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军人生活质量研究意义浅析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军人是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钢铁长城,其生活待遇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是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关键,更是攸关国家昌盛、民族兴衰的重点。研究军人生活质量,剖析和解决制约军人生活质量的瓶颈问题,是时代和社会对军事社会学理论研究者提出的崭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军人;活质量;论价值;实意义
  
  生活质量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历久弥新的课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人民生活质量的研究已进入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阶段。作为维护国家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最重要群体,广大官兵是我军战斗力生成的主体,也是军队建设实践的主体,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反映着军人的社会地位,而且影响着军队战斗力的发挥。研究军人生活质量,剖析和解决制约军人生活质量的瓶颈问题,是时代和社会对军事社会学理论研究者提出的崭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军人生活质量研究的理论价值
  
  随着战争形态、军事战略和作战理论的不断演变,世界主要国家均把“质量建军”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战略。对于我军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增加高风险、低薪酬、相对艰苦的军人职业的吸引力,如何解决投身军营、献身国防的我军官兵的后顾之忧,如何通过提高军人生活质量来提升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等等,都是当前我军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军人生活质量研究也因此在军事社会学研究中具有愈发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其研究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掘当代社会学和军事社会学生活质量研究领域中新的理论增长点和研究视阈
  当代社会学研究已充分证明: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至今为止的社会学生活质量研究报告中,常常把社会安定感和生活安全感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而对军人这一保障安全指标实现的主体力量的生活质量研究却往往被理论界所忽视。事实上,军人群体的生活质量无疑是生活质量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军人的生活质量,不仅可以充实生活质量研究的内容,更将拓展生活质量研究的新视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军地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军人生活质量的建设,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反应灵活,关系到我军人员素质的提高、战斗力的增强、生活的保障和全军人员及其家属的切身利益。因此,从生活质量角度研究基层官兵这一特殊的群体,分析社会学因素、人格、生活事件及现实环境评价等对官兵生活质量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受到国内军事学术界普遍关注的显性问题,必将成为军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
  (二) 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充实我军“以人为本”建军理念的理论基础
  提高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生活质量研究也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科学发展观实践的重大课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切实遵循胡锦涛主席所提出的:“军队要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①以人为本建军理念的科学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要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把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三是要适应遂行作战任务的要求,实现关心官兵个人发展和尊重官兵权益与从严治军、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统一。对军人生活质量的研究,不仅可以从内容上丰富我军以人为本建军思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还可以为我军以人为本建军质量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照框架和方法论依据,这正符合我军当前创新军事理论,为军队科学发展提供指导的理论需要。
  (三)为构建和谐军营、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和实现官兵的全面发展。这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必须把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要努力促进和实现官兵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革命军人。”③ 同时,和谐军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是军队建设的顺利进行,还是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和谐军营的支撑。广大官兵作为基层军营的建设者和军队构成的主力军,其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军人全面发展的顺利实现与和谐军营的成功构建息息相关。因此,军人生活质量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毫无疑问会成为构建和谐军营、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
  
  二、当代军人生活质量研究的现实意义
  
  研究军人生活质量,旨在准确了解和正确认知当前我军官兵生活质量的真实情况,探索提高官兵生活质量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进而为提高部队凝聚力与战斗力、推进部队各项改革、构建和谐军营、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服务。当代军人生活质量研究也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高解决基层官兵实际生活质量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人为本”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要关心官兵的切身利益,重视解决官兵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官兵物质文化生活条件。”④这就需要我们切实了解基层官兵的具体需要,对基层官兵自身无力解决主要困难的掌握,对基层官兵价值取向的认知,对基层官兵兴趣爱好的了解,对基层官兵工作、生活心理感受的理解等等,这样才能使提高官兵生活质量的具体实践具有切实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为增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提供新的切入点
  “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履行军队职能的根本保证,是我军的生命线。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政治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回答和解决打得赢、不变纸两个历史性课题,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现代化跨越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和切实改进政治工作。”⑤当前影响官兵思想稳定的主要因素简言之有以下三点:一是社会诱惑的因素增加,例如,在一些大中城市,军人待遇比较低,这种反差直接影响到部队官兵的思想稳定;二是竞争带来的精神压力增大,尤其是军人作为社会成员,既要在本职岗位上参与竞争,又要考虑转业复员面临的后顾之忧,这常使军人产生艰辛感;三是官兵遇到的实际问题突出,例如父母离异问题,家属就业问题,大龄士官找对象问题,基层干部住房问题等等。这都给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切实了解基层官兵生活质量的真实情况与心理感受,才能敞开思路,创新方法,使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可以说,随着对基层官兵生活质量研究的深入,必将形成增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新的切入点。
  (三)为促进军队后勤保障各项改革提供切实依据
  军队的后勤保障,是增强部队凝聚力与战斗力的有力依托。新时期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新时期后勤变革战略构想,并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层后勤管理条例》,明确了质量建军的新要求。要想成功推进我军后勤保障改革,就需要在对基层官兵生活质量进行充分研究进而全面真实了解的基础上,以基层官兵生活和心理需求为牵引、为依据,才能保证我军后勤保障改革切实可行、有的放矢。
  (四)为部队战斗力生成提供新的增长点
  战斗力是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核心要素。近代世界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几场主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已经表明,基层官兵依然处在各类战争的“前沿阵地”,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重要操作者和战争的具体实践者。因此,基层官兵不仅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体力量,更是夺取未来高技术战争胜利的关键力量。基层官兵的生活质量,与官兵素质的培养、官兵思想的稳定等息息相关,从分析基层官兵生活点滴入手,切实有效提高基层官兵生活质量,是实现基层官兵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提高部队凝聚力与战斗力的新的增长点。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提高军人生活质量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严峻挑战。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军队职业化程度的加快,军人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和完善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军人的生活质量不可能很快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我们既要深刻认识提高军人生活质量的重大意义,又要明晰现在的不足,加紧建立健全军人生活质量研究机构,大力推进军人生活质量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不断落实于提高军人生活质量的具体实践之中,从而保证我军官兵的职业尊严、权利义务和待遇保障等等合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为我军战斗力的不断提高做出贡献。
  
