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高校现在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出建立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及高等教育理论的分析,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水平,适应现代社会对多方位、多层次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教育改革;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景海河(1963-),男,满族,黑龙江鸡西人,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岩土工程;李广影(1975-),女,吉林榆树人,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A009)的研究成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化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扩大,生源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高等学校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难点。而教育质量又是教育的生命线,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如何建立全过程教学监控体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大众化的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高
这里既包括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也包括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素质。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从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结构来看,一部分来自教师,一部分来自职员,真正来自教学管理专业的人员很少,整体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另外,由于现在高校不断扩大招生,使从事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工作不能做到精细化,也没有时间去研究管理改革的问题,更没有精力去学习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大部分工作都是凭经验去做,其结果是制定出的教学管理措施不配套、不科学、不规范、形式化,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水平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考核导向不全面,考核对象不完整
一个学校其目标是培养人,那么教师的最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近几年来,在对教师的考核中,导向存在着偏差。科研成果的考核,几乎成了教师晋升的唯一尺度,教学工作成绩如何在其职务晋升中显得微不足道。即使对教学工作的考核,也只不过是教学工作量的分解和累加,而对教学水平的考核还流于形式,缺乏有效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手段。这种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考核导向,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在对教学工作的考核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考核教师行为多,考核领导行为少。大多数学校,对教学管理的考核仅局限于对教师的考核,而对教学管理者、领导者的行为考核少,甚至没有什么考核。这里既没有对领导行为考核的指标体系,也没有考核的奖惩机制。领导者的升降不是看其是否在任职期间应尽的职责如何,完成的目标如何,而是取决于学历、资历,甚至上一级领导的个人印象等等。
3.新专业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教学知识更新的速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的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在变化之中,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各高校不得不调整专业的设置,不断增加新的专业,专业设置就会相对的不稳定。近几年来,不少系科已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打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往往是刚看准市场招入一批新专业的学生,很快就又担心起这批学生的分配就业问题,教师就要年年换新课,在这种情况下,其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二、建立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依据
1.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美国学者菲根鲍姆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对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了说明,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部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2]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是学校借鉴现代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教学过程以及管理过程中建立必要的监控系统和管理制度,利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理论。
2.高等教育评价理论
评价的根本在于用价值观念对各种状态进行评定,进而作出选择。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殖的过程。[2]应用现代高等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学校的教学以及管理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所以高等教育评价理论是教学质量监控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三、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高等院校应通过分析自身办学的优势和劣势、采取“以质求生,以质取胜”的策略,促使学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高等院校的发展会有一个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研究是现在各院校面临的重点工作,因为它关系到学院长远发展的战略。高等学校对学院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是高等学校的责任所在,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学院管理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院通过评估,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构建符合院校发展需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高等院校创建伊始,就必须着手建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增强教学工作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由一个多因素、多层次构成的系统,因此要从多维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现在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见图1)
1.教学目标的质量监控系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目标也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这种转化的必然性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这就决定了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层次要求是多样化的,而同一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可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的。(2)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大众化教育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获得教育服务,因此可以说,大众化教育是平等权在教育领域里的落实。但教育平等权的真正落实不仅表现在受教育者人数的增多和教育服务覆盖面的增大,还表现在能为每个人提供更多样的教育选择,满足每个人不同的学习需求。然而,每个人的个性、智力、需求、追求的目标及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所需要的教育服务也是不同的,只有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才能满足每个人的不同学习需求。因此,每所高校都必须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和自身条件,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建立起切合实际情况的目标系统,办出自己的特色。
2.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系统
教学过程的质量——包括专业与课程的质量,教学秩序、教学环节的实施水平,师资队伍的合理结构,高等学校管理人员的素养与管理水平。首先,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院迫切需要并逐步完善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将决定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基础课教学质量,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才能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再次,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效果直接影响着学院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学院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3.教学督导监控机制的建立
