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四友”考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u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庠、宋祁、叶清臣、郑戬号称“天圣四友”,仁宗天圣二年同榜进士。“四友”在文学上受到西昆体不同程度的浸染,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被动的“共沉浮”。以庆历元年遭贬为界,“四友”在文学上的交游唱和分为宝元、康定和庆历两个阶段。
  【关键词】:天圣四友;交游唱和;庆历
  田况《儒林公议》有记:“宋庠、叶清臣、郑戬及庠弟祁同年登第,皆有名称、康定中,庠为参知政事,戬为枢密副使,清臣任三司使,祁为天章阁待制。趣尚既同,权势亦盛,时人谓之天圣四友。” [1]宋庠(996-1066)与宋祁(998-1061)、叶清臣(1000-1049)、郑戬(992-1053)年辈相若,约生于真宗,同仕于仁宗,交往密切,唱和甚多。康定年间被宰相吕夷简盖以朋党之名,“四友”均遭贬谪,此后酬唱中多慨叹仕途坎坷,但各人心态诉诸笔端又不尽相同。
  一、“四友”文学上的同志趣
  “四友”在文学上共同的志趣爱好是促使他们交好唱和的首要条件。他们与西昆诗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学上受到西昆体不同程度的浸染。宋庠、宋祁兄弟在入仕前就与夏竦、刘筠相识,二宋用典精巧的《落花》诗即成于此间。后两人拜昆派后期宗主晏殊为师,元代方回在《送罗寿可诗序》一文中评价宋祁的《落花》诗时,明确指出“其诗学李义山”[2] 。
  郑戬,早孤,客居京城时,直接师从于西昆体诗歌代表作家杨亿。生于咸平三年(1000年)的叶清臣,其学习成长的时期,正是杨、刘等人馆阁唱和兴起发展之际。至天圣二年考取进士时,又因“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 [3],可知其与时下方兴未艾的昆体关系亦不浅。
  “四友”在文学上与西昆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趣尚既同”,所以“天圣四友”在文学上的交好、唱和自然而生。
  二、“四友”政治上的共沉浮
  由于北宋文人政治的特殊性,“四友”引人注目的交游唱和,使得他们在政治上也难免被看成一个整体。
  四人天圣二年同年及第,政治生涯之始便有了联系。初入官场,四人位居下僚,就有交往。如,四人同修起居注,进直史馆。其交往集中于宝元康定年间,时四人同在京城为官,为四人官场生涯的上升期。至宋庠任参知政事,宋祁任太常寺兼礼仪事,郑戬为枢密院事,叶清臣为三司使,四人已进入朝廷的核心机构。然而,权盛一时的“四友”很快便招致宰相吕夷简的不满,庆历元年,宰相吕夷简将“四友”污以朋党之名,深忌朋党的仁宗皇帝继而将四人贬谪,出为郡守。此后,“四友”的政治仕途起起落落,坦途不再。
  但是,“四友”在政治上的共沉浮实在是被动的。“四友”在被贬之前的交往实与政治无涉。“争水洛城事件”中,郑戬是力挺城水洛的关键人物,在与韩琦、尹洙长达半年的针锋相对中,未见史书记载宋庠、宋祁、叶清臣有所动向,诗中所寄也无与此相关之言。又,“废后之争”,宋庠参与其中,亦不见其他三人。在以上政治事件中,郑戬、宋庠的态度仅仅是个人政治意见的表达,“四友”既没有就某一事件进行统一的排他性争辩,又没有在交游唱和中谈及政治。朋党之名,难以成立。
  三、宝元、康定年间的唱和
  宝元、康定年间,四人交往频繁。从宋祁、宋庠的文集以及宋人史书中能够看到“四友”在这一时期的交往。
