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读书,是否也有闲来无事多此一举的一面,在我好像是的。同时又觉得,读书与吃饭一样,不厌其精,同时也有求于粗纤维的功效。
不必因苛求精美圈禁自己,实行贪多快进与细嚼慢咽二重唱,并在轻松快乐中享受甘美、感受愉悦是我关于读书的大部主张。
以上是读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后,想到并写在书上的话。有朋友说,我对“遇”字情有独钟,我的读书正是随遇而想,随想而“味”,许多书都是在书中之遇后陆续到手的。我尤其看重的仍然是“味”。是因“味”而遇,遇而又“味”,“味”而再遇。一旦与“味”相遇,便特别惬意。然而,要得“味”,则要有“闲”心情。因此,因钟爱“味”,也便爱上了“闲”,这就是以“闲”遇“味”。
读书与吃饭不一样:作为饭,别人嚼过抑或自己嚼后吐出再吃回来,均不可思议;而读书,而文章,无论是别人嚼过,还是自己反复嚼过,包括借助他人咀嚼的感受再感受,反而更有味,而且不断有新味发现。这大概就是所谓“笃好斯文”“随其嗜欲”“较而可知”吧。
毛泽东读《离骚》有这样的味遇,孙犁读《史记》有这样的味遇,钱锺书编著《宋诗选》亦未必没有这样的味遇,我的读鲁迅也经常有这样的味遇。
关于读书知世,季羡林先生的看法颇为高大宏远。他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愚下如我,不大朝着这一宏旨去想,我只是一个“求味”派,甚而坚信对“味”的追求,并不与读书的大旨相左,至少是不会退到“一万年前的蠢猪至今仍然是蠢猪”的境地;相反,还磨锐了我的味觉,让我有了更多的相遇和奇遇。
無论如何,我对以“闲”遇“味”很满意。
鲁迅与钱锺书平行读
我对鲁迅和钱锺书实行“平行读”。
手头有一本书《鲁迅与钱锺书并行论》,我曾经在书上写下这样几句话:“平行的两条线永远不会交叉,‘平行读’却会在不断的交叉中出现‘奇观’。会不会出现‘核反应’那样的‘巨爆效应’,决定的因素不是书,而是读者能量的储备。”
据说鲁迅的学说文解字,诵汉魏文章,看佛经,集古碑,既是他的充电过程,也是他的新生过程。这对于他辑佚、创作、翻译“三绝”都是“根本功夫”。林辰先生在《鲁迅传》中也说,鲁迅如蜂之采百花以酿蜜一样,博采群书,辛苦经营,搜罗之宏富,采集之精审,训诂之精核,少有可比。
据说钱锺书先生也像马克思一样,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就是他的花坡。他常泡于此,也是采花酿蜜。家中积起来的读书卡片如山如海就是明证。有人统计,从先秦到近代,他征引的中国作家达三千人之多,典籍七千种之多。我想,在其纵深的任何一处切出一个横断面,都会是一个百科全书的大切片吧。
不过我也听人说,钱锺书有一部长篇小说《围城》,却赶不上鲁迅的一部中篇有分量;钱锺书的散文机智、幽默,妙语连珠,趣典不断且有哲思,却只可与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列于一排,而鲁迅却要独自放在高处;钱锺书先有了一篇不算短的《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中国文学小史》终于没有写出来,鲁迅先有了一部《中国小说史略》,然后才有了不足二百字的小序。
我们在称体重的时候,常会随口问:秤准吗?我觉得上述比较不是戥称的结果,却是大体准确的。
我对鲁迅与钱锺书并行读的感受是什么呢?正像很难说清晒过多少太阳,饮过多少泉水,从中吸取过多少营养一样,也很难说清楚。但是,最简单的感觉却是:鲁迅先生是一个永远不落的太阳;钱锺书先生则是一座森林茂密、泉水叮咚、高不见顶、深不见底的苍山。
不必因苛求精美圈禁自己,实行贪多快进与细嚼慢咽二重唱,并在轻松快乐中享受甘美、感受愉悦是我关于读书的大部主张。
以上是读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后,想到并写在书上的话。有朋友说,我对“遇”字情有独钟,我的读书正是随遇而想,随想而“味”,许多书都是在书中之遇后陆续到手的。我尤其看重的仍然是“味”。是因“味”而遇,遇而又“味”,“味”而再遇。一旦与“味”相遇,便特别惬意。然而,要得“味”,则要有“闲”心情。因此,因钟爱“味”,也便爱上了“闲”,这就是以“闲”遇“味”。
读书与吃饭不一样:作为饭,别人嚼过抑或自己嚼后吐出再吃回来,均不可思议;而读书,而文章,无论是别人嚼过,还是自己反复嚼过,包括借助他人咀嚼的感受再感受,反而更有味,而且不断有新味发现。这大概就是所谓“笃好斯文”“随其嗜欲”“较而可知”吧。
毛泽东读《离骚》有这样的味遇,孙犁读《史记》有这样的味遇,钱锺书编著《宋诗选》亦未必没有这样的味遇,我的读鲁迅也经常有这样的味遇。
关于读书知世,季羡林先生的看法颇为高大宏远。他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愚下如我,不大朝着这一宏旨去想,我只是一个“求味”派,甚而坚信对“味”的追求,并不与读书的大旨相左,至少是不会退到“一万年前的蠢猪至今仍然是蠢猪”的境地;相反,还磨锐了我的味觉,让我有了更多的相遇和奇遇。
無论如何,我对以“闲”遇“味”很满意。
鲁迅与钱锺书平行读
我对鲁迅和钱锺书实行“平行读”。
手头有一本书《鲁迅与钱锺书并行论》,我曾经在书上写下这样几句话:“平行的两条线永远不会交叉,‘平行读’却会在不断的交叉中出现‘奇观’。会不会出现‘核反应’那样的‘巨爆效应’,决定的因素不是书,而是读者能量的储备。”
据说鲁迅的学说文解字,诵汉魏文章,看佛经,集古碑,既是他的充电过程,也是他的新生过程。这对于他辑佚、创作、翻译“三绝”都是“根本功夫”。林辰先生在《鲁迅传》中也说,鲁迅如蜂之采百花以酿蜜一样,博采群书,辛苦经营,搜罗之宏富,采集之精审,训诂之精核,少有可比。
据说钱锺书先生也像马克思一样,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就是他的花坡。他常泡于此,也是采花酿蜜。家中积起来的读书卡片如山如海就是明证。有人统计,从先秦到近代,他征引的中国作家达三千人之多,典籍七千种之多。我想,在其纵深的任何一处切出一个横断面,都会是一个百科全书的大切片吧。
不过我也听人说,钱锺书有一部长篇小说《围城》,却赶不上鲁迅的一部中篇有分量;钱锺书的散文机智、幽默,妙语连珠,趣典不断且有哲思,却只可与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列于一排,而鲁迅却要独自放在高处;钱锺书先有了一篇不算短的《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中国文学小史》终于没有写出来,鲁迅先有了一部《中国小说史略》,然后才有了不足二百字的小序。
我们在称体重的时候,常会随口问:秤准吗?我觉得上述比较不是戥称的结果,却是大体准确的。
我对鲁迅与钱锺书并行读的感受是什么呢?正像很难说清晒过多少太阳,饮过多少泉水,从中吸取过多少营养一样,也很难说清楚。但是,最简单的感觉却是:鲁迅先生是一个永远不落的太阳;钱锺书先生则是一座森林茂密、泉水叮咚、高不见顶、深不见底的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