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活动实践,提升学生能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提高语用能力。语用能力指的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流和互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靠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才能产生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言语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一、对话文本,读出初衷
  在阅读文本时,不是教师都喜欢让学生默读课文,这虽然能让课堂秩序得到保障,但是却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讲出自己读到了哪些内容,尝试探究作者的创作初衷,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度阅读,更能让其提高表达能力。
  《爱如茉莉》一文将“爱”比喻成“茉莉”,虽然家人相互之间的爱和“茉莉”一样,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却给人纯净洁白的感觉,平凡之中见伟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言语实践展现自己的体会。如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阅读这篇文章后,大家有怎样的感受?文章中的故事是否能充分展现‘爱如茉莉’的道理?”又如让学生产生谈谈自己对“爱”的感受:“大家尝试说说自己想要将‘爱’比喻成什么事物?”这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对话,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尝试言语实践,如有学生提出:“我认为爱就好像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馒头,但是这却是实实在在能填饱肚子的食物。”
  对话文本的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将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令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见解,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多重表达,循序推进
  学者包林玉之研究语文教学如何展开言语实践时替换词阅读教学有三重境界,内容理解是基础,而注重方法则是延伸,最后则是对文本的理性认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这三重内容,要让学生尝试进行多重表达,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提升学生对于文本的认知能力。
  学习《郑和远航》时,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人手让学生分析文本,并借此机会不断地进行言语实践。首先可以尝试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大家说说自己在阅读《郑和远航》一文后读到了什么,郑和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从文章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这一点?”其次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表达方法进行探究:“文章用哪些手法表现了人物形象,尝试将其找出来,并表达出来。”最后可以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理性认知:“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迪?”这些问题层层深入,在不断言语实践的同时,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提高了言语表达能力。如有学生在言语表达中表现了自己对郑和的崇敬之情,赞叹了郑和顽强的探索精神。
  教师可以运用循循善诱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尝试找到文章文辞的特点、表达方式的独到之处、思想内涵的独特之处,并将其表达出来,這能令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更加丰满。
  三、相对融通,立体写作
  读写结合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教学策略,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言语能力。教师要运用关注文本言语形式、运用能力的课堂练习,令学生积极参与到随堂写作中。这能让学生的练习更加丰满,也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思想。这样的写作练习不仅融合了听说读写,更具有立体化的特征,能让课堂教学摆脱单一的模式。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美景。在学习此文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这篇文章运用了不少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尝试进行融会贯通,尝试创作写景类文章,在文章中要表达出该景物的特点,要尝试运用巧妙的修辞手法,体现出该景物的特点。这大大考验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仿照文本的形式进行创作。如有学生尝试描写自己在西湖看到的景色。该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湖中开满了荷花,一个个好像凌波仙子,踏着水纹向我们款款走来。一个个蜻蜓在荷花的花蕊上停留,远看就好像是一把把翠绿的簪子,插在了仙子的头上。这可真是唯美的神仙之景啊。”
  课本中有很多切入点,若是妥善运用则都能用于促使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文字、表达方式等内容进行探究,完成立体化、多维化的读写练习。
  综上所述,要组织学生开展言语实践有很多不同的策略,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根据文本和学生的特点妥善运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令学生逐步提高言语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教育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再加上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对于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小学美术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学校以及社会重视起来。美术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个人感情表达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新形势的教学背景之下,把情感教育的方式应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小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情感教育方式逐渐
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总是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周围的环境。对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科学不是公式、定义,它是身边的花草鱼虫,是常见的风云雨雪,是有趣的活动,是欢乐的游戏。科学游戏是在指导、启发下,让幼儿借助物质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寓有科学知识的游戏。《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无论是老师或是家长都应做一个
一、问题的提出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新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的,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血管病变。Ⅰ型多发性大动脉炎也称主动脉弓综合征或高安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1]。该病多
陶行知在《育才十字诀》一文中运用生理学知识对“动手”的作用与意义作了科学的解释,曾以诗的形式进行了形象概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在教育领域,陶行知强调学生在动脑时也要重视动手,以动手促进动脑,以脑指挥手,从而达到手脑并进,同时发达的目标。在小学课本里也有一篇课文《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的思想与陶行知先生的思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启蒙课程,该课程的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提高课堂的参与度,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和预习。二维码技术作为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产物,有着传播载体灵活、传播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势。本文以小学科学中抽象理论知识和探究实验知识为研究方向,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科学课程的预习作业中的形式作基本介绍。  一、针对抽象理论类知识  科学课程是集合物理、生物、化学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的多发病,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病率较低,非专科医生常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现将误诊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甲减4例报告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