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的探讨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02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普遍认识到,如果小学生能够在学习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道德品质存在问题,那么这样的教育其实是无效的,偏离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即将进入初中,可能会进入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又即将迎来青春期,必须为他们在道德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选择合理管教手段和提高家校共育成效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高年级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05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成熟,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独立自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成长过程,总的来说是可喜的,是小学生逐渐长大的重要标志。但是,这种特征也使得教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通过简单的手段进行德育方面的干预,否则很可能无法引起学生的回应与共鸣,有时他们还会出现厌烦情绪,适得其反。所以,教师有必要从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特征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德育工作,明确德育思路和策略,去争取更好的德育效果。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小学高年级德育想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必然选择,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上文已经提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思想上越来越独立,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愿意完全听从教师的教导。或者说,他们可以与教师相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思考和行动,但前提是教师的提议能够得到他们的接受、认可与共鸣。否则,即使学生在教师德育工作中的表现尚可,也可能是“口服心不服”,其实并没有从心里去接受,德育因此而不能發挥出实效。
  为此,教师首先要重新进行师生关系的定位。当代小学生在信息社会的影响下相对过去的同龄人有着更为“成熟”的见解,渴望外界的肯定。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就是在肯定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学生配合教师的德育工作。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做出的要求,教师自己也必须做到,要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共同进步。第三,给予真诚的帮助,要明白学生在道德上出现的某些缺陷绝不是天生的,是能够与学生讲清道理的,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都应该先与学生交流,了解事情背后的真相,帮助学生提升认识,确保把爱的信息传播出去。
  二、选择合理管教手段
  上文所说的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并不是指教师完全放弃了对学生的管教,只采用规劝的方式。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之所以要更加重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因为在现实层面有这方面的需求。不仅是教育质量进步的要求,还因为的确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道德品质上的问题。道德问题往往与心理问题相伴而生,所以有时只依靠规劝是不能起到作用的,还需要更加严格的管教去进行纠正。不过,管教手段在选择上一定要合理,不能使之变成对学生自尊心或隐私权的严重侵犯。
  例如,教师发现班中有两名学生发生了冲突,随后采取谈话交流的方式帮助他们分析了冲突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向他们阐述了平时应该怎样与同学相处的方式及道理。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的一名学生又与其他同学发生了几次冲突,而且每次事实上的主要责任都在他的身上。这就证明该名学生在道德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不尊重他人,比较自私。此时,教师就要采取管教手段,比如按照班规给予纪律处分,然后反映到学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上。此后继续保持对该名学生的观察,如果问题没有解决,要选择更严厉的措施。
  三、提高家校共育成效
  家庭教育是小学高年级德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虽然学生日渐独立,但正如他们仍然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一样,家庭因素仍然在持续塑造着他们的道德认识。如果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学生道德认识上的矛盾与混乱,学校方面采取任何德育措施其最后的效果都会打折扣。因此,教师必须与学生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而且要讲究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家校共育的成效,使得家长不但理解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养成的重要性,而且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与学校和教师进行配合。
  例如,以往不少教师会在家校沟通的时候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时发生过的一些具体事情,然后请求家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教。结果在学生看来,这是教师在“打小报告”,创建新型师生关系上取得的效果会受到重大打击。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开诚布公的方式,进行有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参与的谈话,把事情说清楚,道理讲明白,然后向家长提出相应的建议,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这种方式一定会遇到较大的困难,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让学生理解和配合,但只有这样的家校共育才能真的走到学生的心里而避免引发负面情绪。
  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全新的人生成长阶段,他们的道德水平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乃至国家社会的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切能够以最终的德育质量为目标,转变理念,创新方法,开创出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兰秀玲.新时期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汉字文化,2019(24):152-153.
  [2]李巧莉.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74-75.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值得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在学习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比较容易,但是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却让教师感觉到无从入手。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德育教育的渗透,那么学生的道德品质就没有办法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德育背景;小学数学;心理健康活动;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科目地学习对学生打下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阅读能力、文章理解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培育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各方面的能力。传统的灌输教育已经不适合现在义务阶段小学生的教育,学生缺乏兴趣与注意力,老师也教的枯燥,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教育完成度,文章
期刊
摘要:从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广大教师都能够将落实“新课改”作为重要的方向和目标,而且也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缺乏层次性、递进性、系统性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深入开展。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深刻理解和认识分层次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促进初中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他们活泼好动,持续注意的时间很短,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把握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用游戏教学的方法,采取游戏教学的方法展开问题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其中,愉快的学习,自然而然的会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25 
期刊
摘要:语文在所有学科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而识字教育是打开学生语言学习之门的关键,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先教汉字,然后将其与教学经验相结合,以找到学生学习汉字的正确方法,并赋予学生正确的汉字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18  引言:文字是双向的,是接收外部信息和表达意见的重要媒介。在语文知识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发提高,开设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能通过提供开阔活力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养成科学锻炼习惯与培养坚强学习的意志,这属于培养德智体美劳优秀新时代学生与发展学生核心综合素养的基础环节。基于此核心素养背景下,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勇于创新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与改进教学实施环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贯彻到体
期刊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只有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事物能够吸引住他们。小学数学课堂同样也不例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趣味性教学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本文主要对小学低年级课堂“数学趣味性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趣味性教学;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01  新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正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学生的实际预习现状入手,结合数学课型特点设计学生的预习作业,注重预习作业的操作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数学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预习现状 高效课堂 作业单 设计 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12  《数学
期刊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而“追问”可以使幼儿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引发、激活幼儿思维,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推动他们思维创新。追问的“底气”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刻研读,对学情的准确把握;追问的“底数”则是指向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幼儿思维发展的目的性;追问的“底蕴”就是对于追问方式和时机的把握以及利用“意外”生成的智慧;追问的“底线”则是对问题的难易度、疏密度的把握。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可行性强,应该成为广大数学教师进行课改的新课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数学”;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有价值的数学”;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出发,让学生探索“有意思的数学”。从而使学生在认识、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