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从1982年提出,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来,语文教育界革故鼎新,观念纷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钱梦龙等老一辈名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艺术并没有过时,而且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种种异化现象仍发挥着重要的纠偏作用。
《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选人16个课例,大致涉及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体式,按“经典回放”“品读沙龙”“研读感悟”的编写体例,既展示了经典课例的魅力,又呈现了编写组老师的观课感悟。这本书的确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品读。
一、教学环节打破常规
导读法的基本理念为“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主”在操作层面上体现为“三式”: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语文导读法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能力、习惯为目标,是在“教”与“不需要教”之间架设的桥梁。
在教学理念的观照下,钱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独具匠心,他的课与当时语文课普遍采用的“串讲法”迥然不同,而是着眼于教会学生自己读书。他执教《死海不死》一课,课堂主体部分设计了四个环节:
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什么知识可以不教”,师生讨论后明确列数字、确数与约数、生字新词可以不教。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在随后的交流中学生明确了知识小品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
学生三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兴趣?用了什么手法?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表达与材料组织方面的特点。
朗读最后一段,思考:按照作者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让学生讨论“什么知识可以不教”,这一设计大胆出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虽说“不教”,却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接着,话题一转,让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总结的“三性”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趣味性”作为课堂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第三次走进文本。最后,以高质量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升,始终着眼于激发学习趣味和教会学生读书,设计相当精妙。
另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的环节设计也是打破常规,令人称绝。课堂开始,钱老师出示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挂图,不许学生打开课本,而要用自己的话说明石拱桥的大拱和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学生想方设法加以说明,有说“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有说“在大拱两端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钱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一一画图,发现均不能准确说明大拱与小拱的位置关系,这时候,钱老师让学生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学生纷纷称好,继而师生总结出说明事物要“用词准确”。仅此环节,就能发现钱老师教学设计的新颖独特。他不是直接告知学生“说明事物要用词准确”,而是设计了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出来。
钱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基于对阅读规律的正确把握。他说:“通常,—个相对完整的阅读过程(尤其在读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章时)总要经历—个由表及里、又由里返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渐深化的过程。”[1]这就是常说的“在文章里走几个来回”。
钱老师创新的教学设计来自他对文本的潜心研读。他说:“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读或默诵,或圈点,或批注,直到真正‘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2]《中国石拱桥》一课让学生说明大拱与小拱位置关系这个环节的设计,离不开钱老师研读课文时对“肩”字的咀嚼揣摩。
钱老师在设计环节时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正因为如此,钱老师备课不仅致力于文本的教学解读,而且能站在学生立场,着重考虑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二、问题设计精当巧妙
导读法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钱老师说:“设计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问题设计得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或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钱老师经典课例中有很多精彩的问题,令人拍案叫绝。我们来看钱老师执教《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先读一读,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是早春、盛春,还是晚春?
(学生读诗。)
师:现在我们来看,诗写的是哪个时间?
生:写的是早春。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从“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暖”字知道的。
师:为什么“暖”字能说明是早春?能不能讲得更清楚一点?
生:春天到了,水温回升。
师:噢,春天到了,水温回升了,是吧?还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竹外桃花三两枝”中的“三两枝”,说明花还没盛开。
师:说得很对。“三两枝”不是盛开。还有吗?
