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系统理论与课程理论为指导,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从教育观念突破入手,着眼于课程整体性的改革。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查阅我国各类学术期刊,有关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而看到的现实却是学生体质不尽人意,2010年全国学生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但体能素质、肺活量下降。对此,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缺乏对制约课程改革深层因素教学观念的研究,缺乏整体优化指导的课程改革,往往是无序的,低效益的,这可能是造成现实原由之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亟待需要由浅层向深层,由局部向整体研究转移。以系统论、课程理论为指导,从教育观念突破入手,坚持课程整体优化来指导局部的课程改革为基本思路,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深化的必由之路。
一、实施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性改革的意义
系统科学揭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系统是由要素与关系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有序的有机整体。因此,研究任何对象时,都应将其视为“系统”看待,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对问题最佳化处理。系统科学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它为我们研究课程改革提供思路与方法。体育课程体系也是一个由课程指导思想(或教育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法、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多部分(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复杂系统。因此,研究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立足整体,着眼全局,对课程体系实施整体性改革,才能正确把握课程改革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系统各部分(要素)的作用与联系。整体性改革的效益大于各孤立部分改革之和,这是课程整体性改革的优势与意义所在。
二、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的探索
(一)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是教育观念更新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称:“新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育之魂。”认为“没有教育观念的变化,再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再高学历的教师队伍,都不可能创造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尖锐指出:“教育观念正确是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方向与成败”。因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教师的教育行为受教育观念的指导。教育观念尽管看不见,模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地发挥导向作用,影响制约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没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与突破,就没有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新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需要突破旧教学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健康第一观、素质教育观、终身体育观、合作型师生观、全面教学质量观、大课程观。
(二)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目标既应是教育观念落实的具体化,又应是课程内容选择、方法的运用、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评价的依据,因而,确定正确的课程目标至关重要。而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原课程目标领域较窄:体质、三基、品德三方面。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身体健康目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使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对外环境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运动能力目标: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取得锻炼实效的独立锻炼能力;掌握较全面的体育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一般性的体育指导与组织竞赛的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使学生体验体育乐趣;运用体育活动改善心态,调节情绪;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克服困难挫折的遗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具有关心与参与社会体育的意识与能力。
(三)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的实现与课程内容的组织直接相关,当课程内容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目标,就使目标实现有了有力的依托。尽管目前高校课程内容已突破田径、体操、三大球为主体的竞技体育体系,但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尚存在着一定盲目性與随意性,缺乏个性与特色。依据所确立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应更注重于内容的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娱乐性、前瞻性。
1.健身性
健身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体育教育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尤其是面临着当今学生体能、体质下降的现状,选择健身性强的体育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要加强对学生教育引导,克服一味迎合学生,单纯追求快乐有趣,不求实效,避重就轻的内容选择。
2.教育性
教育性即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性、启发性,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道德品质、人格完善能全面而深刻产生影响的内容。如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高士其的《生命在于运动》等文章都是体育教育的经典佳作;体育名人体育锻炼,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等,对大学生也具有极强的教育感染力。而这些十分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在大学体育教材中极少,显然这是遗憾与不足。高校体育理论亟待需要充实完善。
3.针对性
针对性即针对学生与高校专业特点来选择课程内容。而目前,内容的选择较多考虑的是学生自身特点与需要,较少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与需要。毕竟高校不同于中小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因此,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具有特色,要将学生的需要与专业需求有机结合。如师范大学就应突出师范性特点的体育教育内容,医科大学应有医科大学的特点的体育教育内容。
4.延伸性
延伸性即从终身体育出发,着眼于未来,善于选择一些简便易行、普及程度高、锻炼实效好、延伸价值大的内容,使学生终生受益。如乒乓球,太级拳、游泳等。
5.娱乐性
娱乐性即选择的体育内容具有趣味性、游戏性与新异性,对放松身体,调节情绪、改善心态,丰富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运动项目,如娱乐体育与休闲体育。 6.前瞻性
前瞻性即要为学生的未来健康设计。现代文明病是威胁人类健康,要使当代大学生尽早地建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就应该将现代文明病的产生、危害及预防列为高校体育课程重要内容,应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正是由于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始终是体育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吸取其精华,对有悖于现代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要求,不利于教师更好地教与学生更好地学的方法加以改革,针对传统教学法偏差,现代体育教学法要实现以下变革。
1.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