建立内部教学督导机制,加强对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过程监督和检查,加强对教师、学生教学双边活动的评估和指导,保证教学过程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后,实施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立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力度,同时积极倡导并进一步完善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验与科研、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大实践教学观。
4.教学评价系统的建立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作出价值判断。高等学校教育评价的内涵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以高等学校教育为对象,依据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科学的方法技术与手段系统搜集评价信息,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改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教育的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随着普通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日趋规范,教育评价作为一种质量诊断和调控手段,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教育评价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l)导向功能。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的前进的功效和能力。
(2)激励功能。教育具有评价激发评价对象情感、鼓舞斗志、振作上进的效用或能力。教育评价可以依据设定的评价目标,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生活动等作客观的价值判断,肯定成绩或进步,指出缺点与不足,指出产生的可能原因,从而刺激评价对象主体意识的情感,促使其精神振作,达到改进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提高质量的目的。
(3)诊断功能。对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与评价标准符合程度的诊察判断效用。
(4)鉴定功能。教育评价认定、判断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实际价值的功效和能力。
(5)改进功能。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促进评价对象为实现理想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行动的功效的能力。
(6)管理功能。教育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
(7)调控功能。教育评价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功效或能力。
5.教学调控系统的建立
调控就是指调节控制。毫无疑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调控系统属于一个教育控制系统。根据教育控制论的观点,教育控制系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保持系统的状态稳定。在教育活动中要求教育对象处于一定的稳定状态,这时控制的目的在于保持教育对象的稳定性,而要保持教育对象的稳定性,主要在于对干扰的防御与克服,具体而言有两种方式:消极防御和积极防御。消极防御是尽量使对象不受干扰,即其状态对干扰的依赖性很小;积极防御是控制系统组织控制力量来抵抗干扰,特别是通过提高控制对象的抗干扰能力来抵抗干扰,实现最优化。教育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能保持教育系统的正常有序,保证其组织性,保证系统的发展,纠正偏差,改进系统的功能,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教育控制系统的调节作用可使教育系统各要素合理负担,保证系统的最佳状态和最优效果。
6.教学整改系统的建立
教学质量监控中的整改机制是教学信息反馈的延伸和发展,是质量监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教学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提供整改方案,通过质量整改工作,拟定改进措施和方案后,将其纳入正式的监控工作日程中,通过评价,可以考察整改项目的确立是否正确,对策和措施是否有效,组织落实是否得力并付诸实施。管理人员采取更新质量意识、改进教学管理方法、改善教学条件、修订教学管理制度、调整师资队伍等措施;教学人员则采取完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等措施,以增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当前我国政府也为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出台了相应政策。进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面临教学质量下降的严峻考验,因此,探索适应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发展趋势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岳学海.树立系统管理思想,建立教学管理新体系[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
[2]杨树勋.高等教学与教务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3]赵瑞林.教学工作规范化管理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张中)
关键词: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教育改革;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景海河(1963-),男,满族,黑龙江鸡西人,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岩土工程;李广影(1975-),女,吉林榆树人,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A009)的研究成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化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扩大,生源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高等学校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难点。而教育质量又是教育的生命线,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如何建立全过程教学监控体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大众化的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高
这里既包括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也包括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素质。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从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结构来看,一部分来自教师,一部分来自职员,真正来自教学管理专业的人员很少,整体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另外,由于现在高校不断扩大招生,使从事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工作不能做到精细化,也没有时间去研究管理改革的问题,更没有精力去学习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大部分工作都是凭经验去做,其结果是制定出的教学管理措施不配套、不科学、不规范、形式化,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水平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考核导向不全面,考核对象不完整
一个学校其目标是培养人,那么教师的最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近几年来,在对教师的考核中,导向存在着偏差。科研成果的考核,几乎成了教师晋升的唯一尺度,教学工作成绩如何在其职务晋升中显得微不足道。即使对教学工作的考核,也只不过是教学工作量的分解和累加,而对教学水平的考核还流于形式,缺乏有效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手段。这种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考核导向,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在对教学工作的考核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考核教师行为多,考核领导行为少。大多数学校,对教学管理的考核仅局限于对教师的考核,而对教学管理者、领导者的行为考核少,甚至没有什么考核。这里既没有对领导行为考核的指标体系,也没有考核的奖惩机制。领导者的升降不是看其是否在任职期间应尽的职责如何,完成的目标如何,而是取决于学历、资历,甚至上一级领导的个人印象等等。
3.新专业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教学知识更新的速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的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在变化之中,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各高校不得不调整专业的设置,不断增加新的专业,专业设置就会相对的不稳定。近几年来,不少系科已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打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往往是刚看准市场招入一批新专业的学生,很快就又担心起这批学生的分配就业问题,教师就要年年换新课,在这种情况下,其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二、建立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依据
1.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美国学者菲根鲍姆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对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了说明,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部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2]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是学校借鉴现代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教学过程以及管理过程中建立必要的监控系统和管理制度,利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理论。
