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教学插上诗歌的翅膀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471151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要】在诗歌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古诗教学,而忽视新诗。诗歌教学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还要掌握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准确把握诗歌内涵,特别是应把重心放在对诗歌意境的剖析上。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的方法。
  【关键词】诗歌教学 古诗和新诗 深层意蕴
  诗歌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国历来重视对儿童的诗教。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就是要学生读诗、背诗、爱诗、写诗。
  俄国的艺术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得好:"诗是心灵之火。"法国作家雨果也说过:"心灵中的诗启发人的高尚情操、高尚行为以及高尚著作。"大凡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青少年时代都是喜爱诗歌的,是诗使他们心灵聪慧、情趣高洁、立志不凡。如国画大师齐白石童年时即酷爱诗歌,70岁时还回忆童年读诗的情景:"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一些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从小爱诗的。马克思青年时代能大段大段地背诵莎士比亚的诗歌和歌德、海涅的诗篇,并写过不少诗歌。毛泽东也是如此。还有一些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如华罗庚、苏步青也从小喜爱诗歌。可以说,是诗歌把他们心灵之火"点燃",是诗歌"启发"了他们的"高尚情趣"、"高尚行为"和"高尚著作"。
  我国是一个诗歌传统的国家,古典诗歌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诗、词、曲、赋等诗歌经典,要学生多多领略其独特的审美情韵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忽视新诗教学将是错误的,因为两者虽然都是诗,但各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和时代内容,不可互相替代。新诗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诞生至今,只有近百年的历史,和古诗相比,它是不够成熟的,但又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诗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发展,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多姿多彩的艺术疆域。
  新诗和古诗之间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新诗是在中外文化交汇的时代大潮中产生并发展的,它是开放的;而古诗基本上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下发展的。新诗承担了古诗无法承担的历史使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另外,古诗经过了无数文人的筛选、加工、去芜存精,因而流传下来的大都是各个时代的精品;而新诗只有近百年的历史,我们看到的作品难免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但我想再傻的母亲也不会因为幼儿学步的姿势不美而丢弃他,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古诗教学,而忽视新诗。我认为应该好古不薄今,正如臧克家所说:"我是一个两面派,新诗旧诗我都爱,旧诗不厌百回读,新诗洪流声澎湃。"
  诗歌虽然短小,但并不好教。教得不好就味同嚼蜡,索然无味;教得好,则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共鸣,从中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满足和美的陶冶,甚至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化为血肉,影响终生。诗歌教学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还要掌握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准确把握诗歌内涵,特别是应把重心放在对诗歌意境的剖析上,如果只是一味刻板的分析主题,划分段意,是不会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可以通过多读名著名篇来提高自己对诗歌作品的欣赏品位。"凡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善于比较,才能正确鉴别、评判、赏析。
  对于诗歌,过去的一般老师只讲一个大意,主要让学生自读,在读中感悟、琢磨、想象、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作品的审美判断及总体把握。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诗歌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去品味,不读永远不能得其神韵。读,是诗歌教学之魂。
  诗歌除了字面意义之外,还有言外之意,学生在欣赏诗歌时,能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却很难把握诗歌的言外之意,或者说是诗歌的深层意蕴。为什么诗歌的深层意蕴很难把握呢?这主要是因为诗歌的深层意蕴有时是无法描述的,有时也是无法确定的。前者如李商隐的《无题》诗,诗中渗透出来的那种梦幻主义的色彩,你很难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宋代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盛唐诗人的特点在于"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后者如《黍离》一诗,郭沫若先生认为,是旧贵族忧叹自己破产的诗,余冠英先生则认为是流浪者诉说忧思之诗,蓝菊荪先生又认为是一个爱国志士忧时忧国的怨战诗。他们的说法都不相同。
  一首诗,不管流传多少年,读者的面貌如何不同,但只要是读同一首诗,都会感受到共同的基调,如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总感到一种磅礴的气势,激昂的情怀;读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总会感到一种婉约的韵味,伤感的思绪。如艾青的《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片,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首诗意象很清楚,字句明白晓畅,诗人写的是一块历经风吹雨打、伤痕累累的礁石。但它的深层意蕴仅仅是为了礁石而写礁石吗?很显然不是的,从"礁石"身上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人,如屈原、王安石、辛棄疾、文天祥等,由此可见,礁石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的象征。
  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一般认为,青年人和诗歌之间有一种更为天然的联系。古今中外不少大诗人都是在他们的青年时期,甚至少年时期写出成名之作,传世之作的。如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郭沫若的《女神》、冰心的《繁星》、汪静之的《蕙之风》、艾青的《大堰河》、绿原的《童话》等等。虽然诗歌在当前比较受冷落,处境比较尴尬,但还是有不少年轻人喜爱诗歌。在全国各种诗歌创作比赛中,参加最多的还是在校学生。
  语文是一种具有丰厚人文精神的文化课程,应该把培养学生高品位的对文化的吸纳和开放精神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领悟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诗歌教育对一个人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应给语文教学插上诗歌的翅膀,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诗歌空间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 张永健、王芝《诗歌是心灵之火》
  2.孙晓娅等《中学新诗教育:在夹缝中寻找道路》
  3.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守着一本语文书学习的做法早已被人们嗤之以鼻,广泛的阅读积累是目前很多语文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古人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诗圣"杜甫亦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钱泳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这无不说明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如今,我们也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得出,课外阅读益处确实很多,它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激
期刊
学生是什么?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之树!  学校是什么?学校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生命之林!  教师是什么?教师是林间徘徊的培林、护林人!  --题记  语文,最具人文情怀的学科,它多姿多彩,妙趣横生,可似乎由于教师反复的"精"讲,一遍又一遍的作业训练,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学生将语文作业放在最后做,没有时间就不做,业余时间看完其他科目再看语文······可见,他们把语文放于何位!身为华夏子孙的我们,难
期刊
澳大利亚的18个煤矿共有21个长壁采煤工作面。这些煤矿的产量占井下开采量30%,占澳煤炭总产量的9.8%。 There are 21 longwall coalfaces in 18 coal mines in Australia. Th
我从教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在却觉得课被我上得自己都不喜欢,不知道如何让我的语文既让学生喜欢又能学到东西,还能应付目前的中考,我希望我的学生全面发展与考试成绩双丰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呢?又只讲求分、分,一切都是分。领导就要升学率和不出事,老师只想证明自己的学生分数有多高,以此来体现自身价值。  为了真正实现语文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减轻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
期刊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在教学中,师生相互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新的课程中,教学昭示著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活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及发展给予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阅读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知识积累,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等,因此必须对语文阅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期刊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那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就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一﹑阅读是一种习惯,要逐日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习惯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生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就需要老师不断的指导、持续不断地引领、天长日久地熏陶。下面我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  1﹑师生诵读
“我们按照盈余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运作合作社。从去年6月入股,至去年底,已经为村集体带来了第一笔红利约2万多元。”长期以来,许多村集体收入低,甚至零收入,造成村子无钱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