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庠、宋祁、叶清臣、郑戬号称“天圣四友”,仁宗天圣二年同榜进士。“四友”在文学上受到西昆体不同程度的浸染,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被动的“共沉浮”。以庆历元年遭贬为界,“四友”在文学上的交游唱和分为宝元、康定和庆历两个阶段。
【关键词】:天圣四友;交游唱和;庆历
田况《儒林公议》有记:“宋庠、叶清臣、郑戬及庠弟祁同年登第,皆有名称、康定中,庠为参知政事,戬为枢密副使,清臣任三司使,祁为天章阁待制。趣尚既同,权势亦盛,时人谓之天圣四友。” [1]宋庠(996-1066)与宋祁(998-1061)、叶清臣(1000-1049)、郑戬(992-1053)年辈相若,约生于真宗,同仕于仁宗,交往密切,唱和甚多。康定年间被宰相吕夷简盖以朋党之名,“四友”均遭贬谪,此后酬唱中多慨叹仕途坎坷,但各人心态诉诸笔端又不尽相同。
一、“四友”文学上的同志趣
“四友”在文学上共同的志趣爱好是促使他们交好唱和的首要条件。他们与西昆诗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学上受到西昆体不同程度的浸染。宋庠、宋祁兄弟在入仕前就与夏竦、刘筠相识,二宋用典精巧的《落花》诗即成于此间。后两人拜昆派后期宗主晏殊为师,元代方回在《送罗寿可诗序》一文中评价宋祁的《落花》诗时,明确指出“其诗学李义山”[2] 。
郑戬,早孤,客居京城时,直接师从于西昆体诗歌代表作家杨亿。生于咸平三年(1000年)的叶清臣,其学习成长的时期,正是杨、刘等人馆阁唱和兴起发展之际。至天圣二年考取进士时,又因“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 [3],可知其与时下方兴未艾的昆体关系亦不浅。
“四友”在文学上与西昆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趣尚既同”,所以“天圣四友”在文学上的交好、唱和自然而生。
二、“四友”政治上的共沉浮
由于北宋文人政治的特殊性,“四友”引人注目的交游唱和,使得他们在政治上也难免被看成一个整体。
四人天圣二年同年及第,政治生涯之始便有了联系。初入官场,四人位居下僚,就有交往。如,四人同修起居注,进直史馆。其交往集中于宝元康定年间,时四人同在京城为官,为四人官场生涯的上升期。至宋庠任参知政事,宋祁任太常寺兼礼仪事,郑戬为枢密院事,叶清臣为三司使,四人已进入朝廷的核心机构。然而,权盛一时的“四友”很快便招致宰相吕夷简的不满,庆历元年,宰相吕夷简将“四友”污以朋党之名,深忌朋党的仁宗皇帝继而将四人贬谪,出为郡守。此后,“四友”的政治仕途起起落落,坦途不再。
但是,“四友”在政治上的共沉浮实在是被动的。“四友”在被贬之前的交往实与政治无涉。“争水洛城事件”中,郑戬是力挺城水洛的关键人物,在与韩琦、尹洙长达半年的针锋相对中,未见史书记载宋庠、宋祁、叶清臣有所动向,诗中所寄也无与此相关之言。又,“废后之争”,宋庠参与其中,亦不见其他三人。在以上政治事件中,郑戬、宋庠的态度仅仅是个人政治意见的表达,“四友”既没有就某一事件进行统一的排他性争辩,又没有在交游唱和中谈及政治。朋党之名,难以成立。
三、宝元、康定年间的唱和
宝元、康定年间,四人交往频繁。从宋祁、宋庠的文集以及宋人史书中能够看到“四友”在这一时期的交往。
