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不断那缕文化情结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较早的一个理想,是当上乡文化站站长。那时候,在农村读书,学校里通过考试出去改变农民身份的学生是百里选一,而我这人自信心一向不咋地,在参加高考之前,从来就没想过读大学的事。那时乡里的文化站长,当然也不是大学生,他是“泥腿子文化人”转正过来的。那年代,靠着半耕半读而最终甩掉“牛粮”吃“马粮”的人,基本上在每个乡里都有,他们多数干的是文化活儿。这诱惑力,对于课余也喜欢舞文弄墨的“农N代”来说,该有多大!
   说起来,老家所在的乡镇,还是有些文化味的。全地区第一家农民文化宫在我们乡建成;时任文化站长是小有名气的农民诗人;连续两任乡党委书记都是作家型官员,一个出版了几部长篇小说,一个是功底深厚的诗人。每逢元旦、国庆等节日,乡里还经常举办征文比赛,农民文化宫墙上的宣传栏,也专门开辟了“文学副刊”,发表本乡作者的作品,而这些事,主要是文化站长具体操办。所以,在我看来,做个文化站长,坐拥图书室几百册藏书,筹办各种主题的文化活动,还主持着宣传栏这个重要阵地,定然是件幸福的事。
   没想到,后来自己还是挤过高考“独木桥”进城读大学了。读的是当时最没地位的师范学院,估计以后要回归到农村中学当个语文老师。如果是这样,在教学之余写点东西甚至中长篇小说,也挺有意思的,说不定在某些方面会有些收获呢!——那时,我已开始陆续在报刊发表些小豆腐块,这个想法,并非全无现实基础。
   没想到,命运轨迹再次出现意外,当了一个多月的实习老师后,毕业了居然没有成为真正的教师,倒是满怀欣喜进了市里的报社。其实,我并不想当新闻记者,只希望做一名副刊编辑。入职不久,总编派我参加一个活动的报道,我不情愿以记者身份写这种稿件,把一位同事拉上,写稿任务也转让给了他。稿子交上后,总编说是两个人同去的,应当一起署名(看来这个行业挺讲究协作),同事补上我的名字,其中一个字写错了,我看在眼里却不吭声,因为我正希望通过这个错误的名字表明那不是我。
   多干了几年就知道了,报社是新闻单位,在这里上班,不可能回避写报道之事,尤其是年轻编辑,本身就兼有记者身份,说不定哪天就安排你做专职记者了。果然,后来便离开了副刊编辑岗位,日报记者、晚报记者、新闻编辑,采编口的什么活儿几乎都干过了。我的职业,本来就叫“新闻人”嘛。
   还好,不管是干哪个岗位,每年都能坚持读点自己想读的书,写点自己想写的文字,业余生活始终不会和“文化”离得太远。从读中学以来,没有哪一年中断过自发地写点小东西,尽管收成少的年份只写了寥寥数篇,但毕竟是坚持下来了。尤其是2007年以后,從零星发表“升格”为结集出书,对文化的兴趣不减反增。
   后来,我离开了工作15年的报社,到机关单位任职。工作性质变化后,真正检验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追求,体会到了失去“归属感”的滋味。看看自己的处境,愈发感到自己的“境界”还是太低了,就像吃惯了乡下土菜,总觉得城里大宾馆的菜肴太没味。那是一种味觉记忆使然。而我呢,囿于眼界、格局,显然不是雄心壮志的人,也不是希望叱咤风云的人,我只适合做一些具体的小事,而且是自己有兴趣的事,最好当然是和文化有关的事。因为在我的职业“味觉”中,留下最深印象的正是文化的味道,因此总是割不断那缕文化情结。
   当然,充当业余写手至今,我也逐渐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之于我,也只是“情结”而已,也可以说只是一种“单相思”。这么多年来的坚持,收获的仍不过是些价值不大的小文章,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太遥远了。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我做的事和“文化”越来越远,跳出圈子细思量,自己根本不是个文化人,也可以说本来就没多少文化。只不过因为那缕情结,我潜意识里喜欢和文化人打交道,喜欢做和文化有关的事情,甚至,多年来还陆续写下了一些和“文化”沾点边的随想文字。
   现在,我将若干年来写的和“文化”带点关系的文字结集成《文化不是哈哈镜》,盘点这一百多篇小文章,写作时间跨度太大,内容东拉西扯,并无一个集中的主题。一本无主题的集子出版,没个序言作交代似乎更为不妥。思来想去,有感而发,信马由缰,写下了上述这段同样无主题的文字,权充为序。
其他文献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胆量也是最大的。而且,最硬的骨头,也源于最大的胆量,这有事实作证。  鲁迅有一次夜行路过一坟场,见一坟头处有一白色之物在活动,他毫不畏惧地走了前去,原来是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盗墓贼。  或谓,鲁迅是学医的,曾经解剖过尸体。但那尸体是死的。况且,在场者也不止鲁迅一人,而這里却是一个活鬼,这还不足以证明鲁迅膽量之大吗?  正是鲁迅有如此之大的胆气,才有鲁迅的骨气!  西方人有言
