间古老蓝印花布艺术的火种得以流传。
谈起蓝印花布,现年46岁的吴元新有说不完的话。据他介绍,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印染工艺品之一。它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民间工艺,纯洁而又朴素、鲜明而又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蓝印花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当时的大思想家荀子,目睹绿色“蓝草”的色素转化过程及染出由黄变绿、由绿变蓝、再变青的过程,发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感叹流传千古。而由蓝靛染料发展成为蓝染的工艺技法。到了南北朝时就出现了用镂花版和防染浆剂的蓝底白花布,称为蜡缬,唐代称为染缬,宋代又名为“药斑布”。
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定中(公元1208~1224年)有归姓者创为之。以布抹灰药而染色、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作被面、帐帘之用。”药斑布中“药”即染色原料蓝草,“斑”是防染浆剂印后构成的纹样大小斑点。这些斑点可以防止染上蓝色,保留坯布白色,故称“药斑布”,俗名浇花布。
自古以来,南通一直是蓝印花布的主产地,民间织布和印染生产极其发达。吴元新从小在家就看着奶奶和母亲白天干活,晚上纺纱织布。他是穿着母亲织的土布,盖着蓝印花被子,听着父亲讲述蓝印花布的美丽传说长大的。蓝印花布的素雅图案,芬芳气息深深地萦绕着他。他说,很少有一种颜色像蓝色那样越旧越美,越旧越有味道,恍若旧梦。耳濡目染,16岁中学毕业时,吴元新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去半导体厂、电机厂,而是去了印染厂。当时在厂里,吴元新是唯一的年轻学徒,跟着师傅学习制作蓝印花布整套的工序。吴元新介绍说。蓝印花布全凭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其图案全凭手工镂刻。它的制作工艺颇为特殊和复杂,主要包括脱脂、刻版、刮浆、染色、刮灰、晾晒等10多道工序:花版镂空后,经过刷桐油加固。然后再用黄豆粉和石灰,加水调成糊状,通过花版刮在布上,待灰浆晾干后,投入缸内染色染料为靛蓝,它是植物颜料,春种夏收。取茎叶泡制而成,染成的布呈深蓝色。晒干后,给人淳厚、沉实之感,故民间有人称它“老蓝花布”。而染好的布去了浅浮灰浆,为灰浆所封密处露出本色。灰浆块面大的地方,灰层在染色的卷动中自然裂开,蓝靛随着裂缝渗透到坯布上,留下了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冰纹。即使出于同一印布艺人之手,冰纹也各异,显得千变万化。所以,自然冰纹是蓝印花布的灵魂。而这飘扬的灵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见到它不由得就让你想去亲近岁月。这也许是所有传统艺术内在的气质所唤起的人们的感情共鸣。
远去的染坊
约18世纪中叶,程家染坊创办于陈家桥老镇的街中心。陈家桥的桥南桥北各设一家店,19世纪30-50年代初。随着植棉面积的扩大及棉农纺织业的发展,印染业也随之兴旺。程家染坊又在周边的邓家桥和任家口子两地增开两家店。当时以染纱、染布为主,染色有蓝、黑、红、血青等,染料大都是从上海购进的洋货,后来逐步发展印染蓝印花布,全部手工工艺,蓝白花纹图案几十种,朴素大方,体现民间传统的美,一直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欢。
起初人们仅用蓝印花布做门帘、帐檐、被面、包袱布、围裙、腰带等,后逐渐成为女性服饰用料。由于蓝印花布工艺的发展,印染生产越发红火,程家染坊当时雇佣员工和学徒就有几十人,大小染缸六十多只,近十米高的染坊架子,每天晾晒各色布匹,远处望去,颇有气势。远道赶来染纱染布的客户无须问路,高高的染坊架子成为程家染坊的标记,当时方圆几十里的纺织农家大都是程家染坊的客户。
程家染坊历经两个世纪,三代人。第一代店主,程世荣,约于18世纪中叶从徽州(安徽)移民至南通,定居陈家桥老镇,创办了程家染坊。第二代店主,程煜文(程世荣的长子)人们尊称程文。19世纪初,程家染坊在程文的精心经营下,逐年兴旺发达。第三代。程宗源(程煜文的长子)、程宗泽(程煜文的次子),19世纪40-50年代,兄弟二人在继承传统家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蓝印花布工艺,吸收了不少先进技术,引进了国外染料新产品,改进了工艺流程,讲究花型设计,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直至公私合营,集体商店经营染布店。随着时代的发展,印染工艺的进步,大型国营印染企业的出现,集体印染业和个人作坊自然关停。
至今在陈家桥老镇方圆几十里的人家中,也许还能找到几件出自程家染坊传统的蓝印花布印染品。它们与现代蓝印艺术品相比,其图案设计,工艺质量、印染色泽都毫不逊色。吴元新说,这种代代相传的家庭染坊现在已经很少了,只是在乡下还有几家小作坊。
老镇仍在,可染坊已随雨打风吹去。
爱蓝以恒
吴元新从当学徒时起,就开始留心收集周边农村的蓝印花布纹样。然后把图案加以整理、分类、编号,以便于系统研究。有一次在乡下收集蓝印花布时,吴元新碰到一位老太太,听说他的来意后。老太太从箱底拿出一块祖传的蓝印花布被面“状元及第”。她告诉吴元新,这块蓝印花布已传了九代,有100年的历史了。家里祖祖辈辈不识字,这块印有“状元及第”图案的蓝印花布被面,是期盼子孙后代能够考取“状元”。老太太说,这块被面现在不能给你,过两年等它保佑我孙子考上了大学再给你。两年后,吴元新再次来到这户人家,老太太的孙子果然考上了大学。她很爽快地把这块珍贵的蓝印花布被面换给了吴元新。
