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诗画功夫茶茶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r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2日,仙逝的漫画大师方成,1918年6月10日生于北京,享年已过100周岁。原名孙顺潮,祖籍广东中山。1935年参加“12·9”运动时开始漫画创作。
  在80余年的艺术生涯里,他用漫画激浊扬清,为民发声,以反映大众愿望和心声为使命,创作了大量关心祖国和人民命运、关注现实生活、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的漫画杰作,深受读者喜爱。其与华君武、丁聪并称“漫画三老”,以人品风骨和画品超群著称于世, “三老”之后尚无来者。
  雅俗共赏打油诗
  此间喝茶讲功夫,大把茶叶塞满壶。
  初尝味道有点苦,苦尽甘来好舒服。
  在一些茶馆里,经常能看到这首雅俗共赏、诙谐幽默、传神描绘工夫茶的打油诗。细看作者乃是大名鼎鼎的漫画大师方成。
  这是1991年新春,方成留在漫画《功夫茶》上的题画诗。画家时在汕头、潮洲欢度元宵佳节,品尝工夫茶后,即兴创作了这幅漫画及打油诗。《功夫茶》画面为二位潮汕老汉,席地对坐,左边一位背向画面,右边一位正面可见,两人举杯对品,中间为工夫茶具。线条简练,右边男人笑容可掬,是品茗之后的会心之笑,较为传神。
  诗后另附小记:
  九一年元宵游汕头、潮州,受殷勤款待,饮功夫茶有感。方成画并题。
  画家另在《漫画:碰出来的》一文中谈到此画的由来: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汕头,和汕头画家们一同举行笔会,互赠作品。我都只能画这两种人物画(指《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作者画过多次)送人。不料有一位要我画现代人物。这可是个难题,没画过!我想一下,恰好头天晚上,我见一位商店老板在店门口喝茶。正看他沏茶的方法很特别,他说这叫: ‘功夫茶’,请我尝尝。想到这件事,就好办了。立刻画两老汉对坐饮茶图。”
  相比而言,打油诗比漫画更有趣,更到位,更吸引读者。
  此画为作者代表作之一,笔者看到有三种版本,其中另两幅打油诗一样,时间落款不同,喝茶者表情、衣服颜色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画题和题诗中的“功夫茶”原称“工夫茶”,指喝茶需要工夫,现在两者并用。笔者以为以“工夫”之称名副其实,而非武林之“功夫”。
  巧比“老九”和“老七”
  方成爱茶,学生时代便与茶结缘。他曾在四川上学、工作8年,一直泡茶馆, “摆龙门阵”。但那时泡的主要是花茶、沱茶,成名后,很多朋友请他画画,他才品尝到朋友回赠的西湖龙井、峨眉山竹叶青等各地名茶。
  漫画的最大特点是讽刺和幽默。作为漫画家,久而久之,方成除了漫画,他的谈吐、讲座、文章都不乏幽默。“十年内乱”期间,知识分子都被打成“臭老九”,方成曾写过一篇茶事随筆《老九和老七》,首次巧妙地将茶叶比喻为“老七”。“老七”何来?俗语“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把知识分子在荒唐年代的“老九”称谓与茶的排行巧妙地挂起钩来,两者一臭一香,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细细品味,幽默中包含着深深的讽刺。
  方成还画过一幅《老九和老七》的漫画,画中前面的“老九”为一戴眼镜的中年知识分子,后面的“老七”头部为茶壶造型,壶嘴正冒着蒸汽,表示水正开着。“老七”牵着“老九”的一金襟,似乎在招呼主人可以沏茶了, “老九”回头顾盼,显示出两者难舍难分的缘分。
  “老七”是方成独创的茶的又一别号。
  现将方成茶事收入与钱时霖合著的《中华茶人诗描续集》一书,并为其配诗云:
  以荼漫画创新篇,此老爱茶不一般。
  老九为吾茶老七,擅长讽刺画中含。
  大幅漫画《茶馆》电影海报
  漫画多为小品,方成还画过两幅与茶相关的大型漫画,分别是《茶馆》电影海报和《陆羽煮茶图》。
