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语文教师在教育舞台上的历史定位将发生质的变迁,语文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战场。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使语文课程标准不至于只是纸上谈兵,而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得以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呢 这就取决于语文课堂。下面就想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下个人意见用以抛砖引玉。
  1.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语文课堂只有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压力,才会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观察和思考,才会精神振奋,情绪激昂,从而使其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要想形成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师不应该是课堂的管理者,而只是一个组织者,也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和学生一样只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参与者。师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如果教师能带着这样一种认识走进课堂,那这样的课堂才正真是属于师生双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能得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
  2. 在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内容 目前在语文课堂中存在着思维空白的缺陷。具体而言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老师不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便以“引导”甚至“告知”的方式将问题解决掉,这样一来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另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对老师所提的问题总是不经思索地脱口便说。前一种情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后一情况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不负责任的习惯。这都是与新课程相违背的。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应有层次感,要难易结合,要能给与学生思考的空间。同时在问题提出后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切不可横加“引导”,急于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果学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即使教室里十分寂静,也不能说是“冷场”,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活动正激烈地进行着。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这种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充分的读。读的形式很多,有朗读,默读,诵读等,这些都是阅读的重要方法。这些方法是在帮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我认为让学生充分的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语文课堂上就应该书声朗朗,让学生充分地读所接触到的文字材料,这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的配合使用,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 在讨论和谈话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堂要有热烈的讨论和自由的表述。知识本身是枯燥无味的,但探索知识的过程却是精彩万分的,讨论式教学之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于它让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中凡是可以由学生讨论解决的问题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千万不要担心“浪费”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另外,学生讨论时,老师不要过多地干预,也不需要加以“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不是老师单极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在课堂中师生应有充分的交流,学生应有自由表述的权利和机会。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充分的读,冷静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深层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这一些都需要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激发。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表述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在学习中所产生的疑问。
  5. 客观评价,注重修改 教师要有客观的评价。在新课程标准中,评价的地位越来越高,评价的方式越来越活,评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还能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等。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应给予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其优点,也要指出其错误,尤其是表述的规范性以及文法方面的错误。只要教师的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而且评价时体现了一种师爱,一种民主的话,即使是指出学生的缺点的评价,学生也是会乐意接受的,并且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新课程的这种改革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因为语文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教师要将语文的基础知识(字,词,句,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进行分解,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以应付大大小小,反反复复的考试。而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让学生真正掌握终身有用的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收稿日期:2010-04-23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运用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并尽可能地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选好游戏,组织好游戏,充分发挥游戏所能及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的作用;游戏的特征;游戏教学的注意点    英语教学是外来语言的教学,如果不注重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接受,甚至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会感到上课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不但要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体育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我们的学生的意志品质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
期刊
语法是词形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的总和,可比喻为语言的“骨架”,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础。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是在初中语法教学基础上的加深与拓展,旨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倡学以致用,在表达中加强语法意识,强调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和运用。  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课堂沉闷,收效甚微”的现状,往往同样的语法现象,教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一遍遍讲解、操练,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是新课改的践行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经常在课堂导入时采用游戏、故事、谈话、图片、实验、操作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自主学习    1.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
期刊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而,现代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通过课内联系、课内外结合、课外延伸,培养应用意识、增强运用自觉性、提高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当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真正地走入生活,让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数学;应用;意识;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学校道德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语文学科在实施德育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学得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利用教师本身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式的道德教育,真正达到“寓德于文,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探索    “德育”一词最早产生于欧洲,20世纪初期传入我国。王国维在1
期刊
技校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大趋势,素质教育主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全国国民的素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用工制度的大变革,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学校向社会输送大量一专多能,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合格的劳动者,这正是与社会和
期刊
【摘要】随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到数学课堂,它的优势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想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出发。我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观;对策;思考    1. 明晰合作学习的概念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
期刊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相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将从明确学习目的、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手段,培养师生情感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兴趣;培养;激发;方法  In the ma
期刊
我国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过于强调对学生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过分关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因而导致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过于关注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评价体系立足于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更好的探求新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