吴元新说,像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因为蓝印花布不仅是农家日用品,更是人们的精神寄托。虽然很多老蓝印花布的主人当时的社会地位很低,大多不识字,但依旧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向往着美好姻缘、多子多福,向往着状元及第、福寿双全。把一生美好的愿望都通过这蓝印花布上的纹样传递表达出来。
蓝印花布的纹样,一般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这种形象生动、结构简洁的形体纹样,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古时的人们借以谐音和隐喻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激励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如果说纺织业是当时的物质文明的话,那么蓝印花布艺术就象征了一种精神上的文明。
一路走来,30年的艰辛只有吴元新自己明白,外人眼中看到的永远只是一段缩影,犹如侯孝贤的电影,不动声色处响惊雷。展开这 段缩影。呈现给我们的是两段华章,铺垫的是无声岁月。
1997年,因为南通旅游品工艺品研究所改制,需要改变研究“课题”,吴元新毅然辞去“铁饭碗”,自筹资金在美丽的濠河畔建立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馆内包括了蓝印花布的历史、制作工艺、故旧精品等五个展厅,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是中国首创的私营蓝印花布艺术馆。珍藏了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实物及图片资料近千件,保存着大量的民间传统优秀制品,展示南通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流程,为广大国内外爱好者提供学习、欣赏、研究民间工艺美术的良好场所,使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南通蓝印花布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2005年,吴元新编著的《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在南通首发。这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蓝印花布纹样专著,填补了中国蓝印花布领域的空白。素材主要采集于江苏南通,兼及上海、浙江、山东、河南等蓝印花布的主要分布区。全书分为藏品卷和纹样卷。藏品卷中有明清以来中国民众广为使用的被单、包袱、帐檐、门帘以及头巾、肚兜的图案二百余幅。纹样卷更是美不胜收,所收纹样有几何纹,有花卉纹,有花边,有角饰,林林总总,多达千余。
吴元新在阐述蓝印花布的技术发展史和传统操作工序的同时,又图文并茂地论述了蓝印花布的纹样制作艺术,逐一点评了各幅图案的风格特色,将技术的独特性和艺术的实用性,论述得细致入微,这本书融学术性、艺术性、资料性和工具性为一体,集蓝印花艺术之大成。可以说,吴元新离不开蓝印花布,蓝印花布离不开吴元新。
不一样的路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它们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来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产自农业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沦落。因为它们不实用了。
然而,就像蓝印花布,它的艺术性和实用性都很高,完全可以重新焕发生命力,重新回到我们大众的身边。吴元新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在于,在继承古老民间艺术的同时,他时刻不忘创新,不忘蓝印花布艺术的生命在普罗大众中间。只有开发更多适合普通人的产品,符合市场消费的需要,才是蓝印花布得以良性发展的重点。所以我们看到,吴元新通过艺术馆这个平台,创新开发出各种蓝印花布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比如,服饰、台布、壁挂、包类等。但是,他也不无感叹地说,现在市场上的蓝印花布产品,很多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蓝印花布了。有很多都是机器做出来的,而不是全手工制作的。
对于蓝印花布的传承,吴元新说得最多的是“人的保护”。他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现在主要还是通过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方式,去年南通举行了启动仪式。令他欣慰的是,如今政府越来越重视民间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就是政府的具体措施。吴元新带头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蓝印花布只是中国正在消亡的众多民间手工艺的一种,这些活态的民间文化遗产是祖先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民族的精神情感和个性特征。
是的,旧蓝的时光,往日悠悠,来日亦悠悠……
江苏南通市“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在清末的维新浪潮中,这里充当着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桥头堡。“满清状元”实业家张骞,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实现着自己的强国富民之梦。穿过岁月的迷雾,这里是探寻蓝印花布的脉络和踪影最合适的地方。
