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教学中师生的情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和效果,笔者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绪
声乐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一样,都是师生互动的双边过程。在此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客观地存在着情绪的酝酿、抒发及交流,而且这种情绪的变化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和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是提高声乐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积极的情绪状态是顺利进行声乐教学的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包括面部表情、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示范演唱等一系列情绪表现,对学生的情绪状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教师积极的、形象化的表象诱导,营造生动活泼、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的情绪都处在最佳状态,这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一进入课堂,就应该让自己的情绪放松下来,这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你,应该是一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轻松自如的形象。切莫将课堂以外的种种不愉快情绪带进课堂,否则,自身消极的情绪状态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相应的情绪倾向。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平衡,这是声乐教学中的自然现象,教师应有足够宽容的心理准备。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切忌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如果这样,不仅会直接打击学生坚持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还会破坏课堂气氛,诱发其他学生的消极情绪。因此,对于那些一时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学生,教师应启迪他们的学习乐趣,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并使他们能从自己的学习结果中产生快感和自信。切不可简单、急躁,随意扼杀或压抑学生学习演唱技能的愿望。
一位歌唱家曾说:“歌唱的秘密是找到一个好教师。”而真正的好教师是既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又应是学生心理的调剂师。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甚至通过一句玩笑,来消融课堂的紧张气氛,使学生得到彻底放松,从而启发、带动和激励学生的演唱情绪,并使歌唱技能得到最佳发挥。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积累。教学中的这种幽默诱导应该是机智的、适当的,而且也是十分巧妙的。
二、积极的情绪状态是完成高音教学的关键
“高音难”是声乐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如何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学唱好高音,这是声乐教学中的关键。从声乐理论上讲,唱好高音,就是声音要在高位置,声音要有气息支持,腔体要打开,喉头要稳定,这些抽象的概念,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可采用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积极情绪的推动下,自然而然地进入高音区。主要做法是:在开始涉及高音教学时,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高音唱法基本知识的同时,采用必要的诱导技巧,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例如,在学生练习跳音1 3 5 3|1 ― ||时,首先适当加快练习的速度,迫使学生通过听觉的刺激作用,充分打开腔体,自然进入高音区。然后,当上到高音g的时候,立即采用有效的情绪表象,如大声命令学生“很好”、“在腰围跳”、“全身跳起来”,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的情绪达到兴奋状态,这样就避免了由于情绪因素造成的声音不到位、气息乏力、喉头不稳等问题,从而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另外,人的激情是猛烈爆发而相对短暂的情绪状态,它极易在外在传导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稍纵即逝的现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切记不要经常出现突然停止练习的做法,这种习惯做法易造成学生的情绪波动,进而影响高音训练的效果。
三、积极的情绪状态是伴奏与歌唱有机结合的保证
优美的歌声需要和谐的伴奏陪衬。由于伴奏乐器的音域宽广,音乐丰富多彩,音响效果强烈,都会对学生的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及歌唱控制能力等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激励他们的演唱情绪。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伴奏对于调动学生情绪的积极作用。
在基础发声训练中,单调枯燥的练习曲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如果教师再配以单调的单音伴奏,那么学生的情绪就很难充分地调动起来,势必影响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原本就单调枯燥的练习,变得让学生唱起来有情绪、学起来有兴趣呢?笔者认为,除了教师的循循善诱、言传身教以外,富有感染力的伴奏效果,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进行1 2 3 4| 5 4 3 2|1 ― ||的练习时,慢速可采用琶音伴奏法,而快速则可以用和弦伴奏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练习曲中也有音乐,从而使他们充满兴趣地完成单调枯燥的练习。
娴熟的伴奏技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但要建立在一定的和声、曲式和演奏技巧与歌者配合的基础上,如果一味地强调伴奏技巧,无论曲式结构多么清楚,和声色彩多么丰富,技巧如何高超,也只能是唯我独尊的独奏意识的宣泄罢了。它不仅调动不了演唱者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是对演唱者情绪的抑制和破坏。因此,对声乐教师来讲,加强训练,不断提高伴奏技能,学会用丰富的和声伴奏织体来调动学生演唱的情绪,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始终不能忘记伴奏的辅助功能,切不可一条练习或一首歌曲,至始至终都用空洞的平行五、八度或从头至尾弹奏旋律来完成,也不可只顾自身演奏情绪而忽视对学生演唱情绪的诱导。只有适度把握伴奏火候,才会达到以伴奏手段调动学生情绪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向荣.浅谈情绪与声乐教学[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4).
[2]张克学.浅议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训练[J]. 音乐天地,2005(8).
