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指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把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外显化,帮助学生把初中地理知识内隐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和认知初中地理知识的方法和步骤就是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的整合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是指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是建立在课程整合和整合点的概念上对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也即“双主体”用“整合点”的形式实现“双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有效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思想和方法设计“整合点”。教学设计、制作以形式和内容兼备,探究和导引同行,重点和难点表里的设计思路为指导分为四步完成。(1)教学设计,包括探究导引的设计和课件脚本的设计;(2)准备素材,以网络和课本素材为主,自主加工为辅;(3)合成素材,以闪烁、淡入、淡出过渡效果、动画效果、视频为主要的呈示手段,以单击鼠标、图片、视频、按钮及文字为主要的交互手段,创建探究环境;(4)美化修饰,注重画面布局、配声配乐和颜色搭配。在视频的使用上,使用Windows通用视频格式MWV,合成软件用PPT2013,课件有很好的兼容性,方便传播和使用。
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平台网络化。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应用了网络平台的互助性、互动性、高效性等优势,使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更加快捷、规范、有序、清晰。课题组统一进QQ群,主备、研备、个备的内容首先在自己的电脑上用统一的模式准备好,然后以统一的格式在群论坛发帖子,大家根据初备内容进行评论,此过程一直持续到整合点设计结束并交付实施。
3、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交互智能化。最智能的交互是人的交互,但人的交互如能结合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会更有效。在研究的过程中,除了使用PPT等常见的媒体整合软件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智能白板”,提高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效果。如在投影上利用触摸屏功能圈圈点点、拉幕蔗罩,极大地提高了交互的智能化。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的模式
整合点重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整合点有:情境建构、呈示问题,整合创新、生成内化,感受建构,巩固反馈;每个整合点又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整合方式。如《中国的民族》整合点设计片段:
教学内容:民族数量。教学流程:整合创新,生成内化。整合点:教师活动[导引]:出示教材P16第一段文字提问:中国有哪些主要的民族?数量分别有多少?少数民族中哪个民族人数最多?哪个最少?学生探究:阅读文字思考回答。整合方式:1、媒体出示扇形统计图。2、圈点主要民族。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教案和课件。教案预设教学目标和内容,解释和选择教学思路和方法,教案是课件的灵魂,是课件的说明书。课件是对教学思路的模拟、控制和记忆,是教案的骨架,有了课件就有了教学情境,有了方向,减少了思维和记忆的负担。没有教案的课件显得肤浅,没有课件的教案显得空洞。教学活动在教案的引领下,穿梭在课件的轨道中,高效而速达,知识在课堂中生成与流动才显得稳健与从容。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
1、初备。由主备人提前2天提供初稿,并发主帖,电子备课初稿和课件通过“讨论组”分发至每位组员;全体组员根据初稿补充、修改、评价,并在初稿后面跟帖。
2、研备。现场集体备课时,组员听取主备说课+演课形式的教学设计报告;根据回贴逐条讨论;现场生成新问题和解决方法或修改课件;最终统一备课内容。主备人根据研讨结果进一步整理、修改完善,确定定稿(修改内容用蓝色字体标记);定稿内容于当天集体备课结束后迅速通过讨论组分发到组员手中进行二次备课。
3、个备。全体组员根据定稿完成二次备课,对教学流程和课件进行细化、个性化等再补充和修改、完善(二次备课增加内容用红色并加下划线标记)。
4、文件名及标题格式。(1)发帖格式为:时间周次年级学科组类别课时,如2013-9-4第2周七年级地理组集体备课4课时。(2)类别包括集体备课、公开课等。(3)发帖容量为:每周的集体备课内容发在一个主帖内。当周集体备课内容最靠前课题首发,其他人跟发。
5、整合点。整合方式的描述主要包括:整合时机、整合时序、整合对象、整合平台、整合方法、整合技术、整合类型、整合意图及目标等。
五、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主要的价值及意义
1、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体现了课标的理念,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把地理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是对教育理论的充实,也是对信息理论从技术层面、工具层面、思想方法层面直接服务于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的、积极的、多角度的尝试。