  注释:
  ① 胡锦涛,《努力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2005年12月21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读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页。
  ③ 胡锦涛,《努力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2005年12月21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读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④ 胡锦涛,《努力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2005年12月21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读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⑤ 南京政治学院进修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3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检察机关要立足本职,把维护稳定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任务,密切协同相关部门,加强和改进批捕起诉工作,全力维护政治稳定、经济平稳和治安安全。要着重从促投资、扩内需、保增长的要求出发,突出打击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干扰破坏群众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的犯罪案件,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关键词:检察机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期刊
“夫未战而庙算胜着,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周密的计划是基础、前提。侦查工作也是如此,侦查计划的周全、合理是否,是有序、顺利地突破一个案件的关键,否则,侦查活动就可能陷入盲目、低效的境地,甚至可能毁掉一个有价值的线索,从而对检察机关的形象造成极大的危害。我个人认为,进行侦查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组织、分工;初查;展开侦查;应变方案。下面分
期刊
近几年来,我院认真执行上级对保密工作的各项要求,充分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保密各项工作的力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检察机关保密安全工作管理体制和防范机制的规范化建设,使保密工作“领导到位、教育到位、设施到位、制度到位”,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领导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我院党组坚持把保密工作作为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检察长为组长,分管副检察长为副组长,全院各部门负责人为
期刊
摘 要: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中,司法警察工作必然会在检察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基层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相对滞后于其他检察工作。努力解决司法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是推进司法警察工作的有效途径,对确保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更好地为检察工作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司法警察;管理体
期刊
近年来,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地检察机关在侦查办案中广泛使用录音录像以固定证据,这在刑事诉讼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过,它的使用也引起了相应的问题:同步录音录像的法律地位是什么?它的应用规范是什么?本文以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为理论基础,对同步录音录像加以分析,并总结出能应用于侦查实践的使用规则,以使所形成的视听资料作为证据能为审查起诉和审判机关所采纳。  一、同步录音录像的法律性质  有人认为
期刊
摘 要:案件办理环节要加快速度。接到上访案件后,除要依信访工作条例处理外,能快迅解决的不拖不误,要分流的案件尽快分流,属应由控申部门处理的案件,则尽快审查处理,审查处理结果除把好质量关外,还要能做到快速妥善处理。案件快办快结,能避免申诉人的情绪激化,上访问题严重化,是控申工作的重要原则。刑事申诉案件和刑事赔偿案件在受理、立案、决定等环节应通知当事人,尤其应注意刑赔案件的时效性。答复当事人是说明情况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高校经管类课程的教学水平良莠不齐,陷入困境:一方面是学生觉得课堂气氛压抑枯燥,学习效能差;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教学激情、空洞的说教、满堂灌,教学效果差。在强调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大环境下,必须探索教学方法与过程的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文章以《劳动经济学》课程为例,通过一定范围的调查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参与式教学法和经管类课程的契合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以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现代化教学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讨论了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课堂教学设计    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思维定势,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条件,使课堂教学设计充满了新的生机
期刊
一、CISG中有关货物风险转移制度的规定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包括价金风险和给付风险。价金风险又称对价风险,指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毁损灭失时,或导致给付的一部或全部不能时,价金的给付是否继续存在。给付风险又称履行风险,指负担此风险的买卖一方当事人有义务使约定的给付无论如何成为可能,而当给付变为不可能时,不管是否归责于负担该义务的当事人,其皆负有因债务不履行的责任。CISG中的货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外国文学课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外国文学教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文学的性质和作用上看,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最后探讨了几种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教学理论和实践,旨在说明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课的可行性及途径。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 素质教育; 文学课    一、 历史上外国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