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u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传统戏曲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戏曲文化吸收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却使地方戏曲逐渐被人遗忘于脑后,中华传统戏曲的发展受到阻碍的原因和重回舞台的方法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地方戏曲 文化 改革 创新
  地方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拥有着强大的民众基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始终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散发着光芒。我国的传统文化种类非常丰富,具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地方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更是集中传统文化之大成,将表演、演唱、歌舞等各种形式相互融合,并且融入了文学、武术、杂技等多种元素,为观众带来不同程度的视听盛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和生活方式都有着巨大改变,导致一些种类的地方戏曲走上了濒临消亡的道路。
  一、中国地方戏曲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已经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坐下欣赏一曲地方戏曲。传统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无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它却在社会科技发展的激流中慢慢褪了色。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中仅存中国的戏曲还在继续传承,其他各国的传统戏剧早已销声匿迹,所以中国戏曲的消亡不止是中国的损失,更是全世界的损失。戏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不断的发展创新改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中国作为曾产生过390多个剧种的戏剧之国,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的变革,也渐渐与戏剧的发展脱节,而中国戏曲也因为不能及时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落后于时代,将舞台阵地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演出场次也渐渐减少,戏曲种类也不再丰富,一些无法适应社会的戏曲种类到现在仍在不断消亡。导致这种危机现状的原因正是戏剧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新一代的年轻人在欣赏戏剧的时候不能够产生共鸣,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如果地方戏剧不能及时地对表演形式、表演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仍然得不到年轻一代的关注,也最终逃不过消亡的宿命。如果将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相对比,传统戏剧的局限性非常大。传统的表演方式不能够令演员淋漓酣畅地表达情感,不足够引起观众的共鸣,缺少对人物深层次情感的挖掘。在创作方面,现代戏剧形式题材多种多样,充满丰富的想象,甚至可以跨越现实界限,突破人物的个性,这是传统戏剧很难达到的。因此,传统戏剧的缺陷对传统戏剧的逐渐消亡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二、中国地方戏曲保护创新
  在面临传统戏剧濒临消亡的重大危机的今天,将传统戏剧进行创新是毋庸置疑的必然途径。不论是地方戏剧还是其他艺术,它的形成都是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借鉴与吸收才达到顶峰。所以只要不破坏传统戏剧最基本的特征,不影响传统戏剧的本质,在表演形式、表演内容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创新。从素材内容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一些经典的作品用新时代的方式重新演绎,充分利用中国戏曲的古典剧目,将原有的经典融入新时代的特征,再次进行创作,使其贯穿各年龄层的喜好,吸引老一辈人重新回味当年的经典,也使年轻人能在经典中寻到现代化的味道。现代戏剧可以改编古典戏剧的经典《赵氏孤儿》,并且取得良好的反响,古典戏剧也可以改编经典的现代戏剧,想必是吸引年轻人目光的最好办法。人才的匮乏也给古典戏剧的传承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所以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才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和有丰富经验的艺术团队的融合必定能让传统戏剧再次大放异彩,创造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
  三、中国地方戏曲传承前景
  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地方戏曲都没有被淘汰必定是有一定的原因,在多年的历练中地方戏曲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如何,地方戏曲的地位仍然是无可撼动的。而未来是属于年轻一代的,所以如果想让地方戏剧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让传统戏剧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就传统戏剧的现状来看,现在的创新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做到在表演方式、表演内容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创新才可以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在创新的基础上,更应该融入更多的人文知识,蕴藏更多的文化底蕴,加入现代化的各种标志,让观众在欣赏内容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积极向年轻人进行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如果能将创新做到位,相信地方戏曲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凭借多年来地方戏曲无可撼动的地位,只要我们依靠多年来戏曲发展的历史积累和经验,再加上新时代创新和优秀有经验团队的结合,必将碰撞出新时代的火花,相信创新后的地方戏曲一定会重新站上舞台,成为万众瞩目的王者,重新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保护、继承、创新这条道路,并且能给地方戏曲添加更多的色彩,带领中华戏曲走上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刘玉龙.试论安徽地方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
  [2] 杨荣兰.浅谈地方戏曲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08).
  (作者简介:高赟,男,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理论、地方戏曲、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的发展从古至今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和创新,每一次创新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也产生了很多的艺术大师。在如今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艺术创作的创新性无疑已变得更为重要,然而,也正因为这样的发展要求,致使无数的艺术学习者陷于困惑中,难于或盲目于艺术的创新。  关键词:艺术创作 创新性 真实性  艺术创作是一个神奇的过程,一件艺术品的产生包涵了作者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还有在实践过程中的方法论。每个
摘要:孟子是先秦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孟子所代表的诸子学说毫无疑问具有原创性,他们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最具原型的智慧思想。本文尝试从孟子生卒方面对孟子进行初探式的还原,以让孟子更加接近历史真实和思想真实。  关键词:诸子还原 孟子生卒  关于孟子生年,历来争议很大,前人考证孟子生卒的著作有数十家之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而这三种
我国电视制片人制起源于80年代中期。最先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在《红楼梦》《西游记》《末代皇帝》和《中国姑娘》4部电视连续剧摄制中,引入电视“制片人”管理机制的。此后,中
摘要:对留学生来说,比较句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比较句的否定式“没有”“不比”“不如”更是初级水平留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将分析三种比较句基本否定式的句法,力求让初级水平的留学生掌握这三种基本否定比较句的使用规则和区别,并能在日常交际中准确使用。  关键词:比较句否定式 “没有” “不比”“不如” 句法  一、引言  比较句是汉语比较重要的语法项目,在交际中使用频率也非常高。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
摘要:关于汉字的结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东汉许慎采用的是“六书”说,班固采用的也是“六书”说,但是具体的名称和许慎的不大相同;唐兰先生是主张“三书”说的,具体分为象形、象意、形声这三类,这相对于传统“六书”来说是进步的,但是并不是那么的细致和严密。  关键词:造字法 六书 三书  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学术界存在着多种学说,有仓颉造字说、结绳说、契刻说和图画说等,在众多的学说之中,最具有权威和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艺术氛围,建构民主的师生关系等进行对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为提高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性依据和借鉴经验。  关键词:小学 美术 素养 方法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教学形态下,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美术教师的师资力量是比较薄
摘要:隐喻和转喻既是多义词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也是两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手”作为人体重要的身体部位,自然而然也成为了人认知世界的重要参照点。随着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手”的词义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本文试图从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角度来分析“手”的词义发展,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和使用该词。  关键词:手 隐喻 转喻  “手”既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认知世界的重要参照点。很多与其有关的
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得以长足稳定繁荣发展的必然条件,同时也是我国实现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也是作为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铺垫。本文主要从陶冶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谈谈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得以长足稳定繁荣发展的必然条件,同时也是我国实现
摘要:本文通过举例、论证,说明社会上存在一些伪命题。通过分析这些伪命题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不良后果,说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认清、摆脱伪命题的必要性。  关键词:伪命题 束缚 摆脱  所谓伪命题,就是不符合客观事实或不符合一般事理和科学道理的命题,可以将它理解为错误的命题;还有一种解释是指没有意义的命题,无法断定其真假,包括我们给自己强加的、莫须有的命题。  属于第一种解释的伪命题是假命题,可以凭理
本文在分析苹果机的高分辨图形显示工作原理等的基础上,设计了以汇编语言子程序为主体的图象化处理程序,成功地实现了将微机实时采集的焊接过程电流、电压等动态参数再现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