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9月开学之初我们根据从家访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爱好开设了披萨店和甜品店,并获得孩子们的喜爱,让有着分离焦虑情绪的他们渐渐稳定情绪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10月初,由于披萨店和甜品店两个区域游戏内容、特征的相似,我发现靠近教室入口的披萨店较为受欢迎,而在教室里侧的甜品店则受冷落,而且幼儿在游戏时也总是会将这两个店的材料放置在一起。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案例回放一:益德穿戴好大厨师的衣服走到披萨店,说道:“我要去披萨店做大厨师。”走到原来的地方一看,桌子上空空的。老师:“现在披萨店关门了,你可以去美食店里做大厨,除了能卖披萨,还可以卖好多东西。”于是,益德来到了美食店忙活起来。一分钟不到的时间,桌子前就有几位顾客过来,他们指着不远处的饮料,“我要买饮料”,“我也要买”,益德把一杯杯饮料端给顾客。三分钟过后,豌豆来到美食店买蛋糕,益德就用手拿着蛋糕塞进了她的手里。一旁美食店里的餐桌上空无一人,所有的顾客都是边走边吃。又过了一会儿,益德看美食店里没有顾客光临就离开了,他手里拿着饮料并把它送给了娃娃家的妈妈,接着又把饮料送给医院的警察,十分钟过,路上的行人几乎都有一杯饮料在手。
分析:在案例中提及“把一杯杯饮料端给顾客”、“把饮料送给娃娃家、警察局”等,可以看出游戏中益德与较多幼儿产生互动,并且有与同伴主动交往的意识,但大多以动作居多,较少用语言来表达。
现状:我将这两个区域的游戏材料进行整合分类,孩子们看到主题里的材料变得更加丰富,参与的积极性变高,各个区域之间的互动也更频繁。
案例回放二:美食店里,孝孝作为大厨师正在忙前忙后,嘻嘻和嘟嘟站在货架旁看了看,向嘟嘟指了指粉色的蛋糕,“我要买这个蛋糕。”于是,她们站在货架旁和孝孝说:“我们要买这个。”孝孝并没有听到,然后她们来到收银机处,又和孝孝说了一次“我要买草莓味的蛋糕。”孝孝听到后,把一个黄色的蛋糕拿出来,嘻嘻:“我要的是草莓味,不是这个。”孝孝:“我没有呀!”嘻嘻急得来到货架旁,拿起自己要的蛋糕给孝孝看,孝孝这才知道嘻嘻要买的蛋糕是这个,把草莓味的蛋糕给了嘻嘻,然后嘻嘻又走到小马哥收银员处付钱。这时,美食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多,都挤在货架旁边,孝孝叫了起来:“气死我了。”而小马哥的收银处却无人付钱,忙不过来的孝孝根本没有听到站在一旁贝贝的要买什么,于是贝贝就只能走了,最后越来越挤人流把门店都弄塌了,顾客和大厨师都吓坏了。
分析:在案例中孝孝没有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服务,导致顾客的不满,体现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较少关注到同伴。另外由于美食店的顾客人数众多,个别顾客的需求没得到孝孝的回应,最终无法参与到美食店的游戏中,说明孝孝在与同伴交往时缺乏方式方法。
现状:伴随着交往次数的频繁,我们发现幼儿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比如在美食店里顾客太多而推挤摔跤、争抢自己喜欢的打包袋、大厨师没有听清顾客的需求而发生争吵等,幼儿在发生问题矛盾冲突时存在空白,往往通过发脾气、哭泣或者是求助老师的帮忙来解决,导致游戏无法继续开展。
指导策略一:从简单到复杂游戏材料的投放,引发幼儿交往行为的产生
游戏初期,我们投放的材料较为简单,如:馄饨、冰激凌、春卷、饺子、披萨饼。随着幼儿熟悉游戏材料、内容后,再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逐步的提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 后续我们又增加了低结构材料(毛毛球、雪花片、皱纸、水果网兜),从案例中可以看到半成品的材料让美食店的游戏情节更加丰富。在游戏中过程中我发现所有的顾客选择边走边吃,我并没有用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去引导益德,而是通过提问、图片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美食店可以选择外卖或堂吃两种方式。另外,幼儿在交流分享中也提到拿着吃东西不方便,于是我增加了纸袋这一材料,让大厨师可以用纸袋来打包食物,助推游戏区域之间的联动和游戏情节合理化的开展,给予幼儿更多接触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来模仿社会成员的良好交往行为,从而较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
指导策略二:从争吵到和平的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交往方式的积累
1、尊重理解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差,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外界事物,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当某些幼儿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常常表现出过激的行为。那么,此时我们就应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
2、给予空间
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考虑应如何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上前帮助幼儿或者自以为是的介入。
3、分享交流
针对孝孝的这一情况,我在游戏交流分享时让顾客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对大厨师服务是否满意,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应该怎么进行服务,如“请问你想吃什么”、“请等一等”、“谢谢,再见”等,再让大厨师与顾客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感受、体验中获得经验,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交往方式和小妙招。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问题一:这些材料真的是孩子们游戏中需要的吗?还是老师为了想要体现本班游戏的开放自主而提供的呢?
