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闲”遇“味”(外一则)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读书,是否也有闲来无事多此一举的一面,在我好像是的。同时又觉得,读书与吃饭一样,不厌其精,同时也有求于粗纤维的功效。
   不必因苛求精美圈禁自己,实行贪多快进与细嚼慢咽二重唱,并在轻松快乐中享受甘美、感受愉悦是我关于读书的大部主张。
   以上是读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后,想到并写在书上的话。有朋友说,我对“遇”字情有独钟,我的读书正是随遇而想,随想而“味”,许多书都是在书中之遇后陆续到手的。我尤其看重的仍然是“味”。是因“味”而遇,遇而又“味”,“味”而再遇。一旦与“味”相遇,便特别惬意。然而,要得“味”,则要有“闲”心情。因此,因钟爱“味”,也便爱上了“闲”,这就是以“闲”遇“味”。
   读书与吃饭不一样:作为饭,别人嚼过抑或自己嚼后吐出再吃回来,均不可思议;而读书,而文章,无论是别人嚼过,还是自己反复嚼过,包括借助他人咀嚼的感受再感受,反而更有味,而且不断有新味发现。这大概就是所谓“笃好斯文”“随其嗜欲”“较而可知”吧。
   毛泽东读《离骚》有这样的味遇,孙犁读《史记》有这样的味遇,钱锺书编著《宋诗选》亦未必没有这样的味遇,我的读鲁迅也经常有这样的味遇。
   关于读书知世,季羡林先生的看法颇为高大宏远。他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愚下如我,不大朝着这一宏旨去想,我只是一个“求味”派,甚而坚信对“味”的追求,并不与读书的大旨相左,至少是不会退到“一万年前的蠢猪至今仍然是蠢猪”的境地;相反,还磨锐了我的味觉,让我有了更多的相遇和奇遇。
   無论如何,我对以“闲”遇“味”很满意。
  鲁迅与钱锺书平行读
   我对鲁迅和钱锺书实行“平行读”。
   手头有一本书《鲁迅与钱锺书并行论》,我曾经在书上写下这样几句话:“平行的两条线永远不会交叉,‘平行读’却会在不断的交叉中出现‘奇观’。会不会出现‘核反应’那样的‘巨爆效应’,决定的因素不是书,而是读者能量的储备。”
   据说鲁迅的学说文解字,诵汉魏文章,看佛经,集古碑,既是他的充电过程,也是他的新生过程。这对于他辑佚、创作、翻译“三绝”都是“根本功夫”。林辰先生在《鲁迅传》中也说,鲁迅如蜂之采百花以酿蜜一样,博采群书,辛苦经营,搜罗之宏富,采集之精审,训诂之精核,少有可比。
   据说钱锺书先生也像马克思一样,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就是他的花坡。他常泡于此,也是采花酿蜜。家中积起来的读书卡片如山如海就是明证。有人统计,从先秦到近代,他征引的中国作家达三千人之多,典籍七千种之多。我想,在其纵深的任何一处切出一个横断面,都会是一个百科全书的大切片吧。
   不过我也听人说,钱锺书有一部长篇小说《围城》,却赶不上鲁迅的一部中篇有分量;钱锺书的散文机智、幽默,妙语连珠,趣典不断且有哲思,却只可与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列于一排,而鲁迅却要独自放在高处;钱锺书先有了一篇不算短的《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中国文学小史》终于没有写出来,鲁迅先有了一部《中国小说史略》,然后才有了不足二百字的小序。
   我们在称体重的时候,常会随口问:秤准吗?我觉得上述比较不是戥称的结果,却是大体准确的。
   我对鲁迅与钱锺书并行读的感受是什么呢?正像很难说清晒过多少太阳,饮过多少泉水,从中吸取过多少营养一样,也很难说清楚。但是,最简单的感觉却是:鲁迅先生是一个永远不落的太阳;钱锺书先生则是一座森林茂密、泉水叮咚、高不见顶、深不见底的苍山。
其他文献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兩个孩子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上的这几句话,寥寥数语,使“二孩”成为了舆论热点。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当然是有两个孩子最好,而且一男孩一女孩最最好,如果是龙凤胎、“一次搞定”,那更是再好不过了。这符合人性。全面放开二孩,让公众感到“喜大普奔”,最根本上说是合乎人性的需求。何况这是压抑了那么多年的人性需求。所以
期刊