这一时期的交游唱和,明显呈现出积极昂扬的感情倾向。同修起居注,叶清臣有诗赠宋庠与郑戬:“相先一龙首,对立两螭头”,对两人多有赞美之情;残冬新岁,宋庠寄诗叶道卿“欢同烹鲤日,情是断金馀”[4] ,情深义重。又,宿太一宫,“四友”有《和柴天休郑舍人奉祠太一见怀之作》、《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斋宫》、《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等唱和诗,宋祁有“空歌灵鹄下”[5] 之辞寄郑戬,宋庠亦有“同宿一壶天”[6] 的慨叹与郑和;其轻松、愉悦之感在与叶道卿的诗中总结为“此际清怀极,盈杯沆瀣津。”[7]
宝元、康定年间,“四友”处于仕途的上升期,此时四人常以诗唱和,多为寄怀之词,诗歌字句间不见凝重、哀戚之语,这与庆历以后四人的唱和诗形成了鲜明对比。
四、庆历元年后的唱和
庆历元年五月,“四友”相继贬于外地,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郑戬知杭州,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宋庠守本官,知扬州,太常寺兼礼仪事宋祁出知寿州,叶清臣知江宁府。
“四友”虽散至各地,仍互有唱和。被贬后,他们更加惺惺相惜,《忧阕还台次韵和道卿学士终丧归集贤旧职见寄二首》、《忧关诣台先寄献臣天休二学士》、《对白发自感寄扬州》、《寄会稽天休学士》、《送郑天休》等诗都是写于这一时期。与宝元、康定年间的意气风发不同,随着仕途的低落,“四友”的创作心态也为之一变,“清夜唱”[8] 被“离筵惨”[9] 代替。
宋祁在郑戬被贬后,有《寄会稽天休学士》一詩,该诗开篇渲染了山长水远、天各一方的悵惘之感,颔联笔锋一转,化用李白“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一句,有快慰蕴藉之意,尾联借“庾郎”寄会自己的多愁善感。整首诗在间杂对友人的宽慰之外,充盈着道不尽的失落,较之于此前的唱和完全是两种风格。“四友”之间真切的情谊也跃然纸上。
然而,仕途上的坎坷和内心的激荡诉诸笔端,四人又不尽相同。
宋祁出知寿州,诗歌多失落之情。宋祁在与其他三人唱和的诗中有“春筠蒸遍擿锋摧,剡奏飘然别上台”[10] 话离别之伤情;“问君何事贪官事,只倚雕章念岁华”[11] 叹仕途之伤情;“轩冕间关路,风波蹭蹬身。兄今又过二,何术耐萧辰。”[12] 感年华之伤情,在宋祁这一时段的诗中充斥着苦闷与不满。又,宋祁在《郑资政书》中记“乃今复赐裁答,熟悔谆晓,不啻哲兄察父之为。” 虽郑戬文集已亡,但从宋祁以“哲兄察父”之语称郑戬来看,同贬外知,比之宋祁,郑戬更为豁朗。
政治上的打击,给宋祁带来了难以磨灭的政治阴影,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畏祸之心以及由此萌生的归隐之意。宋庠《寄子京》诗写道:“唯有弟兄归隐志,共将耕凿报尧人。”自序云:“为郡八年,荣愿已息”,虽然朝廷念及旧情,复召为相,但其诗中仍不免流露出归隐之情。且复诏回朝后,直言果敢不再,更多的是但求无过的无为之态。
比之宋庠,叶清臣更多爽迈。《东都事略》有记,叶清臣出知江宁府后,并未放弃仕途,入翰林,知邠州,改青州、永兴军,复为三司使,仕途屡屡起伏,但仍“请以河北安抚司钱平籴”,政治热情不减,又著有《述煮茶小品》,其生活态度可见一斑。
皇祐元年(1049),叶清臣故。自此,“天圣四友”渐次退下历史舞台。值得注意的是,天圣二年进士余婧、胡宿等人与宋庠、郑戬亦多交好,天圣五年进士吴育甚至与宋庠晚年有唱酬数百篇。但田况却独取郑戬、叶清臣、宋庠、宋祁为“天圣四友”,“趣尚既同,权势亦盛”,四人在政坛上的影响以及文学上的密切交往,实在不可忽视。
注释:
[1](宋)田况撰.儒林公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版.第 43 页.