旧蓝如梦
关于蓝印花布,没有一个人比他更熟悉,也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了解。他就是吴元新。一个和蓝印花布相伴了30年的名字,一个倾情于蓝白艺术世界的痴迷者。因为他,民间古老蓝印花布艺术的火种得以流传。
谈起蓝印花布,现年46岁的吴元新有说不完的话。据他介绍,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印染工艺品之一。它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民间工艺,纯洁而又朴素、鲜明而又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蓝印花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当时的大思想家荀子,目睹绿色“蓝草”的色素转化过程及染出由黄变绿、由绿变蓝、再变青的过程,发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感叹流传千古。而由蓝靛染料发展成为蓝染的工艺技法。到了南北朝时就出现了用镂花版和防染浆剂的蓝底白花布,称为蜡缬,唐代称为染缬,宋代又名为“药斑布”。
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定中(公元1208~1224年)有归姓者创为之。以布抹灰药而染色、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作被面、帐帘之用。”药斑布中“药”即染色原料蓝草,“斑”是防染浆剂印后构成的纹样大小斑点。这些斑点可以防止染上蓝色,保留坯布白色,故称“药斑布”,俗名浇花布。
自古以来,南通一直是蓝印花布的主产地,民间织布和印染生产极其发达。吴元新从小在家就看着奶奶和母亲白天干活,晚上纺纱织布。他是穿着母亲织的土布,盖着蓝印花被子,听着父亲讲述蓝印花布的美丽传说长大的。蓝印花布的素雅图案,芬芳气息深深地萦绕着他。他说,很少有一种颜色像蓝色那样越旧越美,越旧越有味道,恍若旧梦。耳濡目染,16岁中学毕业时,吴元新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去半导体厂、电机厂,而是去了印染厂。当时在厂里,吴元新是唯一的年轻学徒,跟着师傅学习制作蓝印花布整套的工序。吴元新介绍说。蓝印花布全凭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其图案全凭手工镂刻。它的制作工艺颇为特殊和复杂,主要包括脱脂、刻版、刮浆、染色、刮灰、晾晒等10多道工序:花版镂空后,经过刷桐油加固。然后再用黄豆粉和石灰,加水调成糊状,通过花版刮在布上,待灰浆晾干后,投入缸内染色染料为靛蓝,它是植物颜料,春种夏收。取茎叶泡制而成,染成的布呈深蓝色。晒干后,给人淳厚、沉实之感,故民间有人称它“老蓝花布”。而染好的布去了浅浮灰浆,为灰浆所封密处露出本色。灰浆块面大的地方,灰层在染色的卷动中自然裂开,蓝靛随着裂缝渗透到坯布上,留下了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冰纹。即使出于同一印布艺人之手,冰纹也各异,显得千变万化。所以,自然冰纹是蓝印花布的灵魂。而这飘扬的灵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见到它不由得就让你想去亲近岁月。这也许是所有传统艺术内在的气质所唤起的人们的感情共鸣。
远去的染坊
约18世纪中叶,程家染坊创办于陈家桥老镇的街中心。陈家桥的桥南桥北各设一家店,19世纪30-50年代初。随着植棉面积的扩大及棉农纺织业的发展,印染业也随之兴旺。程家染坊又在周边的邓家桥和任家口子两地增开两家店。当时以染纱、染布为主,染色有蓝、黑、红、血青等,染料大都是从上海购进的洋货,后来逐步发展印染蓝印花布,全部手工工艺,蓝白花纹图案几十种,朴素大方,体现民间传统的美,一直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欢。
起初人们仅用蓝印花布做门帘、帐檐、被面、包袱布、围裙、腰带等,后逐渐成为女性服饰用料。由于蓝印花布工艺的发展,印染生产越发红火,程家染坊当时雇佣员工和学徒就有几十人,大小染缸六十多只,近十米高的染坊架子,每天晾晒各色布匹,远处望去,颇有气势。远道赶来染纱染布的客户无须问路,高高的染坊架子成为程家染坊的标记,当时方圆几十里的纺织农家大都是程家染坊的客户。
程家染坊历经两个世纪,三代人。第一代店主,程世荣,约于18世纪中叶从徽州(安徽)移民至南通,定居陈家桥老镇,创办了程家染坊。第二代店主,程煜文(程世荣的长子)人们尊称程文。19世纪初,程家染坊在程文的精心经营下,逐年兴旺发达。第三代。程宗源(程煜文的长子)、程宗泽(程煜文的次子),19世纪40-50年代,兄弟二人在继承传统家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蓝印花布工艺,吸收了不少先进技术,引进了国外染料新产品,改进了工艺流程,讲究花型设计,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直至公私合营,集体商店经营染布店。随着时代的发展,印染工艺的进步,大型国营印染企业的出现,集体印染业和个人作坊自然关停。
至今在陈家桥老镇方圆几十里的人家中,也许还能找到几件出自程家染坊传统的蓝印花布印染品。它们与现代蓝印艺术品相比,其图案设计,工艺质量、印染色泽都毫不逊色。吴元新说,这种代代相传的家庭染坊现在已经很少了,只是在乡下还有几家小作坊。
老镇仍在,可染坊已随雨打风吹去。
爱蓝以恒
吴元新从当学徒时起,就开始留心收集周边农村的蓝印花布纹样。然后把图案加以整理、分类、编号,以便于系统研究。有一次在乡下收集蓝印花布时,吴元新碰到一位老太太,听说他的来意后。老太太从箱底拿出一块祖传的蓝印花布被面“状元及第”。她告诉吴元新,这块蓝印花布已传了九代,有100年的历史了。家里祖祖辈辈不识字,这块印有“状元及第”图案的蓝印花布被面,是期盼子孙后代能够考取“状元”。老太太说,这块被面现在不能给你,过两年等它保佑我孙子考上了大学再给你。两年后,吴元新再次来到这户人家,老太太的孙子果然考上了大学。她很爽快地把这块珍贵的蓝印花布被面换给了吴元新。
