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阄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阄可以说是一种公平规则,让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民间常用抓阄的办法实行利益分配。这个利益的大小可以是不公平的,不均匀的,但抓阄最大的公平是实现人们心理上的公平,让人心里没有怨言,没有疙瘩,因为这个规则是公平的。我亲眼所见我们村兄弟仨分家产,把祖上的一副大门分成了三份,老大分得门框,老二和老三各分得一扇门。不必嘲笑他们,公平不仅是利益上的公平,还有心理上的公平,哪怕一根柴草,也要体现公平。因为社会正常法则是公平,人人都有渴望公平的心理,让谁吃亏谁的心里就有疙瘩。
   在有些利益分配上,无法实现绝对公平,但可以实现心理上的公平。得到的觉得无愧,没得到心理平衡,因为规则是公平的,大家认同的,抓阄就是这样的一种公平规则。我早年生活在农村,见生产队过年杀猪,猪肝、猪肠、猪肚、猪头、猪爪人人垂涎,但僧多粥少,分给谁?那么就抓阄!得者心安理得,得不到的也无话可说,心理上是平衡的。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把土地分配到每家每户,如果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规则,这个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最后非引起械斗不可,因为土地的土质、水源等条件差别很大,谁不想得到最好的土地?解决这个分配最好的方法也是抓阄。民间在很多分配问题上就是用抓阄这个办法来解决,操作非常简单,一点都不复杂,全在明处,全在众目监督之下。这个规则实事求是地说,只能是相对公平,它达不到“制度”层面的科学合理性,如果用抓阄这种办法选总统或选干部,谁也不会认同,因为这种公平法不但不科学而且太低级。如果得不到先进合理的公平制度,那么抓阄也是好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起码在心理上得到公平。最原始落后的,反而成了最公平的,为了公平,我恨不得回到结绳时代,只有公平,才让人觉得有尊严,不窝窝囊囊地活。
   哪里有公平?我认识一位机关“名人”,因为做了十几年的科员没有提副科而成机关“名人”。二十多岁参加工作,现在已经奔四十了,在机关,到了一定年龄,没官没职抬不起头来,从面子上讲,生不如死。有一次领导找他谈话,让他下基层锻炼两年回来待机提拔,这位“名人”开口道:“李部长,你就权当我死了吧!”悲愤至极。对公务员来说,升官不只是权力的进级,对很多人来说,还要靠升个一官半职涨工资。升官是“为人民服务”或个人发财,涨工资是为了养家糊口,“不跑不送,原地不动”,这位机关“名人”就兢兢业业“原地不动”十几年甚至一辈子。有的单位,这好处那好处全给了有头有脸的人,不贴近领导,米粒大的好处领导也不会想到你,你再埋头苦干,也不會在领导眼里,领导可以巧立名目给某些人送不完的好处,公共资源全部偏向他们,好处全都是这些人的。偏偏这样的领导口头上最喜欢大讲什么“德能勤绩”“有为就有位”,如此厚黑,公平何在?所以我就想,哪怕回到最原始的抓阄,也能给我们一个“公平”机会,“一把手”“一张嘴”,手握大权,口吐莲花,就是不懂公平原理。
其他文献
2015年5月27日,瑞士刑警深夜冲入苏黎世酒店,拘捕了在此下榻的七名涉嫌贪腐的FIFA高官;6月2日,连任FIFA主席不几天的布拉特,迫于形格势禁,宣布辞职;四个月后的10月8日,FIFA道德委员会裁决庭又把布拉特、普拉蒂尼、瓦尔克、郑梦准四名现任或前任大员处以“禁足”,即禁止其参与和足球相关的任何事务。丑闻叠曝的FIFA,屡屡被置于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FIFA到底怎么了?   作为“第一运动”
期刊
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新上任的公车令张释之,抓住太子与梁王违反宫卫令“诸出入殿门公车司马门,乘轺传者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的规定,坚决以律治罪。最后,汉文帝免冠谢罪,自承“教儿子不谨”。“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   张释之任廷尉时,汉文帝出巡至中渭桥,有县人“犯跸惊马”。也就是违反交通管制令,惊吓到汉文帝乘马。张释之依据“跸先至而犯者罚金四两”律条判处罚金。汉文帝认为判决过轻,
