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 和治 和顺 和美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反映了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整体关注,对学校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在新的时期,如何凝练办学特色,打造特有的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不少中小学校努力追寻的目标。我们想在学校多年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以“四和”理念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学校文化品味。精神文化,突出“和谐”,;制度文化,突出“和治”;行为文化,达到“和顺”;物质文化,达到“和美”。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和谐发展的保证,我们通过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确立建设内容与策略,塑造具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关键词】和谐和治和顺和美学校文化品味
  真正的教育必须根植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必须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背景。“四和”理念即和谐文化,是以正文化为主体的、健康而又多样的文化整合。和治是以和谐为基础达到和而不同。和顺文化体系以“做事求和,以和求顺”为精髓,以“人和、利和、物和、心和”为主要内容。“和美”就是把和谐而美、美而和谐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优化育人环境,造就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四和”教育的基本使命就是围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三者关系,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让学生快乐成长。力求学校师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是浑然天成和谐和美的;师生与社会各界和家长的相互回应是和谐和美的;学校领导与全体教职员工的关系是和谐和美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是充满情趣和谐和美的。
  2006年4月《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打造学校文化品味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师生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建设的需要。
  我们认为可以将“四和”校园文化建设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与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改革等时代要求相结合,实践和研究出一种符合和谐社会标准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四和校园文化”。为了进一步挖掘“四和”教育理念的内涵,使“四和”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四和”教育理念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品质,我们提出了“四和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这一理念。我们通过深入思考、总结、酝酿、提炼学校文化品味,从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一般来说,学校文化包含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一、“和谐”是学校的精神文化
  如何尽快形成学校的团队精神,这是学校能不能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极力推崇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学校管理以教师为本,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确认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发展人、完善人、塑造人”,坚持运用“规范管理为重点,人际和谐为关键,以人为本为核心,平安校园为基础”的机制实施学校管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愉快合作、奋发向上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做到班子有志气、队伍有士气、工作有生气、集体有正气。建立一种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制,营造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作用而充满成就感、幸福感的氛围。
  我们深感人格魅力与党性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努力实践“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向管理要质量”, 努力积淀管理理论。经常勉励自己:登高望远,先学先行,学无止境。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学校管理理论,平时,经常阅读教学理论和教育管理方面的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待人处事突出“真诚”二字,遇喜不亢,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中和为贵。任何时候都顺事理,该理智的时候理智,该动情的时候动情。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管理中。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时时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努力为教师营造了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教师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耐心扶助、细心体察,做到思想工作倾注情,物质激励富于情,精神鼓励满含情,困难慰问表真情。
  二、“和治”是学校的制度文化
  学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因为管理的核心是人,主体是教职工,所以在学校管理的链条网络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遵循人效原理,结合学校实际,始终坚持以发挥师生效能为手段,以塑造新人为目的,拓展学校工作新局面。
  现在,农村学校随着生源的减少,普遍出现了教师富余现象。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管理职能,有效缓解学校逐步出现的人事超编现象和教职工专业结构失衡问题,我们通过教代会推进并完善教职工绩效工资制,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学校教学工作和服务工作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教职工绩效工资制不仅是形势所趋,更是学校科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教师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某项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而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一定会推进学校工作的前进。在教职工绩效工资制下,我们需要有这种自我效能感强的教师为学校服务。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培养教师积极的工作情感、意志和态度。为此,我们推行了《学校绩效考核办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每学年下发《教师素质发展手册》,以此为平台,建立教师档案,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从而促进教师整体效能的发挥。
  现在,学校上下同心,干群一体,实现了“和治”的局面。
  三、“和顺”是学校的行为文化
  学校要生存就要发展,要发展就要竞争,竞争要靠实力,实力是干出来的。用文化管理学校,就要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的本质,不是口号,不是建筑,不是制度,而是“心理契约”,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的心理契约。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走入课堂,倾听师生的声音和需求;带着“眼睛”进课堂,观察教学中的种种现象;带着“头脑”进课堂,思考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善于倾听、善于调研、善于思考、善于分析,才能获得真实的教学信息,才能作出科学实效的教学决策。只有这样,才真正拥有教学领导力。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摇篮,也是校长必须关注的焦点。”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原点,在变革“课堂”的同时,变革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促进师生的协同发展。我们深知:“课堂生活是校长履行使命和推动学校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是校长个体成功与师生群体进步相协调的最佳生长点,也是提高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经脉所在。”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带领教师深入课堂、研究课堂,走出了一条“减负提质”的内涵发展之路。联系政教处,努力锻造“红、蓝、绿”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红色”德育、“蓝色”德育、“绿色”德育),引导全体学生塑造多姿多彩的人生;扎实开展“富脑工程”,引领教师全面提升德育教育水平;沉心采取“全位教育”, 为每位学生健康成长提速。
