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虽然已历经十年时间,但中国教育依然不如人意,应试教育仍以其惯性力量向前滑行,因此,教育改革只能负重探索、艰难推进。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有志于语文课改的实践者都在苦苦思索着:语文教育究竟“路”在何方?《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语文面对着博大的中华文化,面对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同时,文化对人的熏陶感染作用、生活对人的砥砺历练作用,都会因人的独特体验而显示出多元价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坚持走开放之路。
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向开放?笔者认为有三条重要路径:
一、向生活开放,走感性语文之路
生活是什么?生活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是理想的诗篇,是人生的画卷。生活是水,有时会泛起粼粼波纹,有时却会掀起惊涛骇浪;生活是酒,蕴含了无数醉人的醇香,也夹杂着不少的暴烈与苦痛。但不管怎样,生活会让人经历丰富起来,让人思想成熟起来,让人意志坚韧起来,让人学会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融入了五味俱全、五彩斑斓的生活,语文才是真的,才是活的,才是有价值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学生被困在教科书和教室里,生活面太窄,对外面的世界(大自然、大社会)了解太少。语文教学亟待为学生开辟广阔的生活空间,让学生的感性生活丰富起来!
向生活开放,就是要创造机会把学生带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可以去参观大工厂,参观新农村,参观集贸市场,参观商城超市,参观幼儿园,参观敬老院,参与造林绿化,参与楼道保洁,参与社区庆典,参与民间节日,参与街道纳凉娱乐活动;走向大自然,可以去郊游野炊,去登山夺红旗,去捕鱼捉蟹追蝴蝶,去采集花木昆虫标本,去观测水土成分与资源污染情况……当然,这一切还可借助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去进行。生活丰富了,生活经验的积累也就多了,学习语文的感性基础也就厚实了。有了这种厚实的感性生活积淀,无论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还是对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向文化开放,走书香语文之路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体现语文工具性上可谓做得够扎实,然而在凸现人文性上还在患得患失,结果是费了很多精力,做了无数题目,练了无数试卷,也写了很多很多作文,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门“工具”。原因不言而喻:一是生活底子太薄,二是文化底子太薄。没有了文化的底子,这“工具”就根本无法运用自如了。因此,语文教学向文化开放已刻不容缓。
有人感慨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这话并不过火。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间社会的盛衰兴败、朝代的传承更迭、风云人物的生死浮沉、黎民百姓的悲欢离合、文化艺术的辉煌灿烂等,大都以文字典籍的形式“记录在案”。单从语文的角度看,只要有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即便不去接受学校教学,而是“独自”走进书的世界,去读史、读人、读天下大事、读世间苍生、读名家大作、读诗词曲赋,同样极有可能成为功底很深厚的“文化人”、文明人。
向文化开放,主要应该做的就是如朱永新所说的,致力于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应拥有足够规模的图书室,班级应开辟读书角、阅报处,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设计、组织形式多样、趣味浓郁的读书活动,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读书,在书中发现多彩的文化世界,激起浓烈的读书欲望,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培养健康的读书旨趣。
三、向心灵开放,走体验语文之路
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也曾针对《红楼梦》说过:“单是命意,就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表明,对于同样的文本,每个解读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它表现为感受广度、思维角度、认识深度、体验程度和情感强度都会因人而异——因此我们说感悟具有鲜明的个人性。
从这一角度观照语文教学,不难发现:我们除了不够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悟,肢解现象比较严重之外,更主要的是强求课文题旨的正统性和问题答案的标准化,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思想自由、情感自由和表达自由,生怕一旦放开,学生的理解会“走得太远”。
其实,有许多课文读音和语义方面没有太多障碍,只要稍加清理,有的甚至不需要刻意去清理,学生就能够顺利读下去,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解视角,有自己的独特发现。记得几年前笔者教学《田忌赛马》,让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受到什么启发时,学生除了说出“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把事情办好”之外,还说出了“骄傲轻敌,会把事情办糟”、“胜不能骄傲,败不能气馁”、“朋友是宝贵的财富”等许多答案,细细想来,这些答案都是极有道理的。
只有走向开放,才能使语文课程资源真正丰富起来,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生活厚实起来,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所负载的文化内涵与生命意义,最终才能使学生做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向开放?笔者认为有三条重要路径:
一、向生活开放,走感性语文之路
生活是什么?生活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是理想的诗篇,是人生的画卷。生活是水,有时会泛起粼粼波纹,有时却会掀起惊涛骇浪;生活是酒,蕴含了无数醉人的醇香,也夹杂着不少的暴烈与苦痛。但不管怎样,生活会让人经历丰富起来,让人思想成熟起来,让人意志坚韧起来,让人学会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融入了五味俱全、五彩斑斓的生活,语文才是真的,才是活的,才是有价值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学生被困在教科书和教室里,生活面太窄,对外面的世界(大自然、大社会)了解太少。语文教学亟待为学生开辟广阔的生活空间,让学生的感性生活丰富起来!
