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大众化新趋向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其他几类图书不同,人文社科类图书素以学术性见长。过去这些书大抵是学者写给学者看的,生产于象牙之塔,束之高阁于学术殿堂。如今,人文社会科学开始走向为大众阅读,而且颇受欢迎,这些入选图书究竟有什么特点?
  首先,著名专家把高深的知识浅显化,语言平实通俗,甚至生动有趣,很容易通读全书。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是“大家小书”丛书的一种。丛书开宗明义地解释何谓“大家小书”:第一,书的作者是大家;第二,书是寫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人文社科类的8本入选图书,大多具有这种特点。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经济学博士苏京春的《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直面“中等收入陷阱”这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用非专业人士所能理解的语言,条分缕析,把本来令人生畏的艰深经济学理论,解释得一清二楚。而北大哲学系教授郑开的《庄子哲学讲记》,清华教授张国刚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本来就是名师的课堂讲稿,学生能听懂,读起来自然不费劲。
  其次,入选的图书注意插入配图,页面设计很美,具有相当的欣赏性。过去,建筑类图书一直是有配图的,因为图例可以说明建筑的结构比例。王澍的《造房子》则不仅于此,他的造房子讲的是情趣,而不是建造技术。读他的《造房子》,会被他的建筑美学所折服,而书中的配图,鲜明再现了他的理念和风格,文字和插图恰似诗与景的结合,历史类著作过去单纯依靠文字叙述,绝少有插图。赵丰的《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重在讲中国丝绸的制造和传播,而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中西交通史,书中华丽的丝绸图片随处可见,给人以唯美的享受。许进雄的《文字小讲》,每个字都配有手绘的小图,生动勾画了这些古字的演变过程。在文字的叙述中插入图片,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学术趋势。不仅为了阅读的美感,也有助于增强文字的说服力。在历史学领域对此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以图解史”或“以图证史”。
  再次,入选的8本图书分别涉及经济学、哲学、语言学、历史学4个学科。其中的经济学和哲学类著作,过去不太容易入选。《庄子哲学讲记》是一本纯哲学的著作,在大多数的优秀图书评选中,对这类图书都望而生畏,担心曲高和寡,读者寥寥。《庄子哲学讲记》所勾画出的庄子那种超逸出尘、天马行空的精神境界,对于尘世中的芸芸众生,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更何况,探究哲学世界,不必过于注意柏拉图、苏格拉底诸位西哲,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不只是儒学一家。
  回到前面的问题。这次入选的8本著作,碰巧多为大家的作品,它们与一般的著作有何不同?学问的深浅,眼光的高低,视野的宽窄,等等,比较之下,就会看出作品的不一样。在辛德勇教授的《海昏侯刘贺》出版之前,坊间流传不少海昏侯的传记,但是直到辛著出版,才有了一个相对可信的刘贺形象。原因很简单,要写好一个历史人物,基本前提是透彻了解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辛德勇的学术专长是秦汉史,他笔下的海昏侯是一个西汉时代的人物,而大多数传记的作者都是考古成果公布后匆匆动笔的。今天,网络的发达,资料收集的方便,使人可以迅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写出不错的东西。事实上,“中国好书”的月榜榜单中就有不少是非专业人士进入角色后写出来的。并不一定只有名家才能写出好书,但是,厚积薄发,写出特色,并不容易。
其他文献
我工作的报社出门隔一条马路就是海,从陆地向海上铺展着栈桥,栈桥俨然是青岛的标志。外地游客来青岛,往往会来栈桥。尤其到了夏天,栈桥这一带的海边简直是人满为患,海风里弥漫着浮躁。但已经少有人会联想到,当年正是从这座伸展到海湾里的栈桥上,德国士兵的铁蹄踏上了青岛———当时的胶澳。那是青岛沦为德国租借地的开始,也是清王朝与西方列强一系列海战失败的最后一幕,其实德国人登上栈桥进入青岛并没有经过海战,兵不血刃
期刊
对于我来说,阅读这部小说的体验,并不愉快:身为女性,我震惊于故事里真实存在的人和事以及他们针对女性的冷酷恶意,身为教师,我震惊于国文老师李国华以及他的同事们普遍地猎取享用女学生并以此自得的事实,身为文学从业者,我震惊于李国华竟然以“思无邪”的诗教做他卑劣犯罪的遮羞布这一更为卑劣的行径。震惊让我一时间说不出话,但最强烈的直觉是:我有一种原罪感,性别的原罪———小说里被性侵的女孩子们,有可能是我,或我
期刊