  面对我校所处城郊结合部的地理位置,导致部分生源的流失,我们立足本地,从源头抓起,开展教师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稳住生源、吸引生源。每学期都对学科进行质量监测,召开学科教师专题研讨会,与大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平时与教务处一起,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质量调研的力度,分析教学现状,指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想办法挤出资金作为教师教学奖励和学生奖学金,给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提供经费保障。这样,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和美”是学校物质文化
  以校训校歌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学校内部环境建设,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我们争取机会,筹措资金,建起了校园宣传长廊,学生的绘画作品装裱后,挂在教学楼每间教室的墙壁上。在学校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注重环境建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在成长,师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也能够逐渐发展起来。学校一草一木的设置,一花一景的搭配,都使整个校园体现着浓厚的人文氛围,美好的环境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能于无声处发挥其规范学生言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让优美的环境成为育人的无声老师。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研究制定了学校外部环境的绿化美化方案,从功能和美化两方面入手,以较少的花费达到较好的效果,基本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去年下半年,我们在校园种植了一大批桂花树,这样一来,校园内的花木做到了花期交错衔接,色彩搭配合理,高低错落有致;乔木、灌木、草坪有机结合,构成了学校绿化美化建设的三个梯度,使整个校园的环境繁简有序、错落有致,一年四季都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整个校园掩映于花团锦簇、树木丛生之中,环境文化浸润感染人。
  我们学校自建校以来,通过深化素质教育,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开发学生的禀赋潜能和思想智慧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一直以来,我们把“爱与责任”镌刻在自己的人生词典中,坚持把“四和”的文化管理模式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每个角落,岁月轮回,时代变迁,多年的追寻与积淀逐渐使学校彰显出属于我们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一位称职的校长,不是仅仅靠制度去管理人,约束人,而是要以文化去熏染人,成就人。
  在“四和”理念的指引下,构建“和谐”的精神文化,创建“和治”的制度文化,打造“和顺”的行为文化,营造“和美”的物质文化,拓展师生多元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优化育人环境,陶冶情操,孕育优质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人文校园、温馨家园、幸福心园、品牌名校。同时,建构具有深远内涵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环境文化,以打造学校文化品味为契机,以民主思想管理学校,以文化增强学校竞争实力,提升学校文化层次,使学校成为一个和谐、和治、和顺、和美的集体,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赵中建主编. 学校文化[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谢翌,马云鹏. 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01)
  [3] 孙瑞峰.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J]. 考试周刊. 2011 (92)
  [4] 王奇宇.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J]. 大众文艺. 2011 (23)
其他文献
“给三角形作高”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 中的教学内容,关于如何给三角形作高, 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书中第142页上对如何作高只有简单的几句话:“选择画好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然后指出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底和高。最后请学生思考、操作‘你还能在三角形内
【摘要】阅读是小学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小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小学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开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就必须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的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思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设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 阅读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最
【摘要】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成为新课标“四基”中的一个关键点,吸引了众多教师的目光。特别是在今天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标改革,关于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是成了一个热点。在我看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引导和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过程,对于充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基本活动经验信息技术发散思维  新版小学数学新
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作为教师,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呢?  一、善待“错误”,让“错误”放出光彩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存在许多缺点。
[摘要]在课内比教学中通过听、评其他老师的课,以及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感觉到小学生在计算方面较多问题,是目前小学生学习存在的普遍现象,探讨其解决方法是很必要的。我也从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分析了一些原因,并从加强训练与提高计算能力,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一丝感悟。  [关键词]:计算能力 基本训练 学习习惯 解决策略、感悟  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小学生的一
【摘 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语中带动学生开展阅读,在初中阶段培养好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出他们对待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信心。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们对英语具备好的语感以及标准的语音、声调和书写基础,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帮助他们具
【摘要】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语言习惯,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本文针对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语言习惯,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本文针对目前英语
【摘要】随着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已经迫在眉睫。结合中职数学学生的现状,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教学前,必须要做好“学情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做中学”,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并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适当的时候加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课堂实效 教学设计 学生为中心 做中学 信息技术  在
【摘 要】利用已有资源,优化农村教育环境,让农村孩子在一个健康、和谐、温暖的环境中健康发展,使其真正成长为祖国的花朵。在少年宫独特的环境中,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让学校各具特色,逐步达到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最终目的。鉴于"柳河学校乡村少年宫"在各种课外活动举办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此,根据学生学习结果与实际教学发展要求,计划将乡村少年宫活动上升为校本课程的制定高度,从实
【案例背景】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透过语言文字,品味其中蕴涵的情感,是情感类文本教学的必由之路。  语文教学包含“语”与“文”,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写作,然而这一切取决于教师能否抓住学生心理,以情感为主脉络,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挖掘文本内在情感,领悟文本真谛。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的敏感期,尤其是小学中段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