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安琪1周岁了,长得水灵灵的,人见人爱。全家人更是把她当成了掌上明珠。自从荣升为“妈妈”后,安琪妈对宝宝的教养方式一直很关注,也一直在探索。她不想因为家人的溺爱而使得宝宝贴上“任性”、“蛮横”的标签。小安琪活泼好动,一刻都停不下来,这使得照顾她的大人很吃力,大家都想忙里偷闲,趁着小鬼不注意,“懒”上一会,休整片刻,可是又怕一个不小心,宝宝出了什么意外。安琪妈也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适合自家宝宝呢?
正巧,在一次社区举办的早教讲座上,安琪妈获悉了一个新名词:放养教育。以前安琪妈只知道对动物可以实行放养,但是对宝宝的放养还是头一回听说。什么是放养教育呢?好学的小妈赶紧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
点击“放养教育”
所谓放养教育,就是尽量让孩子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多一点的地方进行感性和理性的练习、指导。就像牧民放养草原马,任由小马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奔跑吃草,长成大马。假如把“马”放在圈里养,有人喂水添料,晚上再加夜草,一切都由人来包办,从小就被训练得规规矩矩的,这种马哪还有个性和战斗力呢?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既成的规矩模式,让宝宝从小就生活在温暖的港湾,接受着温文尔雅的文明教育,从来没有机会自己去感触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那么发展宝宝的创造力又从何而谈呢?
所以不要把宝宝禁锢在几平米的家庭游戏空间,带着宝宝多出去接触新的事物,新的小朋友,给宝宝应有的自主权,选择他想要的快乐模式,解决属于孩子们自己的问题。
放养教育,为成长加分
加分指数1: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终于离开了一直“窝”着的家,视野一下子开阔了,有山,有水,有小桥……大自然永远是最生动的课堂。有太多新鲜的事物吸引着宝宝的眼球,蹦蹦跳跳,忙得不亦乐乎。只要宝宝在你的视力范围内,就不要轻易打扰他探索自然的“工作”,他会用他的小手、眼睛、鼻子、耳朵来感知这个神奇的世界,然后兴奋地向你“汇报”,你会发现,宝宝突然间长了很多见识。这比正襟危坐地在家里传授给他科学知识可有效多了。
加分指数2:增加独立思考的空间
没有了太多规矩的束缚,宝宝变得更加自由,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接触到更加新鲜的事物。也许,宝宝会因为调皮而被摘掉一直以来的“好孩子”、“乖孩子”帽子,但是却拥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相比那些“好孩子”,调皮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要更强,情商更高,良好的心态与冒险精神将为他将来的成长道路作好铺垫。
加分指数3:勇敢面对困难
也许家长都会担心给宝宝太多自由,他们就会摔跤、磕伤。可是有哪个孩子在会走路以前没有摔过跤呢?只要没有生命危险,就不要阻止孩子,也不要吓唬他。没有人会天生喜欢疼痛的感觉,宝宝也是,他也不希望自己摔倒,因此,他自己一定会格外注意。而退一步讲,即使真的摔倒了,最多破点皮儿,又有什么呢?这次摔了,他就有了一次摔倒的经验,对他日后的成功不是更有利吗?
加分指数4:快速融入集体氛围
宝宝在一天天长大,他也会有自己的社交圈。他有权选择交朋友,也有权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他缺少的只是大人给他交朋友的机会。让宝宝接触更多的集体活动,可以让他更早地学习与人交往。大人不需要过多地去干涉,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处事方法,就让他们做一次主吧。即使小伙伴之间不开心了,也无需过多担忧,这是他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相信你的宝宝可以圆满解决问题。
专家教你如何“放养”
独生子女容易被“圈养”,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和挫折,“放养”教育则提倡家长带着宝宝走出家庭,融入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之中,为宝宝提供宽广的成长空间,这是一种科学的、开放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放养”的宝宝让家长更放心,他的人生起点也放飞得更高。善于“放养”的家长能够较好地解放宝宝的全部身心,做到放手、放脚、放眼、放脑。
放手:宝宝的智慧“长”在手指尖上,他的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直接刺激大脑的发育。除了鼓励宝宝涂涂、剪剪、写写、画画以外,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为他提供大量的锻炼机会。例如,逐渐培养宝宝自己拿勺用筷,自己穿衣系扣,自己收拾整理,这些生活自理活动都会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程度,因此,家长平时要减少包办代替,鼓励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虽然他做得不够完善,也要给他自己尝试的机会。家长放手得越多和越早,宝宝的进步将会越大。
放脚:1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蹒跚学步,这意味着宝宝探索世界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主动性,这时候的宝宝特别喜欢自己走、自己跑,可是不少父母担心宝宝摔着、伤着,就限制宝宝的身体运动。实际上,宝宝的大肌肉运动涉及到大脑与身体的协调性,促进宝宝自信心与好奇心的发展,因此家长应该支持宝宝放开脚步大胆探索。
放眼:眼睛是宝宝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让宝宝走出狭窄的生活空间,放眼观察大自然。阅读图画书,会使他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为提高他的思维水平打下基础。
放脑:宝宝没有先入为主的思维限制,他常常按照自己的感觉去感知和操作物品,他可能把太阳涂成绿色,把头画得比身体大。家长要尊重宝宝的思维,不要以自己的想法来取代宝宝,呵护宝宝开放的大脑思维活动。
正巧,在一次社区举办的早教讲座上,安琪妈获悉了一个新名词:放养教育。以前安琪妈只知道对动物可以实行放养,但是对宝宝的放养还是头一回听说。什么是放养教育呢?好学的小妈赶紧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
点击“放养教育”
所谓放养教育,就是尽量让孩子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多一点的地方进行感性和理性的练习、指导。就像牧民放养草原马,任由小马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奔跑吃草,长成大马。假如把“马”放在圈里养,有人喂水添料,晚上再加夜草,一切都由人来包办,从小就被训练得规规矩矩的,这种马哪还有个性和战斗力呢?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既成的规矩模式,让宝宝从小就生活在温暖的港湾,接受着温文尔雅的文明教育,从来没有机会自己去感触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那么发展宝宝的创造力又从何而谈呢?