  这一时期的交游唱和,明显呈现出积极昂扬的感情倾向。同修起居注,叶清臣有诗赠宋庠与郑戬:“相先一龙首,对立两螭头”,对两人多有赞美之情;残冬新岁,宋庠寄诗叶道卿“欢同烹鲤日,情是断金馀”[4] ,情深义重。又,宿太一宫,“四友”有《和柴天休郑舍人奉祠太一见怀之作》、《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斋宫》、《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等唱和诗,宋祁有“空歌灵鹄下”[5] 之辞寄郑戬,宋庠亦有“同宿一壶天”[6] 的慨叹与郑和;其轻松、愉悦之感在与叶道卿的诗中总结为“此际清怀极,盈杯沆瀣津。”[7]
  宝元、康定年间,“四友”处于仕途的上升期,此时四人常以诗唱和,多为寄怀之词,诗歌字句间不见凝重、哀戚之语,这与庆历以后四人的唱和诗形成了鲜明对比。
  四、庆历元年后的唱和
  庆历元年五月,“四友”相继贬于外地,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郑戬知杭州,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宋庠守本官,知扬州,太常寺兼礼仪事宋祁出知寿州,叶清臣知江宁府。
  “四友”虽散至各地,仍互有唱和。被贬后,他们更加惺惺相惜,《忧阕还台次韵和道卿学士终丧归集贤旧职见寄二首》、《忧关诣台先寄献臣天休二学士》、《对白发自感寄扬州》、《寄会稽天休学士》、《送郑天休》等诗都是写于这一时期。与宝元、康定年间的意气风发不同,随着仕途的低落,“四友”的创作心态也为之一变,“清夜唱”[8] 被“离筵惨”[9] 代替。
  宋祁在郑戬被贬后,有《寄会稽天休学士》一詩,该诗开篇渲染了山长水远、天各一方的悵惘之感,颔联笔锋一转,化用李白“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一句,有快慰蕴藉之意,尾联借“庾郎”寄会自己的多愁善感。整首诗在间杂对友人的宽慰之外,充盈着道不尽的失落,较之于此前的唱和完全是两种风格。“四友”之间真切的情谊也跃然纸上。
  然而,仕途上的坎坷和内心的激荡诉诸笔端,四人又不尽相同。
  宋祁出知寿州,诗歌多失落之情。宋祁在与其他三人唱和的诗中有“春筠蒸遍擿锋摧,剡奏飘然别上台”[10] 话离别之伤情;“问君何事贪官事,只倚雕章念岁华”[11] 叹仕途之伤情;“轩冕间关路,风波蹭蹬身。兄今又过二,何术耐萧辰。”[12] 感年华之伤情,在宋祁这一时段的诗中充斥着苦闷与不满。又,宋祁在《郑资政书》中记“乃今复赐裁答,熟悔谆晓,不啻哲兄察父之为。” 虽郑戬文集已亡,但从宋祁以“哲兄察父”之语称郑戬来看,同贬外知,比之宋祁,郑戬更为豁朗。
  政治上的打击,给宋祁带来了难以磨灭的政治阴影,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畏祸之心以及由此萌生的归隐之意。宋庠《寄子京》诗写道:“唯有弟兄归隐志,共将耕凿报尧人。”自序云:“为郡八年,荣愿已息”,虽然朝廷念及旧情,复召为相,但其诗中仍不免流露出归隐之情。且复诏回朝后,直言果敢不再,更多的是但求无过的无为之态。
  比之宋庠,叶清臣更多爽迈。《东都事略》有记,叶清臣出知江宁府后,并未放弃仕途,入翰林,知邠州,改青州、永兴军,复为三司使,仕途屡屡起伏,但仍“请以河北安抚司钱平籴”,政治热情不减,又著有《述煮茶小品》,其生活态度可见一斑。
  皇祐元年(1049),叶清臣故。自此,“天圣四友”渐次退下历史舞台。值得注意的是,天圣二年进士余婧、胡宿等人与宋庠、郑戬亦多交好,天圣五年进士吴育甚至与宋庠晚年有唱酬数百篇。但田况却独取郑戬、叶清臣、宋庠、宋祁为“天圣四友”,“趣尚既同,权势亦盛”,四人在政坛上的影响以及文学上的密切交往,实在不可忽视。
  注释:
  [1](宋)田况撰.儒林公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版.第 43 页.