[3]杨桂萍. 浅议教师情绪对声乐教学的影响[J]. 中国教师,2007(11).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绪
声乐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一样,都是师生互动的双边过程。在此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客观地存在着情绪的酝酿、抒发及交流,而且这种情绪的变化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和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是提高声乐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积极的情绪状态是顺利进行声乐教学的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包括面部表情、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示范演唱等一系列情绪表现,对学生的情绪状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教师积极的、形象化的表象诱导,营造生动活泼、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的情绪都处在最佳状态,这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一进入课堂,就应该让自己的情绪放松下来,这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你,应该是一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轻松自如的形象。切莫将课堂以外的种种不愉快情绪带进课堂,否则,自身消极的情绪状态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相应的情绪倾向。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平衡,这是声乐教学中的自然现象,教师应有足够宽容的心理准备。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切忌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如果这样,不仅会直接打击学生坚持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还会破坏课堂气氛,诱发其他学生的消极情绪。因此,对于那些一时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学生,教师应启迪他们的学习乐趣,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并使他们能从自己的学习结果中产生快感和自信。切不可简单、急躁,随意扼杀或压抑学生学习演唱技能的愿望。
一位歌唱家曾说:“歌唱的秘密是找到一个好教师。”而真正的好教师是既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又应是学生心理的调剂师。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甚至通过一句玩笑,来消融课堂的紧张气氛,使学生得到彻底放松,从而启发、带动和激励学生的演唱情绪,并使歌唱技能得到最佳发挥。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积累。教学中的这种幽默诱导应该是机智的、适当的,而且也是十分巧妙的。
二、积极的情绪状态是完成高音教学的关键
“高音难”是声乐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如何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学唱好高音,这是声乐教学中的关键。从声乐理论上讲,唱好高音,就是声音要在高位置,声音要有气息支持,腔体要打开,喉头要稳定,这些抽象的概念,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可采用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积极情绪的推动下,自然而然地进入高音区。主要做法是:在开始涉及高音教学时,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高音唱法基本知识的同时,采用必要的诱导技巧,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例如,在学生练习跳音1 3 5 3|1 ― ||时,首先适当加快练习的速度,迫使学生通过听觉的刺激作用,充分打开腔体,自然进入高音区。然后,当上到高音g的时候,立即采用有效的情绪表象,如大声命令学生“很好”、“在腰围跳”、“全身跳起来”,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的情绪达到兴奋状态,这样就避免了由于情绪因素造成的声音不到位、气息乏力、喉头不稳等问题,从而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另外,人的激情是猛烈爆发而相对短暂的情绪状态,它极易在外在传导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稍纵即逝的现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切记不要经常出现突然停止练习的做法,这种习惯做法易造成学生的情绪波动,进而影响高音训练的效果。
三、积极的情绪状态是伴奏与歌唱有机结合的保证
优美的歌声需要和谐的伴奏陪衬。由于伴奏乐器的音域宽广,音乐丰富多彩,音响效果强烈,都会对学生的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及歌唱控制能力等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激励他们的演唱情绪。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伴奏对于调动学生情绪的积极作用。
在基础发声训练中,单调枯燥的练习曲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如果教师再配以单调的单音伴奏,那么学生的情绪就很难充分地调动起来,势必影响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原本就单调枯燥的练习,变得让学生唱起来有情绪、学起来有兴趣呢?笔者认为,除了教师的循循善诱、言传身教以外,富有感染力的伴奏效果,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进行1 2 3 4| 5 4 3 2|1 ― ||的练习时,慢速可采用琶音伴奏法,而快速则可以用和弦伴奏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练习曲中也有音乐,从而使他们充满兴趣地完成单调枯燥的练习。
娴熟的伴奏技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但要建立在一定的和声、曲式和演奏技巧与歌者配合的基础上,如果一味地强调伴奏技巧,无论曲式结构多么清楚,和声色彩多么丰富,技巧如何高超,也只能是唯我独尊的独奏意识的宣泄罢了。它不仅调动不了演唱者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是对演唱者情绪的抑制和破坏。因此,对声乐教师来讲,加强训练,不断提高伴奏技能,学会用丰富的和声伴奏织体来调动学生演唱的情绪,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始终不能忘记伴奏的辅助功能,切不可一条练习或一首歌曲,至始至终都用空洞的平行五、八度或从头至尾弹奏旋律来完成,也不可只顾自身演奏情绪而忽视对学生演唱情绪的诱导。只有适度把握伴奏火候,才会达到以伴奏手段调动学生情绪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向荣.浅谈情绪与声乐教学[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4).
[2]张克学.浅议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训练[J]. 音乐天地,2005(8).
[3]杨桂萍. 浅议教师情绪对声乐教学的影响[J]. 中国教师,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