长篇小说《吉祥时光》以散文笔法营造小说意境,作者用凝练精粹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大变动时代的中国少年和中国故事。  慢时光中的中国伦理与日常生存的历史性  小说以主人公少年吉祥的视角叙述了一个天翻地覆时代的慢时光。对一个孩子来说,大变动时代是悠长的景深,这种景深赋予儿童看世界独特的时空感,这种时空节点的深刻印象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定格在少年的记忆中。  在儿童的眼光中,时光是慢的,慢到可以觉得一只蜗
期刊
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作为一个术语,正式出现在美国学者舒斯特曼发表于1999年的一篇论文中,这位学者又在2008年出版了专著《身体意识———凝视的哲学与身体美学》。我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突出了副标题中的“身体美学”而将之译为《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身体美学由此引起了国内学者的较多关注。但综观国际学术界,真正以“身体美学”作为标题的专著并不多见,王晓华的新
期刊
《一个甲子的畅想:面向未来120项科技预见》出版了。翻读片刻,就会感到这是一部脑洞大开、畅想未来的趣味之书,一部数据汇聚、名词叠锦之书,一部专家学者的沉思之作,一部大中小学生的梦想之书,一部集众人之智、聚众人之慧的好书。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有趣就在于在书中可以看到脑洞大开的畅想思维,充满了天马行空、丰富风趣的奇思妙想。它放飞思想,横跨广阔的空间预见未来,数、理、化、天、地、生,天高云淡;信息、生
期刊
《绿头发先生行医记》是一部构思颖异、想象奇谲的幽默童话。它的故事启幕于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就医场景:诊所里,医生和护士忙个不停;病人们在靠墙的座位上等候就诊,多少流露出些不耐烦的情绪;救护车呜呜响起,医生匆忙出医……如此常规的忙碌情形,使得童话开头仿佛不经意间提到的绿头发先生“留着一头绿油油的长发”的奇异特征,几乎完全淹没在了这寻常生活的语态中。直到看见这位医生的身影分明一次次奔出诊所去处理急务,
期刊
从媒介学的角度看,媒介的演化紧紧依赖于技术的更新,从纸张到广播、电影,再到互联网,媒介演进对技术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媒介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日益明显。在享受媒介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作为媒介技术“新宠”的仿真技术也为人类带来了恐惧,以仿真技术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生成物,在人类世界中形塑了一种新的事实,仿真体通过作用于以视觉信息摄入为主要途径的人类感知系统,增加了人们判断客体真实性的难度,
期刊
学科传统的致意与对话  钱谷融(1919—2017)、唐沅(1934—2017)与王富仁(1941—2017)三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学者的不幸离世,使“告别”一再成为2017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主题词。而他们的远去,以及与林庚、王瑶及刘柏青三位推进了这一学科发展的前辈学人有关的著作在同年的相继问世,仿佛意在提醒当下学界注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渊源有自。  无论陈平原编的《王瑶与现代中国学术
期刊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批评术语华丽地回归了理论的前台。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魔幻现实主义”重新解读当代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甚至新晋获得“雨果奖”的《北京折叠》也被冠以这一标签。粗略看来,当代文学的许多作品似乎都可以进入这一术语的视野,真假莫辨,众语喧哗。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热”中,中国作家就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激发影响,自此形成了对其长盛不
期刊
马金莲的字里行间有风吹过后的干净、清爽、舒缓。小时候我总是追着风跑,希望看到风的尽头,看到自然的秘密。风住了,一切仿佛恢复了原样,一切又仿佛不同了。下一场风来了,还是同一阵风吗?这样的想法叫人惆怅。阅读马金莲,她所写下的一场又一场的风,又勾起了我久远的困惑和怅惘。时代的风,自然的风,人心中的风,有些风是寒凉的,有些风是凄厉的,而有些风是和缓的,有些风是温暖的……她笔下的风总让我想起萧红来。  马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