  198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故事片《茶馆》时,一次方成去看望导演谢添,谢添请他为影片画一幅海报。方成认为从没画过海报,表示勉为其难。谁知谢添一口咬定,认为非他莫属。盛情难却,方成画了两星期,数易其画,终于画成。
  画面以茶旗招展的茶楼为背景,选择第三集剧终时三位老人步履蹒跚撒纸钱祭奠自己,既表达全剧“葬送三个旧时代”之主题,又蕴涵凭吊被旧时代葬送的美好事物,可谓画龙点睛。
  这是电影海报中并不多见的名家之作,如今爱好者手中的藏品一定价值不菲。
  方成记得该海报稿费60元,当时他与夫人邀请好友钟灵、谢添和副导演王振荣夫妇,四家八人下馆子聚了一次。
  激出《陆羽夜写茶经图》
  另一幅大型漫画是水墨漫画——《陆羽夜写茶经图》。
  一次,一家茶叶公司上门,请他画一幅可以装裱上墙的大型茶画。谦虚的方成表示一直画漫画,还没画过大型画作,感到难以应命。谁知此时约稿的先生也顺着他的话题,随便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 “是啊!漫画是不能上墙的”。出入意料的是,此话犹如激将法,激起了方成非画不可的创作热情——谁说漫画不能上墙?我就要画一幅让你瞧瞧!
  方成曾向徐燕荪、亚明、许麟庐、关山月、李云、马得、戴敦邦、刘仑一等很多著名书画家学过花乌、山水画,他不想按传统人物画布局,画了陆羽伏案夜写茶经,小童扇火煮茶,茶几上茶具满满当当,案旁还有一只黑白相间花猫作伴,富有生活情趣。
  他花了好几天,报废了多张宣纸,终于以漫画与水墨融合的形式,创作出一幅水墨漫画《陆羽夜写茶经图》,这是非常难得的漫画艺术境界之超越。
  著名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萧劳,欣然在漫画上题字: “煎成蟹眼和鱼眼,来涤诗肠和酒肠。”著名书画家联袂墨宝,珠联璧合,这家茶叶公司如愿以尝,大喜过望。
  方老为茶圣陆羽创作的水墨漫画艺术形象,丰富了陆羽画像文献史料。
  书画怡人延寿,漫画幽默快乐,茶饮有益身心,方老长寿显然得益于他乐天心态和诸多风趣漫画,还有茶水滋润身心和画笔。
  上述四幅茶文化佳作,与方老留下的诸多漫画杰作一样,无疑是艺术瑰宝。衷心祝愿爱画、爱茶的方老,在天堂里品赏茶饮,潇洒作画。
其他文献
在我的印象里,砖茶是遥远且神秘的。  它,从温暖湿润的南方,从一枚枚莹亮鲜活的叶子开始,几经热与力的历练,变成一块有棱有角、有香有味的砖。然后,山水迢递,一程又一程,直到西北边疆,甚至越过边境。  砖茶“家族”中,湖北的青砖、四川的康砖以及湖南的黑砖、茯砖、花砖等,都属于黑茶,唯独米砖例外,属红茶。  可以说,欧洲人对中国最初的感性认识是源于一杯红茶。这种源于中国的琥珀色液体,香气滋味令人着迷,饮
期刊
春闺(新选308)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黄旦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高香型茶树新品种,该品种于20 1 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经过  1979年秋在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资源圃,采收黄旦等321个品种自然杂交种籽并分别播种;1980—1982年对各品种自然杂交后代初选出的1 707个单株中,选出952个单株进行扦插繁育并分株系定植;1984—1988
期刊
现今的綠茶销售生命期太短了,三、四月生产,到了七、八月还没有卖完的便很难再出货,大家剩下一脸茫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鼓吹消费者追求时新绿茶,越新鲜越好,第一锅炒出来的还特别贵,所以我们不惜一切手段提前采茶,过早采摘的新芽其有效物质累积不足、承受不了繁复制作工艺,故做得特别生冷,只剩下一股叶绿素的香味。成品茶需要收放入冷冻库,否则转眼即回潮、变黄、失味,如此叫人怎么买得下手。  许次纾《茶疏》说采茶