生:还有“蒌蒿满地芦芽短”,“芦芽短”是说芦芽刚刚冒出来一点,还没有十分茂盛。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从哪里知道”这样的问题,设计巧妙,由点及面,“逼”着学生认真研读全诗,读出语言背后的意味,这对提升学生语感和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
钱老师很擅长“曲问”。“曲问”相对于“直问”而言,是钱老师创建的一个提问术语。“直问”,就是直来直去,一味正面硬攻,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所谓“曲问”,即为了解决—个问题,巧妙地提出另一个或另几个问题,通过采用“迂回战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在学生自读课文《食物从何处来》后,为了测试学生是否掌握“食物”的定义——“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身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钱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早上我吃了两片面包、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喝了一杯开水,是不是都是食物?”(其中开水不是食物,因为水虽然能参与躯体的组成,但不能供应能量。)这比直问学生“什么是食物”,或要求学生背诵食物的定义,更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有时候,学生的回答难以一步到位,钱老师就会降低坡度,架设台阶,帮助学生拾级而上。在《一件小事》的课上,钱老师问:“‘我’在‘一件小事’中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思想?”学生答“自私”。钱老师追问:“再进一步想一下,自私是不是‘我’思想的主要方面?”经过讨论,学生发现“我”还有“自责”的心情。钱老师肯定后再问:“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和渺小,这是一种自责的心情。那么,既然是‘怕敢想到自己’,为什么还要‘熬了苦痛’‘时时记起’呢?从文章结尾看,已不再是自责了,还有什么?”学生齐答“催我自新”。钱老师继而小结:“文章正是按照‘自私一自责一自新’这条思路来展示‘我’的思想演变过程的。”当学生回答不够完整时,钱老师化大为小,化难为易,架设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
钱老师更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他的很多课都建立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钱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每教新课之前,往往要让学生充分预习,并且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来。钱老师深知,提问能力与语文学习能力呈正相关。他有次到外地借班上课,得知该班学生在自学《故乡》后竟然“没有问题”,他觉得“大有问题”,于是提前上了一节“提问指导课”。一堂课下来,原本“没有问题”的学生提出了600多个问题!钱老师再对600多个问题进行了整理、筛选,整合成七类问题:一般疑问、回乡途中的“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离乡途中的“我”、写景。课上,钱老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依次探究,在问题讨论中完成了本课教学。
三、点评引导机智融情
钱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而亲切,同时不乏机智幽默,课上时有笑声。钱老师的课堂,点评到位,引导巧妙,过渡自然,值得观课者细细品味。他的课堂点评与引导大致有以下几种特点。
相机补充。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太到位的情况屡屡会有,面对这种情况,钱老师不疾不徐,相机补充,导之有方。在教《论雷峰塔的倒掉》一课时,一学生认为“居然”比“果然”好,理由是:“雷峰塔这么快就倒了,是出乎意料的。”钱老师这样点评:“言之成理!我再作一点补充。大家看,紧接着‘居然’这一句,下面是什么句子?(学生齐读)‘居然’表示雷峰塔倒掉这件事出乎意料地发生了,普天下的人民则为之无比欣喜,有一个成语恰好能够表达人民这种出乎意料的欣喜的感情,你能说出这个成语吗?(喜出望外)”这样补充完善了学生的原有认知。
借“错”发力。学生的提问与回答难免会有错误,而对于钱老师而言,所有的错误都会在他的巧妙引导下,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他在执教《故乡》—课时,有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钱老师当即反问:“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是谁说的?”学生答“杨二嫂”,明白了闰土不可能把碗碟埋在灰堆里。钱老师并不就此罢休,而是追问“那么,谁埋的呢”,并让学生“以文为证”。学生说文中没有证据。钱老师追问:“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学生答:“杨二嫂贪小便宜。”学生最初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但钱老师并没有简单否定,而是通过巧妙的引导,让错误的问题为精彩的答问,使学生不仅对杨二嫂的形象有了更具体的认识,而且学了“以文为证”的阅读方法。
问题反弹。在钱老师的课上,问题大多由学生提出,也大多由学生来解答。《谈骨气》课例中有两个细节。第一节课,一学生忽然说:“我有—个问题,作者所列举的三个人物,如果按年代先后排列,应该是饿人、文天祥、闻一多,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安排,为什么?”钱老师笑着说:“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回答?”第二节课,又—个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要把饿^作为‘贫贱不能移’的例证?我认为,与其举饿人为例,还不如用朱自清的实例好。”钱老师说:“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价值,请大家发表高见。”在这两个例子里,我们看到,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本希望听听老师的意见,但钱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弹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这看似未经意的一招,反映的却是钱梦龙一贯主张的“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此外,钱老师的点评引导常会有意挑起矛盾,或就关键处追问究底,这样精彩的场面在本书也很多。
