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辞发,触动学生敏感的心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b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透过语言文字,品味其中蕴涵的情感,是情感类文本教学的必由之路。
  语文教学包含“语”与“文”,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写作,然而这一切取决于教师能否抓住学生心理,以情感为主脉络,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挖掘文本内在情感,领悟文本真谛。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的敏感期,尤其是小学中段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审美能力,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在一堂堂语文课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然而,在语文常态课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强加于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在课堂上意气风发、激扬文字,而学生却无动于衷,激发不了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可见,如何寻找文本有效的情感激发点,触动学生敏感的心灵,有其必要性。
  【案例描述】
  案例1:《去年的树》
  一、激情导入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生:去年的树。
  师:我们将会认识这样一对好朋友,它们不是人类,但是它们的友情却弥足珍贵。
  二、初读感知
  师:孩子们,现在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述了什么内容。下一环节我们一起来接龙讲故事。
  师:我们要讲的故事叫做《去年的树》。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谁来接着讲————
  生1: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鸟儿唱。
  ……
  生6: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鸟儿唱起去年的歌给灯火听。唱完后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师:讲故事的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自己的感受融进了故事里。这次请大家默读课文,把那些让你感受深刻、能够引发你思考的内容勾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做好批注。
  师:这篇童话故事除了小鸟和大树,还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生1:树根
  生2:大门
  生3:小女孩
  师:他们还会说话呢,这种写作手法叫做?
  生:拟人
  师:这也是童话的一大特点。
  三、细读品味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数数这些角色之间共有几组对话?
  生:四次。
  师:同学们找对了,说明你们读书非常认真仔细。
  师:出示第一次对话,师引读,练读。
  师:出示三组对话,练读。
  【分析与思考】
  这是我执教四上语文《去年的树》时的教学片段。通过反复磨课,我力求备好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并写了一份完备的教学实录稿,自认为万无一失。因为我相信自己朗读的能力,我肯定能带领学生感受树与鸟坚贞不移的友情。
  然而,真实的课堂与我想象的截然相反。无论我用饱含深情的话语讲述,用充满焦急的心情示范演读,学生的反应非常平静,如同一湖清水,没有涟漪,也没有高潮。他们平淡地讲述一个真切的故事,并且聪明地套用我的语言回答问题,看似非常完美,但没有从自身角度感受这段真挚的友情,无法触动心灵深处真实的声音。
  一上完课,我深刻意识到这堂课缺乏有效性,没有生命力,没有抓住文本精髓。我迫不及待地与指导师交流,并翻阅名师的视频、教学实录,渴望寻找到教学情感类文本的有效方法。我发现情感类文本教学,做到“情动辞发,触动学生敏感的心灵”后,接下来的环节才能如水到渠成,浑然一体。
  一、 以“情”为线,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学生的情感真实细腻,当他们阅读情感类文本时,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作为一名独立的阅读主体,他们渴望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倾听同伴的心声。
  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者,不能替代学生去感受,更不能向学生强硬施加感受。当我观看《慈母情深》教学视频,我被师生间融洽的氛围所打动,也认识到以“情”为线索的重要性。
  案例2:《慈母情深》( 王崧舟)
  师:当慈母两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中会闪过怎样的画面?生:母亲在为儿女辛勤的工作。
  生:母亲带着一群儿女在玩。
  生:母亲在灯很暗的时候为我补衣服。
  师:你们注意到了老师在慈母情深的深下加了一个着重号,为什么?生: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对孩子的情很深。
  生:梁晓声对母亲不是一般的感情,而是非常深厚的感情。
  师:如果不经王老师的提醒,你对这个深字有独特的感觉,那你就有一种独特的语文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你的脑中会闪过怎样的画面?”“你们注意到了老师在慈母情深的深下加了一个着重号,为什么?”等话语中,可以看出王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他用平实的话语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并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此时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他与学生一样,沉浸在安全和谐的氛围中,诉说着情感的印记。
  诚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领导者,但高效和谐的语文课堂犹如弹奏琵琶曲,首先要有引子来奠定全曲的抒情基调。让学生通过情感这条脉络,倾听师生共同协作的曲子。如果在导入过程中,生硬的说教语言,会使学生反感,让他们对文本失去好感。所以,教师要运用质朴深情的语言,引发学生共鸣。有效的课堂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文本,感受心灵的震撼。
  二、 以“词”为本,弦弦掩抑声声思
  解读情感类作品时,需要着重抓住关键词,进行延伸拓展。当我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学生回答到鸟儿“天天”给树唱歌,可见鸟儿是遵守承诺,我却没有将“天天”延伸开,没有让学生想象鸟儿无论在风和日丽、狂风暴雨或是艳阳高照时,天天为树唱歌的动人场景,没有让学生感受鸟儿“一定”会回来的坚定。   可见,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充分预设学生的回答,并适时抓住学生的发现点拨指导,给予学生发现问题的成就感相当重要。然而,在默读环节,学生读完并写好批注后,我还是没有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谈谈印象深刻的词语或者句子,而是出示重点词语和对话,扼杀了学生充盈的情感,因为在默读、写批注后正是最佳交流机会。我明显感觉到,在这一环节后,教学的情感渐入滑坡,学生跟着我的感觉走,却没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王崧舟老师在解读文本时,围绕一个“深”字,深入细致地剖析,让我对“以词为本”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藏在“震耳欲聋”声音里的“深”,藏在对母亲的刻画中的”,藏在四个“立刻”中的“深”,藏在母亲“塞”钱动作里的“深”,藏在我的成长中“深”,这五处词语的解读,使课堂节奏环环相扣,教师与学生探讨词语的妙用,共同感受平凡词语中的闪光点。
  两个案例相互对比,教学效果呈现出巨大反差。究其原因,是我没有抓住“以词为本”来解读课文,没有形成一整套体系。失败的教学过程,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以词文本”不是空谈,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来源于文本,却高于文本。它要求教师深入研读文本,寻找关键词,联系上下文铺开一张教学网。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对词语的深入解读中感受文本内在的价值,感受弦弦掩抑声声思的美妙琴音。
  三、 以“辞”为源,说尽心中无限事
  情动则辞发,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线,他们的感受,他们真实的语言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课堂。青年教师罗才军老师的 《伯牙绝弦》,对“学生之辞”与“教师之辞”进行了深刻诠释。
  案例4《伯牙绝弦》(罗才军)
  师:伯牙得遇钟子期什么感觉?