拜读许家祥先生《道德的“逆生长”?》(《杂文月刊》2015年第11期上)一文,对其中列举的道德滑坡现象深有同感。许先生着眼点在“逆生长”,主要列举了一些人年龄越大,学历越高,财富越多,职务越高道德素质越低,而大人、高学历者、富人、官员较之普通群众更具示范效应,倘“榜样阶层”道德失范,势必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许先生的论述不尽全面,也未进行更深层次的道德探讨,但其中指出的现象却是真实存在的。今借许
期刊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胆量也是最大的。而且,最硬的骨头,也源于最大的胆量,这有事实作证。  鲁迅有一次夜行路过一坟场,见一坟头处有一白色之物在活动,他毫不畏惧地走了前去,原来是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盗墓贼。  或谓,鲁迅是学医的,曾经解剖过尸体。但那尸体是死的。况且,在场者也不止鲁迅一人,而這里却是一个活鬼,这还不足以证明鲁迅膽量之大吗?  正是鲁迅有如此之大的胆气,才有鲁迅的骨气!  西方人有言
期刊
前些日子,因为公事,有缘重走儿时读书求学时的乡村路。那条满载着童年记忆的弯弯小路,依然默默无语地从村庄伸向远方。徘徊在这条黄土路上,遥想远去的一切,不禁浮想联翩……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咿呀学语到皓首苍颜、老态龙钟,不知要走多少路。当我们一路走来,是否还曾记得身后渐行渐远的那条小路?   国人喜欢讲“报答”和“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经常挂在很多人的唇边。但实际上,多少人念念不忘、深深
期刊
“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期刊
抓阄可以说是一种公平规则,让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民间常用抓阄的办法实行利益分配。这个利益的大小可以是不公平的,不均匀的,但抓阄最大的公平是实现人们心理上的公平,让人心里没有怨言,没有疙瘩,因为这个规则是公平的。我亲眼所见我们村兄弟仨分家产,把祖上的一副大门分成了三份,老大分得门框,老二和老三各分得一扇门。不必嘲笑他们,公平不仅是利益上的公平,还有心理上的公平,哪怕一根柴草,也要体现公平。因为社会
期刊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自古以来就是骚客文人向往的盛事。作为一个偶尔涉笔社会、文化的读书人,我曾经非常喜欢旅游广行天下。大凡每到一地,不仅遍览当地名胜古迹,就是市内的每一处旮旯拐角,也尽可能走到,以求获得对当地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的一个完整印象。但近些年出行,却开始有些慵懒乏力和索然无味之感,不想再看了。盖因当今城市,不仅急速扩张以致大而无当,且无一不被钢筋水泥森林覆盖得蔽日遮天,毫无自身个性也。虽
期刊
《杂文月刊》2015年10期(上) 刊载未羊先生的《最风光的狗》,说的是1978年,齐奥塞斯库得到英国人送的一只拉布拉多犬。他深爱这条狗,为它取了个名字叫“考布”,并郑重授予“考布同志”陆军上校军衔。考布上校乘豪华小汽车,住豪华别墅,有保镖,有保健医生,狗食总是先让医生尝过后,才让它吃,采购狗食成了罗马尼亚驻英国大使的重任。真是“最风光的狗”。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由“考布”我想到了“马林”。
期刊
鲥鱼味美,连鱼鳞都得细细地嚼,不然,纯粹是上海人嘲笑的暴殄天物的“洋盘”。   《万历野获编·卷十七》里说,明代有皇帝好这一口,于是,大热天从长江里好不容易觅得新鲜鲥鱼“晋京”,就成了有关官员的头等大事。“晋京”的鲥鱼走水路,即使一帆风顺,也得半月以上,所以其船昼夜兼程,急如星火,每到一站,便“求冰易换”,否则,鱼儿腐烂,谁也担当不起。那个季节,要弄一船让鲥鱼“完璧”如初的冰块,谈何容易!而实际上
期刊
贪污受贿充斥晚清官场。“州县杂款报销,尤不可究诘。有曾任直隶之涞水令者,言涞水每年收牛羊税,计共六百两,报销仅十三两,而藩司署费二十四两,道署二十两,州署十四两,余皆官所自得。又月领驿站费三百两,其由县给发,不过五十两,则每年获数千矣。”如此平常个案,真实地披露了省、道、州、县各级衙门官吏分肥的惯例。下层官吏如此,京官受贿更是普遍,主要形式有三。一是节庆送礼。寒暑变迁有“冰敬”“炭敬”,平日送礼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