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是新课改的践行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经常在课堂导入时采用游戏、故事、谈话、图片、实验、操作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自主学习
1.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参与 自主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
【案例一】游戏活动——反正话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期“对策论问题”——抢20游戏。两人按自然数顺序轮流报数,每人每次只能报l至2个数,谁报到20,谁就获胜。
为了活跃气氛,放松心情,更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做游戏时,有时先说或后说效果截然不同,为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做好铺垫,课前与学生这样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反正话”,比如,我说:“现在是白天”,你就回答“现在是黑夜”,我说:“我站着”,你就回答“我坐着”。明白吗?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来说试试?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很多学生举手,老师有意找一名男生)
师:我站着。生:我坐着。师:我在前面:生:我在后面。师:我长得帅。(全班学生立刻大笑,该男生憋了半天,很无奈地说了四个字)我长得丑。师:我是男的。(全场笑声四起)生:……
此时,学生已相当兴奋,完全没有了课前的紧张感觉,老师趁热打铁,立刻转入正课,看来,在做游戏的时候,先说和后说的结果会截然不同。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随即引入正题)
2.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多向活动过程,其中:学生的学占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更准确、更完整地获取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形成能力,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学习热情问题。只有学习者焕发出学习热情,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过程,才能学有所获。
练习课是对刚刚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巩固和深化,学生没有了获取新知识的新鲜感,学习起来热情就会相对降低。针对这一情况,在练习课中我采用童话激趣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热情。
【案例二】童话激趣——救救小羊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期“解简易方程”练习课。“狼和小羊”的故事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尤其对“狼扑向小羊”的结尾很有兴趣。上课伊始,我就接着那故事向下发挥:“就在狼狠地扑向小羊的时候,突传来一声大吼:‘慢’——原来,是山大王老虎来了……”老虎不准狼吃小羊,狡猾的狼便说羊如何如何笨,留在世上纯属多余。愚蠢的大王相信了狼的话,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决定亲自考考小羊,而且规定小羊如果做错了一题,狼就可以向前进一步,如果做对一题,狼就得后退一步。规则讲清了,有狼和小羊画面的活动教具也挂好了。于是,一场以“救救小羊”为主题的练习课开始了。学生练习时,因一心要救小羊,做得异常的认真,好像他们的笔就是判生死的朱笔似的,小心翼翼地做,一丝不苟地检查,生怕自己的一时疏忽要了小羊的命。学生的学习情绪空前高涨,所学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3. 创设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参与 引导自主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搭“台”,让学生“唱戏”展示自己,这个“台”搭得要大,四周不能有“框框”,教师应该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加油喝彩”。
【案例三】四年级上期:“商不变的规律”
我先出两道商是“2”的口算题请学生口算,再请学生编几道商是“2”的口算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效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要交出了正确的答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探究的欲望。接着,分组讨论:怎样编题,商总是“2”,你有什么决窍吗?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便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希望获取成功的动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了商都是“2”的算式间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情况,从而揭示这一性质。这样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从自己动手编题到自己动脑探索,从数之间的变化中得出“商不变”的规律,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这对一名十岁的孩子来说,其激励作用是无比巨大的。
4. 激发学生好奇心,诱导学生参与 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而好奇心是人们主动探求新生事物的动力之一。有了好奇心,才会主动地对事物提出问题,对问题的探求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是一种推动儿童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
【案例四】五年级上期“循环小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首先来学习语文知识。(学生觉得很奇怪,注意力格外集中)请大家拿出字典,查“循”字,看看“循环”是什么意思。(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奇心驱使每个学生很快行动起来)
生:循环是周而复始的意思。(查完的学生抢着回答,气氛十分热烈)
师:谁能解释一下“周而复始”是什么意思?
生:一圈又一圈不断地重复。
师:就像钟表上指针不停地旋转一样,它们都是循环的。你们还能举些例子说说哪些事物是循环的吗?
