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面对网络构建的丰富世界,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多数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网络理念,通过快捷的网络他们可以开阔视野、了解世界,搜集信息、获取知识,网络在他们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也会带来负面的效果,甚至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及前途。笔者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及调查,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的利弊,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分析网络对大学生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高校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1使用的调查研究方法及统计分析
1.1调查研究方法。
课题组根据研究需求设计了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年级、性别、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在调查表中,明确涵盖所有内容,其中关于学习成绩,要求学生根据各科考试及格率进行分类综合自评,而人际关系、各项压力、适应能力等则根据自我感觉按照程度进行分类自评;对于上网时间、使用频率和上网消费要求进行定量填写,力求准确。以上要求均在发放调查表的过程中明确宣布。以附近几所学校(欧美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山大学、建材学院)不同年级的一些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59名(59%),女生41名(41%)。
1.2调研统计及结果分析。
在对调查问卷发放后,对所填写内容、数据进行统计,此次调查重点在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调查目的。
1.2.1从不同年级使用网络的比例看,大一新生相比高年级学生还不是很熟悉大学生活,上网的人相对较少,自己有电脑的也不太多,上网比例只占18%,大二明显增加,上网比例占29%。大三、大四因学习、应聘等,特别是自己有电脑的较多,所以上网比例占调查总数的53%。
1.2.2从对上网的目的调查中可见,浏览新闻和查资料的占29%,玩游戏与聊天的占36%,收发电子邮件的占12%,更新博客与个人主页的占23%。其中浏览新闻查找资料和玩游戏聊天的比较多,一般学生在上网查找资料的同时也不忘它的娱乐性,也有很多人在更新博客或主页,写写自己的东西,以网络公开自己的心情,记录自己的故事,这也是大学生多彩生活的一部分。
1.2.3在对上网的利弊调查中,多半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利有弊,由此可见,学生们对网络的认识还是全面性的,而利弊的關键还在于自己的把握。
1.2.4调查结果。通过调研统计得知,当代大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4.60%。调查还显示,大学各年级网络使用率男生相比女生高一点。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现在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等,这从调查中有59.8%的学生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就是计算机使用水平可看出。另外,还有43.2%的学生是因为同学影响而上网的,且有不少大一新生以寝室为单位集体去网吧上网。可见,追求时尚和好奇而上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2.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利弊浅析
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就好比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其中关键在于大学生本身怎么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使其为大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博采众长提供最大的平台,但同时,还要杜绝网络成瘾等负面的影响。
2.1网络的积极影响。
2.1.1合理上网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途径,学习者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接受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并可以和在校学生一样修学分,参加毕业并取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1.2合理的上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使大学生不用再为找工作到处跑,也不用再去人才招聘会上和别人挤来挤去,利用网络就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并和招聘单位联系投递简历。大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提高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1.3合理上网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提升。有的大学生在功课方面相当优秀,但在交际方面却有些逊色,一方面可能缺乏交往技能,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生活中建立不了协调的人际关系,交往范围变得狭窄。而利用网络这个平民化的交际舞台,他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网络的互动平台让大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扩大交流范围和交际面,主动扩大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子,展示自己。
2.1.4网络有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大学生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为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2.1.5大学生利用网络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很多人如果想象大学生上网的情形,多数会想到他们在宿舍里面下载MP3歌曲,玩游戏,或者聚集在聊天室中。然而,的确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寻找工作和学习机会。[4]
2.2网络的消极影响。
2.2.1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目前,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学业成绩是衡量大学生学习成功的主要标尺。大学生沉迷网络侵占了学习时间,削弱了学习兴趣,破坏了学习秩序,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业受挫。在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留级和转学的237名学生中,约有80%的人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溺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而荒废学业,导致不能通过考试的。
2.2.2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生活的基本保证,也是大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需要。网络成瘾剥夺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减少了休息、睡眠和学习等正常生活的时间,就会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大学生沉浸在网络之中,容易迷失现实的自我,把虚拟的角色当成现实的角色,造成交往心理失落。另外,网络成瘾易引发大学生人格异化。
2.2.3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思想品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但如果过度迷恋网络,势必就大量占用有效时间,而使学习兴趣下降,与老师、同学、父母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减少,逐步出现人际关系障碍。当他们意识到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比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更轻松、自由、快乐时,便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到网络交往中,从而减少了对周围人际的交往和接触,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造成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2.2.4污染了大学生的思想。遨游在网络中的大学生在网上的交往以符号为特征,其交往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可以隐瞒自己的姓名、性别、身份与年龄;在网上自由任性,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角色扮演的规则;甚至他们到处散布病毒、潜入网站偷窃资料、骗取他人感情,等等,这样便使得网络成为玩世不恭、恶作剧的场所。
2.2.5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理,诱发大学生犯罪。网瘾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或人格扭曲,迷失自我,而网络中黄色信息、火爆刺激的暴力内容则容易使大学生认知模糊,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导致大学生产生破坏欲,甚至是大学生犯罪。一旦形成这样的错误观点,他们就会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欺诈、偷窃甚至对他人施暴的事就会不断在网上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如2004年5月,江西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上网成瘾,导致狂想症后杀死二人、重伤五人的惨剧。