毋庸置疑,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已成为一座高峰,他的许多课例已成为经典,融入了当下语文人的血液。经典常读常新,品读《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这本书,重温钱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禁涌起一种期待,期待同道之人共同续写导读艺术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昨天和今天[J],课程·教材·教法,2014(8)
[3]钱梦龙著,彭尚炯编选,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
《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选人16个课例,大致涉及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体式,按“经典回放”“品读沙龙”“研读感悟”的编写体例,既展示了经典课例的魅力,又呈现了编写组老师的观课感悟。这本书的确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品读。
一、教学环节打破常规
导读法的基本理念为“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主”在操作层面上体现为“三式”: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语文导读法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能力、习惯为目标,是在“教”与“不需要教”之间架设的桥梁。
在教学理念的观照下,钱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独具匠心,他的课与当时语文课普遍采用的“串讲法”迥然不同,而是着眼于教会学生自己读书。他执教《死海不死》一课,课堂主体部分设计了四个环节:
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什么知识可以不教”,师生讨论后明确列数字、确数与约数、生字新词可以不教。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在随后的交流中学生明确了知识小品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
学生三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兴趣?用了什么手法?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表达与材料组织方面的特点。
朗读最后一段,思考:按照作者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让学生讨论“什么知识可以不教”,这一设计大胆出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虽说“不教”,却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接着,话题一转,让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总结的“三性”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趣味性”作为课堂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第三次走进文本。最后,以高质量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升,始终着眼于激发学习趣味和教会学生读书,设计相当精妙。
另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的环节设计也是打破常规,令人称绝。课堂开始,钱老师出示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挂图,不许学生打开课本,而要用自己的话说明石拱桥的大拱和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学生想方设法加以说明,有说“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有说“在大拱两端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钱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一一画图,发现均不能准确说明大拱与小拱的位置关系,这时候,钱老师让学生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学生纷纷称好,继而师生总结出说明事物要“用词准确”。仅此环节,就能发现钱老师教学设计的新颖独特。他不是直接告知学生“说明事物要用词准确”,而是设计了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出来。
钱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基于对阅读规律的正确把握。他说:“通常,—个相对完整的阅读过程(尤其在读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章时)总要经历—个由表及里、又由里返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渐深化的过程。”[1]这就是常说的“在文章里走几个来回”。
钱老师创新的教学设计来自他对文本的潜心研读。他说:“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读或默诵,或圈点,或批注,直到真正‘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2]《中国石拱桥》一课让学生说明大拱与小拱位置关系这个环节的设计,离不开钱老师研读课文时对“肩”字的咀嚼揣摩。
钱老师在设计环节时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正因为如此,钱老师备课不仅致力于文本的教学解读,而且能站在学生立场,着重考虑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二、问题设计精当巧妙
导读法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钱老师说:“设计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问题设计得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或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钱老师经典课例中有很多精彩的问题,令人拍案叫绝。我们来看钱老师执教《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先读一读,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是早春、盛春,还是晚春?
(学生读诗。)
师:现在我们来看,诗写的是哪个时间?
生:写的是早春。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从“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暖”字知道的。
师:为什么“暖”字能说明是早春?能不能讲得更清楚一点?
生:春天到了,水温回升。
师:噢,春天到了,水温回升了,是吧?还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竹外桃花三两枝”中的“三两枝”,说明花还没盛开。
师:说得很对。“三两枝”不是盛开。还有吗?