期刊
我们吃东西或喝饮料,味道与香气是分不开的。味道由口腔(包括口腔内壁、舌头与喉头)的味觉细胞来感知,香气由脸上的鼻子(称“前鼻腔”)与口腔上颚所衔接的“后鼻腔”上的嗅觉细胞来感知,然后一起传送资讯到大脑(另外还包括了牙齿咀嚼造成的触感)。由于口、鼻是相通的,所以吃东西时是味道与香气结合在一起的。食物与饮料的享用也是味道与气味同时进行,若隔离了气味,饮食的感受是不完整的,只剩下味的感知与咀嚼上触觉的感
期刊
今天春天,本来和楼老师夫妇约好了一道去恩施访茶的,因为发生了些情况,最后没能在恩施等到他们。四月底,《谷雨访茶到茶州》的文章刚刚完成,楼老师留言说:谷雨恩施之行,原在我今春访茶计划之中……好在觉人此文,让我如历其境。  没有在茶区如约相见,今年的第一次会面,竟然是在2018上海书展——楼老师新书《寻茶记》的首发式上。在新书签售仪式上,楼老师把武夷山的茶友团向大家一一介绍,我才得知,此行除了广大的文
期刊
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成功举办。  从去年杭州G20峰会到厦门金砖会晤,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翼,以最高规格被推向世界展示它的魅力。茶元素贯穿会晤各个环节,闽茶成功地接受了各国嘉宾的检阅,这无疑是闽茶整体形象最好的一次推广。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福建茶自古就是茶之原乡,历代名茶不胜枚举。今天福建茶产业不断创新、发展,呈现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2016年福建茶叶产量占全国
期刊
2017年8月1日,天湖茶业董事长林有希签下了厦门金砖会晤赞助茶的合同,“绿雪芽”正式入选。这一天对他来说意义重大,这次的金砖会晤是个面向世界的窗口,自己的品牌能代表福鼎白茶出现是让他备感骄傲的事,他特意为此次的金砖茶做了“一壶白茶 茗传世界”的标语。  重重的审核之路  过去的七月,在林有希看来,算是公司“金砖筹备月”,四次与厦门办(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厦门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
期刊
雨窗下的孤独  农历三月的江南,梅雨天还没到,但雨水明显多了起来。每天湿漉漉的,空气里仿佛能够拧出水来。这样的日子既适合发呆,做白日梦,也容易让人陷入无边的孤独与寂寥当中。遥远的明朝,有一天,文彭就遇上了这样的天气,雨水拍打着窗外的芭蕉,文彭听着,忽然伤感起来,就给好友钱谷写信:  雨窗无事,思石翁册叶一看,有兴过我试惠泉新茶何如。彭再拜,叔宝老弟。辛丑三月十四日。  钱谷,何人也?  简单地说,
期刊
“同样的工厂设备、同样的生产人员、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工艺,跟我们平时喝到的八马茶同款、同质、同价!”  万晖榕:“金砖茶”无非是多了一个封套  “同样的工厂设备、同样的生产人员、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工艺,跟我们平时喝到的八马茶同款、同质、同价!”  “85后”的八马茶业董助万晖榕是八马参与此次厦门会晤接待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之一。3天的会晤终于圆满落幕,他也可以长长地舒口气了。  风趣幽默的他,还是个不
期刊
初秋。周末。  要品的茶叫“古早味”。  古早,是闽南人用来形容古旧味道的词,古早味的食物,古早味的店铺,古早味的房子……它更多地代表的是一种“怀旧的味道”,表达着对逝去的怀念。  對早年出口茶叶稍有了解的人一定会对这包装十分有亲切感,因为“古早味”的图案样式都是仿早年出口包装做的。茶友晓青给我们调出了几张早年出口茶叶的照片,对比之下不算以新仿旧,但古早的味道是有了。  观赏外观完毕,晓青开始“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