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游戲材料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低结构材料更能够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低结构材料由于外形没有明显特征,在小班幼儿的手里,经过一些简单的加工,可以被替代为多种物品,成为游戏中幼儿交往的桥梁式支持。如:在美食店游戏开展的中后期,随着幼儿经验的持续扩展和丰富,角色游戏水平的不断推进和提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适时提供低结构材料,幼儿会将铝箔管扭一扭变成美食店的排气管、水果网兜撕一撕变面条、皱纸团一团变成爆米等等,美食店环境的创设、售卖的食物不再是老师所预设的,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被动变为主动,同伴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这背后体现的是鼓励幼儿自主表达,教师满足、支持幼儿自主表达愿望的教育价值取向。
问题二:面对游戏中的矛盾冲突频发,老师是扮演“老娘舅”、“包青天”的角色吗?
适度利用“自然后果法”,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解决矛盾冲突
法国教育家卢梭根据自然教育原理,提出自然后果法,即对幼儿的过失不去责备和惩罚,而利用过失的自然后果,使幼儿自食其果从而促进其反省并改正。在幼儿发生矛盾冲突时,适当地利用“自然后果法”,比起老师像个法官似地去“判决”的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对幼儿的教育影响要深刻得多。
徐汇实验幼儿园 上海市 200231
一、案例背景
9月开学之初我们根据从家访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爱好开设了披萨店和甜品店,并获得孩子们的喜爱,让有着分离焦虑情绪的他们渐渐稳定情绪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10月初,由于披萨店和甜品店两个区域游戏内容、特征的相似,我发现靠近教室入口的披萨店较为受欢迎,而在教室里侧的甜品店则受冷落,而且幼儿在游戏时也总是会将这两个店的材料放置在一起。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案例回放一:益德穿戴好大厨师的衣服走到披萨店,说道:“我要去披萨店做大厨师。”走到原来的地方一看,桌子上空空的。老师:“现在披萨店关门了,你可以去美食店里做大厨,除了能卖披萨,还可以卖好多东西。”于是,益德来到了美食店忙活起来。一分钟不到的时间,桌子前就有几位顾客过来,他们指着不远处的饮料,“我要买饮料”,“我也要买”,益德把一杯杯饮料端给顾客。三分钟过后,豌豆来到美食店买蛋糕,益德就用手拿着蛋糕塞进了她的手里。一旁美食店里的餐桌上空无一人,所有的顾客都是边走边吃。又过了一会儿,益德看美食店里没有顾客光临就离开了,他手里拿着饮料并把它送给了娃娃家的妈妈,接着又把饮料送给医院的警察,十分钟过,路上的行人几乎都有一杯饮料在手。
分析:在案例中提及“把一杯杯饮料端给顾客”、“把饮料送给娃娃家、警察局”等,可以看出游戏中益德与较多幼儿产生互动,并且有与同伴主动交往的意识,但大多以动作居多,较少用语言来表达。
现状:我将这两个区域的游戏材料进行整合分类,孩子们看到主题里的材料变得更加丰富,参与的积极性变高,各个区域之间的互动也更频繁。
案例回放二:美食店里,孝孝作为大厨师正在忙前忙后,嘻嘻和嘟嘟站在货架旁看了看,向嘟嘟指了指粉色的蛋糕,“我要买这个蛋糕。”于是,她们站在货架旁和孝孝说:“我们要买这个。”孝孝并没有听到,然后她们来到收银机处,又和孝孝说了一次“我要买草莓味的蛋糕。”孝孝听到后,把一个黄色的蛋糕拿出来,嘻嘻:“我要的是草莓味,不是这个。”孝孝:“我没有呀!”嘻嘻急得来到货架旁,拿起自己要的蛋糕给孝孝看,孝孝这才知道嘻嘻要买的蛋糕是这个,把草莓味的蛋糕给了嘻嘻,然后嘻嘻又走到小马哥收银员处付钱。这时,美食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多,都挤在货架旁边,孝孝叫了起来:“气死我了。”而小马哥的收银处却无人付钱,忙不过来的孝孝根本没有听到站在一旁贝贝的要买什么,于是贝贝就只能走了,最后越来越挤人流把门店都弄塌了,顾客和大厨师都吓坏了。
分析:在案例中孝孝没有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服务,导致顾客的不满,体现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较少关注到同伴。另外由于美食店的顾客人数众多,个别顾客的需求没得到孝孝的回应,最终无法参与到美食店的游戏中,说明孝孝在与同伴交往时缺乏方式方法。
现状:伴随着交往次数的频繁,我们发现幼儿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比如在美食店里顾客太多而推挤摔跤、争抢自己喜欢的打包袋、大厨师没有听清顾客的需求而发生争吵等,幼儿在发生问题矛盾冲突时存在空白,往往通过发脾气、哭泣或者是求助老师的帮忙来解决,导致游戏无法继续开展。
指导策略一:从简单到复杂游戏材料的投放,引发幼儿交往行为的产生