传统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的教,重教法研究;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轻学法研究。教师是课堂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中心,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模仿练习。重教轻学的弊端是助长了学生依赖教师的惰性,形成消极接收知识的心理定势,窒息了思维火花,使学生丧失研究学习的创造力。社会发展需要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的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其中学会认识,就是第一要求。我国素质教育也强调教育要使“学会求知,学会健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已是时代的呼唤,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从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原理出发,重视学法研究,培养学生學习能力与创新精神。
2.由强制体育向自主体育方向转变
传统体育教育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练习的机器,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主观能动性,其结果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甚至师生关系紧张对立。身心愿违,怎能提高学习质量。素质教育宏扬的是学生主体精神,着眼点是从情感教育入手,创造和谐、生动活泼学习环境,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从深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自主学习,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正在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由强调统一性向注重个性化教育方向转变
传统体育教学强调是统一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性,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潜能,既难以照顾中间,更难兼顾两头,即使是同一技术水平的学生,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性。为此,必须依据学生体育认识水平、兴趣爱好、体育基础、身体发展水平、接受能力、性格特征选用教法,做到因材施教。
(五)课程结构
传统课程课程单一、封闭。新世纪高校体育要突破传统的课程结构框架,向纵、向横拓展与延伸,向纵延伸,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全程体育教育;向横拓展,构建结构纵横交织,功能相互渗透,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大课程体系。
课堂课程是课程结构体系的主体部分,依据课程目标要求,高校体育应建立以必修课,选项课,俱乐部,保健课,理论课为主体的课堂课程结构体系。一年级的必修内容少而精,改变面面俱到,大併盘式原普修课内容,一套太级拳,一项球类活动,耐力跑等活动,课目标,着眼于最基本的健身方法传授,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健身方法。二年级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设各类选项课,课目标,发展学生专项运动兴趣、习惯与专项运动能力。三至四年级开设俱乐部课,课目标,强身健体,发展自学体育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为终身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参与奠定基础。
三、结语
体育课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以系统理论与课程理论为指导,从教育观念更新入手,着眼于课程整体性的改革,使课程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促进,从而获取体育改革最佳的整体效益,以改变学生体质、体能下降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伍绍祖.系统科学与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12.
[2] 叶澜.新教育观念,创造面向21 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8.
[3] 周远清.跨世纪课题: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R].教改学习材料汇编,1998(12):15.
[4] 铁军.超越与创新[M].南京师大出版社,2001:11.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50.
[6] 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155.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查阅我国各类学术期刊,有关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而看到的现实却是学生体质不尽人意,2010年全国学生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但体能素质、肺活量下降。对此,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缺乏对制约课程改革深层因素教学观念的研究,缺乏整体优化指导的课程改革,往往是无序的,低效益的,这可能是造成现实原由之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亟待需要由浅层向深层,由局部向整体研究转移。以系统论、课程理论为指导,从教育观念突破入手,坚持课程整体优化来指导局部的课程改革为基本思路,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深化的必由之路。
一、实施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性改革的意义
系统科学揭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系统是由要素与关系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有序的有机整体。因此,研究任何对象时,都应将其视为“系统”看待,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对问题最佳化处理。系统科学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它为我们研究课程改革提供思路与方法。体育课程体系也是一个由课程指导思想(或教育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法、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多部分(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复杂系统。因此,研究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立足整体,着眼全局,对课程体系实施整体性改革,才能正确把握课程改革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系统各部分(要素)的作用与联系。整体性改革的效益大于各孤立部分改革之和,这是课程整体性改革的优势与意义所在。
二、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的探索
(一)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是教育观念更新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称:“新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育之魂。”认为“没有教育观念的变化,再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再高学历的教师队伍,都不可能创造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尖锐指出:“教育观念正确是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方向与成败”。因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教师的教育行为受教育观念的指导。教育观念尽管看不见,模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地发挥导向作用,影响制约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没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与突破,就没有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新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需要突破旧教学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健康第一观、素质教育观、终身体育观、合作型师生观、全面教学质量观、大课程观。