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有助于中学生地理认知图式的建立,有助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有助于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从教师角度看,有助于教师尽快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是带有校本特色的研究,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的实施上都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不仅能以点带面,把类似教学策略应用到更广泛的学科教学中去,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快速推动本校的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以点带面促进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连、帮、带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是指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是建立在课程整合和整合点的概念上对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也即“双主体”用“整合点”的形式实现“双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有效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思想和方法设计“整合点”。教学设计、制作以形式和内容兼备,探究和导引同行,重点和难点表里的设计思路为指导分为四步完成。(1)教学设计,包括探究导引的设计和课件脚本的设计;(2)准备素材,以网络和课本素材为主,自主加工为辅;(3)合成素材,以闪烁、淡入、淡出过渡效果、动画效果、视频为主要的呈示手段,以单击鼠标、图片、视频、按钮及文字为主要的交互手段,创建探究环境;(4)美化修饰,注重画面布局、配声配乐和颜色搭配。在视频的使用上,使用Windows通用视频格式MWV,合成软件用PPT2013,课件有很好的兼容性,方便传播和使用。
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平台网络化。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应用了网络平台的互助性、互动性、高效性等优势,使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的设计更加快捷、规范、有序、清晰。课题组统一进QQ群,主备、研备、个备的内容首先在自己的电脑上用统一的模式准备好,然后以统一的格式在群论坛发帖子,大家根据初备内容进行评论,此过程一直持续到整合点设计结束并交付实施。
3、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交互智能化。最智能的交互是人的交互,但人的交互如能结合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会更有效。在研究的过程中,除了使用PPT等常见的媒体整合软件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智能白板”,提高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效果。如在投影上利用触摸屏功能圈圈点点、拉幕蔗罩,极大地提高了交互的智能化。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的模式
整合点重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整合点有:情境建构、呈示问题,整合创新、生成内化,感受建构,巩固反馈;每个整合点又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整合方式。如《中国的民族》整合点设计片段:
教学内容:民族数量。教学流程:整合创新,生成内化。整合点:教师活动[导引]:出示教材P16第一段文字提问:中国有哪些主要的民族?数量分别有多少?少数民族中哪个民族人数最多?哪个最少?学生探究:阅读文字思考回答。整合方式:1、媒体出示扇形统计图。2、圈点主要民族。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教案和课件。教案预设教学目标和内容,解释和选择教学思路和方法,教案是课件的灵魂,是课件的说明书。课件是对教学思路的模拟、控制和记忆,是教案的骨架,有了课件就有了教学情境,有了方向,减少了思维和记忆的负担。没有教案的课件显得肤浅,没有课件的教案显得空洞。教学活动在教案的引领下,穿梭在课件的轨道中,高效而速达,知识在课堂中生成与流动才显得稳健与从容。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
1、初备。由主备人提前2天提供初稿,并发主帖,电子备课初稿和课件通过“讨论组”分发至每位组员;全体组员根据初稿补充、修改、评价,并在初稿后面跟帖。
2、研备。现场集体备课时,组员听取主备说课+演课形式的教学设计报告;根据回贴逐条讨论;现场生成新问题和解决方法或修改课件;最终统一备课内容。主备人根据研讨结果进一步整理、修改完善,确定定稿(修改内容用蓝色字体标记);定稿内容于当天集体备课结束后迅速通过讨论组分发到组员手中进行二次备课。
3、个备。全体组员根据定稿完成二次备课,对教学流程和课件进行细化、个性化等再补充和修改、完善(二次备课增加内容用红色并加下划线标记)。
4、文件名及标题格式。(1)发帖格式为:时间周次年级学科组类别课时,如2013-9-4第2周七年级地理组集体备课4课时。(2)类别包括集体备课、公开课等。(3)发帖容量为:每周的集体备课内容发在一个主帖内。当周集体备课内容最靠前课题首发,其他人跟发。
5、整合点。整合方式的描述主要包括:整合时机、整合时序、整合对象、整合平台、整合方法、整合技术、整合类型、整合意图及目标等。
五、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主要的价值及意义
1、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体现了课标的理念,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把地理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是对教育理论的充实,也是对信息理论从技术层面、工具层面、思想方法层面直接服务于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的、积极的、多角度的尝试。
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有助于中学生地理认知图式的建立,有助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有助于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从教师角度看,有助于教师尽快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是带有校本特色的研究,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的实施上都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不仅能以点带面,把类似教学策略应用到更广泛的学科教学中去,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快速推动本校的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点设计”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以点带面促进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连、帮、带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