[2](元)方回撰.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85页
[3] 同上
[4](宋)宋庠《送雨浙转连道卿学士二首》
[5](宋)宋祁《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6](宋)宋庠《宿斋太一宫寄天休》
[7]据汪圣铎先生考证,北宋在东京建有四座太一宫,包括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 建成的东太一宫,仁宗天圣六年 ( 1028) 建成的西太一宫。由此考证《和柴天休郑舍人奉祠太一见怀之作》、《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斋宫》等唱和诗应做于“四友”同在京都做官期间。
[8](宋)宋祁《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9](宋)宋祁《送郑天休》
[10]同②
[11](宋)宋祁《和叶道卿连日阴曀坐曹无绪见寄》
[12](宋)宋祁《对白发自感寄扬州》
参考文献:
[1] (宋)田况撰.儒林公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元)方回撰.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关键词】:天圣四友;交游唱和;庆历
田况《儒林公议》有记:“宋庠、叶清臣、郑戬及庠弟祁同年登第,皆有名称、康定中,庠为参知政事,戬为枢密副使,清臣任三司使,祁为天章阁待制。趣尚既同,权势亦盛,时人谓之天圣四友。” [1]宋庠(996-1066)与宋祁(998-1061)、叶清臣(1000-1049)、郑戬(992-1053)年辈相若,约生于真宗,同仕于仁宗,交往密切,唱和甚多。康定年间被宰相吕夷简盖以朋党之名,“四友”均遭贬谪,此后酬唱中多慨叹仕途坎坷,但各人心态诉诸笔端又不尽相同。
一、“四友”文学上的同志趣
“四友”在文学上共同的志趣爱好是促使他们交好唱和的首要条件。他们与西昆诗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学上受到西昆体不同程度的浸染。宋庠、宋祁兄弟在入仕前就与夏竦、刘筠相识,二宋用典精巧的《落花》诗即成于此间。后两人拜昆派后期宗主晏殊为师,元代方回在《送罗寿可诗序》一文中评价宋祁的《落花》诗时,明确指出“其诗学李义山”[2] 。
郑戬,早孤,客居京城时,直接师从于西昆体诗歌代表作家杨亿。生于咸平三年(1000年)的叶清臣,其学习成长的时期,正是杨、刘等人馆阁唱和兴起发展之际。至天圣二年考取进士时,又因“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 [3],可知其与时下方兴未艾的昆体关系亦不浅。
“四友”在文学上与西昆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趣尚既同”,所以“天圣四友”在文学上的交好、唱和自然而生。
二、“四友”政治上的共沉浮
由于北宋文人政治的特殊性,“四友”引人注目的交游唱和,使得他们在政治上也难免被看成一个整体。
四人天圣二年同年及第,政治生涯之始便有了联系。初入官场,四人位居下僚,就有交往。如,四人同修起居注,进直史馆。其交往集中于宝元康定年间,时四人同在京城为官,为四人官场生涯的上升期。至宋庠任参知政事,宋祁任太常寺兼礼仪事,郑戬为枢密院事,叶清臣为三司使,四人已进入朝廷的核心机构。然而,权盛一时的“四友”很快便招致宰相吕夷简的不满,庆历元年,宰相吕夷简将“四友”污以朋党之名,深忌朋党的仁宗皇帝继而将四人贬谪,出为郡守。此后,“四友”的政治仕途起起落落,坦途不再。
但是,“四友”在政治上的共沉浮实在是被动的。“四友”在被贬之前的交往实与政治无涉。“争水洛城事件”中,郑戬是力挺城水洛的关键人物,在与韩琦、尹洙长达半年的针锋相对中,未见史书记载宋庠、宋祁、叶清臣有所动向,诗中所寄也无与此相关之言。又,“废后之争”,宋庠参与其中,亦不见其他三人。在以上政治事件中,郑戬、宋庠的态度仅仅是个人政治意见的表达,“四友”既没有就某一事件进行统一的排他性争辩,又没有在交游唱和中谈及政治。朋党之名,难以成立。
三、宝元、康定年间的唱和
宝元、康定年间,四人交往频繁。从宋祁、宋庠的文集以及宋人史书中能够看到“四友”在这一时期的交往。
这一时期的交游唱和,明显呈现出积极昂扬的感情倾向。同修起居注,叶清臣有诗赠宋庠与郑戬:“相先一龙首,对立两螭头”,对两人多有赞美之情;残冬新岁,宋庠寄诗叶道卿“欢同烹鲤日,情是断金馀”[4] ,情深义重。又,宿太一宫,“四友”有《和柴天休郑舍人奉祠太一见怀之作》、《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斋宫》、《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等唱和诗,宋祁有“空歌灵鹄下”[5] 之辞寄郑戬,宋庠亦有“同宿一壶天”[6] 的慨叹与郑和;其轻松、愉悦之感在与叶道卿的诗中总结为“此际清怀极,盈杯沆瀣津。”[7]
