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过时的导读法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从1982年提出,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来,语文教育界革故鼎新,观念纷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钱梦龙等老一辈名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艺术并没有过时,而且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种种异化现象仍发挥着重要的纠偏作用。
  《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选人16个课例,大致涉及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体式,按“经典回放”“品读沙龙”“研读感悟”的编写体例,既展示了经典课例的魅力,又呈现了编写组老师的观课感悟。这本书的确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品读。
  一、教学环节打破常规
  导读法的基本理念为“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主”在操作层面上体现为“三式”: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语文导读法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能力、习惯为目标,是在“教”与“不需要教”之间架设的桥梁。
  在教学理念的观照下,钱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独具匠心,他的课与当时语文课普遍采用的“串讲法”迥然不同,而是着眼于教会学生自己读书。他执教《死海不死》一课,课堂主体部分设计了四个环节:
  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什么知识可以不教”,师生讨论后明确列数字、确数与约数、生字新词可以不教。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在随后的交流中学生明确了知识小品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
  学生三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兴趣?用了什么手法?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表达与材料组织方面的特点。
  朗读最后一段,思考:按照作者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让学生讨论“什么知识可以不教”,这一设计大胆出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虽说“不教”,却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接着,话题一转,让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总结的“三性”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趣味性”作为课堂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第三次走进文本。最后,以高质量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升,始终着眼于激发学习趣味和教会学生读书,设计相当精妙。
  另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的环节设计也是打破常规,令人称绝。课堂开始,钱老师出示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挂图,不许学生打开课本,而要用自己的话说明石拱桥的大拱和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学生想方设法加以说明,有说“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有说“在大拱两端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钱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一一画图,发现均不能准确说明大拱与小拱的位置关系,这时候,钱老师让学生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学生纷纷称好,继而师生总结出说明事物要“用词准确”。仅此环节,就能发现钱老师教学设计的新颖独特。他不是直接告知学生“说明事物要用词准确”,而是设计了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出来。
  钱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基于对阅读规律的正确把握。他说:“通常,—个相对完整的阅读过程(尤其在读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章时)总要经历—个由表及里、又由里返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渐深化的过程。”[1]这就是常说的“在文章里走几个来回”。
  钱老师创新的教学设计来自他对文本的潜心研读。他说:“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读或默诵,或圈点,或批注,直到真正‘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2]《中国石拱桥》一课让学生说明大拱与小拱位置关系这个环节的设计,离不开钱老师研读课文时对“肩”字的咀嚼揣摩。
  钱老师在设计环节时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正因为如此,钱老师备课不仅致力于文本的教学解读,而且能站在学生立场,着重考虑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二、问题设计精当巧妙
  导读法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钱老师说:“设计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问题设计得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或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钱老师经典课例中有很多精彩的问题,令人拍案叫绝。我们来看钱老师执教《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先读一读,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是早春、盛春,还是晚春?
  (学生读诗。)
  师:现在我们来看,诗写的是哪个时间?
  生:写的是早春。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从“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暖”字知道的。
  师:为什么“暖”字能说明是早春?能不能讲得更清楚一点?
  生:春天到了,水温回升。
  师:噢,春天到了,水温回升了,是吧?还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竹外桃花三两枝”中的“三两枝”,说明花还没盛开。
  师:说得很对。“三两枝”不是盛开。还有吗?
  生:还有“蒌蒿满地芦芽短”,“芦芽短”是说芦芽刚刚冒出来一点,还没有十分茂盛。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从哪里知道”这样的问题,设计巧妙,由点及面,“逼”着学生认真研读全诗,读出语言背后的意味,这对提升学生语感和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
  钱老师很擅长“曲问”。“曲问”相对于“直问”而言,是钱老师创建的一个提问术语。“直问”,就是直来直去,一味正面硬攻,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所谓“曲问”,即为了解决—个问题,巧妙地提出另一个或另几个问题,通过采用“迂回战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在学生自读课文《食物从何处来》后,为了测试学生是否掌握“食物”的定义——“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身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钱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早上我吃了两片面包、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喝了一杯开水,是不是都是食物?”(其中开水不是食物,因为水虽然能参与躯体的组成,但不能供应能量。)这比直问学生“什么是食物”,或要求学生背诵食物的定义,更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有时候,学生的回答难以一步到位,钱老师就会降低坡度,架设台阶,帮助学生拾级而上。在《一件小事》的课上,钱老师问:“‘我’在‘一件小事’中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思想?”学生答“自私”。钱老师追问:“再进一步想一下,自私是不是‘我’思想的主要方面?”经过讨论,学生发现“我”还有“自责”的心情。钱老师肯定后再问:“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和渺小,这是一种自责的心情。那么,既然是‘怕敢想到自己’,为什么还要‘熬了苦痛’‘时时记起’呢?从文章结尾看,已不再是自责了,还有什么?”学生齐答“催我自新”。钱老师继而小结:“文章正是按照‘自私一自责一自新’这条思路来展示‘我’的思想演变过程的。”当学生回答不够完整时,钱老师化大为小,化难为易,架设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
  钱老师更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他的很多课都建立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钱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每教新课之前,往往要让学生充分预习,并且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来。钱老师深知,提问能力与语文学习能力呈正相关。他有次到外地借班上课,得知该班学生在自学《故乡》后竟然“没有问题”,他觉得“大有问题”,于是提前上了一节“提问指导课”。一堂课下来,原本“没有问题”的学生提出了600多个问题!钱老师再对600多个问题进行了整理、筛选,整合成七类问题:一般疑问、回乡途中的“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离乡途中的“我”、写景。课上,钱老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依次探究,在问题讨论中完成了本课教学。