(二)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目标既应是教育观念落实的具体化,又应是课程内容选择、方法的运用、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评价的依据,因而,确定正确的课程目标至关重要。而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原课程目标领域较窄:体质、三基、品德三方面。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身体健康目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使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对外环境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运动能力目标: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取得锻炼实效的独立锻炼能力;掌握较全面的体育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一般性的体育指导与组织竞赛的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使学生体验体育乐趣;运用体育活动改善心态,调节情绪;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克服困难挫折的遗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具有关心与参与社会体育的意识与能力。
(三)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的实现与课程内容的组织直接相关,当课程内容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目标,就使目标实现有了有力的依托。尽管目前高校课程内容已突破田径、体操、三大球为主体的竞技体育体系,但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尚存在着一定盲目性與随意性,缺乏个性与特色。依据所确立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应更注重于内容的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娱乐性、前瞻性。
1.健身性
健身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体育教育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尤其是面临着当今学生体能、体质下降的现状,选择健身性强的体育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要加强对学生教育引导,克服一味迎合学生,单纯追求快乐有趣,不求实效,避重就轻的内容选择。
2.教育性
教育性即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性、启发性,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道德品质、人格完善能全面而深刻产生影响的内容。如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高士其的《生命在于运动》等文章都是体育教育的经典佳作;体育名人体育锻炼,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等,对大学生也具有极强的教育感染力。而这些十分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在大学体育教材中极少,显然这是遗憾与不足。高校体育理论亟待需要充实完善。
3.针对性
针对性即针对学生与高校专业特点来选择课程内容。而目前,内容的选择较多考虑的是学生自身特点与需要,较少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与需要。毕竟高校不同于中小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因此,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具有特色,要将学生的需要与专业需求有机结合。如师范大学就应突出师范性特点的体育教育内容,医科大学应有医科大学的特点的体育教育内容。
4.延伸性
延伸性即从终身体育出发,着眼于未来,善于选择一些简便易行、普及程度高、锻炼实效好、延伸价值大的内容,使学生终生受益。如乒乓球,太级拳、游泳等。
5.娱乐性
娱乐性即选择的体育内容具有趣味性、游戏性与新异性,对放松身体,调节情绪、改善心态,丰富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运动项目,如娱乐体育与休闲体育。 6.前瞻性
前瞻性即要为学生的未来健康设计。现代文明病是威胁人类健康,要使当代大学生尽早地建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就应该将现代文明病的产生、危害及预防列为高校体育课程重要内容,应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正是由于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始终是体育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吸取其精华,对有悖于现代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要求,不利于教师更好地教与学生更好地学的方法加以改革,针对传统教学法偏差,现代体育教学法要实现以下变革。
1.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
传统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的教,重教法研究;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轻学法研究。教师是课堂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中心,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模仿练习。重教轻学的弊端是助长了学生依赖教师的惰性,形成消极接收知识的心理定势,窒息了思维火花,使学生丧失研究学习的创造力。社会发展需要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的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其中学会认识,就是第一要求。我国素质教育也强调教育要使“学会求知,学会健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已是时代的呼唤,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从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原理出发,重视学法研究,培养学生學习能力与创新精神。
2.由强制体育向自主体育方向转变
传统体育教育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练习的机器,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主观能动性,其结果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甚至师生关系紧张对立。身心愿违,怎能提高学习质量。素质教育宏扬的是学生主体精神,着眼点是从情感教育入手,创造和谐、生动活泼学习环境,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从深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自主学习,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正在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由强调统一性向注重个性化教育方向转变
传统体育教学强调是统一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性,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潜能,既难以照顾中间,更难兼顾两头,即使是同一技术水平的学生,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性。为此,必须依据学生体育认识水平、兴趣爱好、体育基础、身体发展水平、接受能力、性格特征选用教法,做到因材施教。
(五)课程结构
传统课程课程单一、封闭。新世纪高校体育要突破传统的课程结构框架,向纵、向横拓展与延伸,向纵延伸,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全程体育教育;向横拓展,构建结构纵横交织,功能相互渗透,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大课程体系。
课堂课程是课程结构体系的主体部分,依据课程目标要求,高校体育应建立以必修课,选项课,俱乐部,保健课,理论课为主体的课堂课程结构体系。一年级的必修内容少而精,改变面面俱到,大併盘式原普修课内容,一套太级拳,一项球类活动,耐力跑等活动,课目标,着眼于最基本的健身方法传授,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健身方法。二年级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设各类选项课,课目标,发展学生专项运动兴趣、习惯与专项运动能力。三至四年级开设俱乐部课,课目标,强身健体,发展自学体育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为终身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参与奠定基础。
三、结语
体育课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以系统理论与课程理论为指导,从教育观念更新入手,着眼于课程整体性的改革,使课程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促进,从而获取体育改革最佳的整体效益,以改变学生体质、体能下降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伍绍祖.系统科学与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12.
[2] 叶澜.新教育观念,创造面向21 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8.
[3] 周远清.跨世纪课题: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R].教改学习材料汇编,1998(12):15.
[4] 铁军.超越与创新[M].南京师大出版社,2001:11.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50.
[6] 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155.