所以不要把宝宝禁锢在几平米的家庭游戏空间,带着宝宝多出去接触新的事物,新的小朋友,给宝宝应有的自主权,选择他想要的快乐模式,解决属于孩子们自己的问题。
放养教育,为成长加分
加分指数1: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终于离开了一直“窝”着的家,视野一下子开阔了,有山,有水,有小桥……大自然永远是最生动的课堂。有太多新鲜的事物吸引着宝宝的眼球,蹦蹦跳跳,忙得不亦乐乎。只要宝宝在你的视力范围内,就不要轻易打扰他探索自然的“工作”,他会用他的小手、眼睛、鼻子、耳朵来感知这个神奇的世界,然后兴奋地向你“汇报”,你会发现,宝宝突然间长了很多见识。这比正襟危坐地在家里传授给他科学知识可有效多了。
加分指数2:增加独立思考的空间
没有了太多规矩的束缚,宝宝变得更加自由,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接触到更加新鲜的事物。也许,宝宝会因为调皮而被摘掉一直以来的“好孩子”、“乖孩子”帽子,但是却拥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相比那些“好孩子”,调皮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要更强,情商更高,良好的心态与冒险精神将为他将来的成长道路作好铺垫。
加分指数3:勇敢面对困难
也许家长都会担心给宝宝太多自由,他们就会摔跤、磕伤。可是有哪个孩子在会走路以前没有摔过跤呢?只要没有生命危险,就不要阻止孩子,也不要吓唬他。没有人会天生喜欢疼痛的感觉,宝宝也是,他也不希望自己摔倒,因此,他自己一定会格外注意。而退一步讲,即使真的摔倒了,最多破点皮儿,又有什么呢?这次摔了,他就有了一次摔倒的经验,对他日后的成功不是更有利吗?
加分指数4:快速融入集体氛围
宝宝在一天天长大,他也会有自己的社交圈。他有权选择交朋友,也有权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他缺少的只是大人给他交朋友的机会。让宝宝接触更多的集体活动,可以让他更早地学习与人交往。大人不需要过多地去干涉,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处事方法,就让他们做一次主吧。即使小伙伴之间不开心了,也无需过多担忧,这是他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相信你的宝宝可以圆满解决问题。
专家教你如何“放养”
独生子女容易被“圈养”,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和挫折,“放养”教育则提倡家长带着宝宝走出家庭,融入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之中,为宝宝提供宽广的成长空间,这是一种科学的、开放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放养”的宝宝让家长更放心,他的人生起点也放飞得更高。善于“放养”的家长能够较好地解放宝宝的全部身心,做到放手、放脚、放眼、放脑。
放手:宝宝的智慧“长”在手指尖上,他的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直接刺激大脑的发育。除了鼓励宝宝涂涂、剪剪、写写、画画以外,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为他提供大量的锻炼机会。例如,逐渐培养宝宝自己拿勺用筷,自己穿衣系扣,自己收拾整理,这些生活自理活动都会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程度,因此,家长平时要减少包办代替,鼓励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虽然他做得不够完善,也要给他自己尝试的机会。家长放手得越多和越早,宝宝的进步将会越大。
放脚:1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蹒跚学步,这意味着宝宝探索世界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主动性,这时候的宝宝特别喜欢自己走、自己跑,可是不少父母担心宝宝摔着、伤着,就限制宝宝的身体运动。实际上,宝宝的大肌肉运动涉及到大脑与身体的协调性,促进宝宝自信心与好奇心的发展,因此家长应该支持宝宝放开脚步大胆探索。
放眼:眼睛是宝宝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让宝宝走出狭窄的生活空间,放眼观察大自然。阅读图画书,会使他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为提高他的思维水平打下基础。
放脑:宝宝没有先入为主的思维限制,他常常按照自己的感觉去感知和操作物品,他可能把太阳涂成绿色,把头画得比身体大。家长要尊重宝宝的思维,不要以自己的想法来取代宝宝,呵护宝宝开放的大脑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