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贵州铜仁市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总数达13处,居世界第一。
在国内,从国家到地方也都在积极开展“申遗”,并且还有持续升温的趋势。其中,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为主,这无不体现了当代中国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日益认同与重视。较之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突出的是非物质属性,更多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目前,中国“非遗”包括传统口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技艺、礼仪、体育等多个门类。
就中国“国饮”——茶来说,主要是制茶技艺,在“非遗”名录中,被归为传统技艺类,另有与茶密切相关的茶器(陶瓷)烧制技艺、茶艺茶礼等,分属于传统技艺和传统礼仪。茶,原产于中国,被誉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第五大发明”,拥有绿、白、黄、青、红、黑、花等茶类及数干种名优茶。它们的创制,是先民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也是农耕文明时代优秀成果的代表,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甚至还影响了世界。因此,从古至今,制茶技艺对于推动茶业、茶文化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作为首个也是当年唯一一个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錄的名茶。随后,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云南普洱茶、祁门红茶、福州茉莉花茶等历史名茶也相继申遗成功。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机制,列入地方“非遗”名录的名茶更是品种繁多。 “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即“非遗”因人而活、因人而兴,而非是束之高阁、仅供参观的文物。在每一项精湛的制茶技艺背后,都有一双勤劳的手、一种独到的思想和一个倾身事茶的身影,更有一种世代相承的匠人精神。他们是传统制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并肩负着承上启下、传帮带的责任与使命。
“申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尤其是那些濒危面临失传的文化遗产,然后才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绝非是地方政绩、形象工程或个人的生财之道。茶,是“非遗”制茶技艺的载体与物化形式。同时,茶还是一种古老的商品,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武阳买茶”的记载,在商业高度繁荣的当代,它的商品属性则更加突出。制茶技艺的“非遗”传承如果要完全规避商业化几乎不可能,也不现实,毕竟不同于歌舞、历法、民间文学等类别,制茶技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的形成所倚赖的历史土壤,皇室贡茶也好,百姓茶也罢,大多时候是功利性的。尤其是当代,传承人的身份往往很容易被拙劣的商业炒作所“绑架”,变成所谓的“产品附加值”来提高茶价,从而与申遗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这就对“非遗”的核心——传承人提出了考验:一边是代代相传的傍身之技及商业开发,一边是保护与传承,如何正确对待?二者间的度又该如何把握?
也许,范仲淹的诗句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在国内,从国家到地方也都在积极开展“申遗”,并且还有持续升温的趋势。其中,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为主,这无不体现了当代中国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日益认同与重视。较之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突出的是非物质属性,更多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目前,中国“非遗”包括传统口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技艺、礼仪、体育等多个门类。
就中国“国饮”——茶来说,主要是制茶技艺,在“非遗”名录中,被归为传统技艺类,另有与茶密切相关的茶器(陶瓷)烧制技艺、茶艺茶礼等,分属于传统技艺和传统礼仪。茶,原产于中国,被誉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第五大发明”,拥有绿、白、黄、青、红、黑、花等茶类及数干种名优茶。它们的创制,是先民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也是农耕文明时代优秀成果的代表,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甚至还影响了世界。因此,从古至今,制茶技艺对于推动茶业、茶文化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作为首个也是当年唯一一个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錄的名茶。随后,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云南普洱茶、祁门红茶、福州茉莉花茶等历史名茶也相继申遗成功。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机制,列入地方“非遗”名录的名茶更是品种繁多。 “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即“非遗”因人而活、因人而兴,而非是束之高阁、仅供参观的文物。在每一项精湛的制茶技艺背后,都有一双勤劳的手、一种独到的思想和一个倾身事茶的身影,更有一种世代相承的匠人精神。他们是传统制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并肩负着承上启下、传帮带的责任与使命。
“申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尤其是那些濒危面临失传的文化遗产,然后才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绝非是地方政绩、形象工程或个人的生财之道。茶,是“非遗”制茶技艺的载体与物化形式。同时,茶还是一种古老的商品,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武阳买茶”的记载,在商业高度繁荣的当代,它的商品属性则更加突出。制茶技艺的“非遗”传承如果要完全规避商业化几乎不可能,也不现实,毕竟不同于歌舞、历法、民间文学等类别,制茶技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的形成所倚赖的历史土壤,皇室贡茶也好,百姓茶也罢,大多时候是功利性的。尤其是当代,传承人的身份往往很容易被拙劣的商业炒作所“绑架”,变成所谓的“产品附加值”来提高茶价,从而与申遗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这就对“非遗”的核心——传承人提出了考验:一边是代代相传的傍身之技及商业开发,一边是保护与传承,如何正确对待?二者间的度又该如何把握?
也许,范仲淹的诗句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