宝元、康定年间,“四友”处于仕途的上升期,此时四人常以诗唱和,多为寄怀之词,诗歌字句间不见凝重、哀戚之语,这与庆历以后四人的唱和诗形成了鲜明对比。
四、庆历元年后的唱和
庆历元年五月,“四友”相继贬于外地,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郑戬知杭州,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宋庠守本官,知扬州,太常寺兼礼仪事宋祁出知寿州,叶清臣知江宁府。
“四友”虽散至各地,仍互有唱和。被贬后,他们更加惺惺相惜,《忧阕还台次韵和道卿学士终丧归集贤旧职见寄二首》、《忧关诣台先寄献臣天休二学士》、《对白发自感寄扬州》、《寄会稽天休学士》、《送郑天休》等诗都是写于这一时期。与宝元、康定年间的意气风发不同,随着仕途的低落,“四友”的创作心态也为之一变,“清夜唱”[8] 被“离筵惨”[9] 代替。
宋祁在郑戬被贬后,有《寄会稽天休学士》一詩,该诗开篇渲染了山长水远、天各一方的悵惘之感,颔联笔锋一转,化用李白“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一句,有快慰蕴藉之意,尾联借“庾郎”寄会自己的多愁善感。整首诗在间杂对友人的宽慰之外,充盈着道不尽的失落,较之于此前的唱和完全是两种风格。“四友”之间真切的情谊也跃然纸上。
然而,仕途上的坎坷和内心的激荡诉诸笔端,四人又不尽相同。
宋祁出知寿州,诗歌多失落之情。宋祁在与其他三人唱和的诗中有“春筠蒸遍擿锋摧,剡奏飘然别上台”[10] 话离别之伤情;“问君何事贪官事,只倚雕章念岁华”[11] 叹仕途之伤情;“轩冕间关路,风波蹭蹬身。兄今又过二,何术耐萧辰。”[12] 感年华之伤情,在宋祁这一时段的诗中充斥着苦闷与不满。又,宋祁在《郑资政书》中记“乃今复赐裁答,熟悔谆晓,不啻哲兄察父之为。” 虽郑戬文集已亡,但从宋祁以“哲兄察父”之语称郑戬来看,同贬外知,比之宋祁,郑戬更为豁朗。
政治上的打击,给宋祁带来了难以磨灭的政治阴影,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畏祸之心以及由此萌生的归隐之意。宋庠《寄子京》诗写道:“唯有弟兄归隐志,共将耕凿报尧人。”自序云:“为郡八年,荣愿已息”,虽然朝廷念及旧情,复召为相,但其诗中仍不免流露出归隐之情。且复诏回朝后,直言果敢不再,更多的是但求无过的无为之态。
比之宋庠,叶清臣更多爽迈。《东都事略》有记,叶清臣出知江宁府后,并未放弃仕途,入翰林,知邠州,改青州、永兴军,复为三司使,仕途屡屡起伏,但仍“请以河北安抚司钱平籴”,政治热情不减,又著有《述煮茶小品》,其生活态度可见一斑。
皇祐元年(1049),叶清臣故。自此,“天圣四友”渐次退下历史舞台。值得注意的是,天圣二年进士余婧、胡宿等人与宋庠、郑戬亦多交好,天圣五年进士吴育甚至与宋庠晚年有唱酬数百篇。但田况却独取郑戬、叶清臣、宋庠、宋祁为“天圣四友”,“趣尚既同,权势亦盛”,四人在政坛上的影响以及文学上的密切交往,实在不可忽视。
注释:
[1](宋)田况撰.儒林公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版.第 43 页.
[2](元)方回撰.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85页
[3] 同上
[4](宋)宋庠《送雨浙转连道卿学士二首》
[5](宋)宋祁《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6](宋)宋庠《宿斋太一宫寄天休》
[7]据汪圣铎先生考证,北宋在东京建有四座太一宫,包括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 建成的东太一宫,仁宗天圣六年 ( 1028) 建成的西太一宫。由此考证《和柴天休郑舍人奉祠太一见怀之作》、《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斋宫》等唱和诗应做于“四友”同在京都做官期间。
[8](宋)宋祁《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9](宋)宋祁《送郑天休》
[10]同②
[11](宋)宋祁《和叶道卿连日阴曀坐曹无绪见寄》
[12](宋)宋祁《对白发自感寄扬州》
参考文献:
[1] (宋)田况撰.儒林公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元)方回撰.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