2.高等教育评价理论
评价的根本在于用价值观念对各种状态进行评定,进而作出选择。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殖的过程。[2]应用现代高等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学校的教学以及管理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所以高等教育评价理论是教学质量监控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三、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高等院校应通过分析自身办学的优势和劣势、采取“以质求生,以质取胜”的策略,促使学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高等院校的发展会有一个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研究是现在各院校面临的重点工作,因为它关系到学院长远发展的战略。高等学校对学院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是高等学校的责任所在,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学院管理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院通过评估,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构建符合院校发展需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高等院校创建伊始,就必须着手建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增强教学工作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由一个多因素、多层次构成的系统,因此要从多维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现在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见图1)
1.教学目标的质量监控系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目标也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这种转化的必然性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这就决定了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层次要求是多样化的,而同一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可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的。(2)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大众化教育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获得教育服务,因此可以说,大众化教育是平等权在教育领域里的落实。但教育平等权的真正落实不仅表现在受教育者人数的增多和教育服务覆盖面的增大,还表现在能为每个人提供更多样的教育选择,满足每个人不同的学习需求。然而,每个人的个性、智力、需求、追求的目标及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所需要的教育服务也是不同的,只有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才能满足每个人的不同学习需求。因此,每所高校都必须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和自身条件,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建立起切合实际情况的目标系统,办出自己的特色。
2.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系统
教学过程的质量——包括专业与课程的质量,教学秩序、教学环节的实施水平,师资队伍的合理结构,高等学校管理人员的素养与管理水平。首先,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院迫切需要并逐步完善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将决定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基础课教学质量,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才能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再次,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效果直接影响着学院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学院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3.教学督导监控机制的建立
建立内部教学督导机制,加强对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过程监督和检查,加强对教师、学生教学双边活动的评估和指导,保证教学过程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后,实施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立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力度,同时积极倡导并进一步完善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验与科研、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大实践教学观。
4.教学评价系统的建立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作出价值判断。高等学校教育评价的内涵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以高等学校教育为对象,依据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科学的方法技术与手段系统搜集评价信息,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改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教育的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随着普通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日趋规范,教育评价作为一种质量诊断和调控手段,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教育评价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l)导向功能。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的前进的功效和能力。
(2)激励功能。教育具有评价激发评价对象情感、鼓舞斗志、振作上进的效用或能力。教育评价可以依据设定的评价目标,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生活动等作客观的价值判断,肯定成绩或进步,指出缺点与不足,指出产生的可能原因,从而刺激评价对象主体意识的情感,促使其精神振作,达到改进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提高质量的目的。
(3)诊断功能。对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与评价标准符合程度的诊察判断效用。
(4)鉴定功能。教育评价认定、判断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实际价值的功效和能力。
(5)改进功能。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促进评价对象为实现理想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行动的功效的能力。
(6)管理功能。教育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
(7)调控功能。教育评价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功效或能力。
5.教学调控系统的建立
调控就是指调节控制。毫无疑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调控系统属于一个教育控制系统。根据教育控制论的观点,教育控制系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保持系统的状态稳定。在教育活动中要求教育对象处于一定的稳定状态,这时控制的目的在于保持教育对象的稳定性,而要保持教育对象的稳定性,主要在于对干扰的防御与克服,具体而言有两种方式:消极防御和积极防御。消极防御是尽量使对象不受干扰,即其状态对干扰的依赖性很小;积极防御是控制系统组织控制力量来抵抗干扰,特别是通过提高控制对象的抗干扰能力来抵抗干扰,实现最优化。教育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能保持教育系统的正常有序,保证其组织性,保证系统的发展,纠正偏差,改进系统的功能,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教育控制系统的调节作用可使教育系统各要素合理负担,保证系统的最佳状态和最优效果。
6.教学整改系统的建立
教学质量监控中的整改机制是教学信息反馈的延伸和发展,是质量监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教学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提供整改方案,通过质量整改工作,拟定改进措施和方案后,将其纳入正式的监控工作日程中,通过评价,可以考察整改项目的确立是否正确,对策和措施是否有效,组织落实是否得力并付诸实施。管理人员采取更新质量意识、改进教学管理方法、改善教学条件、修订教学管理制度、调整师资队伍等措施;教学人员则采取完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等措施,以增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当前我国政府也为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出台了相应政策。进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面临教学质量下降的严峻考验,因此,探索适应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发展趋势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岳学海.树立系统管理思想,建立教学管理新体系[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
[2]杨树勋.高等教学与教务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3]赵瑞林.教学工作规范化管理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