生:每周从周一到周日是循环的。
生:地球每天绕着太阳转是循环的。
生:每年春、夏、秋、冬四季是循环的。
(学生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教师随即导入新课)
综上所述,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设置一些“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学习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0-04-19
【关键词】情境;自主学习
1.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参与 自主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
【案例一】游戏活动——反正话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期“对策论问题”——抢20游戏。两人按自然数顺序轮流报数,每人每次只能报l至2个数,谁报到20,谁就获胜。
为了活跃气氛,放松心情,更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做游戏时,有时先说或后说效果截然不同,为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做好铺垫,课前与学生这样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反正话”,比如,我说:“现在是白天”,你就回答“现在是黑夜”,我说:“我站着”,你就回答“我坐着”。明白吗?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来说试试?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很多学生举手,老师有意找一名男生)
师:我站着。生:我坐着。师:我在前面:生:我在后面。师:我长得帅。(全班学生立刻大笑,该男生憋了半天,很无奈地说了四个字)我长得丑。师:我是男的。(全场笑声四起)生:……
此时,学生已相当兴奋,完全没有了课前的紧张感觉,老师趁热打铁,立刻转入正课,看来,在做游戏的时候,先说和后说的结果会截然不同。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随即引入正题)
2.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多向活动过程,其中:学生的学占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更准确、更完整地获取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形成能力,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学习热情问题。只有学习者焕发出学习热情,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过程,才能学有所获。
练习课是对刚刚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巩固和深化,学生没有了获取新知识的新鲜感,学习起来热情就会相对降低。针对这一情况,在练习课中我采用童话激趣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热情。
【案例二】童话激趣——救救小羊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期“解简易方程”练习课。“狼和小羊”的故事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尤其对“狼扑向小羊”的结尾很有兴趣。上课伊始,我就接着那故事向下发挥:“就在狼狠地扑向小羊的时候,突传来一声大吼:‘慢’——原来,是山大王老虎来了……”老虎不准狼吃小羊,狡猾的狼便说羊如何如何笨,留在世上纯属多余。愚蠢的大王相信了狼的话,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决定亲自考考小羊,而且规定小羊如果做错了一题,狼就可以向前进一步,如果做对一题,狼就得后退一步。规则讲清了,有狼和小羊画面的活动教具也挂好了。于是,一场以“救救小羊”为主题的练习课开始了。学生练习时,因一心要救小羊,做得异常的认真,好像他们的笔就是判生死的朱笔似的,小心翼翼地做,一丝不苟地检查,生怕自己的一时疏忽要了小羊的命。学生的学习情绪空前高涨,所学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3. 创设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参与 引导自主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搭“台”,让学生“唱戏”展示自己,这个“台”搭得要大,四周不能有“框框”,教师应该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加油喝彩”。
【案例三】四年级上期:“商不变的规律”
我先出两道商是“2”的口算题请学生口算,再请学生编几道商是“2”的口算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效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要交出了正确的答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探究的欲望。接着,分组讨论:怎样编题,商总是“2”,你有什么决窍吗?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便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希望获取成功的动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了商都是“2”的算式间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情况,从而揭示这一性质。这样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从自己动手编题到自己动脑探索,从数之间的变化中得出“商不变”的规律,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这对一名十岁的孩子来说,其激励作用是无比巨大的。
4. 激发学生好奇心,诱导学生参与 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而好奇心是人们主动探求新生事物的动力之一。有了好奇心,才会主动地对事物提出问题,对问题的探求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是一种推动儿童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
【案例四】五年级上期“循环小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首先来学习语文知识。(学生觉得很奇怪,注意力格外集中)请大家拿出字典,查“循”字,看看“循环”是什么意思。(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奇心驱使每个学生很快行动起来)
生:循环是周而复始的意思。(查完的学生抢着回答,气氛十分热烈)
师:谁能解释一下“周而复始”是什么意思?
生:一圈又一圈不断地重复。
师:就像钟表上指针不停地旋转一样,它们都是循环的。你们还能举些例子说说哪些事物是循环的吗?
生:每周从周一到周日是循环的。
生:地球每天绕着太阳转是循环的。
生:每年春、夏、秋、冬四季是循环的。
(学生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教师随即导入新课)
综上所述,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设置一些“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学习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