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是把握新时代新要求的客观需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对推进新时代反腐败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把握新时代新要求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样一个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中国的基本现状和反腐败发展趋势的重要判断,是正党风、强作风、树新风的重要依据,是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重要指导。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结构性挑战、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发展失衡等风险加剧,这些不确定性给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众多风险和挑战中,腐败问题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前途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在面对新挑战、处理新问题时,我们虽然已经形成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实现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党中央带领全党同志化解风险、解决矛盾的强有力保证。新形势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先后制定落实并在全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时坚定不移地反对和惩治腐败。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另一方面,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诛一恶而众恶惧”,党中央对反腐败的态度是坚定的,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让反腐败没有禁区、没有特区、没有盲区,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错必纠,压缩腐败现象生存空间,厚植廉政文化土壤,涵养党内政治生态。同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还是怕得罪十三亿人民?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反腐败斗争就应该以顽强的意志,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重拳出击,让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是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驾护航。破除宗派主义、码头文化是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肃政治纪律;对腐败零容忍,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查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斩断权钱交易关系网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遏制“四风”问题的蔓延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廉政文化教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清除利益集团是为改革创新清淤通航;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严格人事选用机制,杜绝跑官要官是在为吸引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添砖加瓦;强化作风建设是密切联系群众,发展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海外追逃追赃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此外,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加强制度的设计和完善,指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體系是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权力运行体系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完善,党中央先后出台和修改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法规,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坚持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相结合,为党员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标准,明确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推进权力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完善机制、创新方式、畅通渠道,不留“暗门”,不开“天窗”,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柳 絮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把握新时代新要求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样一个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中国的基本现状和反腐败发展趋势的重要判断,是正党风、强作风、树新风的重要依据,是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重要指导。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结构性挑战、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发展失衡等风险加剧,这些不确定性给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众多风险和挑战中,腐败问题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前途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在面对新挑战、处理新问题时,我们虽然已经形成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实现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党中央带领全党同志化解风险、解决矛盾的强有力保证。新形势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先后制定落实并在全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时坚定不移地反对和惩治腐败。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另一方面,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诛一恶而众恶惧”,党中央对反腐败的态度是坚定的,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让反腐败没有禁区、没有特区、没有盲区,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错必纠,压缩腐败现象生存空间,厚植廉政文化土壤,涵养党内政治生态。同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还是怕得罪十三亿人民?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反腐败斗争就应该以顽强的意志,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重拳出击,让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是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驾护航。破除宗派主义、码头文化是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肃政治纪律;对腐败零容忍,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查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斩断权钱交易关系网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遏制“四风”问题的蔓延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廉政文化教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清除利益集团是为改革创新清淤通航;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严格人事选用机制,杜绝跑官要官是在为吸引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添砖加瓦;强化作风建设是密切联系群众,发展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海外追逃追赃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此外,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加强制度的设计和完善,指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體系是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权力运行体系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完善,党中央先后出台和修改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法规,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坚持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相结合,为党员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标准,明确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推进权力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完善机制、创新方式、畅通渠道,不留“暗门”,不开“天窗”,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柳 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