  [2](元)方回撰.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85页
  [3] 同上
  [4](宋)宋庠《送雨浙转连道卿学士二首》
  [5](宋)宋祁《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6](宋)宋庠《宿斋太一宫寄天休》
  [7]据汪圣铎先生考证,北宋在东京建有四座太一宫,包括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 建成的东太一宫,仁宗天圣六年 ( 1028) 建成的西太一宫。由此考证《和柴天休郑舍人奉祠太一见怀之作》、《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斋宫》等唱和诗应做于“四友”同在京都做官期间。
  [8](宋)宋祁《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9](宋)宋祁《送郑天休》
  [10]同②
  [11](宋)宋祁《和叶道卿连日阴曀坐曹无绪见寄》
  [12](宋)宋祁《对白发自感寄扬州》
  参考文献:
  [1] (宋)田况撰.儒林公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元)方回撰.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其他文献
【摘要】:“边疆”是美国思想的核心之一,在向西部拓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边疆精神已融入美国精神与文化中,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特纳对“边疆理论”有重要阐述。而当今社会,“边疆”的内涵在不断延伸,包括政治边疆、经济边疆、文化边疆、科技边疆等多重意义。而精神边疆则是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对自身潜能的发掘,对于自我认知的深入探索,对于自然的敬畏与亲近以及对于自由的无限渴望等,是纯净而本真的精神的“世外桃源”。本文将
期刊
【摘要】:沈从文在《边城》中构造了一个湘西世界,少男少女之间产生了“湘西式”的爱情,这种爱情因其真实淳朴的特性而吸引着人们,虽为真实却披上了理想化的外衣,其与现实的对立面与其他种种因素也注定了悲剧的结局。“湘西式”的爱情是一种极富缺憾感的美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边城》;“湘西式”爱情;合理性;对立性;悲剧性  翠翠与沈从文其他作品中的湘西女子都取材于现实中那个他爱的正当最好年纪的人——张兆
期刊
【摘要】:20世纪初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过渡期,这一特殊的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小说界文化生态的变化,作者群读者群的变化,以及新文学的异军突起。而这些结果直接促使了社会、言情小说走向合流。整合后的社会言情小说在创作与叙事模式上都呈现了独特的形态。  【关键词】:言情小说;社会小说;整合诱因;整合形态  一、引言  在新文学产生以前,通俗小说曾是小说的正宗,创作队伍和作品也相当壮大。现代通俗小说由
期刊
【摘要】:易卜生剖析了一个为家庭而生的贤妻良母型女性,转变为不惜抛夫弃子、追逐自由的反叛女性的心路历程。《伤逝》则用男性的口吻,诉说了女性在男性话语霸权背景下的卑微与绝望。当娜拉问题被放置在五四风起云涌的特殊时段,关于女性解放的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笔下得到了不同的阐释。  【关键词】:娜拉;子君;女性解放  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以“伊孛生”将著名的挪威话剧家易卜生及其话剧作品介绍到中国
期刊
【摘要】:品特的戏剧语言中沉默和停顿是明显标志,被称为“品特式”沉默、停顿。他的作品被指具有一种“现实的荒诞感”,而这正源于他的这种沉默。这种沉默不只是剧中人的沉默,还包括了剧作家的沉默。一边是剧作家不提供剧中人的身世,另一边是剧中人含混其词。在说出的词语之下经常是已经知道而又没有说出的东西,沉默不语的同时却又饱含着生活的真实。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品特式沉默;不确定性;荒诞感  哈罗德·
期刊
【摘要】:自《雷雨》问世以来,可谓是集万千关注于一身,随之而来的批评也是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中李健吾先生就是话剧演员出身,同时作为剧作家,又身兼文学评论家一职,所以他对《雷雨》相关言论尤其值得我们探讨与关注。本篇文章主要内容包括李健吾先生对《雷雨》这篇作品的批评产生背景、批评的具体内容,对被批评的作者——曹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作者对他批评的回应。  【关键词】:李健吾;《雷雨》;曹禺  “当年海上惊
期刊
【摘要】:沦落风尘的秦淮八艳之所以流传至今,不仅由于她们的美貌与才华,更与她们斗霜傲雪、不折不挠、生死无贰、尽节竭诚的气节有关,经历明清易代动荡的她们,在家国、情感之中,谱写了自己的壮歌。  【关键词】:气节;爱国情怀;刚烈;奉献  秦淮河源自于今江苏省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入长江,是中国河流中最具脂粉气的一条河,静静流淌着的秦淮水仿佛也有着缠绵的味道。在秦淮河水的哺育之中诞生了一个个有气节的女子
期刊
【摘要】:80年代,一群女性作家异军突起,她们在创作中对于女性的形象心理的刻画独具女性的特色,首先作为女性这个性别本身来描写女性,这个是男性作家无法跨越性别这个隔膜所能做到的,而陈染就是这一群女性作家中独具个性的一位女性作家,她以细腻流暢的笔致表现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困境,并且以个人的微弱的力量企图达到对强大困境的反叛与对抗。  【关键词】:陈染;枷锁;女性;对抗  陈染的小说创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
期刊
【摘要】:本文意图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并结合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尝试探讨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死者》中主人公加布里埃尔的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幻想破灭的原因。根据拉康的理论,个体的身份形成于镜像阶段,是主体不断通过对他者的形象进行确认,从而形成对自我的认识。  【关键词】:《死者》;拉康镜像理论;主体意识;他者;误认  一.引言  《死者》是《都柏林人》的压卷之作,篇幅也最长,其内涵的复杂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日关系降到冰点以下,日本大有走向军国主义的倾向。为防止日本再一次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有必要看透日本,提前做好战略准备。本文从美国作者露丝本尼迪克的《菊与刀》一束中分析日本人的极端性格。  【关键词】:日本文化;极端性格;菊与刀  自2012年中日钓鱼岛事件争端升级以来,日本一直试图修改和平宪法,再加上最近有相关消息指出日本正考虑引进萨德反导系统部署本土。这一系列的行为都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