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情景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entong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物理教学理念应运而生,要求物理教学必须要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也必须要贴近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索来不断揭示其中所含有的物理规律,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物理情景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及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景;提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初中物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将知识性的情境有效地搬进课堂当中,并将情境中的相关问题的解决作为教学的需求,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在情景当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兴趣,最终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的目的。情景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转变成为教师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的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学会处理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自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一、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物理教学理念应运而生,要求物理教学必须要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也必须要贴近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索来不断揭示其中所含有的物理规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升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现象,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到杠杆这一节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所玩的跷跷板,当讲到热胀冷缩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将热水倒进矿泉水瓶中再倒掉然后拧紧瓶盖,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现象,使学生在对实例的研究过程中掌握课本中所讲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学习的效率。
  二、创设新信息背景下的问题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到来,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到青少年应当怎样举杯社会关键能力的问题,所谓的关键能力,指的主要是终身学习的能力、责任感、与人合作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以及怎样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这些能力,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创造和寻找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形态,在创设问题情境是应当在问题当中提供相应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新情境、新方法和新知识,通过对新的信息问题进行解答,不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您的能力,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教师必须要教学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适应新的发展阶段,例如,教师在讲到磁体这一节的时候,可以以磁悬浮列车为例子来介绍我国上海完成的世界上的首条被用于应用开发的商业磁悬浮列车,引导学生主动去网上搜集相关的信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电视录像或者是板报的形式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可以从实际的案例当中了解其工作的原理,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热情。
  三、合理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模式,实际上就是想让学生能够将在生活当中所获得的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积极地应用到实际的情境当中,如果所创设的问题脱离了其生活的实际体验,那么教师的教学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共鸣,其科学探究也就难以找到切入点,教师只有努力将课本中所讲到的理论知识同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同感,例如,在讲到液体的凝固放热这一节时,如果教师以“冬天在菜窖中放水可以避免菜被冻坏”这一案例讲给北方的学生听,学生会非常了解熟悉,并且对知识的探讨产生兴趣,但是如果是给南方的学生进行讲解,就很难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2、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保证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初中物理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情境时,要善于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以及情感共鸣,教师应当将问题的情境创设作为自己的一种主观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认知停靠点,使学生能够在认知的过程当中产生心动的感觉,并产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欲望,教师也要善于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科学运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学习收获和体验。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尝试着多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体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要真正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所学的知识只有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进行主动构建,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和求知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表现,充分运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结构的构建,才能够打好学习的基础,不断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结语: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要求教师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的潜在能力以及认知的水平,为了实现对学生的知识构建而设计问题和创设问题,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发现和炭疽当中,全面提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周伟,物理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促进学校科技活动开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谭金华,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年05期
  [3]胡亚君,浅析中学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4]孔小艳;赵国政,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资讯;2007年23期
  [5]许卫国;陈亚杰;张锡娟;;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尝试[J];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17期
其他文献
一些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没有及时跨上高中物理学习的新台阶,在开头几次考试中,成绩不佳,于是,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中情绪低落、消极被动,以致引起恶性循环,物理成绩继续滑坡。  这种现实,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物理教学。一旦情绪上变“低落”为“高昂”,学习上就会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成绩自然会不断攀升,“难学”不就变成了“易学”么?可见,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根据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每一位站在新课改第一线的教师,在现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能够达到课程标准“尊重一切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合作性,突显他们的主体地位,以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展,倡导和形成学生自主性团队教学形式,就成为每一位教师目前的一大课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以学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如何创设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呢?创设以实验探究为背景的问题情景;创设“竞赛式”问题情境;用生活事件与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7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
【摘要】本文论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必要性,作为教师,学生不够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教学问题,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问题。鉴于其重要性,笔者就自身经历情况提出一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仔细的讲,学生认真的听。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虽然让课堂井然有序
内容摘要:深入分析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并积极的探索出突破点这一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严格的执行,这样才能对于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研究;中学历史;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23.4  我国社会主义各方面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当今社会对于高素质的人才的审核和传统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以前有很大的差别,而且现在还需要创新的思考以及看待事物的客
中图分类号:G623.31  初中英语是一门基础教育学科,是许多学生和家长担心的一门科目.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和推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浓,几乎全部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可到第二学期时已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兴趣骤减,课堂已失去生动,活泼的氛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方面:新教材紧跟时代发展有步伐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以萨福克羊(Suffolk)、特克塞尔羊(Texel)、道赛特羊(Dorset)、德国美利奴羊(German Merino)和白萨福克羊(White Suffolk)共222只1.5岁成年母羊为研究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案例背景与理念】  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正如玻利亚说的:“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是靠自己去发现它.”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探究开始的,一切创造也是始于问题探究.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进,然而有时我们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特意花费很多时间组织一些探究课,往往出现“满堂尽响探究声”,探于形式,究于表象,教学效果并
中图分类号:G623.24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对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乃至初中、高中的作文教学都有着奠定基础的作用。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基础上的作文,在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而有效教学是其中重要途径之一。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传统教学模式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