吴元新说,像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因为蓝印花布不仅是农家日用品,更是人们的精神寄托。虽然很多老蓝印花布的主人当时的社会地位很低,大多不识字,但依旧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向往着美好姻缘、多子多福,向往着状元及第、福寿双全。把一生美好的愿望都通过这蓝印花布上的纹样传递表达出来。
蓝印花布的纹样,一般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这种形象生动、结构简洁的形体纹样,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古时的人们借以谐音和隐喻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激励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如果说纺织业是当时的物质文明的话,那么蓝印花布艺术就象征了一种精神上的文明。
一路走来,30年的艰辛只有吴元新自己明白,外人眼中看到的永远只是一段缩影,犹如侯孝贤的电影,不动声色处响惊雷。展开这 段缩影。呈现给我们的是两段华章,铺垫的是无声岁月。
1997年,因为南通旅游品工艺品研究所改制,需要改变研究“课题”,吴元新毅然辞去“铁饭碗”,自筹资金在美丽的濠河畔建立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馆内包括了蓝印花布的历史、制作工艺、故旧精品等五个展厅,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是中国首创的私营蓝印花布艺术馆。珍藏了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实物及图片资料近千件,保存着大量的民间传统优秀制品,展示南通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流程,为广大国内外爱好者提供学习、欣赏、研究民间工艺美术的良好场所,使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南通蓝印花布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2005年,吴元新编著的《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在南通首发。这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蓝印花布纹样专著,填补了中国蓝印花布领域的空白。素材主要采集于江苏南通,兼及上海、浙江、山东、河南等蓝印花布的主要分布区。全书分为藏品卷和纹样卷。藏品卷中有明清以来中国民众广为使用的被单、包袱、帐檐、门帘以及头巾、肚兜的图案二百余幅。纹样卷更是美不胜收,所收纹样有几何纹,有花卉纹,有花边,有角饰,林林总总,多达千余。
吴元新在阐述蓝印花布的技术发展史和传统操作工序的同时,又图文并茂地论述了蓝印花布的纹样制作艺术,逐一点评了各幅图案的风格特色,将技术的独特性和艺术的实用性,论述得细致入微,这本书融学术性、艺术性、资料性和工具性为一体,集蓝印花艺术之大成。可以说,吴元新离不开蓝印花布,蓝印花布离不开吴元新。
不一样的路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它们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来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产自农业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沦落。因为它们不实用了。
然而,就像蓝印花布,它的艺术性和实用性都很高,完全可以重新焕发生命力,重新回到我们大众的身边。吴元新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在于,在继承古老民间艺术的同时,他时刻不忘创新,不忘蓝印花布艺术的生命在普罗大众中间。只有开发更多适合普通人的产品,符合市场消费的需要,才是蓝印花布得以良性发展的重点。所以我们看到,吴元新通过艺术馆这个平台,创新开发出各种蓝印花布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比如,服饰、台布、壁挂、包类等。但是,他也不无感叹地说,现在市场上的蓝印花布产品,很多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蓝印花布了。有很多都是机器做出来的,而不是全手工制作的。
对于蓝印花布的传承,吴元新说得最多的是“人的保护”。他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现在主要还是通过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方式,去年南通举行了启动仪式。令他欣慰的是,如今政府越来越重视民间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就是政府的具体措施。吴元新带头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蓝印花布只是中国正在消亡的众多民间手工艺的一种,这些活态的民间文化遗产是祖先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民族的精神情感和个性特征。
是的,旧蓝的时光,往日悠悠,来日亦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