3.避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控制对策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教育引导,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挥网络迷恋大学生的特长,举办网络相关的竞技、交流、互动活动,建设并充分发挥校园绿色网站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上网意识,严格遵守文明上网的规范,使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和网络对自身成才的作用。
3.1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
正确对待网络就是把网络对于工作、学习的好处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学生自己的爱好兴趣,合理地运用网络。控制上网的时间,拒绝网络“黄毒”,准确评价网络信息,正确运用网络交往方法,做到健康文明上网。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评价网络,要看到网络的优点和缺陷,又不夸大网络的优点和缺陷;教育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把网络当成生活和学习的一种工具;教育学生认识到网络不能代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不能代替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文明使用网络的意识,客观看待网络对自身成长的作用。
3.2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规范,树立文明上网意识。
引导就是因势利导,教育引导指运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问题特點,采用舒缓的办法解决问题。作为学校、教师不能不负责任地把网络迷恋的大学生开除了之,把问题推向社会,推向家庭。学校对于大学生网络迷恋教育管理不足的主要表现就是没有在学生上网之前让学生了解文明的上网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
3.3学校为学生提供完善健康的网络服务。
3.3.1完善校园局域网,提供全面的信息平台。学校要促进校园网络健康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但目前高校对校园网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例如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和参考资料,而图书馆只能提供有限的资料,很多东西还是需要上网查询,但宿舍往往上不了学校的期刊网,只能通过机房来获取期刊网的信息,这样就很不方便。所以学校应该更加完善校园的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可靠、安全的网络服务,同时可以登陆各种各样的教育和科研网站,如英语四六级、考研,各种层次计算机学习指导网站,进行自学辅导、作业测验、大考冲刺、升学模拟考场,等等。
3.3.2构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和校园文化。由于各高校面向大学生的免费或低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比较少,大学生周末除了上网无处可去、无处可玩。单调的大学生活会使人压抑、烦躁、兴趣减低、生活缺乏乐趣,而网络多彩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虚拟生存的自主创造性,满足了大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多样需求。所以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给大学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网络给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用广博的网络资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坚决抵制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对大学生做到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组织上保障,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加强学生上网的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控力,避免网络迷恋的负面影响,促使大学生顺利成才。
参考文献:
[1]陈文辉.浅谈计算机网络的发展[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6-48.
[2]朱彩萍.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51.
[3]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类型及其特点研究.西南大学,2006:3-4.
[4]伍秀敏.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思想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对策.电子科技大学,2006:92-93.
面对网络构建的丰富世界,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多数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网络理念,通过快捷的网络他们可以开阔视野、了解世界,搜集信息、获取知识,网络在他们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也会带来负面的效果,甚至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及前途。笔者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及调查,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的利弊,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分析网络对大学生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高校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1使用的调查研究方法及统计分析
1.1调查研究方法。
课题组根据研究需求设计了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年级、性别、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在调查表中,明确涵盖所有内容,其中关于学习成绩,要求学生根据各科考试及格率进行分类综合自评,而人际关系、各项压力、适应能力等则根据自我感觉按照程度进行分类自评;对于上网时间、使用频率和上网消费要求进行定量填写,力求准确。以上要求均在发放调查表的过程中明确宣布。以附近几所学校(欧美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山大学、建材学院)不同年级的一些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59名(59%),女生41名(41%)。
1.2调研统计及结果分析。
在对调查问卷发放后,对所填写内容、数据进行统计,此次调查重点在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调查目的。
1.2.1从不同年级使用网络的比例看,大一新生相比高年级学生还不是很熟悉大学生活,上网的人相对较少,自己有电脑的也不太多,上网比例只占18%,大二明显增加,上网比例占29%。大三、大四因学习、应聘等,特别是自己有电脑的较多,所以上网比例占调查总数的53%。
1.2.2从对上网的目的调查中可见,浏览新闻和查资料的占29%,玩游戏与聊天的占36%,收发电子邮件的占12%,更新博客与个人主页的占23%。其中浏览新闻查找资料和玩游戏聊天的比较多,一般学生在上网查找资料的同时也不忘它的娱乐性,也有很多人在更新博客或主页,写写自己的东西,以网络公开自己的心情,记录自己的故事,这也是大学生多彩生活的一部分。
1.2.3在对上网的利弊调查中,多半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利有弊,由此可见,学生们对网络的认识还是全面性的,而利弊的關键还在于自己的把握。
1.2.4调查结果。通过调研统计得知,当代大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4.60%。调查还显示,大学各年级网络使用率男生相比女生高一点。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现在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等,这从调查中有59.8%的学生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就是计算机使用水平可看出。另外,还有43.2%的学生是因为同学影响而上网的,且有不少大一新生以寝室为单位集体去网吧上网。可见,追求时尚和好奇而上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2.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利弊浅析
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就好比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其中关键在于大学生本身怎么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使其为大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博采众长提供最大的平台,但同时,还要杜绝网络成瘾等负面的影响。
2.1网络的积极影响。
2.1.1合理上网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途径,学习者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接受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并可以和在校学生一样修学分,参加毕业并取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1.2合理的上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使大学生不用再为找工作到处跑,也不用再去人才招聘会上和别人挤来挤去,利用网络就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并和招聘单位联系投递简历。大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提高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1.3合理上网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提升。有的大学生在功课方面相当优秀,但在交际方面却有些逊色,一方面可能缺乏交往技能,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生活中建立不了协调的人际关系,交往范围变得狭窄。而利用网络这个平民化的交际舞台,他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网络的互动平台让大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扩大交流范围和交际面,主动扩大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子,展示自己。