期刊
前些日子,因为公事,有缘重走儿时读书求学时的乡村路。那条满载着童年记忆的弯弯小路,依然默默无语地从村庄伸向远方。徘徊在这条黄土路上,遥想远去的一切,不禁浮想联翩……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咿呀学语到皓首苍颜、老态龙钟,不知要走多少路。当我们一路走来,是否还曾记得身后渐行渐远的那条小路?   国人喜欢讲“报答”和“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经常挂在很多人的唇边。但实际上,多少人念念不忘、深深
期刊
“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期刊
抓阄可以说是一种公平规则,让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民间常用抓阄的办法实行利益分配。这个利益的大小可以是不公平的,不均匀的,但抓阄最大的公平是实现人们心理上的公平,让人心里没有怨言,没有疙瘩,因为这个规则是公平的。我亲眼所见我们村兄弟仨分家产,把祖上的一副大门分成了三份,老大分得门框,老二和老三各分得一扇门。不必嘲笑他们,公平不仅是利益上的公平,还有心理上的公平,哪怕一根柴草,也要体现公平。因为社会
期刊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自古以来就是骚客文人向往的盛事。作为一个偶尔涉笔社会、文化的读书人,我曾经非常喜欢旅游广行天下。大凡每到一地,不仅遍览当地名胜古迹,就是市内的每一处旮旯拐角,也尽可能走到,以求获得对当地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的一个完整印象。但近些年出行,却开始有些慵懒乏力和索然无味之感,不想再看了。盖因当今城市,不仅急速扩张以致大而无当,且无一不被钢筋水泥森林覆盖得蔽日遮天,毫无自身个性也。虽
期刊
《杂文月刊》2015年10期(上) 刊载未羊先生的《最风光的狗》,说的是1978年,齐奥塞斯库得到英国人送的一只拉布拉多犬。他深爱这条狗,为它取了个名字叫“考布”,并郑重授予“考布同志”陆军上校军衔。考布上校乘豪华小汽车,住豪华别墅,有保镖,有保健医生,狗食总是先让医生尝过后,才让它吃,采购狗食成了罗马尼亚驻英国大使的重任。真是“最风光的狗”。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由“考布”我想到了“马林”。
期刊
鲥鱼味美,连鱼鳞都得细细地嚼,不然,纯粹是上海人嘲笑的暴殄天物的“洋盘”。   《万历野获编·卷十七》里说,明代有皇帝好这一口,于是,大热天从长江里好不容易觅得新鲜鲥鱼“晋京”,就成了有关官员的头等大事。“晋京”的鲥鱼走水路,即使一帆风顺,也得半月以上,所以其船昼夜兼程,急如星火,每到一站,便“求冰易换”,否则,鱼儿腐烂,谁也担当不起。那个季节,要弄一船让鲥鱼“完璧”如初的冰块,谈何容易!而实际上
期刊
贪污受贿充斥晚清官场。“州县杂款报销,尤不可究诘。有曾任直隶之涞水令者,言涞水每年收牛羊税,计共六百两,报销仅十三两,而藩司署费二十四两,道署二十两,州署十四两,余皆官所自得。又月领驿站费三百两,其由县给发,不过五十两,则每年获数千矣。”如此平常个案,真实地披露了省、道、州、县各级衙门官吏分肥的惯例。下层官吏如此,京官受贿更是普遍,主要形式有三。一是节庆送礼。寒暑变迁有“冰敬”“炭敬”,平日送礼有
期刊
关于读书,是否也有闲来无事多此一举的一面,在我好像是的。同时又觉得,读书与吃饭一样,不厌其精,同时也有求于粗纤维的功效。   不必因苛求精美圈禁自己,实行贪多快进与细嚼慢咽二重唱,并在轻松快乐中享受甘美、感受愉悦是我关于读书的大部主张。   以上是读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后,想到并写在书上的话。有朋友说,我对“遇”字情有独钟,我的读书正是随遇而想,随想而“味”,许多书都是在书中之遇后陆续到手的。我
期刊
俗语云:“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其中第二句话居然以讹传讹,被说成“无毒不丈夫”。这“度”与“毒”音近义异,一字之差,意思却大相径庭(也可能是借用“无度不丈夫”的现成俗语而变义成为“无毒不丈夫”,形成与原来意义相反而语音形式相同的俗语)。   既然说“无毒不丈夫”,那么,每个男子汉大丈夫就得先学一套对人狠毒、刻毒、恶毒、苛毒、残毒、阴毒的伎俩,心狠手辣、奸险凶毒,否则就不是大丈夫?果如是,这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