  三、点评引导机智融情
  钱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而亲切,同时不乏机智幽默,课上时有笑声。钱老师的课堂,点评到位,引导巧妙,过渡自然,值得观课者细细品味。他的课堂点评与引导大致有以下几种特点。
  相机补充。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太到位的情况屡屡会有,面对这种情况,钱老师不疾不徐,相机补充,导之有方。在教《论雷峰塔的倒掉》一课时,一学生认为“居然”比“果然”好,理由是:“雷峰塔这么快就倒了,是出乎意料的。”钱老师这样点评:“言之成理!我再作一点补充。大家看,紧接着‘居然’这一句,下面是什么句子?(学生齐读)‘居然’表示雷峰塔倒掉这件事出乎意料地发生了,普天下的人民则为之无比欣喜,有一个成语恰好能够表达人民这种出乎意料的欣喜的感情,你能说出这个成语吗?(喜出望外)”这样补充完善了学生的原有认知。
  借“错”发力。学生的提问与回答难免会有错误,而对于钱老师而言,所有的错误都会在他的巧妙引导下,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他在执教《故乡》—课时,有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钱老师当即反问:“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是谁说的?”学生答“杨二嫂”,明白了闰土不可能把碗碟埋在灰堆里。钱老师并不就此罢休,而是追问“那么,谁埋的呢”,并让学生“以文为证”。学生说文中没有证据。钱老师追问:“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学生答:“杨二嫂贪小便宜。”学生最初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但钱老师并没有简单否定,而是通过巧妙的引导,让错误的问题为精彩的答问,使学生不仅对杨二嫂的形象有了更具体的认识,而且学了“以文为证”的阅读方法。
  问题反弹。在钱老师的课上,问题大多由学生提出,也大多由学生来解答。《谈骨气》课例中有两个细节。第一节课,一学生忽然说:“我有—个问题,作者所列举的三个人物,如果按年代先后排列,应该是饿人、文天祥、闻一多,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安排,为什么?”钱老师笑着说:“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回答?”第二节课,又—个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要把饿^作为‘贫贱不能移’的例证?我认为,与其举饿人为例,还不如用朱自清的实例好。”钱老师说:“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价值,请大家发表高见。”在这两个例子里,我们看到,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本希望听听老师的意见,但钱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弹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这看似未经意的一招,反映的却是钱梦龙一贯主张的“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此外,钱老师的点评引导常会有意挑起矛盾,或就关键处追问究底,这样精彩的场面在本书也很多。
  毋庸置疑,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已成为一座高峰,他的许多课例已成为经典,融入了当下语文人的血液。经典常读常新,品读《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这本书,重温钱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禁涌起一种期待,期待同道之人共同续写导读艺术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昨天和今天[J],课程·教材·教法,2014(8)
  [3]钱梦龙著,彭尚炯编选,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
其他文献
书名: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研究  作者:郝晓辑  出版单位: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18060177  定价:48元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语文核心素养建构的具体功能。其中,综合文学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文学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主持课题“农村县城高中本色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H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长期以来,我一直努力尝试在习作指导中融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比赛等活动,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写,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修订本)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习作2”是要求学生写一次比赛活动的作文。课本通过一篇《决赛》的例文与“写作指导”对学
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以下简称《概要》)可以算作最早出现的一部系统论述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也是20世纪前30年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标志性学术成果。《概要》的正文包括6篇23章,内容涉及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建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概要》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有着诸多启示,本文拟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很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对课内课外的文本进行重组与整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相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语文课堂不再是死水一潭,而是变得热闹、丰富、活泼、多元起来。新的理念、新的追求,尤其是“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们不再照本宣科,出现了“用教材教”的新气象。诸多“用教材教”的设计频频亮相于课堂,令人目不暇接。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令人欣喜,然而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对各种“用教材教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4》安排的作文训练是:“观察一种你喜爱的植物,重点观察植物的干、枝、叶、花及其颜色。观察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然后,写成一个片段。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状、颜色,以及为什么喜欢它。要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这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三点:1.通过细致观察,抓住植物形状、颜色的特点写具体;2.写出为什么喜欢它;3.按照一定的
【关键词】家乡文化生活,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化,活动语文化  自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颁布以来,特别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在部分省市正式使用后,当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在理念构建层面确实彰显了革故鼎新之态,但由于广大语文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所体现的新理念的理解还不到位,加之将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中,还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没有准确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本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的情怀。    设计理念  遵循新课标理念,根据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文包诗),本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发现、质疑、研
[目标预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流程]  课前放送别音乐。  一、词语再读,链接古诗  1 朗读词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黄鹤楼送别》,今天我们再来读读(贴题,学生读题)。对这些词语还有印象吗?谁来读读?  (出示词语)烟雾迷蒙依依惜别 誉满天下永世不绝按捺不住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命题,是新课标指引下的新评价方式的体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以新课标精神为准绳,不断探索语文考试命题的新思路,寻找顺应课改趋势、引领课改方向、彰显课改特色的命题方式,让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导向上——引领一个方向    这个方向即“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换而言之,就是引领教学的方向,为教学服务。  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认识问题:到底是考试为教学服务,还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