生:还有“蒌蒿满地芦芽短”,“芦芽短”是说芦芽刚刚冒出来一点,还没有十分茂盛。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从哪里知道”这样的问题,设计巧妙,由点及面,“逼”着学生认真研读全诗,读出语言背后的意味,这对提升学生语感和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
钱老师很擅长“曲问”。“曲问”相对于“直问”而言,是钱老师创建的一个提问术语。“直问”,就是直来直去,一味正面硬攻,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所谓“曲问”,即为了解决—个问题,巧妙地提出另一个或另几个问题,通过采用“迂回战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在学生自读课文《食物从何处来》后,为了测试学生是否掌握“食物”的定义——“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身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钱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早上我吃了两片面包、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喝了一杯开水,是不是都是食物?”(其中开水不是食物,因为水虽然能参与躯体的组成,但不能供应能量。)这比直问学生“什么是食物”,或要求学生背诵食物的定义,更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有时候,学生的回答难以一步到位,钱老师就会降低坡度,架设台阶,帮助学生拾级而上。在《一件小事》的课上,钱老师问:“‘我’在‘一件小事’中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思想?”学生答“自私”。钱老师追问:“再进一步想一下,自私是不是‘我’思想的主要方面?”经过讨论,学生发现“我”还有“自责”的心情。钱老师肯定后再问:“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和渺小,这是一种自责的心情。那么,既然是‘怕敢想到自己’,为什么还要‘熬了苦痛’‘时时记起’呢?从文章结尾看,已不再是自责了,还有什么?”学生齐答“催我自新”。钱老师继而小结:“文章正是按照‘自私一自责一自新’这条思路来展示‘我’的思想演变过程的。”当学生回答不够完整时,钱老师化大为小,化难为易,架设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
钱老师更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他的很多课都建立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钱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每教新课之前,往往要让学生充分预习,并且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来。钱老师深知,提问能力与语文学习能力呈正相关。他有次到外地借班上课,得知该班学生在自学《故乡》后竟然“没有问题”,他觉得“大有问题”,于是提前上了一节“提问指导课”。一堂课下来,原本“没有问题”的学生提出了600多个问题!钱老师再对600多个问题进行了整理、筛选,整合成七类问题:一般疑问、回乡途中的“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离乡途中的“我”、写景。课上,钱老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依次探究,在问题讨论中完成了本课教学。
三、点评引导机智融情
钱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而亲切,同时不乏机智幽默,课上时有笑声。钱老师的课堂,点评到位,引导巧妙,过渡自然,值得观课者细细品味。他的课堂点评与引导大致有以下几种特点。
相机补充。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太到位的情况屡屡会有,面对这种情况,钱老师不疾不徐,相机补充,导之有方。在教《论雷峰塔的倒掉》一课时,一学生认为“居然”比“果然”好,理由是:“雷峰塔这么快就倒了,是出乎意料的。”钱老师这样点评:“言之成理!我再作一点补充。大家看,紧接着‘居然’这一句,下面是什么句子?(学生齐读)‘居然’表示雷峰塔倒掉这件事出乎意料地发生了,普天下的人民则为之无比欣喜,有一个成语恰好能够表达人民这种出乎意料的欣喜的感情,你能说出这个成语吗?(喜出望外)”这样补充完善了学生的原有认知。
借“错”发力。学生的提问与回答难免会有错误,而对于钱老师而言,所有的错误都会在他的巧妙引导下,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他在执教《故乡》—课时,有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钱老师当即反问:“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是谁说的?”学生答“杨二嫂”,明白了闰土不可能把碗碟埋在灰堆里。钱老师并不就此罢休,而是追问“那么,谁埋的呢”,并让学生“以文为证”。学生说文中没有证据。钱老师追问:“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学生答:“杨二嫂贪小便宜。”学生最初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但钱老师并没有简单否定,而是通过巧妙的引导,让错误的问题为精彩的答问,使学生不仅对杨二嫂的形象有了更具体的认识,而且学了“以文为证”的阅读方法。
问题反弹。在钱老师的课上,问题大多由学生提出,也大多由学生来解答。《谈骨气》课例中有两个细节。第一节课,一学生忽然说:“我有—个问题,作者所列举的三个人物,如果按年代先后排列,应该是饿人、文天祥、闻一多,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安排,为什么?”钱老师笑着说:“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回答?”第二节课,又—个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要把饿^作为‘贫贱不能移’的例证?我认为,与其举饿人为例,还不如用朱自清的实例好。”钱老师说:“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价值,请大家发表高见。”在这两个例子里,我们看到,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本希望听听老师的意见,但钱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弹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这看似未经意的一招,反映的却是钱梦龙一贯主张的“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此外,钱老师的点评引导常会有意挑起矛盾,或就关键处追问究底,这样精彩的场面在本书也很多。
毋庸置疑,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已成为一座高峰,他的许多课例已成为经典,融入了当下语文人的血液。经典常读常新,品读《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这本书,重温钱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禁涌起一种期待,期待同道之人共同续写导读艺术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昨天和今天[J],课程·教材·教法,2014(8)
[3]钱梦龙著,彭尚炯编选,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