2.1.4网络有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大学生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为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2.1.5大学生利用网络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很多人如果想象大学生上网的情形,多数会想到他们在宿舍里面下载MP3歌曲,玩游戏,或者聚集在聊天室中。然而,的确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寻找工作和学习机会。[4]
2.2网络的消极影响。
2.2.1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目前,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学业成绩是衡量大学生学习成功的主要标尺。大学生沉迷网络侵占了学习时间,削弱了学习兴趣,破坏了学习秩序,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业受挫。在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留级和转学的237名学生中,约有80%的人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溺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而荒废学业,导致不能通过考试的。
2.2.2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生活的基本保证,也是大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需要。网络成瘾剥夺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减少了休息、睡眠和学习等正常生活的时间,就会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大学生沉浸在网络之中,容易迷失现实的自我,把虚拟的角色当成现实的角色,造成交往心理失落。另外,网络成瘾易引发大学生人格异化。
2.2.3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思想品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但如果过度迷恋网络,势必就大量占用有效时间,而使学习兴趣下降,与老师、同学、父母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减少,逐步出现人际关系障碍。当他们意识到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比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更轻松、自由、快乐时,便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到网络交往中,从而减少了对周围人际的交往和接触,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造成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2.2.4污染了大学生的思想。遨游在网络中的大学生在网上的交往以符号为特征,其交往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可以隐瞒自己的姓名、性别、身份与年龄;在网上自由任性,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角色扮演的规则;甚至他们到处散布病毒、潜入网站偷窃资料、骗取他人感情,等等,这样便使得网络成为玩世不恭、恶作剧的场所。
2.2.5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理,诱发大学生犯罪。网瘾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或人格扭曲,迷失自我,而网络中黄色信息、火爆刺激的暴力内容则容易使大学生认知模糊,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导致大学生产生破坏欲,甚至是大学生犯罪。一旦形成这样的错误观点,他们就会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欺诈、偷窃甚至对他人施暴的事就会不断在网上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如2004年5月,江西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上网成瘾,导致狂想症后杀死二人、重伤五人的惨剧。
3.避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控制对策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教育引导,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挥网络迷恋大学生的特长,举办网络相关的竞技、交流、互动活动,建设并充分发挥校园绿色网站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上网意识,严格遵守文明上网的规范,使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和网络对自身成才的作用。
3.1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
正确对待网络就是把网络对于工作、学习的好处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学生自己的爱好兴趣,合理地运用网络。控制上网的时间,拒绝网络“黄毒”,准确评价网络信息,正确运用网络交往方法,做到健康文明上网。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评价网络,要看到网络的优点和缺陷,又不夸大网络的优点和缺陷;教育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把网络当成生活和学习的一种工具;教育学生认识到网络不能代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不能代替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文明使用网络的意识,客观看待网络对自身成长的作用。
3.2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规范,树立文明上网意识。
引导就是因势利导,教育引导指运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问题特點,采用舒缓的办法解决问题。作为学校、教师不能不负责任地把网络迷恋的大学生开除了之,把问题推向社会,推向家庭。学校对于大学生网络迷恋教育管理不足的主要表现就是没有在学生上网之前让学生了解文明的上网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
3.3学校为学生提供完善健康的网络服务。
3.3.1完善校园局域网,提供全面的信息平台。学校要促进校园网络健康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但目前高校对校园网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例如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和参考资料,而图书馆只能提供有限的资料,很多东西还是需要上网查询,但宿舍往往上不了学校的期刊网,只能通过机房来获取期刊网的信息,这样就很不方便。所以学校应该更加完善校园的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可靠、安全的网络服务,同时可以登陆各种各样的教育和科研网站,如英语四六级、考研,各种层次计算机学习指导网站,进行自学辅导、作业测验、大考冲刺、升学模拟考场,等等。
3.3.2构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和校园文化。由于各高校面向大学生的免费或低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比较少,大学生周末除了上网无处可去、无处可玩。单调的大学生活会使人压抑、烦躁、兴趣减低、生活缺乏乐趣,而网络多彩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虚拟生存的自主创造性,满足了大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多样需求。所以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给大学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网络给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用广博的网络资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坚决抵制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对大学生做到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组织上保障,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加强学生上网的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控力,避免网络迷恋的负面影响,促使大学生顺利成才。
参考文献:
[1]陈文辉.浅谈计算机网络的发展[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6-48.
[2]朱彩萍.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51.
[3]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类型及其特点研究.西南大学,2006:3-4.
[4]伍秀敏.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思想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对策.电子科技大学,200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