期刊
几位友人,都老球迷了,近年却谢绝上球场,叹气曰:“太叫嚣、粗俗,都有点为他们难为情哩。”   不细说也知道,媒体都登过:本地球员每射门未破,必引来观众席异口同声的“臭球!”“饭桶!”“你昨晚做啥去了!”一旦球门为对方攻陷,更是喊着门将号码狂喊:“×号,笨蛋!”“×号,滚蛋!”骂人算文的,还有武的,干脆就掷杂物、吐唾沫、动拳脚。   最叫人纳闷的,是如此这般陋习竟通行无阻,盖为“你见过满场老外文
期刊
谚云:“官不修衙,客不修店。”对“官不修衙”,更多的解读是古代官员观念上不想修,道德上不愿修,恐惧“坏风水”忌讳修等等,其实,还有官制、土地、经费、施工、个人利害计较等重要的制约因素,导致官员没法修,不能修、难以修、修不如不修,于是干脆不修,最终成为一种共识,一种官场习惯。   俗话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秦朝实行郡县制后,除了边远地区的王爷土官,绝大部分地区的地方官都成了流官,任期三年五载不
期刊
蔡襄于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件事:一是他为范仲淹“越职言事”案作《四贤一不肖》诗以誉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而讥不能伸张正义反而投靠权贵的司谏高纳,这是见证他的凌然正气的;二是至今仍在便民利民的泉州洛阳桥,这是他任地方官时造福一方流传千年的颇具象征意义的政绩;三是以“苏黄米蔡”合称“宋四大家”的他的书法——“苏黄米蔡”之“蔡”是蔡襄还是蔡京虽有不同看法,但史称“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
期刊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兩个孩子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上的这几句话,寥寥数语,使“二孩”成为了舆论热点。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当然是有两个孩子最好,而且一男孩一女孩最最好,如果是龙凤胎、“一次搞定”,那更是再好不过了。这符合人性。全面放开二孩,让公众感到“喜大普奔”,最根本上说是合乎人性的需求。何况这是压抑了那么多年的人性需求。所以
期刊
拜读许家祥先生《道德的“逆生长”?》(《杂文月刊》2015年第11期上)一文,对其中列举的道德滑坡现象深有同感。许先生着眼点在“逆生长”,主要列举了一些人年龄越大,学历越高,财富越多,职务越高道德素质越低,而大人、高学历者、富人、官员较之普通群众更具示范效应,倘“榜样阶层”道德失范,势必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许先生的论述不尽全面,也未进行更深层次的道德探讨,但其中指出的现象却是真实存在的。今借许
期刊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胆量也是最大的。而且,最硬的骨头,也源于最大的胆量,这有事实作证。  鲁迅有一次夜行路过一坟场,见一坟头处有一白色之物在活动,他毫不畏惧地走了前去,原来是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盗墓贼。  或谓,鲁迅是学医的,曾经解剖过尸体。但那尸体是死的。况且,在场者也不止鲁迅一人,而這里却是一个活鬼,这还不足以证明鲁迅膽量之大吗?  正是鲁迅有如此之大的胆气,才有鲁迅的骨气!  西方人有言
期刊
前些日子,因为公事,有缘重走儿时读书求学时的乡村路。那条满载着童年记忆的弯弯小路,依然默默无语地从村庄伸向远方。徘徊在这条黄土路上,遥想远去的一切,不禁浮想联翩……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咿呀学语到皓首苍颜、老态龙钟,不知要走多少路。当我们一路走来,是否还曾记得身后渐行渐远的那条小路?   国人喜欢讲“报答”和“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经常挂在很多人的唇边。但实际上,多少人念念不忘、深深
期刊
“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