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一谈到写作文,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小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感到没有素材可写或有了素材但由于平时好词佳句积累的量较少而感到无话可写。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上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其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就要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自己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要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就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
二、在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上下功夫
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一旦习惯养成,就会影响一生。为了儿童一生的发展着想,在我们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应着重培养如下习惯:独立主动地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重读、精读、猜读的习惯;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句话记录,作素材笔记的习惯;做资料卡式剪报等词句段积累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限时作文、快速作文的习惯;让耳朵做“老师”,自己当堂修改,请别人修改的习惯;保存作文本重读整理的习惯;主动应用语言实践的习惯。
三、确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观念
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我们的思维也应当是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开放”是指小学作文教学向学校各学科、家庭和社会开放,注重教学与外部各个方面的联系。训练观念是开放的,训练的时间、空间是开放的,并不拘泥于语文学科,更不局限于每周2节的作文课,课内课外、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作文训练。“多维”,一指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整体多重的:不是单纯的文字技巧的训练,而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生的成长,而是让所有学生学会听话、说话和作文。从学科教育角度看,小学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操练,是习作;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看,学生是独立的人,他们要用作文去关注、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小学作文教学的价值是多重的:有认识、反映社会生活的育人功能,学习和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功能,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功能。我们要满腔热情地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想象,写他们的“梦幻生活”,写他们“真实的生活”。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
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是要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们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这是因为,高尚的、美好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五、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
“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体现写作的功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美国一位女教师微笑着给同学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们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个行业的人,并做一份口头报告。”这道作文题使十岁左右的孩子们感到惊讶,但他们还是遵照老师的要求去努力完成。此种作文可以培养人的五种能力——抉择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做、写、说、思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有了那么多的实践经验,学生也就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抄,而会把实践中真实的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使作文为生活服务。
六、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而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一瞬间”,于是我这样评价:“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你的作文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学困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切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为本,相信在不久之后,许多学生一定会消除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
【参考文献】
1、《贵州教育》2009年第5期
2、《教学参考》2010年第8期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其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就要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自己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要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就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
二、在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上下功夫
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一旦习惯养成,就会影响一生。为了儿童一生的发展着想,在我们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应着重培养如下习惯:独立主动地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重读、精读、猜读的习惯;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句话记录,作素材笔记的习惯;做资料卡式剪报等词句段积累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限时作文、快速作文的习惯;让耳朵做“老师”,自己当堂修改,请别人修改的习惯;保存作文本重读整理的习惯;主动应用语言实践的习惯。
三、确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观念
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我们的思维也应当是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开放”是指小学作文教学向学校各学科、家庭和社会开放,注重教学与外部各个方面的联系。训练观念是开放的,训练的时间、空间是开放的,并不拘泥于语文学科,更不局限于每周2节的作文课,课内课外、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作文训练。“多维”,一指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整体多重的:不是单纯的文字技巧的训练,而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生的成长,而是让所有学生学会听话、说话和作文。从学科教育角度看,小学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操练,是习作;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看,学生是独立的人,他们要用作文去关注、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小学作文教学的价值是多重的:有认识、反映社会生活的育人功能,学习和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功能,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功能。我们要满腔热情地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想象,写他们的“梦幻生活”,写他们“真实的生活”。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
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是要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们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这是因为,高尚的、美好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五、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
“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体现写作的功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美国一位女教师微笑着给同学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们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个行业的人,并做一份口头报告。”这道作文题使十岁左右的孩子们感到惊讶,但他们还是遵照老师的要求去努力完成。此种作文可以培养人的五种能力——抉择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做、写、说、思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有了那么多的实践经验,学生也就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抄,而会把实践中真实的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使作文为生活服务。
六、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而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一瞬间”,于是我这样评价:“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你的作文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学困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切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为本,相信在不久之后,许多学生一定会消除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
【参考文献】
1、《贵州教育》2009年第5期
2、《教学参考》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