  生1:伯牙得遇钟子期非常高兴。
  师:非常高兴,怎么说的?
  生1:善哉善哉,世上知音唯有钟子期也。
  师:真有古文的味道,寻寻觅觅原来你就在这里,世间知音唯有钟子期也!真妙。
  生2:伯牙得遇钟子期非常兴奋,他感慨道:“善哉善哉,此人知我所志,明我所念,真乃知己也。”
  师:真乃知己也,真棒啊,谁再说说?
  生3:善哉善哉,终有人懂我心,懂我志向,懂我胸怀,懂我者,钟子期也。
  师:相识满天下,知音却只有这么一个呀!
  生4:善哉善哉,吾终有知音,此乃好事,吾不用孤也。
  听完这堂课,我意犹未尽。罗老师与学生们合奏的曲子琴音缭绕,优美舒缓。这是六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在上课结束时,师生充满文言气息的对话,仿佛带领我们进入了伯牙与子期的世界。当学生说出“善哉善哉,终有人懂我心,懂我志向,懂我胸怀,懂我者,钟子期也”时,教师不是用“你说的太精彩了”来赞扬,而是用一句“相识满天下,知音只一人”来合奏,一唱一和如此自然。
  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语比较单一,没有与文本紧密结合,脱离了学生的实践,仅仅用“你的情感真丰富”、“看来你已经读懂了鸟儿的内心”、“你说的真棒”等,缺乏深度与广度。同时,我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用“辞”上下功夫,博古通今不是单单对哲人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涉猎古今作品,丰富内在涵养,让语言变得灵动。
  【诠释】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中段语文情感类文本的教学策略亦是如此。但课堂如何设计,不能离不开“情动辞发,触动学生敏感的心灵”这条思路,相信以“情”为线,以“词”为本,以“辞”为源,可以为教学打开更加宽广的天地。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今天,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求知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无疑是我们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如何根据数学的这一特点结合学生思维的实际,提高数学教学效益,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和加强数学实践课的教学,变知识的抽象性为生动、形象的具体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能力,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的最有效工具。通过实践活动,个体在大脑中形成形像概念,进而形成对事物的实质认识,通过实践活动再检
“给三角形作高”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 中的教学内容,关于如何给三角形作高, 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书中第142页上对如何作高只有简单的几句话:“选择画好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然后指出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底和高。最后请学生思考、操作‘你还能在三角形内
【摘要】阅读是小学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小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小学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开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就必须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的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思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设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 阅读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最
【摘要】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成为新课标“四基”中的一个关键点,吸引了众多教师的目光。特别是在今天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标改革,关于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是成了一个热点。在我看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引导和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过程,对于充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基本活动经验信息技术发散思维  新版小学数学新
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作为教师,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呢?  一、善待“错误”,让“错误”放出光彩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存在许多缺点。
[摘要]在课内比教学中通过听、评其他老师的课,以及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感觉到小学生在计算方面较多问题,是目前小学生学习存在的普遍现象,探讨其解决方法是很必要的。我也从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分析了一些原因,并从加强训练与提高计算能力,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一丝感悟。  [关键词]:计算能力 基本训练 学习习惯 解决策略、感悟  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小学生的一
【摘 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语中带动学生开展阅读,在初中阶段培养好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出他们对待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信心。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们对英语具备好的语感以及标准的语音、声调和书写基础,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帮助他们具
【摘要】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语言习惯,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本文针对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语言习惯,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本文针对目前英语
【摘要】随着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已经迫在眉睫。结合中职数学学生的现状,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教学前,必须要做好“学情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做中学”,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并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适当的时候加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课堂实效 教学设计 学生为中心 做中学 信息技术  在
【摘 要】利用已有资源,优化农村教育环境,让农村孩子在一个健康、和谐、温暖的环境中健康发展,使其真正成长为祖国的花朵。在少年宫独特的环境中,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让学校各具特色,逐步达到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最终目的。鉴于"柳河学校乡村少年宫"在各种课外活动举办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此,根据学生学习结果与实际教学发展要求,计划将乡村少年宫活动上升为校本课程的制定高度,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