游戏初期,我们投放的材料较为简单,如:馄饨、冰激凌、春卷、饺子、披萨饼。随着幼儿熟悉游戏材料、内容后,再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逐步的提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 后续我们又增加了低结构材料(毛毛球、雪花片、皱纸、水果网兜),从案例中可以看到半成品的材料让美食店的游戏情节更加丰富。在游戏中过程中我发现所有的顾客选择边走边吃,我并没有用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去引导益德,而是通过提问、图片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美食店可以选择外卖或堂吃两种方式。另外,幼儿在交流分享中也提到拿着吃东西不方便,于是我增加了纸袋这一材料,让大厨师可以用纸袋来打包食物,助推游戏区域之间的联动和游戏情节合理化的开展,给予幼儿更多接触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来模仿社会成员的良好交往行为,从而较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
指导策略二:从争吵到和平的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交往方式的积累
1、尊重理解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差,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外界事物,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当某些幼儿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常常表现出过激的行为。那么,此时我们就应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
2、给予空间
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考虑应如何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上前帮助幼儿或者自以为是的介入。
3、分享交流
针对孝孝的这一情况,我在游戏交流分享时让顾客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对大厨师服务是否满意,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应该怎么进行服务,如“请问你想吃什么”、“请等一等”、“谢谢,再见”等,再让大厨师与顾客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感受、体验中获得经验,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交往方式和小妙招。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问题一:这些材料真的是孩子们游戏中需要的吗?还是老师为了想要体现本班游戏的开放自主而提供的呢?
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游戲材料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低结构材料更能够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低结构材料由于外形没有明显特征,在小班幼儿的手里,经过一些简单的加工,可以被替代为多种物品,成为游戏中幼儿交往的桥梁式支持。如:在美食店游戏开展的中后期,随着幼儿经验的持续扩展和丰富,角色游戏水平的不断推进和提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适时提供低结构材料,幼儿会将铝箔管扭一扭变成美食店的排气管、水果网兜撕一撕变面条、皱纸团一团变成爆米等等,美食店环境的创设、售卖的食物不再是老师所预设的,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被动变为主动,同伴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这背后体现的是鼓励幼儿自主表达,教师满足、支持幼儿自主表达愿望的教育价值取向。
问题二:面对游戏中的矛盾冲突频发,老师是扮演“老娘舅”、“包青天”的角色吗?
适度利用“自然后果法”,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解决矛盾冲突
法国教育家卢梭根据自然教育原理,提出自然后果法,即对幼儿的过失不去责备和惩罚,而利用过失的自然后果,使幼儿自食其果从而促进其反省并改正。在幼儿发生矛盾冲突时,适当地利用“自然后果法”,比起老师像个法官似地去“判决”的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对幼儿的教育影响要深刻得多。
徐汇实验幼儿园 上海市 2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