向生活开放,就是要创造机会把学生带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可以去参观大工厂,参观新农村,参观集贸市场,参观商城超市,参观幼儿园,参观敬老院,参与造林绿化,参与楼道保洁,参与社区庆典,参与民间节日,参与街道纳凉娱乐活动;走向大自然,可以去郊游野炊,去登山夺红旗,去捕鱼捉蟹追蝴蝶,去采集花木昆虫标本,去观测水土成分与资源污染情况……当然,这一切还可借助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去进行。生活丰富了,生活经验的积累也就多了,学习语文的感性基础也就厚实了。有了这种厚实的感性生活积淀,无论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还是对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向文化开放,走书香语文之路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体现语文工具性上可谓做得够扎实,然而在凸现人文性上还在患得患失,结果是费了很多精力,做了无数题目,练了无数试卷,也写了很多很多作文,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门“工具”。原因不言而喻:一是生活底子太薄,二是文化底子太薄。没有了文化的底子,这“工具”就根本无法运用自如了。因此,语文教学向文化开放已刻不容缓。
有人感慨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这话并不过火。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间社会的盛衰兴败、朝代的传承更迭、风云人物的生死浮沉、黎民百姓的悲欢离合、文化艺术的辉煌灿烂等,大都以文字典籍的形式“记录在案”。单从语文的角度看,只要有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即便不去接受学校教学,而是“独自”走进书的世界,去读史、读人、读天下大事、读世间苍生、读名家大作、读诗词曲赋,同样极有可能成为功底很深厚的“文化人”、文明人。
向文化开放,主要应该做的就是如朱永新所说的,致力于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应拥有足够规模的图书室,班级应开辟读书角、阅报处,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设计、组织形式多样、趣味浓郁的读书活动,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读书,在书中发现多彩的文化世界,激起浓烈的读书欲望,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培养健康的读书旨趣。
三、向心灵开放,走体验语文之路
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也曾针对《红楼梦》说过:“单是命意,就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表明,对于同样的文本,每个解读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它表现为感受广度、思维角度、认识深度、体验程度和情感强度都会因人而异——因此我们说感悟具有鲜明的个人性。
从这一角度观照语文教学,不难发现:我们除了不够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悟,肢解现象比较严重之外,更主要的是强求课文题旨的正统性和问题答案的标准化,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思想自由、情感自由和表达自由,生怕一旦放开,学生的理解会“走得太远”。
其实,有许多课文读音和语义方面没有太多障碍,只要稍加清理,有的甚至不需要刻意去清理,学生就能够顺利读下去,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解视角,有自己的独特发现。记得几年前笔者教学《田忌赛马》,让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受到什么启发时,学生除了说出“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把事情办好”之外,还说出了“骄傲轻敌,会把事情办糟”、“胜不能骄傲,败不能气馁”、“朋友是宝贵的财富”等许多答案,细细想来,这些答案都是极有道理的。
只有走向开放,才能使语文课程资源真正丰富起来,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生活厚实起来,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所负载的文化内涵与生命意义,最终才能使学生做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