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STS教育实施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7n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人类遗传病”一节课的开展作为教学案例,就新课程理念下STS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及在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几点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教学中注重渗透STS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 STS教育 高中生物 实施策略
  当今社会,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冲击着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体系。另一方面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界存在负面影响,引导学生理解STS,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结合人类遗传病一节的教学情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挖掘新教材的相关内容渗透STS教育,并对实施过程中的几点策略做相关的介绍。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与“伴性遗传”联系较密切。知识目标明确,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学,并用概念图对遗传病加以概括分类。本节课内容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节课要注重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
  2.教学对象
  我任教的是高二年级文科班学生,对于生物2《遗传与进化》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虽然他们对“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很感兴趣,但这种兴趣仅停留在表层上,是感性的、暂时的,很容易消失,教师若要让这股热情来得热烈和持久,就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技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课堂教学中STS教育的实施策略
  1.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STS栏目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一个具体实际情境的描述(即案例),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新教材在讲述“单基因遗传病”时介绍了“苯丙酮尿症”的病因及危害,我在教学中引用了《深圳周刊》报道的一则真实的故事。
  一位两岁时被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的女孩,神经系统遭受损伤,4岁时的智力不及同龄儿童的一半。苯丙酮尿症患者是真正意义上不食“人间烟火”者,能吃的食物仅西红柿。目前,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是全世界治疗苯丙酮尿症唯一的方法。所以,让女孩延续生命的食物全是化学产品,近些的在北京,远些的则在日本和美国等地。
  在欧美国家,多数苯丙酮尿症的患儿能受到很好的照顾与关注,他们成人后,除了自带饭盒进餐外,与别人没有任何区别。有许多患者还当上了医生、律师,甚至是记者。但在我们国家,没有一家幼儿园愿意接收这位患病的小女孩。
  紧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假设了一则事例:小A怀孕六个月时,去医院做产前诊断,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胎儿为苯丙酮尿症患者,面对选择小A非常痛苦,到底是引导流产还是生下来?你的建议是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
  A组:引导流产。否则会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三方造成负担,对后代也有隐藏危害。B组:生下来。胎儿也是生命,每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剥夺一个生命的存在。C组:婴儿出生以后,医生可以给患儿配置一份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营养餐饮,这样就可以避免婴儿体内苯丙酮尿的积累,这个孩子的神经系统可以正常发育,长大后也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然后我们又进一步假设,若该胎儿顺利地生下来,这个孩子也按照B组描述的方式健康成长了,设想这个孩子面临的生活,他应该将自己的健康情况公开吗?
  课堂上,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引导思考与讨论,渗透关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上交锋,使学生在交流中增强对问题的认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并激发创造潜能,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双重性,在应用现代技术时要考虑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
  2.问题讨论法渗透STS教育
  问题讨论法是指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在教师主导下的以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辛苦收集的资料,教师的评价指标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它的参考价值。因此,我特别设计了一场小型辩论赛,辩论主题是“HGP对人类的影响利大于弊”,学生先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小组代表参与全班的正方反方大辩论。教学反馈效果非常好,正反两方辨手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技术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展开了激烈的陈述,赢得了全班学生的阵阵掌声。
  三、课后反思
  STS教育贯穿整个高中生物课程中,在人教版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人教版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也以多种形式体现出,有的以栏目的形式出现,如“资料分析”、“资料搜集和分析”、“科学、技术、社会”,有的结合具体内容和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渗透,有的以语言直接讲述,有的以思考题或拓展题形式出现。
  参考文献:
  [1]盛凤娟.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10).
  [2]赵飞朋.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J].华章,2011(25).
  [3]赵建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1(6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教学为案例分析在学生探究学习中教师的作用,研究在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探究学习 教师作用  一、 主题与背景  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中,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指让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归纳等方法经历“发现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出现的冠心病,既有一般冠心病的共性,也有其作为糖尿病并发证的特殊性,以往治疗多从糖尿病和冠心病两个方面治疗,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环节。
《对世界说》节目广泛吸引了关注国际趋势、中国道路和人类未来的人群.站在时代的交叉点,肩负媒体的使命感,面对中国文化自信传播的需求,大胆创新,《对世界说》成为中国高端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足够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在义务教育阶段,微粒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化学基本观念。只有掌握了微粒观,才可以加深对其他化学概念的理解,甚至可以说,它是其他化学知识获得和应用的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的重要性,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微粒观 重要性  1.在初
背景: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植物,采用干燥的根入药。别名山膝、金不换、田三七、田漆、田七、参三七、血参、人参三七、滇三七,是名贵的中草药。三七具
目的:探讨对老年中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方法完成治疗后对疗效、并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06月~2019年01月收治的70例老年中风偏瘫侧股骨颈骨
目的:对在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牙髓牙周病变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和分别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高中生物课本中有许多内容比较抽象,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很难与其很好地衔接,这就给高中的生物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高中生物教师如何让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思维留在课堂上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我终于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现与广大同行一起分享。  一、上好开学的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绪论部分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
摘 要: 传统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存在问题。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工夫,多方面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整体能力。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兴趣培养 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高中生物课内容较为抽象,教学内容也较为复杂,一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缺少兴趣,这些都成为生物学教
摘 要: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础,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制订计划,加强实验目的建设,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正视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从而真正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延伸性。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实验教学 延伸性  生物是高中理科课程中一门重要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在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